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初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36
苏教版七年级下全册生物复习资料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肾脏:(由肾单位组成)形成尿液2.输尿管:输送尿液3.膀胱:暂时贮存尿液注:尿的形成是不间断的,因有膀胱贮存尿液,所以排尿是间断的4.尿道:排出尿液二、肾的结构1.肾皮质:肾的外层,鲜红时呈红褐色2.肾髓质:肾皮质的内层,淡红色3.肾盂:肾内测凹陷处,呈漏斗状注:每个肾由100万个肾单位组成三、肾单位的结构1.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2.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3.肾小管:肾小管与肾小囊腔相连通注:肾小球和肾小囊共同组成肾小体,肾小体位于肾皮质内,肾小管位于肾髓质内四、尿的形成1.肾小球的过滤: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以外,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注:与血浆比较,原尿的成分少了大分子蛋白质;与血液比较,原尿的成分少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2.肾小管的重新吸收: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
注:与原尿比较,尿液成分少了葡萄糖五、区别血液、原尿、尿液成分六、尿液形成及排出路线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七、血液的流经路线肾动脉(脏血)---→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静脉(干净血)注:从肾脏流出的血(肾静脉),比进入肾脏的血(肾动脉)缺少的成分是尿素八、排尿的意义1.排出废物;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九、废物的排出(一)废物排出方式1.排泄: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遗:食物残渣及水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40个要点)七年级(上、下):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的相关操作。
(选择题:①放大倍数;②玻片标本移动方向;③物像在视野中的成像)注意: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对光、调焦,眼睛看哪2.以洋葱表皮及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标本制作为例说出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①相同点:注意盖盖玻片时的方法——防止气泡产生;染色如用碘液,过程等。
②区别:洋葱用清水、口腔上皮细胞用0.9%的生理盐水)3.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和基本原则(等量、对照、单一变量原则)。
要求理解、应用,根据情境回答问题4.识图辨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重点关注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的功能。
5.植物种子的结构及萌发需要的条件(识图)8.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植物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及原因。
(选择、判断)9.青春期发育特点(基本点)10.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判断一日或一餐食谱是否科学合理。
11.胃、肝和小肠的形态及功能。
(识图:3个即可)14.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小题)15.甲状腺激素(呆小症、甲状腺肿大原因)和胰岛素(糖尿病)失调引起的疾病。
胰岛素与血糖关系图。
(七下教材P81:曲线)16.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实例。
25.动物行为的实例八年级(下)30.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发酵实例如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与食品腐败变质的原35.生物的多样性——含义、保护途径36.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始祖鸟化石(是古代爬行类进化为鸟类的证据)、进化规律【四句话】(注意:八下P69:第一段,关于地层)37.人类起源于古猿。
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脑容量的增加大题:1、光合作用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7)七上P87;2、呼吸系统,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肺泡、组织)结构、数据分析(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二氧化碳的鉴定)(13);3、植物种子、花果实、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5,6,17,18)4、遗传大题(20—24);5、传染病、免疫、健康新概念、安全用药(26、27、29);6、生物分类(植物、动物、微生物)(31—34)7、生态系统相关知识(39、40)【详细讲解】: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的相关操作。
苏教版⽣物初⼀、初⼆复习资料(独家整理)单元⼀七年级部分(上册)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与作⽤(1)显微镜结构和相应的功能.:(1)粗、细准焦螺旋作⽤是调节镜筒,转换器的作⽤是转换物镜,压⽚夹是固定玻⽚标本;反光镜的作⽤是反射光线,光线强的情况下⽤平⾯镜,光线弱的情况下⽤凹⾯镜;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
(2) 从⽬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象。
如放置玻⽚p,看到的物象是?d。
(3) 显微镜的放⼤倍数=⽬镜的放⼤倍数×物镜的放⼤倍数(4)⽤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该双眼睁开,⽤左眼观察(5)使⽤显微镜时,如果光线太强,应缩⼩光圈、⽤平⾯镜。
(6)放⼤倍数越⼩,视野中细胞的数⽬怎样?越多细胞的⼤⼩?越⼩放⼤倍数越⼤,视野中细胞的数⽬怎样?越少细胞的⼤⼩?越⼤2、制作临时玻⽚标本的⽅法(以洋葱外表⽪为材料)(1)步骤:擦,滴;取;浸;展;盖盖玻⽚;⽤吸⽔纸吸去多余的⽔分;染⾊.(2).防⽌⽓泡产⽣的关键步骤是?盖盖玻⽚。
怎么盖?⽤镊⼦夹起玻⽚,使它的⼀边先接触载玻⽚的⽔滴,然后轻轻盖在⽣物材料上。
(意思对即可)(3)⽤于制作临时玻⽚标本的⽣物材料必须是?薄⽽透明的。
3、使⽤显微镜观察玻⽚标本的⽅法(1)取镜和安放:显微镜安放需在距实验台边缘,略偏左。
(2)对光:选择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3)观察:标本应正对通光孔中⼼。
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标本为⽌,此时眼睛⼀定要看着物镜。
.要看到清晰的物像,应先使⽤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再使⽤细准焦螺旋,调整到最清晰。
(4)实验完毕后,应把显微镜擦拭⼲净。
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离通光孔,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显微镜箱。
(5)玻⽚移动的⽅向与视野中的物像移动⽅向是?相反的。
如果物象在视野的右上⽅,若想移动到中央,则将玻⽚向哪⾥移动?往右上⽅移动。
如果物象在视野的中央,若想移动到右上⽅,则将玻⽚往哪⾥移动?往左下⽅移动。
苏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汇总大全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一、认识周围的生物1、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自然界的生物可以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②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现象(能由小长大);③生物体具有新陈代谢的现象;④生物体具有生殖、遗传和变异的现象;⑤生物体具有应激性;⑥生物体能适应并影响一定的环境。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各项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生物因素:影像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种间关系:竞争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也影响着环境。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三、探索生命 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⑴显微镜的结构(见课本)⑵使用: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十归箱。
注意: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②高倍镜,视野暗,视野窄,物象体积大,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视野亮,视野广,物象体积小,细胞数目多。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反之越小。
③在观察显微镜时,若像不在视野中央,像在哪方就朝哪方移动载玻片,像就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到视野中央了;若要观察某几个字母在显微镜中所成的像,则只需把试卷旋转180°,看到什么就选择哪个答案。
④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应该薄而透明(便于使光线通过),玻片标本分为切片、涂片、装片。
⑤光线暗:使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使用小光圈,平面镜⑥若视野中出现污点,则污点只可能存在目镜、物镜和载玻片上,若改变其中两个,污点仍然存在,则污点就在第三个上;若改变其中一个,污点就消失,则污点就在改变的这个上。
⑦为了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初三生物知识点总结苏教版一、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1.1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自然科学,它运用一系列科学方法来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展、进化和分类等方面的问题。
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和统计法等。
1.2 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人为地操纵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以探究生物现象规律和解决生物问题的一种科学手段。
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和调查实验等。
1.3 生物学观察生物学观察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直接观察生物现象和生物体的形态、生理特征等,借以了解生物现象和生物的特性的一种科学手段。
生物学观察包括外部观察和内部观察两个方面。
1.4 生物学比较生物学比较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不同生物种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方式等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和相异之处,探究生物的发育规律和生物进化的过程。
1.5 生物数据的统计生物学统计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使用数学统计方法对生物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据此揭示生物现象规律和解决生物问题的一种科学手段。
二、生物物质的结构和性质2.1 糖类糖类是一类碳水化合物,它们既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又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作用。
糖类按照结构和功能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大类。
2.2 脂类脂类是一类脂肪酸酯,它们可以提供生物体所需要的能量,同时还起着维持细胞结构、调节体温、储存能量和保护器官等重要作用。
