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深基坑支护设计说明_secret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13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一、背景说明深基坑施工是指地下工程中特别要挖掘深且边坡陡峭的基坑,为了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支护设计。
本文以某深基坑为例,制定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二、工程概况某深基坑位于城市中心,地下水位较高,设计挖掘深度达到20米,基坑边坡倾斜角度为45度。
三、支护设计方案1.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采取暂时性降水措施。
通过使用井点降水、水泵降水等方式,将基坑内的地下水位降至工作面以下。
2.针对基坑边坡的倾斜角度,采取钢支撑和锚杆加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支护。
钢支撑方案:在基坑边缘设置钢支撑,通过截斜杆和上中下横梁相结合的方式,构成一个合理的支撑系统,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锚杆加固方案:基坑边坡上设置锚杆,锚杆与边坡土体形成一个整体,通过锚杆的强固作用,提高边坡的抗滑性能。
3.为了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设计中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对钢支撑和锚杆进行荷载承载力计算,确定材料和规格。
对支护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检查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4.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况和施工要求。
特别是在挖掘基坑和安装支撑结构时,要逐级逐段进行,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和安全。
5.对于基坑挖掘完毕后的支护结构,需要进行监测和定期维护。
监测土体位移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及时采取相应的补充加固措施。
定期维护支护结构,修补损坏部分,确保支护结构的完好性。
综上所述,本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针对具体工程情况,通过暂时性降水、钢支撑和锚杆加固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要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深基坑的支护方案引言深基坑作为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的重要工程,常常面临土壤力学性质复杂、承载能力差、难以施工等问题。
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需要采取合理的支护方案。
本文将介绍深基坑的支护方案设计原理、常用支护结构及其特点。
1. 支护方案设计原理深基坑的支护方案设计应依据以下原理进行:1.1 土体力学原理在确定支护方案时,需要对土体的力学性质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和评估,包括土壤的抗剪强度、变形特性以及压缩特性等。
根据土体力学原理,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和支护材料,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1.2 围护结构原理基坑的围护结构应能承受来自土体和水的各种力作用,并达到对土体和地下水的有效限制和控制。
围护结构原理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土壤的含水量、坡度、抗剪刚度等。
1.3 施工原理基坑的支护方案设计应符合施工工艺和可操作性要求。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支护结构的安装和拆除等。
设计方案应便于施工操作并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 常用支护结构与特点常用的深基坑支护结构主要包括土木支护、地下连续墙、土钉墙、悬挑板桩等。
2.1 土木支护土木支护是一种传统且常用的基坑支护形式。
它通过对地下土体的削减或挖掘,以及对基坑边缘围护结构的设置来实现基坑的支撑和稳定。
土木支护的特点是施工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一些较小的基坑。
2.2 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通过在地下挖掘基坑的同时,在坑底部和两侧设置连续墙结构,并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固结。
地下连续墙具有承载力强、可靠性高和施工周期短的特点,适用于较大深度的基坑。
2.3 土钉墙土钉墙是指在基坑边缘设置钢筋混凝土墙体,并通过土钉将墙体与土体连接成一体。
土钉墙具有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和成本较低的特点,是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
2.4 悬挑板桩悬挑板桩是通过在基坑边缘设置钢板桩,并使用混凝土进行投注,形成固结桩墙。
悬挑板桩具有承载力大、施工简单和工期短的特点,适用于较深的基坑。
3. 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取和优化在选择和优化深基坑的支护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3.1 土壤稳定性根据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和材料,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目录一、工程特点 (1)二、地基基础分析及水文特征 (1)三、方案编制依据 (1)四、基坑土方开挖: (2)1、挖土方施工方法 (4)2、基坑土方开挖方案 (5)3、土方回填 (8)五、基坑支护方案: (10)1、基坑边坡支护: (10)2、安全措施: (11)3、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 (12)4、排水措施: (13)六、基坑监测方案 (13)1.监测内容: (14)2。
