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车间常用危险化学品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81.00 KB
- 文档页数:73
工业消毒方面知识点总结一、工业消毒的对象工业消毒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管道、容器、工具、设施等。
这些物品和场所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如果不进行消毒处理,将会对生产过程和产品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需要对这些对象进行细致的消毒处理,保证生产的安全和卫生。
二、消毒剂的选择1.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消毒剂,它具有快速杀菌、低毒性、易降解等优点。
通常用于食品加工、医疗卫生、饮用水处理等领域。
在工业消毒中,可以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清洗和消毒操作,保障设备和环境的卫生。
2.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性的消毒剂,它对各种微生物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可以用于对空气、水、表面等进行消毒处理。
在工业生产中,过氧化氢可以有效地去除细菌和病毒,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消毒剂。
3.乙醇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它在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化工生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乙醇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一些病毒和真菌也有一定的消毒效果。
在工业消毒中,乙醇通常作为其他消毒剂的辅助剂使用,可以提高消毒效果。
4.高温蒸汽高温蒸汽是一种物理性的消毒方法,它可以通过高温的热量来灭活微生物。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利用高温蒸汽对设备、容器等进行消毒处理,比较适用于一些热敏感性物品的消毒。
5.氯化物氯化物是一类有效的消毒剂,包括氯化钠、氯化钙等。
它们具有广泛的杀菌谱和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对各类微生物进行有效的消毒。
在工业生产中,氯化物通常用于水处理、管道清洗、设备消毒等方面。
以上是工业消毒中常见的消毒剂,根据实际需要可选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操作。
三、消毒方法1.直接接触法直接接触法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即将消毒剂直接喷洒或涂抹在被消毒物体表面,使其充分接触并发挥消毒作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类设备、工具、容器等物品的消毒处理。
2.喷雾消毒法喷雾消毒法是一种通过将消毒剂喷洒在空气中,使微粒悬浮并扩散到整个区域,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空气、环境等进行大面积的消毒处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___(酒精消毒液)
危险化学品简介
危险化学品指那些具有爆炸、燃烧、毒害、腐蚀等危险性质的
化学品。
酒精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主要用于消毒和杀菌。
酒精消毒液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酒精消毒液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防止接触皮肤、吸入或飞溅进入眼睛。
2.避免吸入和接触:酒精消毒液具有刺激性气味,应避免吸入。
同时,应避免将酒精消毒液接触到开放性伤口或破损的皮肤上。
3.确保通风良好:在使用酒精消毒液时,应确保工作场所通风
良好,以减少酒精蒸气的浓度。
4.远离火源:酒精消毒液易燃,应远离明火、电火花和高温物体,以防止发生火灾。
5.储存注意事项:酒精消毒液应存放在远离火源和高温的地方,远离儿童接触。
使用后应及时盖好瓶盖,避免挥发。
应急措施
1.发生皮肤接触:如酒精消毒液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处理。
2.发生眼睛接触:如酒精消毒液溅入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
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并尽快就医。
3.发生吸入:如吸入酒精消毒液蒸气,应迅速移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休息状态。
如有不适,应就医咨询。
4.发生误食:如酒精消毒液被误食,应立即给予足量饮用温水,不要催吐,并立即就医。
以上安全周知卡仅为基本提示,具体使用和处理应根据相关法
规和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
确保安全使用酒精消毒液,保护自己和
他人的健康安全。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消毒剂)
危险化学品定义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消毒剂的使用目的
消毒剂用于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以防止疾病传播和维护公共卫生。
危险性
- 过量接触或误食消毒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消毒剂可能导致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的刺激和伤害。
- 某些消毒剂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导致严重的呼吸道问题。
使用消毒剂的注意事项
1. 请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护目镜,在接触消毒剂时保护自己的身体部位。
2. 请遵循产品使用说明,并按照正确的比例稀释消毒剂。
3. 请确保使用消毒剂的场所通风良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浓
度的消毒剂气体。
