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学基础14 化学动力学2
- 格式:ppt
- 大小:992.50 KB
- 文档页数:25
现代化学根底(崔爱莉著)课后答案下载崔爱莉的著作《现代化学根底》是以介绍化学根本知识根底理论为主线,结合实际应用,按化学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编撰成的面向21世纪的教材。
下面是由分享的现代化学根底(崔爱莉著)课后答案下载,希望对你有用。
该书是在原工科《普通化学》、《物理化学》的根底上,去掉重复内容,增加有机分析环境等新内容,以介绍化学根本知识根底理论为主线,结合实际应用,按化学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编撰成的面向21世纪的教材。
本书共17章,内容包括物质构造,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水溶液离子平衡,相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与防腐化学动力学、界面及胶体化学、单质无机化合物及应用、有机化合物及应用、分析测试技术、环境化学等。
本书是工科院校本科生化学根底课教材,适合地质、矿产、冶金、材料、石油、能源、铸造热处理等专业用。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
第二章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律
第三章分子构造和晶体构造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构造
第五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六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七章相平衡
第八章化学平衡
第九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十章电解质溶液
第十一章氧化复原反响和电化学
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
第十三章界面现象和体溶液
第十四章主族元素
第十五章副族元素
第十六章有机化合物
第十七章高分子化合物
第十八章酸碱滴定分析
第十九章配位滴定分析
第二十章氧化复原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二十一章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第二十二章化学与环境保护
主要参考著作
1.
2.。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试卷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 ( 共17题 34分 ) 1. 2 分 (5255) 5255某反应 A → B ,反应物消耗 3/4 所需时间是其半衰期的 5 倍,此反应为:( )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2. 2 分 (5273) 5273某反应的反应物消耗一半的时间正好是反应物消耗 1/4 的时间的 2 倍,则该反 应的级数是: ( ) (A) 0.5 级反应 (B) 0 级反应 (C) 1 级反应 (D) 2 级反应3. 2 分 (5297) 5297反应 A ─→ 2B 在温度 T 时的速率方程为 d[B]/d t =k B [A],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为: ( ) (A) ln 2/k B (B) 2ln 2/k B (C) k B ln2 (D) 2k B ln24. 2 分 (5651) 5651两个活化能不相同的反应,如 E 2> E 1,且都在相同的升温度区间内升温,则: ( )(A)21d ln d ln d d k k T T >(B) 21d ln d ln d d k k T T<(C )21d ln d ln d d k k T T =(D) 21d d d d k k T T>5. 2 分 (5281) 5281实验测得反应 3H 2+ N 2→ 2NH 3 的数据如下:实验 p H 2/kPa p N 2/kPa (-d p 总/d t ) / (Pa ·h -1) 1 13.3 0.133 1.33 2 26.6 0.133 5.32 3 53.2 0.0665 10.64由此可推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d p (NH 3)/2d t 等于: ( ) (A) kp H 23p N 2 (B) kp H 22p N 2 (C) kp H 2 p N 2 (D) kp H 2 p N 226. 2 分 (5267) 5267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1/3 需时间 10 min ,若再消耗 1/3 还需时间为: ( )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40 min7. 2 分 (5275) 5275某一同位素的半衰期为 12 h ,则 48 h 后,它的浓度为起始浓度的: ( ) (A) 1/16 (B) 1/8 (C) 1/4 (D) 1/28. 2 分 (5224) 5224如果反应 2A + B =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 r = -12d c A /d t = - d c B /d t = 12d c D /d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 ( )(A) 单分子 (B) 双分子(C) 三分子(D) 不能确定9. 2 分(5285) 52852A k1产物,上述反应对A 为二级,下列何者对时间作图可得一直线,且直线斜率k?( )(A) 2[A](B) [A]2(C) 1/[A](D) 1/[A]2*. 2 分(5704)5704基元反应 A + B - C →A - B + C 的摩尔反应焓∆r H m< 0,B - C 键的键能为εBC,A 为自由基,则反应活化能等于:( )(A) 0.30 εBC(B) 0.05 εBC(C) 0.05 εBC + ∆H m(D) 0.05 εBC - ∆H m11. 2 分(5558)5558若反应A + B kk +-C +D 正逆向均为二级反应,则平衡常数K与正逆向速率常数k+ , k- 间的关系为:( )(A) K > k+/ k-(B) K < k+/ k-(C) K = k+/ k-(D) K与k+/ k-关系不定12. 2 分(5259)5259反应A →产物为一级反应,2B →产物为二级反应,t12(A) 和t12(B) 分别表示两反应的半衰期,设A 和B 的初始浓度相等,当两反应分别进行的时间为t = 2t12(A) 和t = 2t12(B) 时,A,B 物质的浓度c A,c B的大小关系为:( )(A) c A> c B(B) c A= c B(C) c A< c B(D) 两者无一定关系13. 2 分(5277)5277反应2N2O5→4NO2+ O2 的速率常数单位是s-1。
化学动力学的基础知识解析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过程的学科。
在化学动力学中,我们关注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速率如何受到影响,以及反应的趋势和规律。
了解化学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化学研究都是至关重要的。
1.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消耗量或产生量与时间的比率。
可以使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
例如,可以将一个物质的消耗量与时间的比率表示为摩尔/秒,以此来描述该反应的速率。
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物质的浓度和温度。
一般来说,在相同的温度下,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更多的反应物质意味着更多的反应机会。
然而,当反应物质的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应速率不再呈线性增长,而呈现出饱和状态。
另一方面,温度的影响更加显著。
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反应物质的能量,促使反应的发生。
事实上,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就会增加约2倍。
2. 反应动力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和控制因素的学科。
了解反应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
在反应动力学中,我们通常要求了解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速率方程式是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质浓度之间关系的方程式。
例如,以下方程式描述的是一种物质的分解反应:A →B + C如果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A的浓度相关,则速率方程式可以表示为:速率= k[A]其中,k是一个常数,称为速率常数。
速率常数与温度相关,且表征了反应的机率和能量。
当浓度等于1 mol/L时,速率常数等于速率。
一般来说,速率方程式的形式是由反应机制推导而来的。
反应机制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细节和步骤的模型。
了解反应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反应速率和反应产物的产生方式。
3. 反应平衡在化学反应中,产物往往不是单向生成的,而是形成了动态平衡态。
反应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前向反应和后向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