观测点设置: (14)3.观测方法: (14)4。
成果分析: (15)七、雨天施、工方案 (15)八、安全保证措施 (16)1、基坑支护安全保证措施。
(16)2。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8)3.施工防火安全措施 (18)4。
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设施的安全及加固措施 (19)九、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9)一、工程特点本工程±0。
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68.800m 。
主楼采用筏板基础,基础持力层为粘土质卵石层3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a=300kPa(稍密)。
筏板厚度1。
5m~1。
7m,核心筒及个别柱下筏板局部加厚至1.7m.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墙体(核心筒剪力墙除外)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S6。
主楼基坑采用大开挖方式。
裙房采用天然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基础持力层为粘质粉土2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a=200kP。
基础施工前应首先进行场地填方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基础施工。
二、地基基础分析及水文特征主楼为筏式基础,基础持力层灰卵石层,局部基础底部存在粘土层,应挖除并以毛石混凝土换填。
裙楼及连廊可采用独立基础,以粘土作天然地基持力层;基础置于持力层中0。
3~0.5m,基础埋深2。
0~4.5m。
本工程主楼施工开挖深度较大,基坑深度达到5。
5~8m,坑壁大多由松散的素填土、杂填土及粘土构成,施工开挖中坑壁整体稳定性较差,易产生坑壁土体坍塌,要考虑基坑支护措施.由于场地较开阔,可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与放坡相结合的方法。
本工程有地下水源,主要分布在人工填土中,其埋深为0.3~3m。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基坑支护是在建筑施工中为了解决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进行的工程措施。
基坑支护设计是指依据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形状和施工方法等综合因素,确定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尺寸和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
一、基坑支护设计目标基坑支护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便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建筑物、地下管线和邻近结构的安全。
同时,基坑支护设计还应考虑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以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
二、基坑支护设计原则1.工程地质勘察: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前,需要对工程地质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了解地下水位、土层性质和场地稳定性等相关信息,以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
2.结构类型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基坑形状和施工方法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如钢支撑、深层墙、桩墙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方便性和经济性,选择最佳的结构类型。
3.结构尺寸确定:根据地质条件和基坑尺寸,确定支护结构的尺寸,包括支撑间距、尺寸和材料规格等。
尺寸的确定要保证支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尽量节约材料和减少施工量。
4.设计计算:根据支护结构的类型和尺寸,进行相关的力学计算和分析,确定各部位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计算结果应满足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形和破坏进行预测和控制。
5.施工过程控制:基坑支护设计应考虑到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控制措施,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三、基坑支护设计内容1.基坑开挖方案设计:根据基坑形状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基坑的开挖方案,包括开挖斜坡角度、顶部宽度和坡度等。
2.支护结构类型选择:根据基坑形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类型,如钢支撑、深层墙、桩墙等。
3.支护结构尺寸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基坑尺寸,确定支护结构的尺寸和间距,以及所需材料的规格和数量等。
4.支护结构的力学计算和分析:根据支护结构的类型和尺寸,进行相应的力学计算和分析,确定各部位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基坑支护设计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减少地面沉降和地质灾害的发生,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和设计方法,对基坑进行支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下面将从基坑支护的目的、流程和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基坑支护的目的1.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基坑作为施工的起点,对后续的施工安全影响重大。
