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残疾人和精神障碍者的康复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45
社区精神康复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社区精神康复工作,保障精神障碍者的康复权益,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融入社会的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康复对象本制度适用于具有本市户籍的精神障碍者,包括已持有《残疾人证》或纳入卫生部门、公安部门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的精神残疾人和精神病康复者。
第三条康复原则社区精神康复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充分调动康复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康复服务体系;(三)专业化、规范化、个性化,提供高质量的精神康复服务;(四)家庭关爱,社区支持,促进康复对象融入社会。
第四条康复内容社区精神康复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帮助康复对象掌握日常生活技能,提高自我照顾能力;(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提高康复对象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他们融入社区生活;(三)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为康复对象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增强信心;(四)药物治疗和健康监测:指导康复对象规范用药,定期进行健康状况检查;(五)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为有条件的康复对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六)家庭支持和关爱:为康复对象及其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资源,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第五条康复服务网络建设(一)建立社区精神康复服务中心,负责协调、指导和管理辖区内的精神康复工作;(二)设立社区康复站,为康复对象提供就近、便捷的康复服务;(三)发展志愿者服务队伍,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精神康复工作;(四)加强与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共同推进精神康复事业。
第六条康复服务人员(一)社区康复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或培训证书,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和康复技能;(二)定期对康复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三)建立康复服务人员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投身于社区精神康复工作。
第十章社区残疾人和精神障碍者的康复护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不符合社区康复护理概念的是A.寻求先进的康复仪器和设备B.主要在家庭进行C.依靠残疾者家属D.紧密配合康复医师和康复技师2. 根据康复定义不正确的说法是A.以提高功能水平为主线B.以疾病为导向的康复C.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康复D.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3. 康复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活动能力B.以社会为导向,进行康复C.以疾病治疗为导向D.最大水平提高功能,回归社会4.全面康复是指帮助患者达到A.肢体功能的全部恢复B.身体、心理、职业、社会生活的整体恢复C.心理功能的全部恢复D.器官功能的全部恢复5.不符合WHO对社区康复工作要求的内容是A.社区康复是在社区水平的康复B.病伤残者要享受均等的康复机会C.康复主要依靠社会救助参与D.主要依靠残、伤者自己和家属努力6.社区康复护理工作特点中最全面的说法是A.在家庭开展康复护理工作B.残伤者、家属及社会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康复工作C.康复护理工作进行职业训练D.康复护理工作注重康复预防和治疗7.社区康复能力评定内容不包括的A.技能因素B.体力因素C.心理因素D.工作性质8.以下评定方法错误的是A.MMT分级标准--用于徒手肌力检查等肌力评定B.Barthel指数法--用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评定C.ADL能力—用于意识状态的评价D.Brunnstrom评定--用于偏瘫恢复功能评价9.社区康复任务不包括A.组织残疾儿童进行特殊教育B.提供就业咨询辅导和训练C.提供疾病的治疗D.进行社区康复训练10.社区康复护理原则重点是训练A.“自我护理”B.“协同护理”C.“专业水平护理”D.“心理护理”11.WHO对残疾程度评价是A.残损﹥残疾﹥残障B.残损﹤残疾﹤残障C.残障﹥残疾﹥残损D.残损﹥残疾﹤残障12.在建立社区康复环境中重点要求的保障是A.提供快速通道B.光线照明应充足C.地面应平整D.无障碍设施建立13.为残疾者进行社区环境和家庭改造是A.创造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B.改变对残疾者活动造成障碍的设施C.营造融洽、温暖的家庭环境D.创造残疾者利于社会交往的环境14.使用假肢者、瘫痪病人恢复行走能力最重要的锻炼方法是A.扶持行走训练B.拐杖行走训练C.立位移动训练D.上下楼梯训练15.轮椅处方内容不包括A.座位高度B.座位宽度C.靠背宽度D.靠背高度16.偏瘫病人功能训练重点内容是A.辅助性支具使用B.健侧功能的代偿C.患侧肌肉锻炼D.患侧功能的恢复17.防止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重要措施是A.坚持服药B.使病人心情愉快C.居住环境安静D.有家属的照顾18.西方国家近年来提倡和推广的精神病治疗和管理体系是A.“去机构化”管理B.社区管理C.精神病医院管理D.安全管理二、名词解释19.rehabilitation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CBR21.handicap22.impairment23.disability24.精神病“去机构化”管理25.康复职业工作能力评定26.残疾者三、简答题27.简述社区康复护理的对象28.社区康复护理工作任务是什么?29.社区康复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0.简述残疾人常用的辅助器具31.精神病恢复期病人服药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32.如何管理精神病病人身边的危险物品?33.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基本方法是什么?34.如何对残疾者进行移动训练?35.如何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36.如何对抑郁症状明显的精神障碍者进行护理?四、案例题或试述题37.试述如何写康复评定报告38.罗某,男,68岁,高血压病史十余年,30天前出现神志不清,伴左侧上下肢体偏瘫。
社区康复护理的定义(1)定义1.康复:指各种措施的综合运用,以最大程度地恢复和发展患病,受伤和残疾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教育和环境的潜力。
康复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
2.康复医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它可以促进受伤,患病和残疾人的功能恢复,并帮助他们达到最高的健康水平。
3.社区康复护理: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护士们采用整体护理服务的理念,对社区中的伤病员和残障人士进行基础护理和各种特殊功能培训,以帮助伤者,患病者和残疾人恢复其生理功能和生活能力,减少其残疾,实现全面康复并重返社会。
4.社区康复的特点(1)为社区所有残疾患者提供全面,持续,成功的康复服务,并通过促进健康提供健康的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支持。
(2)病因复杂,病程长的社区患者是一个长期的治疗和护理过程,需要个人,家庭和社会人员的参与。
(3)社区康复位于辖区,依靠社区现有资源开展工作,可以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
(4)社区康复可以减少就诊患者的数量,减少医院感染的机会,并防止交叉感染。
社区康复护理内容有什么1,基础护理基本护理包括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呼吸系统护理,饮食护理和排泄护理。
2,功能训练疗法根据残障人士的不同性质和程度,可以采用适当的物理疗法,运动疗法,职业疗法和言语疗法。
3,预防并发症残疾人通常在受伤和受伤的过程中伴有一些并发症,加重疼痛,引起功能障碍并降低生活质量。
因此,在加强康复护理的同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4,心理护理残疾人的精神障碍通常很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健康状况和康复训练。
因此,社区护士在进行各种康复护理时,必须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使残疾人能够实现心理康复。
5,健康教育社区护士应为残疾患者提供自我保健和康复培训的指导和教育,以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2024年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范文为适应“____”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工作机制,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切实做好残疾人的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个残疾人都得到康复与服务,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社区康复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社区康复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动员社区力量,使残疾人在家庭和社区得到康复训练和服务的一种康复形式。
