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类型及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55.75 MB
- 文档页数:10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岭南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个地域性概念,在这片土地上,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岭南园林文化是岭南地区特有的园林艺术,其造园文化与岭南的地理、历史、民族、宗教等因素密切相关,其意蕴丰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岭南园林文化中,植物造景是一项重要的园林艺术,它体现了岭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秀的园林传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一、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特点1.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由于岭南地区的气候温暖潮湿,适宜植物的生长,因此岭南园林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多样。
著名的岭南园林如广州的光孝寺、清晖园、深圳的华侨城、香港的昂船洲等处,植物种类以大叶榕、凤仙花、百合、文竹、凤尾兰等为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园林植物造景。
2.植物布局合理:岭南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布局十分讲究,它注重景观的整体性和变化性,通过精心设计和合理搭配,形成了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使人们在游园观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景致和情趣。
3.注重季节性景观: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还注重季节性景观的营造,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使得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景致,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季节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
1. 山水相映:岭南园林植物造景将树木、花卉与水池、河流相结合,营造出山水交融的景致。
通过山水的设置和植物的布置,构成了一幅幅山水画,使其具有江南园林的悠远感和水乡的宁静韵味,将山水画融入园林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
2. 花木妍姿:岭南园林植物造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搭配,将美丽的花卉和高大挺拔的树木融为一体,营造出花木妍姿的景致。
这种景观使人们在园中游赏时,能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和美丽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惬意的氛围,使人心情愉悦。
3. 果香飘溢:岭南园林植物造景将果树和花卉结合在一起,使其在果香飘溢的还能欣赏花卉的绚丽色彩。
这种景观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果实成熟的喜悦,还能欣赏到花卉的美丽,使得园林的气氛更加浓厚。
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造景:按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应用乔、灌、草来创造各种优美景观的过程,充分发挥植物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美学功能,配置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2植物造景的类型园林植物造景按其类型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
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规则式配置多以轴线对称,成行成排种植,有强烈的人为感、规整感。
3美学法则:形式美的规律,是指造型元素依照整齐、对称、均衡、比例、和谐、多样统一等构成形式美的规律。
4. 植物造型:通过人工修剪、整形,或者利用特殊容器、栽植设备创造出非自然的植物艺术形式。
5植物造景的科学原则:A遵循生态学原则(适地适树、乡土树种、群落、竞争与演替):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来外来数种:乡土树种是指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已经非常适用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
