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 格式:ppt
- 大小:677.50 KB
- 文档页数:11
概述通用技术是指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1、技术的内涵:☆技术有别于科学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2、技术的性质性质具体释义例证实践性技术源于实践综合性每一门技术都可以看成由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而成制造技术是一门以机械为主的交叉性学科,与光学、电工、电子、材料、管理、艺术及社会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技术的形式是由多种多样的要素综合而成的技术的形式包括人类发明的产品,人工制品,创造某种产品需要的知识体系、技术产品的开发过程、协议、程序……创新性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人们依据一定的技术原理和社会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应用研究和生产发展的技术开发活动今天,除了在家用电器博物馆外,人们在业看不到几十年前设计的过时的洗衣机了相关性一项技术的发展需要其他技术的支持;与此同时,一项技术的发展又可以带动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就大大促进了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价值性技术本身的价值性所决定。
技术的应用可以产生社会效益,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医疗队下乡义诊,就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医疗技术在医院中的作用,除产生社会效益外,还产生经济效益保密性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为了保护发明者的合法权益,许多技术需要保密新发明的技术申请专利保护3、技术的影响力回顾过去:技术的起源和发展①技术最早起源于人类寻找、生产实物,制作衣服和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②许多技术的进步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
③技术可以用来定义一个社会或一个时代,每一个时代的命名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的技术特征,按时间顺序依次为:石器时代以石头为工具使用的时代青铜器时代以青铜为材料来制造工具、用具以及武器的时代铁器时代能冶铁和制造铁器的时代蒸汽机时代蒸汽机广泛使用的时代电气时代以电为能源的时代信息时代以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为标志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五大领域。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的定义和意义;2.掌握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3.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科技素养;4.激发学生对科技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的观点;2.科技发展的历史经过;3.重要的科技发明和冲破性革新;4.科技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科技发明和革新的过程;2.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和革新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科技发明和革新对社会的影响;4.实验教学法:开展一些简单的科技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的观点及意义解析1.介绍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讲解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社会的重要性;3.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案例。
第二课:科技发展的历史经过及重要事件回顾1.介绍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2.分析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特点;3.讨论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三课:重要的科技发明和冲破性革新1.介绍一些重要的科技发明和冲破性革新;2.分析这些发明和革新对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影响;3.讨论科技发明和革新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课:科技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1.探讨科技对社会和经济的积极影响;2.分析科技发展对产业结构和就业形势的影响;3.讨论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2.作业和考试:安置相关作业和考试,检验学生对科技发明与革新的理解和掌握水平;3.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认识。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2.教材和参考书籍:《科技的发明与革新》等相关教材;3.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科技发明和革新案例。
七、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的观点和意义,掌握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培养创新认识和科技素养,激发对科技领域的兴趣和热情,为未来的进修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2节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发明和革新的基本概念;(2)了解发明和革新推动着技术的发展;(3)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4)学会观察,了解产品的所应用到的技术;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了解技术的发明和创新过程的艰巨性,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发明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保护知识产权的情感,同时能主动开发自身潜能勇于创新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技术的发明和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2.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和培养学生保护知识产权的情感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技术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这种需求和愿望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那么人类的技术又是怎样得到发展的呢?例如无线电的发展学生回答,老师参与讨论[进授新课]人类的技术水平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
技术创新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技术发明,一种是技术革新。
技术的发展为什么需要发明和革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了解的内容。
1.技术的发明技术发明是指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例如: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贝尔发明电话等。
思考:发明与发现的区别?(请学生举出一些古今发明的例子)人类历史上无数的技术发明,都是在不断的创新,都勾绘出了技术创新的轨迹。
请同学们阅读“集成电路的发明”并一起讨论:技术发明对人类生活有哪些深刻的影响。
集成电路的发明,让我们进入了网络时代,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同时对航天、通信及家用电器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技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都离不开集成电路。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的灵魂是创新,技术发明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不久前,80多位科学家在电脑网页上选出了11项“超级发明”:眼镜、原子弹、印刷术、时钟,水管设备、马镫,阿拉伯数字、橡皮和涂改液、电脑、古典音乐、避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