4. 请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消毒剂,以免产生有毒气体。
5. 使用消毒剂后,请彻底清洁和冲洗使用工具,如刷子和喷雾器。
6. 请将消毒剂储存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食或误用。
废弃消毒剂的处理
- 废弃消毒剂应按照当地的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以避免对
环境造成污染。
- 不要将废弃的消毒剂直接倒入下水道或丢弃在普通垃圾桶中。
急救措施
- 如不慎接触到消毒剂,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处。
- 如出现严重的不适或疑似中毒症状,请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
电话。
请在使用消毒剂时务必谨慎,并遵循以上安全措施。
若有任何
疑问或紧急情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常见化学消毒剂及其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化学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常用的消毒剂产品按照成分可分为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消毒剂本身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品,必须严格按照说明选用。
消毒剂不是浓度越高越好,过度使用会带来其他风险。
如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轻易地将微生物杀灭,常用于衣物、地面、墙壁、房屋空间等的消毒,但使用浓度过高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
同时,长期大量使用同一种消毒剂、灭菌剂,会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灭菌效果大大降低。
为避免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可以轮换使用不同消毒剂。
部分消毒剂一定程度可以在功能上相互替代,但各类消毒剂消毒原理不同,使用和禁忌事项也各不相同,必须慎重选用,才能做到安全消毒、有效消毒、绿色消毒。
1、醇类消毒剂常见的醇类消毒剂是乙醇和异丙醇。
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顺利地进入到细菌体内,又能有效地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因而可彻底杀死细菌。
因此,WHO推荐含量70%-75%的乙醇作为手消毒剂。
酒精不适宜用于大面积消毒。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当空气中的酒精含量达到19%,温度等于或大于13℃以上时,遇到火星就会闪燃,使用时切记远离火种。
使用前彻底清除周围易燃及可燃物,使用时不得接触明火或靠近明火。
使用后必须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
各类消毒剂的安全使用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但是它依然可防可控。
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戴口罩、勤洗手,给自己居住、生活的环境消消毒,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当包膜被消毒剂破坏后,RN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从而使病毒失活。
由于有这个包膜,冠状病毒对化学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
针对近期公众对消毒剂使用需求的急剧上升,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各类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于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常用的消毒剂产品按照成分可分为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消毒剂本身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品,必须严格按照说明选用。
消毒剂不是浓度越高越好,过度使用会带来其他风险。
如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轻易地将微生物杀灭,常用于衣物、地面、墙壁、房屋空间等的消毒,但使用浓度过高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
同时,长期大量使用同一种消毒剂、灭菌剂,会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灭菌效果大大降低。
为避免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可以轮换使用不同消毒剂。
部分消毒剂一定程度可以在功能上相互替代,但各类消毒剂消毒原理不同,使用和禁忌事项也各不相同,必须慎重选用,才能做到安全消毒、有效消毒、绿色消毒。
常见化学消毒剂及其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醇类消毒剂常见的醇类消毒剂是乙醇和异丙醇。
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顺利地进入到细菌体内,又能有效地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因而可彻底杀死细菌。
消毒供应室危化品的使用及注意事项44页消毒供应室是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部门,负责处理和供应各类消毒剂和危险化学品。
一、引言(1)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消毒供应室在医疗机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消毒供应室不仅负责处理和供应各类消毒剂,还需妥善管理和使用危险化学品。
正确使用危险化学品,既能保证消毒效果,又能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2)目的本文旨在详细阐述消毒供应室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准确、有见地的建议。
二、消毒供应室危险化学品概述1. 危险化学品分类消毒供应室危险化学品主要包括:腐蚀品、氧化剂、易燃液体、易爆物品、有毒化学品等。
