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格图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543.00 KB
- 文档页数:13
管理方格理论介绍管理方格理论是美国已故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罗伯特· 布莱克(RobertR.Blake)和简· 莫顿(JaneS.Mouton)两人在1964年出版的合著《管理方格》中首次提出,后历经修改完善,直到1978年合著《新管理方格理论》的出版,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成熟。
布莱克和莫顿的这一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管理方式的有效性问题。
他们认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决定管理成败、管理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是管理者的两个态度(或两个关注度)及其关系:其一是对被管理者的人本关注;其二是对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的关注。
并且他们以这两个关注度在管理过程中的占比为依据,将企业管理方式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这些管理方式的成败优劣。
布氏和莫氏(指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下面将不再注出)还将这些内容形象的体现在独创的方格坐标中,如图1。
图1的横轴表示对工作任务、生产目标的关注程度,从左到右用1到9标注,表示对工作任务、生产目标的关注程度依次递增,1为关注度最小,9为关注度最大。
纵轴表示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人本关注程度,即关注员工的需要、个人发展、在企业里的感受等方面,从下到上也用从1到9标注,1代表对被管理者的人本关注度最低,9代表对被管理者的人本关注度最高。
这样一来,纵、横结合就形成了81个方格,每一个方格代表一种管理方式。
在布氏和莫氏看来,典型的管理方式有五种,分别是图1中的1.1、9.1、1.9、5.5、9.9式。
布氏和莫氏还分别评述了这五种管理方式、管理风格的成败得失。
在他们看来:1.1式:管理者既不关心生产目标、工作任务,也不关心被管理者的个人发展、个人感受、个人需求,基本上是一种无管理的管理、“放羊式”管理。
他们认为,这样的管理是一种最失败、最不称职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每个企业都需要极力规避。
9.1式:管理者只关心生产目标、工作任务,很少关心被管理者的个人需要、个人感受、个人发展。
请用管理方格图理论分析院长的领导风格特点。
管理方格图理论是一种重要的领导理论,它能够帮助管理者更有效地采用多种领导风格,并在不同的管理环境中实施有效的领导措施。
本文将针对管理方格图理论指导下,针对某个院长进行领导风格特点的调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这位院长的领导风格具有开放式、参与式和激励式的特点,并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凝聚力,能够运用其灵活多变的管理技巧,从而提升组织效率。
关键词:管理方格图理论;院长;领导风格特点Introduction随着当今世界的迅猛发展,管理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领域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管理者的领导能力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管理领域,院长无疑是一种重要的领导者。
他们在管理学校运转时,必须具备良好的领导风格,能够激励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从而推动组织发展,提升组织效率。
为了更好地了解院长领导风格的特点,本文将以管理方格图理论为指导,对某个院长的领导风格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并尝试解答“院长的领导风格特点是什么?”的问题。
Theory Framework管理方格图理论是一种重要的领导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理查墨尔(Richard L.Morrow)于1961年提出,是由管理者的领导理念和行为方式构成的管理理论。
根据理论,领导者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领导理念和行为方式,并且不断尝试他们自己的领导风格,以满足个人需求和组织需求,并在不同的管理环境中实施有效的领导措施。
在理论中,根据管理者的不同领导理念和行为方式,将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划分为四种,即被动型(Passive)、开放式(Open)、参与式(Participative)和激励式(Initiating)。
Research Methods本文通过基于管理方格图理论的量化分析法,对某位院长的领导风格特点进行研究。
该量化分析法包括了调查问卷、案例分析、深度访谈等方法,以获取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为本文的分析提供足够的可靠数据。
管理方格理论是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的一种理论。
由美国行为科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创立。
他们认为在企业管理的领导工作中会出现以生产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X理论为依据强调监督、以Y理论为依据强调自治的极端方式,为了避免这种片面的领导行为,他们于1964年发表《管理方格》一书,提出方格理论。
他们设计了由81个方格组成的图形,纵向表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横向表示领导者对生产关心的程度。
在管理方格图中,1.1方格表示贫乏管理,对生产和人的关心程度都很小。
9.9方格表示理想型管理,对人和生产都很关心,能使组织目标和个人的需求最有效地结合起来,介于其间的还有很多结合方式,以反映不同的管理类型。
管理方格理论正受到各国管理界的重视。
[1]中文名管理方格理论外文名Management Grid Theory提出者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出自《管理方格》时间1964年研究领域企业的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目录1 简介2 主要内容▪指导意义▪局限性▪影响▪现实模型3 阶段培训4 起源介绍5 基本模式6 作者简介▪罗伯特·布莱克▪简·穆顿简介编辑管理方格理论理论图管理方格理论理论图管理方格理论(Management Grid Theory)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行为科学家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R·Blake)和简·莫顿(Jane S·Mouton)在1964年出版的《管理方格》(1978年修订再版,改名为《新管理方格》)一书中提出的。