通过合理的支护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基坑塌方、下沉等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保护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稳定:基坑开挖对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支护设计,可以减少地面沉降和损害,保证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稳定。
3.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基坑周围土体的抗剪强度较低,容易产生土体失稳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支护设计可以通过改善土体工程性质,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基坑支护设计的流程1.地质勘察和力学参数确定: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获取地质情况及土体的力学参数。
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基坑的开挖范围、深度和倾斜度等设计参数。
2.支护结构的选择:根据基坑的特点和支护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
常见的支护结构包括土方开挖法、土钉墙、钢支撑、预应力锚杆等。
3.基坑开挖和土体处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的开挖,同时进行土体处理,如砂浆灌注、地下注浆等。
土体处理可以改善土体的工程性质,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4.支护结构的施工:根据支护结构的设计图纸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密实性,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5.监测和调整:在基坑支护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施工监测,对支护结构的变形和位移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护设计方案,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
三、基坑支护设计的方法1.基于经验的设计方法: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进行设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2.基于数值模拟的设计方法:通过使用有限元分析等数值方法,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基坑及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从而优化设计方案。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合肥芜湖路万达广场北区深基坑支护设计THE DESIGN OF WANDA PLAZA NORTH DEEP EXCA V ATION ON WUHU ROAD IN HEFEI CITY学院(部):土木建筑学院专业班级:土木10-3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授年月日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专业、班级土木10-3班姓名日期1.设计题目合肥芜湖路万达广场北区深基坑支护设计(专题)2.设计原始资料:3.设计文件:说明书图纸4. 设计任务下达日期:5. 设计完成日期:6. 设计各章节答疑人:部分部分部分部分部分部分7. 指导教师8. 教研室负责人9. 系负责人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专业、班级土木10-3班姓名完成日期1、设计题目合肥芜湖路万达广场北区深基坑支护设计2、专题3、答辩评定意见4、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5、答辩委员会(签名)日期合肥芜湖路万达广场北区深基坑支护设计摘要本设计为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北区深基坑支护设计。
设计时严格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和《毕业设计大纲》进行。
根据该基坑工程实际情况,以及考虑到经济、工期等诸多因素,选取桩锚支护结构作为基坑围护形式;截水帷幕加明沟集水井作为基坑降水排水方法。
整个工程的施工时间拟定为六个月。
施工组织的顺序是先施工钻孔灌注桩和截水帷幕;再进行土方开挖、打设锚杆支护;最后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
在整个基坑工程中,务必组织好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管理和监测工作,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关键词:深基坑,钻孔灌注桩,锚索,施工组织THE DESIGN OF WANDA PLAZA NORTH DEEP EXCA V ATIONON WUHU ROAD IN HEFEI CITYABSTRACTThe design is about the Hefei Wuhu Road, Wanda Plaza, North deep excavation,which is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ruction exca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JGJ120-2012) and "Graduation Outline" .According to the excavation actual situation,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any economic factors, duration, etc., it selectes the pile anchor retaining structure