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 格式:ppt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35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事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能力目标: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理:通过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学习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学习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打开外交新外局面(20世纪70年代)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年10月第届联合国代表大会2、中美关系正常化(外交局势转变的关键):原因:中美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阅读并回答P113“学思之窗”问题。
〗进程:①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访华,双方在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撤军、毁约)。
④年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改善:原因: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进程:年日本首相访华,双方正式建交。
4、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
)二、新时期的中国外交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背景:①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在。
②战争的根源是霸权主义(美苏均衡牵制);和平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
③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与。
(2)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
(3)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2、开展以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重视维和(2)促进裁军(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思考:中国为何以联合国为中心来展开多边外交?(①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一致;②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
③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联合国权威。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高考要求】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知识梳理】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1)由于的抵制,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
(2)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日益提高。
(3)广大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过程:(1)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
(2)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
3、影响:(1)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表明联合国中力量对比发生巨变,中国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1、调整原因:工作重点转移到上来,实行。
2、外交目标:反对,维护世界和平。
3、重大建树:(1)积极开展以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参加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活动。
(2)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001年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积极发展与的睦邻友好关系。
2001年,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在开会,各国签署了《》。
该组织的性质是:以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以及中亚各国的合作;中国在会上发挥了主导作用。
【疑难分析】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控制作用减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
(3)直接原因:新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友好关系,而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大上支持中国。
(4)历史原因: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按照国际法惯例,,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资格应顺理成章的由新中国政府接替。
2、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哪些新发展?(1)首要目标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由原先的重安全走向重发展。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课程标准】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简述7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以及基本史实2.探讨取得外交成就产生的重大影响过程与方法1.结合国内外背景和时政热点,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把握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几次重大调整和所取得的外交成就;2.引导学生从70年代中美关系逐步缓和的史实,学会从复杂事物中寻找突破口;3.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4.认识领导人的外交思想、外交实践和外交智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2.感受大国博弈的智慧和风采,认识外交的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获得人生启迪3.通过了解外交政策的调整,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通过感受国家关系的曲折发展特点,形成大局观念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并学会看主流的科学方法【重点难点】重点: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难点: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教学方法】以多媒体为主、问题探究、自由讨论、分析讲述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一张图片:乔冠华的开怀大笑要求学生观察图片。
通过图片,引起学生探究历史真相的兴趣。
问:图片反映的是70年代中国外交的哪件大事?学生回答—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总结:大家知道,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自建国以来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中国外交问题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70年代后,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开始出现新局面。
其中一件重大的事情就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可是,你知道中国是如何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吗?除此之外,还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取得了哪些新成就呢?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取得的外交成就。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课程标准: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正取良好的国家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经过和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
中日关系改善的背景、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与照片再现历史场景,进行历史回顾。
从国家利益与全球战略考虑外交政策,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与学生一起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对中国和世界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与改善的国际与国内背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而产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及影响。
2.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方针是什么?毛泽东把它形象的概括为?2、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取得了那些外交成就?【导入新课】出示照片《乔的笑》师:照片上的人笑的很豪放,是在开怀大笑。
这个人是当时中国为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他的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看到这幅照片后,我想给这幅照片起个名字,希望这个名字能够把乔的笑所表达的情感体现出来,可是我只完成了一半:——的笑因为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让他这么高兴,所以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学完24课的第一个问题后,我们能一起完成这个任务。
【讲授新课】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预习问题】1、联合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1945年10月在纽约诞生)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美国)3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用“加入”之类的提法?(1945年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联合国的51个创始会员国之一,又是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推荐五篇]第一篇: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
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中国新时期外交建树的具体活动,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二)过程和方法运用历史资料和历史照片,创设和再现历史的情景,使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情境之中,体验与感悟历史。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等教学方式,对相关的史实进行梳理和归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历史线索和基础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局面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世界局势,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重难点】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及影响【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首先先来见证中国外交的两件大事:2014年11月联合国通过朝鲜人权决议案,中国等投反对票;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今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日益重要的角色。
那么我们不仅要思考:新中国是何时能在联合国合法的行使自己的表决权,中美两国又是何时能进行这种友好的国事访问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进今天的内容。
(过渡)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国的外交形势比较严峻,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夹击下中国的外交陷入困局,那么我们又是如何打破困局实现拨云见日呢?(多媒体展示):第一篇章:拨云见日教师: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首先拨云见日打破困局的是我们恢复在一个国际组织的合法席位,即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