2. 常用危险化学品(1)腐蚀品: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等。
(2)氧化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3)易燃液体:酒精、乙醚等。
(4)易爆物品:火柴、炸药等。
(5)有毒化学品:甲醛、苯、汞等。
三、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方法1. 腐蚀品的使用方法(1)硫酸:用于制备消毒剂、清洗剂等。
使用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
(2)盐酸:用于清洗金属器械、制备消毒剂等。
使用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
2. 氧化剂的使用方法(1)过氧化氢:用于消毒、清洗伤口等。
使用时应注意浓度,避免过高浓度造成伤口刺激。
(2)高锰酸钾:用于消毒、清洗伤口等。
使用时应注意浓度,避免过高浓度造成伤口刺激。
3. 易燃液体的使用方法(1)酒精:用于消毒、清洗器械等。
使用时应注意远离火源,避免火灾事故。
(2)乙醚:用于麻醉、清洗器械等。
使用时应注意通风,避免吸入过量。
4. 易爆物品的使用方法火柴、炸药等易爆物品,在消毒供应室中较少使用,如有需要,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
5. 有毒化学品的使用方法(1)甲醛:用于消毒、保存生物样本等。
使用时应注意浓度,避免吸入过量。
(2)苯:用于制备消毒剂、清洗剂等。
使用时应注意通风,避免吸入过量。
常用消毒剂知识培训一、消毒剂的介绍消毒剂是一类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去除或杀灭不洁净物等的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品。
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餐饮、食品生产、日化等领域,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消毒剂作为一种特殊的化学品,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或环境污染。
二、常见消毒剂类型1. 酒精类酒精类消毒剂主要包括乙醇和异丙醇。
它们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用于消毒的同时还具有除臭、溶解油脂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家庭清洁等领域。
2. 氯类氯类消毒剂以次氯酸钠和漂白粉为代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杀菌作用,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饮用水消毒等领域。
3. 过氧化物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过氧化物消毒剂,具有杀菌作用同时又能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不会留下有毒残留物。
常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
4. 醋酸类醋酸类消毒剂以醋酸、乙酸为代表,具有较好的除菌功能,而且对环境影响较小,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消毒剂。
5. 醛类醛类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但使用过程中需注意防护,以免对人体造成损害。
三、消毒剂的正确使用1. 选用适合的消毒剂在选择消毒剂时,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杀菌对象来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不同消毒剂对不同病菌有不同的杀菌效果,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在使用消毒剂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避免因误用或不当操作造成伤害。
3. 保证消毒剂的浓度和时间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在使用时需严格控制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保证消毒效果。
4. 注意消毒剂的稀释和保存对于需要稀释的消毒剂,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稀释,避免稀释不当影响消毒效果。
同时,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存,避免受潮、暴晒等影响。
5. 避免混用不同种类的消毒剂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在使用时不宜混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或产生化学反应,造成意外。
四、消毒剂的安全操作1. 防护措施在使用消毒剂时,应做好相应的个人防护工作,例如戴手套、口罩等,避免接触消毒剂对皮肤、呼吸道造成刺激或伤害。
用于制造消毒剂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指南-二氧化氯二氧化氯英文名:chlorine dioxide分子式:ClO2分子量:67.5CAS:10049-04-4、危险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化学类别:无机过氧化物一、物化性质黄绿色或黄红色气体。
有类似氯气和硝酸的特殊刺激臭味。
液体为红褐色,固体为橙红色。
熔点-59℃。
沸点11℃。
气体密度3.09g/L。
易溶于水,溶于碱溶液、硫酸。
具有强氧化性,其有效氯是氯的2.6倍,与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剧烈反应。
腐蚀性很强。
二、危险性⒈遇热水则分解成次氯酸、氯气、氧气,受光也分解,其溶液在冷暗处十分稳定。
受热或受光照或遇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能促进分解并易引起爆炸。
若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时,爆炸性降低。
⒉具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引起咳嗽、喷嚏、气急、胸闷以及流涕、流泪等眼、鼻、咽喉部刺激症状及体征。
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
