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47
建筑给排水重点整理: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P212、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一般由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给水设备、配水设施和计量仪表等组成。
P43、给水管网包括干管、立管、支管和分支管,用于输送和分配用水至建筑内部各个用水点。
(1)干管:又称总干管,是将水从引入管输送至建筑物各区域的管段。
(2)立管:又称竖管,是将水从干管沿垂直方向输送至各楼层、各不同标高处的管段。
(3)支管:又称分配管,是将水从立管输送至各房间内的管段。
(4)分支管:又称配水支管,是将水从支管输送至各用水设备处的管段。
4、目前我国用给水管道可采用钢管、铸铁管、塑料管和复合管等。
P55、常用阀门有(功能、场合):(1)截止阀,关闭严密,但水流阻力较大,因局部阻力系数与管径成正比,故只适用于管径≤50mm的管道上。
(2)闸阀,全于时水流直线通过,水流阻力小,宜在管径>50mm的管道上采用,但水中若有杂质落入阀座易产生磨损和漏水。
(3)蝶阀,阀板在90°翻转范围内可起调节、节流和关闭作用,操作扭矩小,启闭方便,结构紧凑,体积小。
(4)止回阀,用以阻止管道中水的反向流动。
(5)液位控制阀,用以控制水箱、水池等贮水设备的水位,以免溢流。
(6)液压水位控制阀,水位下降时阀内浮筒下降,管道内的压力将阀门密封面打开,水从阀门两侧喷出,水位上升,浮筒上升,活塞上移阀门关闭停止进水,克服了浮球阀的弊病,是浮球阀的升级换代产品。
(7)安全阀,是保安器材为避免管网、用具或密闭水箱超压破坏,需安装此阀。
P66、水表的分类。
按计量元件运动原理分类:容积式水表、速度式水表(我国多采用速度式水表,速度式水表分为旋翼式和螺翼式两类)P87、水表常用术语:1)过载流量(Qmax):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办使用的上限流量。
2)常用流量(公称流量)(Qn):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允许长期通过的流量,其数值为过载流量(Qmax)的1/2。
3)分界流量(Qt):水表误差限改变时的流量,其数值是公称流量的函数。
第2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1.根据卫生器具用水要求对其规定了单位时间的出水量,即额定流量,并以()L/s 作为1个给水当量。
A.0.1 B.0.2 C.0.3 D.0.332.所谓卫生器具配水龙头的流出水头指出流控制龙头处所需的()。
A.出口处的水压值 B.出口处的静水压C.出口处克服的阻力值 D.出口处的动压3.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为()MPa。
A.0.2 B.0.3 C.0.4 D.不得大于0.64.卫生器具正常使用的最佳水压约为()MPa。
A.0.1~0.2 B.0.2~0.3 C.0.3~0.4 D.0.4~0.55.高层生活给水系统应采取竖向分区供水,分区时一般应充分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在市政压力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建筑物地下室和地面上最低的几层采用自来水直供成为一个供水区,其他层用水在水泵增压后使用。
《规范》要求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MPa。
A.0.2~0.3 B.0.45 C.0.50 D.0.606.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中由干管或立管等引入各房间的卫生间的横支管如果水压大于()MPa宜设减压阀式的调压设施。
A.0.35 B.0.40 C.0.45 D.0.507.建筑内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指()。
A.卫生器具额定流量之和B.计算管道管径的唯一依据C.建筑内卫生器具按配水最不利情况组合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D.最大时用水量的1/3.68.高层建筑给水管网的布置方式中,不含以下()方式。
A.水平串联式B上行下给式.C.下行上给式D.中分式9.由城市管网夜间直接供给建筑内高位水箱的生活调节容积应按()确定。
A.最高日用水量的15%~20%B .最高日用水量的20%~25%C .最高日用水量的50%D .最高日用水量的100%10.生活用高位水箱,采用由水泵向水箱供水,生活用水调节容积,《规范》规定不宜小于最大时用水量的( )。
A .20%B .30%C .40%D .50%11.建筑内生活贮水池贮存生活用水容积,规范规定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确定。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1. 引言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是建筑物中一个重要的系统,负责将自来水引入建筑内部,满足建筑物内各处的用水需求。
在设计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满足用水需求,并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2. 计算前的准备在进行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之前,需要收集以下数据和信息:- 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包括每个房间的位置和大小; - 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 - 建筑物的用水设备数量和类型,如洗手盆、马桶、淋浴等;- 建筑物的用水需求预估,包括峰值用水量和每天的用水量。
3. 计算步骤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供水管道尺寸首先,需要确定供水管道的尺寸。
根据建筑物的用水设备数量和类型,以及用水需求预估,可以计算出供水管道的流量需求。
然后,根据流量需求和管道材料的摩阻系数,可以确定合适的管道尺寸。
3.2 确定水泵功率根据建筑物的用水需求预估和供水管道的流量需求,可以确定水泵的功率。
水泵的功率需要能够满足建筑物在峰值用水期间的需求,并考虑到水泵的效率和额外的安全系数。
3.3 设计供水管道系统根据供水管道的尺寸和布局,可以设计供水管道系统。
供水管道系统应该包括主管道、分支管道和支管道,以确保从水泵到各处用水设备的供水顺畅。
在设计供水管道系统时,还需要考虑到管道的坡度和支撑方式,以及相关的阀门和附件。
3.4 设计水箱容积建筑物内部的水箱可以作为供水系统的缓冲装置,用于平衡供水和用水之间的差异。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用水需求预估,可以计算出水箱的容积需求。
水箱的容积应该足够满足建筑物在用水高峰期间的需求,并考虑到水箱的补水方式和节约用水的要求。
3.5 安全系数和规范要求在进行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时,需要考虑到安全系数和相关的规范要求。
安全系数可以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并满足消防用水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