as bracing, Curtain mecamylamine ditch drainage sump pit as dewatering methods.Construction time of six months developes the whole project.the first order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is construction bored and cut water curtain.And then earth excavation, set up to fight bolting;Finally, set the drains and sumpThroughout the excavation project, it be sure to organiz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the various sub-projects to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is completed on time and according to the volume.KEYWARDS:Deep foundation,Pile anchor retaining structur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目录摘要(中文) (I)摘要(英文) (II)1工程基本情况 (1)1.1 建筑工程概况 (1)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1)1.2.1 工程地质 (1)1.2.2 水文地质 (2)2深基坑维护结构方案与选择 (2)2.1 深基坑围护结构方案 (2)2.1.1 土钉墙 (2)2.1.2 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 (3)2.1.3 地下连续墙 (3)2.1.4 灌注桩排桩围护墙 (3)2.2 结构方案选择 (4)3围护结构设计 (4)3.1 设计基本参数 (4)3.2 围护结构设计计算及验算 (4)3.2.1 1-1截面设计计算 (4)3.2.2 2-2截面设计计算 (25)3.3 基坑降水、排水设计 (46)4围护结构施工及土方开挖 (46)4.1 施工方法选择 (46)4.2 围护结构施工 (46)4.2.1 钻孔灌注桩施工 (46)4.2.2 锚索施工 (48)4.3 基坑开挖 (49)4.3.1 施工准备 (49)4.3.2 施工流程 (49)4.3.3 施工设备 (49)4.4 截水帷幕施工 (49)4.4.1 施工准备 (49)4.4.2 施工流程 (49)4.4.3 问题处理 (50)4.5 施工组织设计 (50)4.6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50)4.6.1 安全用电措施 (50)4.6.2 现场消防安全措施 (50)4.6.3 建筑施工安全措施 (51)4.7 基坑质量检查与验收 (51)5工程检测 (51)5.1 监测内容 (51)5.2 量测原件布置与安装 (51)5.2.1 监测点布置 (51)5.2.2 监测原件安装 (52)5.3 监测时间 (52)5.4 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报 (52)6工程概预算 (53)6.1 材料消耗量计算 (53)6.2 概预算费用 (53)参考文献 (55)致谢 (56)1工程基本情况1.1 建筑工程概况合肥市万达广场位于合肥一环路以内,三面环路,一面临河,芜湖路从广场中间穿过将其一分为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
钢支撑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建设地点:某工程;地上部分属于框架结构;地上1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5.5m;标准层层高:4.6m ;总建筑面积:2873.82平方米;总工期:240天。
钢支撑材料采用Q235,全部支撑撑采用φ610×12及φ203×6钢管,焊条采用《碳钢焊条》中的E43-XX系列焊条。
共设φ610×12斜支撑8道,φ203×6斜支撑8道,支撑于4个格构柱上;φ610×12水平支撑6道,支撑于12个格构柱上。
二、施工部署2.1 主要机械设备机械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量吊车25t 1 台倒链10t 4 个三角架6m高 2 个人字梯2m高 2 个电焊机BX500 4 台液压千斤顶20t 2 台随车吊16t 1 台2.2 劳动力计划现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6人;设备操作人员:6人;壮工:15人;电工:2人;电焊工工:4人。
钢支撑安装作业队、土方开挖施工作业队,进行默契配合,交叉流水作业。
2.3 材料及制作要求(1)钢支撑材料采用Q235,全部支撑采用φ610×12及φ203×6钢管,钢管连接采用坡口全焊透焊缝,焊管对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应增加-300×100×12加强钢板4块,沿圆周面均布。
(2)钢材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大于20%;焊条:Q235B钢采用《碳钢焊条》(GB/T5117-95)中的E43-XX系列焊条。
(3)钢支撑制作及验收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节点大样核对尺寸无误后再进行下料加工,选用钢材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在下料前应进行抽样复验,证明符合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的材料方可下料。
(4)凡图中未注明的连接采用角焊缝,焊脚尺寸等于较薄零件的厚度,且不小于6mm。
(5)构件主材的拼接焊缝及翼缘、腹板与端(底)板对接焊缝,应符合二级质量标准,对接焊缝按二级焊缝检验其质量,其余均按三级焊缝质量标准。
深基坑钢支撑施工方案一、前言深基坑是城市建设和地下工程中常见的施工形式,由于其所处环境复杂,工程风险大,对支护措施要求较高。
本文将探讨深基坑支撑中的钢支撑施工方案,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深基坑支撑施工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基坑周边环境及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和安全措施。
三、支撑结构设计钢支撑是深基坑支护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其稳定性与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