2.3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含氮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在细胞结构、传递遗传信息、免疫防御和生物调节等多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4 核酸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它通过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分化和遗传等生命活动。
2.5 细胞生物膜细胞生物膜是细胞中的一种薄膜结构,它在调节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维持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专题一】科学探究考点00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变量的控制考点002: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考点003: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及注意事项【专题二】生物与环境是统一体(+生物的多样性)考点004: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生命现象考点00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点006:生态系统的组成考点007: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考点008: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富集的过程及影响考点009: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考点010: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考点011: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考点01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考点013: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考点01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考点015:生物分类的依据和等级单位考点016:不同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考点017:不同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考点018: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专题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考点019: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异同点考点020: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考点02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及动植物组织的类型考点022: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考点023:多细胞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024:种子的主要结构及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考点025: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考点026:种子的萌发、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以及根尖的结构考点027: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无机盐及其作用考点028:茎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考点029:花的主要结构及其发育情况考点030:传粉、受精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考点031:叶片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考点03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考点03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比较考点03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考点035:人类和动物的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考点036: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氧循环和水循环中的作用考点037:森林与人类和动物生存的关系考点038:常见的绿化树种及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专题五】生物圈中的人(+健康地生活)考点039: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考点040: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考点04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考点042:人体主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考点043: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功能考点04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考点045: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考点046:小肠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考点047: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考点048: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主要功能考点049:血型、血量、输血及三者的关系复习专题@考点汇集考点050: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及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考点051: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考点052: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考点053: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考点054:呼吸运动的过程考点055: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考点056:人体内能量的供给考点057: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考点058:肾的结构和特点考点059: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考点060:区分排泄和排遗考点061: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方法考点062: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激素的概念和主要种类考点063: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考点064: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考点065:反射的概念和类型考点066:眼和耳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考点067: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的预防考点068:听觉的形成过程考点069:人口增长对生物圈的影响考点070: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考点071: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考点072: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考点073: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考点074:人体中“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考点075:免疫的概念、类型和功能以及计划免疫考点076:烟、酒及毒品对健康的危害考点077:学会安全用药考点078:健康新概念【专题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考点079: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考点080:常见动物的运动器官考点081: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考点08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及特点考点083: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专题七】生物的生殖与发育考点084:植物的有性生殖及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考点085: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变态发育的特点考点086: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考点087: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及鸟卵的结构【专题八】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考点088:染色体、DNA、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考点089: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考点090: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考点091:遗传病和优生优育考点092: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以及引起这两种变异的原因【专题九】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考点093:生命起源的过程考点094:米勒的化学起源学说考点095: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及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考点096:生物进化的原因考点097:人类起源和进化的主要历程【专题十】生物技术考点098: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考点099:食品腐败的原因及各种贮存方法的原理考点100: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的应用。
苏教初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
生物实验备考专题复习建议
文山市第一初级中学孔庆萍2012.4 生物实验在教学及考察中的重要地位实验是生物学科独具魅力之处,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各省市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实验探究类试题的比例逐年增加,考查力度逐年加大。
2011 年云南省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中实验考察情况简介。
能否较好地完成实验复习,教会学生解答实验探究类试题的方法和技巧,直接关系着考试的成败,因此,研究和探索合适的实验复习方法成为备考的必然。
2011 年云南省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察的实验内容:
1、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
2、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3、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4、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5、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6、显微镜的使用
《新课标》对实验、探究的要求和诠释
《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理念上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