实用性强;适应性强: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抗污染、抗病虫害能力强,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降温增湿、吸尘杀菌、绿化欣赏等环境保护和美化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代表性强:能够体现当地植物区特色;文化性强:历史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乡土树种繁殖容易、生产快、应用范围广,安全、廉价、养护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设计中比例不应小于70%。
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树: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
B满足城市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C园林绿地总体布局一致,与环境协调D植物栽植要有合理的密度E遵循艺术规律F遵循植物的功能属性的原则G尊重当地文化风俗的原则6植物的属性:植物的精神属性美:承载中国文化传统(松:长生不老;桂:祥瑞植物)植物的功能属性美:(一)改善生态环境:植物素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们获取太阳能,并使之能为食物链所用(二)杀菌(三)通风防风(四)净化污水(五)治理土壤污染(六)防水(七)减弱噪音(八)改善小气候(九)保持水土植物的空间属性美:利用植物创造空间和组织空间、拓展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点一、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为山水园,一般着重于山水,植物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单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
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
具体配植上讲究入画,讲究细玩近赏;注重花木造型、色彩、香味及季相等特征;对个体的选择常选用兼顾神形之美的植株,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追求植物的意境美。
二、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意境美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如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蜡梅的傲雪、芍药的尊贵、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
特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形容某一意境,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表示坚贞不渝;”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雨芭蕉",表示宁静的气氛。
海棠,为棠棣之华,象征兄弟和睦之意.枇杷则产生"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石榴花则”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宜多。
"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庭园中无松,是无意画龙而不点睛也。
”南方杉木栽植房前屋后,”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利用树木本身特色”槐荫当庭";"院广梧桐",梧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
三、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诗意植物的种植,符合诗情、包涵文气,也就是说园林中配置植物,要有文化气息,要立“意”。
选用反映花木性格内涵、歌颂其花姿树容等为主题的诗词、或反映友谊等内容的诗格,进行配置。
绪论植物景观:指有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官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感和联想植物配置:指园林中各种植物如乔木、灌木、攀缘植物、水生植物、花卉植物及地被植物等之间的搭配关系,有或是指这些植物与园林中山、石、水、建筑、道路搭配的位置关系植物造景的意义:1、构成优美的环境;2、生成效应(适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环境的改善、维持生态平衡)园林植物观赏特性:体量、姿态、色彩、质感、芳香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四大特征:自然性、文化性、生态性、精炼性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乔木:指树体高大的木本植物,有明显高大的主干,树高5米以上。