支撑结构的设计应根据基坑深度、土壤性质、地下水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支撑施工流程1.测量与布置:根据设计要求,测量基坑尺寸和位置,并对支撑进行布置。
2.安装支撑:按照支撑方案要求,逐步安装支撑结构,确保连接牢固。
3.加固与调整:对支撑结构进行加固和调整,保证整体稳定性。
4.监测与验收:在施工过程中持续监测支撑结构的变形情况,并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五、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管理: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程序,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2.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做好施工事故应急处置准备。
六、施工质量控制1.材料选用:选择质量可靠的钢材及支撑构件,确保施工质量稳定。
2.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质量检查:定期对支撑结构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结语深基坑钢支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工程师们综合考虑地质环境、设计要求和施工安全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
希望本文对深基坑支撑工程的实践和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工程概况二、本工程基坑开挖时须着重解决的问题三、基坑支护结构方案选择四、基坑支护施工及建议五、应急预案六、基坑工程安全监测七、注意事项及有关问题八、项目部人员组成及劳动力安排九、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十、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十一、确保工程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十二、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十三、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十四、施工配合十五、注意事项十六、附图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基坑支护剖面图一、工程概况1。
1拟建场地位于颍上县城北新区、解放路与颍阳路交叉处西北。
南苑时代广场二期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处理复合地基筏板基础,裙楼筏板梁基础,地上十七层,局部十五层。
整个场地东西长约168.13m,南北宽约92。
69m。
基坑深度为—5。
60m,局部—7.30m,需要采取深基坑支护措施,以保证基坑边坡和邻近建筑物的安全1.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根据提交的《颍上县南苑时代广场二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比较平坦,所在地貌单元为河间平地。
1.2。
1场地地层条件第\o\ac(○,1)层:杂填土层(Q4ml),上部以建筑生活垃圾为主,下部素填粉质粘土,夹砖块;稍湿,松散,高压缩性。
该土层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0。
80米,最厚处1。
80米,平均厚度为1.19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26.95米,层面最低处标高为25。
66米,平均标高为26。
26米第错误!层:粉质粘土层(Q3al),黄色,湿,可塑。
含少量铁锰结核,中等压缩性。
1-----------------------------------------------------------------------------------------------------------------该土层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4.10米,最厚处5.10米,平均厚度为4.70米。
层面最高处标高为25。
50米,层面最低处标高为24.56米,平均标高为25.07米。
第错误!层:粉质粘土层(Q3al+pl),黄—棕黄色,湿,可塑,夹粉土薄层,层状,中等压缩。
1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情况:序号项目内容1 工程名称xx县xx8#-13#楼及地下车库工程2 工程地址xx县二中新校区对面3 建设单位xxxx有限公司4 设计单位xxxx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5监理单位xxxx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6施工单位xx建设有限公司7勘察单位xxxx勘察研究院8建筑层数8#楼,18层,层高2.9米,建筑面积10086m2;9#、10#、11#楼均为:建筑面积7337m2,建筑高度52.5m,层数18层,层高2.9米框剪结构;12#楼,18层,层高2.9米,建筑面积8521m2;13#楼,18层,层高2.9米,建筑面积8521m2地下车库,地下一层,层高3.80米,建筑面积7083.5m2 ,10质量目标合格1.2、结构设计概况项目内容结构形式、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基础设计等级筏板基础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1.2概述及环境条件1.2.1基坑长:135米;东边宽104米;西面宽75.39米基坑最深处-6.0米。
基坑安全等级二级,合理使用年限50年。
基坑总建筑面积:12108.825平方米。
1.2.2拟开挖基坑周边环境如下:位置相邻建筑说明东侧围墙距离基坑约7.500米北侧待建的固四路距离基坑约14.500米南侧已建6#楼和7#楼距离基坑约30.00米西侧胜利北路距离基坑约30.400米根据本工程的场地条件,施工期间主要为加工场所,考虑施工材料堆放及车辆通行,坑边超载都按30KN/m2考虑;基坑开挖期间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坑边超载大于上述假定时,应经设计人员复核确保支护结构安全。