国外曾报告过2例急性中毒,其中死亡1例,空气中本品的浓度低于51mg/m3。
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皮肤接触高浓度溶液,可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
三、主要用途常用的二氧化氯溶液的浓度为8~10g/L,主要用于纸浆和纸、纤维、小麦面粉、淀粉的漂白,油脂、蜂蜡等的精致和漂白,引用水的消毒杀菌处理。
四、安全操作指南⒈包装可用聚氯乙烯桶包装,每桶净重20L或100L。
也可用钢瓶包装。
包装容器的桶身上应加贴化学品安全标签,标签的编写应符合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9-1999)。
包装上应明显注明怕热标志。
⒉运输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消毒剂使用规范培训目标本文档旨在培训员工正确使用消毒剂,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卫生。
一、消毒剂的定义与分类1. 消毒剂的定义消毒剂是一种用于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2. 常见的消毒剂分类- 漂白粉:可用于消毒衣物及某些表面- 酒精:适用于皮肤消毒- 过氧化氢:可用于表面消毒- 氯化物:适用于污染严重的表面消毒二、安全使用消毒剂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消毒剂时,请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 选择正确的消毒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阅读其说明和使用方法。
2. 使用适当的浓度: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稀释消毒剂,避免过度浓缩或过度稀释。
3. 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不要将消毒剂与其他清洁剂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4. 戴好防护手套:在使用消毒剂时,务必戴上防护手套,以避免皮肤接触。
5. 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确保使用消毒剂的地方有良好的通风,以减少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6. 仅用于指定区域:将消毒剂仅用于指定消毒区域,避免误用或误触。
7. 正确储存与处理:将消毒剂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三、应急情况与事故预防为了预防事故和应对应急情况,请遵循以下建议:1. 解读安全标志:员工应了解标志及其含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正确采取措施。
2. 提供培训与指导:为员工提供使用消毒剂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清楚如何正确应对事故或紧急情况。
3. 保持清洁和整洁: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整洁,减少事故的发生。
4.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消毒剂使用设备和工具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减少事故的风险。
四、应急处理措施在应对消毒剂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请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 紧急报警:立即拨打应急电话,向相关部门报警并求助。
2. 隔离危险区域:确保员工安全,远离危险区域,避免进一步伤害。
3. 提供紧急救援:及时提供员工必要的急救措施,以减少伤害程度。
4. 记录事故情况: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记录事故情况及救援措施,以便事后分析和改进。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其应用领域化学品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一些化学品具有危险性,如果不正确使用或处置,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它们的应用领域。
一、硫酸(Sulfuric Acid)硫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SO4。
硫酸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制造肥料、纸浆和纤维素,以及用于金属腐蚀和清洗等。
二、氯气(Chlorine)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被广泛用于消毒水处理、制造塑料、生产氯化物以及用于杀菌和漂白等领域。
三、甲醛(Formaldehyde)甲醛是一种有毒气体,常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
它还被广泛用于制造胶水、塑料、织物和橡胶等产品。
四、氰化物(Cyanide)氰化物是一类含有氰基(CN)的化合物,对人类和动物极具毒性。
氰化物常被用于金矿提取、镀金、电镀和冶金工业。
五、苯(Benzene)苯是一种有机溶剂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橡胶和染料等。
然而,长期接触苯可能导致白血病等严重健康问题。
六、杀虫剂(Pesticides)杀虫剂是一类用于杀灭害虫的化学物质,被广泛用于农业和家庭环境中。
然而,过量或错误使用杀虫剂可能对人类和环境产生潜在危害。
七、石油燃料(Petroleum Fuels)石油燃料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等,它们被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家庭供暖等领域。
然而,燃烧石油燃料会释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它们的应用领域。
在使用这些化学品时,我们必须遵循安全操作规程,正确储存、处理和处置化学废物,以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同时,加强监管和意识提高对于危险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以确保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