观赏价值:1、有明显二高大的主干,枝叶繁茂,绿量大,生长年限长,景观效果突出;2、对其它植物营造有很大作用,比如提供生态的支持用途:1、在空间划分、围合、屏障、装饰、引导及美化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形成视线焦点灌木:指树体矮小、主干低矮或无明显主干,分枝点低的树木,高5米以下景观作用(大灌木):1、构成闭合空间或屏蔽视线,其顶部科开敞,将人的视线与行动引向远处;2、灌木为落叶树种,则围合的空间性质随季节而变化用途;1、构图中心和视线焦点;2、作为某一景物的背景;3、充当屏障,引导视线景观作用(中灌木):空间尺度最具亲人性用途:1、与高大物体形成对比,增强前者的体量感;2、形成矮墙、篱笆及护栏的功能;3、花色优美的种类可以通过孤植或丛植来创造视觉的兴奋点;4、能围合空间作为高大灌木与小乔木、矮小灌木的视线过渡景观作用(小灌木):1、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分割和限制空间,从而形成开敞空间;2、在构图上,小灌木具有视觉上的链接作用草坪草及地被植物作用:1、将孤立或多组造景要素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可形成所设计的图案园林植物的形态美树形的类别:垂直向上型(宜表达严肃或庄严的气息)、水平式展开类型、无方向型垂直向上型(作用):有明显的主干,挺拔向上的生长势引导观赏者的视线直达天空,突出空间的垂直感,强调群体和空间的高度感水平式展开类型(作用):产生平和,舒展恒定的积极表情,同时具有疲劳,空旷的气氛;空间上,可以增加景观的宽广度,与垂直向上型植物形成强烈的对比。
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点摘要杭州园林以植物造景取胜,植物造景特点明显,其中植物种类丰富、造景手法娴熟和景观风格多样是其主要的特点。
关键词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点杭州园林除了湖光山色的自然因子外,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园林植物景观取胜。
杭州园林植物造景在植物种类、配置方式和景观效果有以下的特点。
1植物种类丰富1.1地被植物的广泛应用杭州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许多植物生长,因此植物品种丰富。
在园林中,除了种植大量的乡土乔木和灌木外,地被植物应用也及其广泛。
据有关统计,城市绿地中已有的地被植物种类共计144种,隶属于53个科。
其中草本类有87种,灌木类有45种,藤本类有12种,以百合科、菊科植物用得最多。
一般的有沿阶草、吉祥草、山麦冬、二月兰、八角金盘、洒金叶珊瑚、大吴风草;低矮的花灌木有杜鹃、麻叶绣球等;宿根花卉有福禄考、玉簪等;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如虞美人;藤本如扶芳藤、常春藤;另外还有南天竹、肾厥等地被。
1.2水生、湿生的植物品种丰富杭州园林中的水生植物主要有沼生植物、挺水植物、浮生植物群落。
应用的沼生植物主要有慈姑、金钱蒲、泽泻、芦苇、花叶芦竹、芦竹、海寿花、雨久花、旱伞草、美人蕉、紫露草、花叶菖蒲、黄菖蒲、千屈菜等;挺水植物主要有花叶水葱、水葱、香蒲、再力花、花叶芦苇、花叶芦荻、斑茅、蒲苇等。
通过应用丰富多样的水生、湿生植物,使山体、绿地和水体自然衔接,达到了在保持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功能特征不变的同时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为保持水质清洁,大量运用漂浮植物与浮叶根生植物,如浮萍、紫萍、莼菜、中华萍篷草、白睡莲、泽泻等。
不同的水域条件,适合不同的水生植物生长,在岸边,选择大花兰草、千屈菜;浅水中,选择鸢尾;沉水植物选用金鱼藻、亚洲苦草、菹草;挺水植物则选用莲、水芹、慈姑、菖蒲等。
深水区种植如荷花、睡莲、萍蓬草、芡实等。
1.3色彩丰富的花境杭州西湖南侧滨江大道的花境是城市园林中极为吸引人的一处景观,材料丰富,风格多样。
一、名词解释植物造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生态学理论+ 园林艺术原理;开敞空间:仅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限制因素,形成的空间四周开敞、外向,无隐密性,完全暴露于天空和阳光之下。
半开敞空间:空间一面或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
开敞程度较小。
通常适于用在一面需要隐密性,而另一又需要景观衬托的居民住宅环境中。
覆盖空间:1)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给人凉爽感,视线开阔。
夹在树冠和地面间,人能穿行或立于树冠之下。
2)“隧道式”(绿色走廊)空间。
是由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交冠遮荫形成。
增强了道路直线前进的运动感,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前方。
完全封闭空间:与覆盖空间相似,但四周均被中小型植物所围合。
这种空间相当荫蔽,无方向性,具有极强的隐密性和隔离感。
垂直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构成一个垂直向上、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
将视线导向空中。
垂直感强弱,取决于四周开敞的程度。
尽可能选用圆锥形植物。
障景:植物材料如直立的屏障,能控制视线,遮掩不雅观的景物。
允许在植物屏障内自由穿行。
私密性控制:利用阻挡人们视线高度的植物对所限区域围合,将空间与其环境完全隔离开,杜绝在封闭空间内外自由穿行。
私密场所或居民住宅,要考虑私密控制。
自然群落:地带性植被-非地带性植被在一定气候及生境条件下、长期发育,自然形成的群落。
各自然群落有独特的种类、外貌、层次、结构。
自然群落组成成分和结构特征:生活型:植物长期适应生境而形成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态习性。
多度:指每个种的个体数目。
密度: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个体数。
自然群落内植物种间关系:寄生关系:槲寄生-桑寄生-寄生藤-菟丝子。
附生关系:并不吸取其组织为食料,仅收集水分。
最多从死亡部分上取得养分。
苔藓、地衣。