1.3场地岩石工程说明根据地质勘查单位提交的《xx县xx二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拟建场地比较平坦,所在地貌单元为淮河平原。
与支护降水有关的岩土工程条件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3.1场地地层条件根据xxxx勘察研究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8#-13#及地下车库位的剖面,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土层分布如下:3.1.1杂填土:地层编号为1。
一、基坑设计依据1.安徽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院编制的《合肥汇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交建A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祥勘)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A地块地形图》、《总平面图》、《地下车库边界标高测量图》、《集团.合肥汇博交建地块N1002规划建筑设计》。
3.建设单位提供的周边环境条件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YB9258-97)6.《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02-2002)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0.《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11.其他相关国家标准、规程。
12.设计计算采用北京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软件F-SPW 6.0版本。
二、工程概况广场A地块位于合肥市北一环路与界首路交叉口西北角,有6栋33F、1栋27F住宅楼、1栋24F办公楼、1栋29F公寓楼及部分2-3F商业用房及2F地下车库组成。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条件详见下表:南侧地下管线主要为300mm铸铁给水管,埋深1.40m,距离地库外边线10.2m。
地下电缆在给水管外侧2.50m。
办公楼B部位待原有建筑物拆除后再施工。
交建大楼待办公楼A完工后再拆除。
因基坑周边条件较复杂,且较深,基坑应进行基坑支护设计三、基坑支护工程概况1.本支护工程的标高体系与主体结构相同2.本支护工程伟临时工程,基坑支护深度为7.00m—10.70m。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侧壁重要性安全系数1.10。
3.本工程住户范围内岩土层简单,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②粘土--③粘土(粉质粘土)--④粉质粘土--④1粉质粘土--⑤粉土(粉质粘土)--⑤1粉土夹粉细砂--⑤2粉土夹粉细砂,土层分布比较稳定。
支护范围内地下水主要分布在①杂填土、④粉质粘土下部及⑤粉土层中,水位标高15.0-19.0m,其中①杂填土地下水属于上层滞水,④粉质粘土下部及⑤粉土层中属承压水。
四、基坑支护方案1.本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目的:(1)确保周边原有建筑物、道路和边坡的安全稳定。
(2)确保基坑内施工人员安全。
(3)为基础施工提供良好的操作空间。
2.综合分析本工程特征,经多方案经济、技术比较,基坑西西南角地库轮廓线外侧有2栋5F住宅楼部位采用双排桩(人工挖孔桩)支护,交建大楼部位采用排桩(人工挖孔桩)+预应力锚索,其余部位采用排桩(人工挖孔桩)+预应力锚杆支护(局部坡顶设平台放坡硬化)。
五、基坑施工要求(一)图示符号Φ为HPB235级钢筋,为HRB335级钢筋,为HRB400级。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二)支护桩(钢筋砼灌注桩)1.桩径900、1000、1100mm,桩长10.90~18.40m,详见各支护断面,桩身砼强度等级C25。
2.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支护桩选用挖孔桩施工工艺。
3. 挖孔桩施工工艺。
(1)成孔a.由于桩间距小于2.5m,施工时必须采用间隔开挖,桩芯砼灌注结束后方可开挖相邻桩孔。
b.应采用有效措施保证井上及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c.成孔施工时基坑内布置的井管降水应连续作业。
(2)砼强度等级:桩身C25,护壁C25。
(3)护壁护壁高度一般≤1000mm。
上下两节护壁搭接长度不宜小于50mm。
(4)钢筋笼a.钢筋笼外箍筋为螺旋箍,砼保护层厚度为50mm。
主筋采用双面搭接焊接,焊缝长5d,加劲肋与主筋点焊连接。
b.钢筋笼分段制作时钢筋接头应采用焊接并遵守《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相关规定。
c.钢筋笼吊装时应防止变、碰撞,就位后立即固定,固定钢筋笼必须校正桩位及垂直度。
(5)桩身砼浇筑a.成孔完毕,岩土层性质、桩长、桩顶端标高、孔底沉渣等经勘查、设计、监理、质检等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桩身砼浇筑。
b.粧砼要振捣密实,每根桩的桩身砼必须连续浇灌,不得留施工缝。
c.孔内积水为超过100mm用常规方法浇灌,否则采用水下砼浇灌。
d.浇灌砼前应再次清底。
e.按规定做好施工记录,留置砼试块。
(6)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措施:a.孔内应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安全应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电动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b.井下有作业人员施工时,应检测井内是否有有毒有害气体,并向井下送风。
c.孔口四周必须设0.8m防护栏。
d.土方必须堆放在离井口1.0m以外。
e.施工用电必须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程。
(7)桩基检测在进行冠梁施工前,每一根桩均进行完整性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三)支护桩桩顶冠梁砼强度为C25,砼保护层厚度为30mm,每一护段应一次性浇灌完成。
施工时应注意转角的钢筋连接。
主筋锚固长度为35d,且应穿过节点中心线。