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就近就地的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能力,逐步建立“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工作机制。
二、工作目标1、采取措施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区建设。
2、实施贫困精神病免费服药活动。
3、组织开展贫困残疾儿童调查及救助工作。
三、工作方式社区康复主要一个街道康复指导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康复服务站为主,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家庭康复站。
四、实施工作1、视力残疾人康复工作:(1)____年完成____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对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手术,对低收入白内障实施救助;(2)帮助对低视力患者配戴助视器,对贫困低视力患者实施救助;(3)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年度组织____名盲人及志愿者进行定向行走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按要求帮助学习和掌握技能,并进行阶段性的测试。
2、肢体残疾人康复:依托社区康复服务站、社区卫生机构、社区老年人代养机构康复设施,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积极推进家庭康复站建设。
3、精神病康复:根据区残联要求,联合区卫生医院《市南区贫困精神病人实施方案》,使全区贫困精神病都能得到救助。
积极做好社区内的精神病人的监护及治疗后的回访工作。
五、人员培训制定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计划,组织各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的专家进行授课,按照《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____-____)》实施细则关于对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课时的要求进行培训。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推进各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完善社区康复服务站的建设,满足社区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精神科康复护理内容及方法精神科康复护理是指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和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精神科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社会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多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精神科康复护理的内容及方法。
首先是心理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烦躁等。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倾听患者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建立积极的心态。
心理护理还包括心理疏导、心理支持、心理治疗等方面,通过专业的心理护理方法,帮助患者认识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康复进程。
其次是社会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会遭受歧视、孤立,导致心理障碍加重。
社会护理的目的是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社会支持、社会技能训练、社会适应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逐渐适应社会环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减少社会功能障碍。
另外,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也是精神科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疾病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如自理能力差、日常生活无法自理等。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康复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在精神科康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等多学科合作,制定综合的护理方案,全面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通过综合的护理手段,精神疾病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康复目标。
总的来说,精神科康复护理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心理护理、社会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多个方面。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专业的护理方法,综合多学科的资源,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精神科康复护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护理人员的耐心、细心和爱心,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坚实的支持和帮助。
社区残疾人康复计划
社区残疾人康复计划旨在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和支持,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理能力,并促进社会融合。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社区残疾人康复计划的示例:
1. 康复评估:通过康复专家对残疾人进行评估,了解其康复需求和目标,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 医疗服务:提供残疾人所需的医疗服务,包括定期体检、药物管理和健康指导等,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3. 康复训练: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提供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促进其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技能的恢复与发展。
4. 辅助器具和技术支持: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适当的辅助器具和技术支持,如轮椅、助听器、助视器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开展日常活动。
5.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残疾人应对心理困扰和挑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6. 社会融合:组织社区活动和康复培训,帮助残疾人与其他社区成员建立联系,促进社会融合和参与。
7. 社区支持网络:建立残疾人康复的社区支持网络,包括康复服务机构、志愿者组织和社区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8. 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加社区对残疾人康复的了解和认识,消除歧视和偏见,营造包容与尊重的社会环境。
以上是一个例子,具体的社区残疾人康复计划可以根据当地残疾人群体的需要和资源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残疾人康复服务内容1、康复医疗服务。
为偏瘫、脑瘫、截瘫、中风后遗症等残疾人提供康复治疗,白内障、肢体矫治手术等转诊服务,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等。
2、康复训练指导服务。
立足残疾人家庭,充分利用社区康复设施,指导各类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制定计划、传授方法、制作训练器具、矫形器使用、评估效果等。
具体如下:肢体残疾: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对智力残疾人开展“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六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听力残疾: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视力残疾: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做好低视力配镜后随防工作及转介服务等。
精神残疾:利用多种形式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督促指导药物治疗、用药安全监测,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康复服务。
3、心理支持服务。
通过了解、分析、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4、知识普及服务。
为残疾人及家属、亲友举办健康等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康复知识小册子、普及读物等,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用品用具服务。
根据残疾人的状况和需求,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提出选用用品用具的意见、实施转介服务等。
6、咨询转介服务。
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及用品用具等方面不同的康复需求,联系有关机构和人员,对本社区暂时无法进行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转介,做好登记和跟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