共生关系:蜜环菌-天麻;地衣=真菌+藻类);根瘤-菌根。
生化关系:他感效应—黑胡桃-桉树-;灌木鼠尾草竞争和机械关系:绞杀现象。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造园艺术的高度成就。
以下是其特征和手法:
把握自然环境,强调自然风景的表现。
中国古代造园注重将自然环境融入园林中,将山水自然之趣发挥到极致,凭借山、水、树、石等天然资源,营造出具有特定意境的园林。
强调抽象意境,注重意境的体现。
中国古代造园不仅注重自然山水的真实再现,更强调营造出抽象的意境,让游人在园林中感受到美的精神享受。
植物造景,强调园林中植物的装饰性和景观性。
在中国古代园林中,植物被看作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植物的装饰性和景观性,通过植物的不同布局、形态和色彩搭配来营造园林的独特韵味。
追求意蕴深远,注重文化内涵的表现。
中国古代造园强调园林的文化内涵,通过园林中的文化元素的表现,传递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展现出文化的魅力。
讲究工艺细节,注重手法的精湛。
中国古代造园工艺精湛,讲究工艺细节,注重手法的精湛,这些细节上的巧妙设计,使园林更加优美,更具有审美价值。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具有自然、抽象、文化内涵丰富、工艺精湛等特点和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植物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息,还能提高空气质量等。
本文将从植物选择、种植、配置等方面进行植物造景分析,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一、植物选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园林设计的整体构思和环境特点进行植物选择。
植物的品种、高度、颜色等都需要考虑周全。
比如在露天、明亮的广场或者公园内,可以选择大面积盛开的草花、树木和灌木,来达到鲜明的视觉效果;而在密闭的小公园或花园可选择高度不同、各有特色的常绿植物、灌木植物,组成密集的植被,打造出一个人工的绿洲。
二、种植方式植物的种植方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展和园林景观的效果。
常见的种植方式有直接种植、盆栽、垂直种植等。
1. 直接种植直接种植就是将植物的根系直接与土壤接触,根据适宜的浇水和肥料管理,让植物自然生长。
直接种植适用于树木、草花和灌木等种类,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植物,同时也可以使景观效果更加自然真实。
2. 盆栽盆栽是将植物放在盆中进行种植,适用于需要移动性、整理性强的地方,比如室内场所。
盆栽植物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控制温度等,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换盆土,营养不良的植株则必须补充适量的肥料和矿物质。
3. 垂直种植垂直种植是将植物根系按照一定的规格分层串联,在墙面或空旷的场所就可以种植出美丽的覆盖墙面和垂直绿植景观。
垂直式种植需要均匀的光线、空气和水分流动,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三、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点缀出自然的美景,还可以为人们创造不同的空间体验。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创造出自然的景观,提高人们的身心愉悦感。
1. 多层次配置多层次的植物配置可以营造出立体感,为园林带来更丰富的造景效果。
比如,将高大的树木和灌木植物与矮小的草本植物相互配合,既可以保持视野的开阔,同时也营造出大自然的景致。
2. 色彩配置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被类型及造景特色提纲:1. 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2.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及其利用方式3.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颜色搭配及其效果4.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高度、形态和密度的运用技巧5.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保养和管理问题1. 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植被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常用的植被类型包括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水生植物等。
每种植被类型都有其特点和优点。
乔木:乔木高大,形态优美,可作为园林景观中的主体。
常见的乔木有紫玉兰、银杏、红豆杉等。
这些树木高大且形态各异,可在园林中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灌木:灌木是一种中等高度的植物,体态分枝矮小,枝干丰满。
常见的灌木有月季、花叶竹等。
灌木在园林中可作为景观的衬托和过渡。
草本:草本植物低矮,简单而自然,常用于绿化和景观中。
常见的草本植物有紫苏、牵牛花、百合等。
这些草本植物具有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特点,可增强园林的视觉效果。