(四)土方开挖及人工削坡1.基坑支护与地下室结构平面图,标高一致时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2.预应力锚杆工作面宽约>10m。
预应力锚索部位工作面平台宽度为>17m。
基坑机械开挖工作面、人工修理边坡须自上而下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为锚杆下600~800mm,杂填土部位每段开挖长度为15m,其他图层为15~25m,根据现场土质情况确定具体开挖长度,严禁超深超长开挖土方。
土方开挖应严格实施“分层分段,及时施工锚杆(锚索)及砼层面”的原则。
工作面外侧土方可自由开挖,开挖深度以坡顶设计标高为基准。
每层从一点开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完成一层之后方可进行下一层。
3.支护桩及冠梁龄期达到28天方可进行冠梁顶标高以下土方开挖及预应力锚杆(锚索)施工。
预应力锚杆注浆体及喷射砼层面到达10MPa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即每层预应力锚杆的养护期为4~7天。
若需提前开挖土方,需添加早强剂。
上层预应力锚杆注浆体、喷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及砼面层施工。
4.基坑开挖时严禁破坏已施工的支护系统。
5.基坑边坡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6.土方开挖结束后应立即进行人工修整坡面施工、整平坡面、清楚虚土。
(五)预应力锚杆施工1.预应力锚杆采用钻机干钻成孔,遇粉土及粉砂层应采取跟管钻进施工工艺,预应力锚杆孔径为150mm。
成孔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孔深允许偏差 +50mm孔径允许偏差 +5mm孔距允许偏差 +100mm成孔倾角允许偏差 +5﹪2.锚杆杆体采用HRB335级钢筋,钉杆每隔2.0m焊接一对中支架,对中支架由Φ6.5钢筋制成。
预应力锚杆自由段可用两层塑料薄膜缠裹或外套PVC管,PVC管两端应封闭。
3.预应力锚杆的注浆材料采用水泥砂浆,水灰比为0.45~0.55,注浆压力为0.2~0.4MPa,遇土质较差时每米注浆量不少于成孔体积。
所有预应力锚杆必须进行二次注浆,二次注浆宜采用水泥净浆,且注浆压力控制在0.4~0.6MPa。
水泥净浆及水泥砂浆须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砂浆及水泥净浆须在初凝前用完。
注浆体设计强度10MPa。
预应力锚杆张拉结束后自由段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充填密实。
4.现场施工时遇建筑物基础或地下管线,应经设计同意调整预应力锚杆的长度及角度,局部加强;若遇其他障碍,用钻机成孔穿越障碍物后插入土钉注浆,水平距离与长度应保持不变。
5.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倾角施工,确保砼面层宽度。
若现场情况与设计图纸有较大的出入,如基坑深度加深,坡顶宽度改变,坡度改变等,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便进行方案变更修改。
6.预应力锚杆抗拔承载力设计值7.预应力锚杆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
正式张拉前应取20﹪的设计张拉荷载,对其预拉1~2次,再按荷载计算的1.05~1.1倍进行超张拉,稳定5分钟之后,退至设计荷载进行锁定。
8.预应力锚头及水平支撑系统必须在下层土方开挖前施工完毕,且预应力张拉至设计荷载。
(六)高压旋喷扩大头预应力锚索施工1.高压旋喷扩大头预应力锚索采用专用钻机钻进至设计孔深后,采用25MPa高压水泥浆(水灰比1:1)进行喷射扩孔,扩大头部位扩孔至设计孔径后下锚杆注浆形成。
跟管钻进直径100mm。
普通锚固段固体直径100mm。
扩大头锚固段锚固体直径为550mm。
自由段孔径100mm。
成孔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孔深允许偏差 +50mm孔径允许偏差 +5mm孔距允许偏差 +100mm成孔倾角允许偏差 +5﹪2.预应力锚索规格为1×7钢绞线,固定在导向锚托架上居中。
预应力锚杆自由段可用两层塑料薄膜缠裹或外套PVC管,PVC管两端应封闭。
3.预应力锚索的注浆材料采用水泥砂浆,水灰比为0.45~0.55,注浆压力为0.4~0.6MPa,遇土质较差时每米注浆量不少于成孔体积。
所有预应力锚杆必须进行二次注浆,二次注浆宜采用水泥净浆,且注浆压力控制在0.6~0.8MPa。
水泥净浆及水泥砂浆须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砂浆及水泥净浆须在初凝前用完。
注浆体设计强度10MPa。
预应力锚索张拉结束后自由段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充填密实。
4.现场施工时遇建筑物基础或地下管线,应经设计同意调整预应力锚杆的长度及角度,局部加强;若遇其他障碍,用钻机成孔穿越障碍物后插入土钉注浆,水平距离与长度应保持不变。
5.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倾角施工,确保坡顶砼面层宽度。
若现场情况与设计图纸有较大出入,如基坑深度加深,坡顶宽度改变,坡度改变等,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便进行方案变更修改。
6.预应力锚索抗拔承载力设计值7.预应力锚索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
正式张拉前应取20%的设计张拉荷载,对其预拉1-2次,再按设计荷载的1.05-1.1倍进行超张拉,稳定五分钟后,退至设计荷载锁定。
8.预应力锚头及水平支撑系统必须在下层土方开挖完毕前施工完毕,且预应力张拉至涉及荷载。
(七)排水止水系统1、旋喷止水帷幕旋喷桩639根,桩径600mm,桩间距500mm, 桩顶标高11.00m(吴淞高程),平均有效桩长14.70m, 已进入强风化砂岩不小于0.5米为准。
注浆压力不小于25MPa, 水灰比为1:1,每米水泥(p.o32.5)用量最低不小于180Kg。
若相邻桩施工超过72小时,应在外侧补桩两根,以保证相互搭接及止水效果。
2、压密注浆压密注浆孔总计为1504个。
孔距1.20m,排桩1.20m,孔深1.60m—4.00m,已进入老粘土0.50m为准平均深度2.65m。
注浆材料采用P.O42.5级水泥,注浆量不小于50kg\m,注浆压力0.2-0.4MPa,水泥浆液水灰比0.4-0.6。
浆液中应加入适量早强剂。
注浆体龄期达到3天方可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3.坡面泄水管采用Φ50PVC(放坡坡面),泄水管长度在含水层不得小于1.0m,其余土层不得小于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