新旧条款对比--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 2015版
- 格式:docx
- 大小:31.95 KB
- 文档页数:9
2015版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新标准的10大重要变化发表时间:(2016-01-18 09:42:33)点击量:13142015年9月15日,备受关注的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最终版正式发布了。
这将对全球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起到划时代的意义。
这个新标准将有哪些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影响?ISO 14001是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族中的龙头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它是针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标准明确指出: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系统的框架,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求。
它是通过规范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提高环境绩效。
该标准自1996年首次发布以来,便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普遍关注,至今,全球已有22000多家组织获得了ISO 14001标准认证,可以说,ISO 14001认证是通向未来国际贸易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ISO14001:2015版相较于ISO14001:2004版标准的10大重要变化:1“组织环境(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的意义”组织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经营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面临复杂环境下的风险和机遇,组织应清楚处于何种环境下和面对何种风险和机遇,以寻求保护环境和组织发展的平衡与和谐,更加务实。
2“生命周期思考(lifecycle thinking)”完整的生命周期需涵盖全球生态系统、上下数百年以及从自然资源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价值链,而组织作为一个很小的社会细胞,难以评价完整的生命周期,那么组织从哪里入手呢?组织应考虑在策划、实施、保持和改进过程中尽可能地延伸价值链以分析评价和施加影响,考虑其行为导致的环境负荷增减,降低环境负荷的上升或在实施保护环境的行为时追求和确保环境负荷的减少,防止本愿为保护环境,但实际效果却破坏了环境,尽可能以扩展时间、空间和价值链的角度,分析环境负荷的损益之后采取行动,切实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一致;c)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d)确保可获得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e)就有效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f)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h)促进持续改进;i)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注:本标准所提及的“业务”可从广义上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的那些核心活动。
5.2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应:a)适合于组织的宗旨和组织所处的环境,包括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b)为制定环境目标提供框架;c)包括保护环境的承诺,其中包含污染预防及其他与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注:保护环境的其他特定承诺可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d)包括履行其合规义务的承诺;e)包括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提高环境绩效的承诺。
环境方针应:——保持文件化信息;——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可为相关方获取。
4.2 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保其: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c)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f)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g)可为公众所获取。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部分配并沟通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对下列事项分配职责和权限:a)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包括环境绩效。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
ISO 14001:2015主要变化1标准结构上的变化15版标准结构采用了HLS,包括相同的核心正文,以及具有核心定义的通用术语,标准正文包括7个条款:4.组织所处的环境、5.领导作用、6.策划、7. 支持、8. 运行、9. 绩效评价、10. 改进。
2术语和定义上的变化15版标准有33个术语,除了“污染预防”没有变化,其它都发生了变化。
(1)新增术语20个15个术语来自于HLS的通用术语,包括: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目标、要求、风险、能力、文件化信息、外包、过程、审核、符合、有效性、监视、测量、绩效。
5个新增的EMS领域的特定术语,包括:环境状况、合规义务、风险与机遇、生命周期、参数。
(2)修订术语12个10个定义进行了修改: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方针、组织、相关方、环境因素、环境目标、纠正措施、环境绩效、持续改进。
注解有增加或修改的2个:环境、不符合。
(3)取消了04版中原有的7个术语审核员、文件、内部审核、预防措施、环境指标、记录、程序。
3提出战略环境管理的思维15版标准明确要求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应融入组织的战略过程的策划中。
新增加的条款4.1和4.2还提出EMS应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5.1c: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整合进组织的经营过程中;6.2.2:组织应考虑如何将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融入组织的业务流程中。
4采用基于风险的思维基于风险的思维是15版标准的一大特点,主要源于HLS中的要求,任何一个管理体系都应是一个预防性的管理工作,是在考虑风险的基础上建立的,15版标准新增条款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删除了04版标准中的预防措施。
风险是指潜在的不利影响,其可能来自于组织的环境因素、组织的合规义务、以及组织识别的其他要求和问题(标准条款4.1和4.2条款)。
5强化领导作用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的承诺,最高管理者的参与和承诺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ISO 14001:2015 改版要點與新舊版差異精解撰文:英國標準協會ISO 14001+OHSAS 18001產品經理吳修閘(Garry Wu)自2015年九月ISO 14001:2015環境管理系統標準正式發行迄今,BSI開發了各種不同的課程希望能協助我們的客戶以最精準的方式完成改版的工作,這篇文章是我累積這段時間授課的經驗,所做的歸納與總結,希望對大家在改版的進行有幫助。
現在我們將就以下幾個主題來介紹這次ISO 14001:2015改版主要觀點與差異精解:一、管理系統標準架構HLS( High Level Structure )的改變與PDCA的重新詮釋二、關注組織背景與利害相關者需求與期望三、風險導向思考模式四、生命週期的觀點(範圍的改變)五、流程導向(輸入與輸出)一、管理系統標準架構HLS( High Level Structure )的改變與PDCA的重新詮釋• ISO 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國際標準組織),在這次的ISO 9001和ISO 14001改版提出了一個新開發共同的ISO 架構提供給所有管理系統標準使用,此架構凌駕於所有管理系統的標準之上,故稱為「高階架構」HLS( High Level Structure ),未來只要是ISO 組織發行的管理系統標準都必需參照此架構發展管理系統的標準,此架構不僅統一了核心要項架構與編碼,對於基本用語與定義也做了一致性的詮釋。
此標準架構一共分為10個章節,並以PDCA 的管理循環來詮釋標準的運行。
• 新版標準與「PLAN規劃」有關的條款是第4、6章,在推動環境管理之初,做為幕僚的單位應進行組織背景與環境考量面的鑑別,決定應處理的風險和機會及其因應的行動措施;提供足夠的資訊讓領導階層決定管理系統的策略與方向;高階主管需要提供管理系統運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各部門有了充分的資源,就要開始運作推動管理系統,這就是「DO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