藤本:藤本植物可以爬上墙壁或树木形成形态多样的树丛,在设计上可以打破水平线、增加垂直线,提升景观的空间层次。
常见的藤本植物有紫藤、金银花、七叶树等。
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它们与池塘、溪流和湖泊形成了自然的生态环境。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菖蒲、芦苇等。
水生植物的运用可以丰富园林的生态环境,美化园林的水系。
2.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及其利用方式植被在园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衬托主体建筑、填补空白、绿化环境等等。
在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和利用方式要根据具体的场地情况、功能要求以及设计风格来考虑。
在大面积的庭院或公园中,可以将乔木和灌木作为主要的绿化植物,布置在园中的主轴线、重要视觉节点或边缘防护中,起到衬托和突出建筑体量、强化景观空间的目的。
草本植物可与景观水池搭配,形成一个水景庭院,增加视觉感受且绿化效果显著。
在小型的庭院设计中,可将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等小型植物放入花园中,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手法及措施(4篇)目录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手法及措施(4篇) (1)1园林造景地被植物 (2)1.形态特征 (2)2.植物特性 (3)3.园林应用 (4)2园林植物造景问题研究 (7)3园林植物造型造景 (12)1 植物造型与造景的概念 (12)2 植物造型、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3)3 植物造型在造景中的应用要注意的问题 (14)4 植物造型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14)5 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景观的作用 (15)6 植物造景对山石水体的作用 (16)7 结束语 (16)4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手法及措施 (18)1.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原则 (18)2.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手法及措施 (20)3.结语 (23)1园林造景地被植物摘要:马蔺既耐旱涝又耐寒暑,既抗盐碱又抗病虫,既有极强的抗性又有很长的绿期,而且繁殖、管理简单,具备了建植人工植被所必备的特性,是园林造景不可多得的重要地被植物。
关键词:马蔺;植物特性;园林应用1.形态特征马蔺属鸢尾科、鸢尾属植物,为多年生密丛草本。
根茎粗壮,木质,斜伸,有大量致密的红紫色折断的老叶残留叶鞘及毛发状的纤维在外包裹。
须根稠密发达,黄白色,分枝不多,伞状分布,入土深度可达100cm以上。
叶基生,坚韧,灰绿色,宽线形,无明显中脉,顶端渐尖,基部鞘状且带红紫色,叶长可达50cm,宽0.4~0.6cm。
花茎光滑,高5~10cm;苞片3~5枚,草质,绿色,边缘白色,长披针形,长4.5~10cm,宽0.8~1.6cm,内包有花2~4朵。
花梗长4~7cn;花托很短,长约0.3cm;花萼片绿色,倒披针形,长4.5~6.5cm,宽0.8~1.2cm。
花冠直径5~6cm,花瓣浅蓝、蓝或蓝紫色,窄长,倒披针形,长4.2~4.5cm,宽0.5~0.7cm,花瓣上有颜色较深的条纹。
蒴果绿色,椭圆柱状,长4~6cm,直径1.0~1.4cm,有6条明显的肋,顶端有短喙。
种子棕褐色,稍有光泽,多面体状,不规则。
说明黄栌的形态特征及造景特色黄栌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也是一种常用的造景植物。
它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造景特色。
黄栌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树干、树皮、叶子和花果四个方面。
首先,黄栌的树干直立挺拔,通常高度可达15-20米,树皮呈灰褐色,纵向有条纹状裂纹。
其次,黄栌的叶子较大,呈掌状复叶,通常由5-7个小叶组成,小叶长椭圆形,有锯齿状的叶缘,叶片表面光滑,叶背面有绒毛。
第三,黄栌的花期在夏季,花色呈黄绿色,花朵小而聚集成圆锥花序,花序顶端有一支嫩黄色的花穗,非常美观。
最后,黄栌的果实为蒴果,成熟时呈褐色,内含坚硬的种子,种子可飞散扩散。
黄栌的造景特色主要表现在其形态美和观赏价值上。
首先,黄栌的树形优美,树冠丰满,形状独特,适合用于园林景观的绿化修剪。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树冠造型修剪,打造出各种树形,如圆形、锥形、伞形等,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和艺术感。
其次,黄栌的叶子颜色鲜艳,叶片较大而且有锯齿状的叶缘,可以在夏季为景观带来清凉和绿意。
叶子的形状和颜色也可以与周围的植物进行搭配,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和变化性。
第三,黄栌的花期较长,花色鲜艳,花朵小巧玲珑,花序美观,可以用于营造花坛、花境、花道等景观效果。
最后,黄栌的果实成熟时呈褐色,可以作为观赏果实,增加景观的趣味性。
黄栌作为一种常见的造景植物,广泛应用于公园、庭院、街头等场所。
