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15
近代前夜的盛世和危机-教案示例第一篇:近代前夜的盛世和危机-教案示例教案示例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掌握康乾盛世、商业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文字狱、鸦片贸易等。
2、能力培养:①通过明清经济发展、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等内容的学习,了解中国由盛转衰的过程。
②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相比较,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历史现象。
③通过观察“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周边形势”图,学习识读国家周边形势图的方法。
3、思想认识:①通过清朝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文字狱等政策的学习,了解国家政策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
②通过文字狱的学习,了解封建专制的残酷性。
③通过列举鸦片的危害,了解殖民主义的罪恶。
教学过程课前复习:1、明初谁七次下西洋?(郑和)首航带了多少人去?(27800人)远航以前的朝代有这样的规模吗?没有。
这说明朝是否强盛?(强盛)2、清朝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什么政策?闭关政策。
虽是闭关中国是否有产品卖出去?有。
这说明清朝的手工业发不发达?发达。
课前导入:以上都说明了明清的综合国力比起历代皇朝明显提高。
在世界范围内仍属头等强国。
但从乾隆之后的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中国从一个头等强国变成一个受侮挨打的国家。
这其中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将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首先请同学们看第一框题,思考明清经济的发展表现在那些方面?进入新课:一、明清经济发展(板书)1、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板书、提问)从明中期到清前期(板书)清前期出现了一个盛世是?2、康乾盛世(板书)这个是盛世是从康熙到乾隆年间,为什么说这一时期是一个盛世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板书:农业、对外贸易、商业),请同学们从书中找出答案。
农业: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增加。
(板书)对外贸易:纺织品、瓷器和茶叶等物资大量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顺差。
白银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
(板书)解释顺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贸易的出口值超过进口值。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魏源在《海国图志》的主要思想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表格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虎门销烟的史实的了解,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其在禁烟中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通过学习,认识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的有关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____________,清朝的___________政策和中国_____________--的经济形态,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英国向中国走私________2、鸦片走私造成的危害是什么?(1)损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吏治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
鸦片流毒对中国的危害让许多有识之士深感忧虑,_______又上书_____帝,于是道光帝任命他为___________-前往广东禁烟。
①林则徐禁烟:②虎门销烟:时间:1939年6月3—26日(共______天);地点:_____;鸦片量:_____多万公斤;反映:中国百姓——扬眉吐气,外国商人——钦佩。
虎门销烟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