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起到遮阳、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等作用。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根据黄栌的形态特征和造景特色,将其与其他植物进行搭配,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可以将黄栌与灌木、草坪、花坛等植物组合在一起,打造出自然、生态、和谐的景观空间。
此外,黄栌还可以用于修剪成景观树形,如人字形、球形、扇形等,增加景观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黄栌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造景特色,其树形美、叶色美、花期长和果实观赏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造景植物。
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利用黄栌的形态特征和造景特色,可以创造出美丽、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
品种特性应用山茶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
怕高温,忌烈日园林、盆栽等香樟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
萌芽力强、存活期长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等紫微耐旱、怕涝,喜温暖潮润,喜光,喜肥公园绿化、庭院绿化、道路绿化、街区城市等金钟喜光照,耐半阴;耐热、耐寒耐旱、耐湿;在温暖湿润、背风面阳处,生长良好丛植于草坪、墙隅、路边、树缘,院内庭前桂花性喜温暖,湿润、不耐干旱瘠薄、喜阳光、有一定的耐阴能力(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在园林中应用普遍,常作园景树铁树喜光,稍耐半阴。
喜温暖,不甚耐寒、喜肥沃湿润和微酸性的土壤,能耐干旱、生长缓慢庭园及大型会场、古代建筑陪衬、园林线柏常绿灌木、小乔木作庭园树、盆栽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落叶乔木、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可用于园林绿化、行道、公路、田间林网、防风林带等海桐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润湿土壤耐轻微盐碱,能抗风防潮盆栽、造园绿化、绿篱毛竹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根系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园林绿化枸骨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耐干旱、喜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盐碱、较耐寒喜阳光,也能耐阴在庭院作绿篱栽培,也可盆栽木莲常绿乔木、幼年耐阴,成长后喜光。
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的酸性土。
在干旱炎热之地生长不良。
根系发达,但侧根少,初期生长较缓慢、有一定的耐寒性、不耐酷暑。
庭园树杨梅杨梅属于杨梅科乔木植物、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耐瘠薄,丰产性好。
但对杨梅癌肿病抗性较弱适宜丛植或列植于路边,草坪或作分隔空间使用,隐蔽遮挡的绿墙,也是厂矿绿化以及城市隔音的优良树种。
薰衣草耐寒、分布广、适宜花径丛植或条植,也可盆栽观赏做庭园植物吉祥草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寒耐阴,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强温暖之地可作为地被植物成片栽植,冷凉之地可盆栽红继木喜光,稍耐阴,适应性强,耐旱。
喜温暖,耐寒冷。
萌芽力和发枝力强,耐修剪。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1. 丛林景观:丛林景观是一种模拟自然森林的造景形式,其特点是植物层次丰富,有不同高度和形状的植物组合,使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原始森林中。
在丛林景观中,常见的观赏植物包括大叶吊兰、蓬莱竹、铁兰等。
2. 花坛景观:花坛景观是一种以花卉为主要观赏对象的造景形式。
花坛景观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花卉进行搭配,从而使景观在不同的季节中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常见的观赏植物有月季、菊花、康乃馨等。
3. 藤蔓景观:藤蔓景观是一种利用蔓生植物覆盖建筑物或结构物的造景形式。
蔓生植物可以爬满墙壁、悬挂在结构物上,形成绿色的屏障,既美化了建筑物,又增加了空气湿度和氧气释放。
常见的蔓生植物有常春藤、紫藤等。
4. 盆景景观:盆景景观是一种通过艺术手法将小盆景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造景形式。
盆景可以是单个植物或多个植物的组合,通过景观的布局和盆景的摆放,形成独特的园林景观。
常见的盆景植物有松树、杜鹃花、蓝色小楠等。
5. 水景景观:水景景观是一种利用水体作为主要景观元素的造景形式。
水景可以是湖泊、喷泉、水池等形式,通过在水中种植观赏植物,使景观更加生动和活泼。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睡莲、箬竹等。
6. 绿化景观:绿化景观是一种以植物为主要装饰材料的造景形式。
绿化景观可以是植物种植的草坪、树木,也可以是景观花盆中的观赏植物。
通过将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常见的观赏植物有银杏、银青杨、百合等。
以上所介绍的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形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形式,如草地景观、乔木景观等。
无论是哪种形式,观赏植物都能够为园林带来美丽和生机。
植物造景类型及特点植物造景是指通过合理利用不同植物的特点、形态、色彩、质感等,设计和布置园林景观,以达到美化环境、提升空间品质、创造人们舒适宜居的效果。
根据植物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的不同,植物造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造景类型及其特点:1.花坛造景花坛造景是在园地或庭院中设立专门用于种植花卉的区域,并通过选择适合的花卉进行搭配,创造出美丽的花坛景观。
其特点是花坛可以根据季节和主题进行花卉的更替,使得景观在不同时期都能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花坛造景可以使空间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2.林荫道造景林荫道造景是在街道、公园或庭院中通过种植形成一片行道两旁的树木,通常以树木的水平延展和高度差为特点。
林荫道的植物种类多样,可以选择相对稀疏的大乔木,也可以选择高大而繁密的灌木。
林荫道造景的优点是能够提供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阴凉感,同时也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
3.蔓生植物造景蔓生植物造景是指利用蔓生植物的特点,在建筑物、栅栏、围墙等立面上进行种植,形成绿色的垂直景观。
常见的蔓生植物有爬山虎、冬青藤等。
蔓生植物造景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生机盎然,同时还能够起到调节温度、遮挡阳光和隔音的作用。
4.花篮造景花篮造景是在室外空间如阳台、门廊等建筑物上悬挂花篮,并在花篮中种植花卉和绿植,营造出色彩丰富的垂直景观。
花篮造景具有空间占用小、易于维护和更替的优点,同时还可以为空间增添鲜艳的色彩和自然的氛围。
5.草坪造景草坪造景是在绿地、庭院等场所种植草坪植被,形成平整、柔和、绿色的地面景观。
草坪造景可以增加空间的开放感和视觉效果,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
同时,草坪的绿色还能够吸收热量,降低环境温度。
6.水景造景水景造景是利用水体对环境的美化作用,结合植物种植在水中或水边,创造出水与植物相结合的景观形式。
水景造景可以是人工水池、喷泉、水帘等。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可以让水景更加生动活泼,增添宜人的气氛。
7.盆景造景盆景是将小型植物种植于特制的盆景盆或器皿中,通过修剪植物的枝叶、调整植株的姿态,创造出具有景观效果的小型植物景观。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特点及手法特点:1.自然性“杂树参天”,“繁华覆地”,“开花欲引长流,摘景全留杂树”,“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独秀或三五成丛”,“园不论大小,凡有隙地,必然栽花树木,栽植时绝无人工意味”,“法天象地”。
2.文化性文化内涵,诗情画意。
一方面,古人对植物有深厚感情,甚至成为民族、江山的象征。
《论语》:“……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另一方面,古人把植物人格化、拟人化,并结合传统诗画艺术进行比德赏颂,吟咏传赞。
庭园环境极富诗情画意,体现出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人文意境美。
3.生态性陈昊子《画镜》“草木之宜寒宜暖,宜高宜下者,天地虽然生之,不能使之各得其所,赖种植位置有方而。
”“花之喜阳者,引东旭而纳西辉;花之喜阴者,植北囿而引南薰”。
文震亨《长物志》:“山松宜植土岗之上”,岗松湿柏。
4.精练性传统造园植物造景以简洁胜“贵精不在多”,私家园以孤景树或二、三、四、五株树丛为主。
四时之景融于小园,以种多而量小得,以国画之“经营位置”法,精心设计,布局搭配。
手法:1.自然之景取法自然,因地制宜,随机造景,并无固定模式“有法而无成法”,“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交融情景取法自然,模拟自然声色,更有化情于物,融情于景,景中有诗,诗中有画,画里藏景,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生活环境。
3.空间组景根据各种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中的位置关系,进行巧妙布局,合理安排,创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与空间艺术效果。
手法:应对、俯仰、分隔、夹框、透漏、虚实、引导、层次与精神等。
4.主从置景即主景与配景,植物景观要有重点与一般,主体与客体之分,主次分明,主体突出。
5.因借得景白居易:“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三家春”。
计成《园冶》“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因”者乃就地审势,因地制宜。
如“槐荫当庭,栽梅绕屋”,“柳间夹桃,芙蓉照水,野菊扶篱,藤萝隐墙”。
“借”者,景不限内外,不拘远近,不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