管理方格图的提出改变以往各种理论中“非此即彼”式(要么以生产为中心,要么以人为中心)的绝对化观点,指出在对生产关心和对人关心的两种领导方式之间,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互相结合。
管理方格理论(Management Grid Theory)是研究企业的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这种理论倡导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
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理论是一种经典的管理思想模型,被广泛应用在组织管理、决策分析、资源配置等方面。
该理论通过将问题或情境抽象为方格,以图形方式展示各种关系和对比,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对管理方格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应用和局限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管理方格理论的基本原理。
管理方格理论通过将问题划分为不同的维度,并将每个维度分为若干等级,构建了一个二维矩阵。
这个矩阵可以将问题的各种要素和关系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决策者全面把握问题的本质。
在方格中,不同的要素可以根据其重要性和优劣得到不同的位置,从而形成不同的策略和方案。
管理方格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在组织管理中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管理方格可以将组织的任务和资源进行分类和归纳,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优化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其次,管理方格可以用于决策分析。
在决策过程中,管理方格可以将不同的选择和因素进行比较和评估,帮助决策者做出最优的决策。
此外,管理方格还可以用于制定战略和规划。
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分析,可以将战略和规划的不同要素进行整合,形成全面的方案。
然而,管理方格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管理方格只能呈现问题的静态关系,无法很好地反映问题的变化和演化。
其次,由于方格的构建是基于抽象的维度和等级划分,所以可能会存在主观性和误差。
另外,管理方格理论无法对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很好的处理,对于一些模糊的情况可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尽管管理方格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但是它仍然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管理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方格进行改进和补充,以适应不同的问题和场景。
例如,可以引入模糊管理方格理论来处理模糊问题,或者结合其他决策支持方法来增强决策过程的科学性。
除了管理方格理论本身,还有一些相关的管理模型和方法可以和管理方格理论结合使用,以提高管理效果。
例如,SWOT分析可以用来评估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然后将这些要素在管理方格中进行对比和分析。
管理方格理论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对教育的重视,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转为大众化。
大学生和辅导员的角色特征也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本文提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管理方格理论,以使工作更加有效。
一、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理论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行为科学家罗伯特?布莱克(RobertR. Blake)与简?莫顿(Jane S. Mouton)于1964年合著的《管理方格》(TheManagerialGrid)一书中提出的理论。
此书于1978年修订再版,更名为《新管理方格》。
这是一本提供给管理人员进行自我检测和自我训练的应用型著作,在以往管理学理论中关于人性假设的分析理论和组织目标、组织成员、组织权利三大结构基础上,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分析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管理学研究。
建立一个管理方格理论模型――把各种管理领导方式综合置于一个统一的网络方格图上进行量化。
管理方格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的领导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极端的方式,要么以工作为中心,要么以人为中心,要么以X理论为依据而强调靠监督,要么以Y理论为依据而强调相信人。
因此,为了避免趋于极端和“非此即彼”的绝对化观点,该理论指出:可以在对工作关心的管理方式和在对人关心的管理方式之间找到不同程度上互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管理方格理论建立了管理方格图来描述和探讨企业中的管理方式问题,纵轴表示对人的关心程度,横轴表示对工作的关心程度。
其中,第1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小,第9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大。
图1管理方格图上图可知,根据管理者“对工作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这两个基本因素以不同比例的结合,领导管理方式有5种典型类型:(1,1)“贫乏型管理”:对工作和对人员都漠不关心,几乎把工作全部交给部属,这种方式会导致失败。
(9,1)“权威型管理”:只关注工作指标,对人员关心相对较少。
这种组织内工作气氛不佳,员工积极性不高。
(1,9)“乡村俱乐部式管理”:只关心人和满足员工的需要,对工作甚少关心,基本难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思想史》名词解释1.管理方格理论的“团结型领导”方式:领导者对员工的关心和对工作的关心都达到了最高点,把个人的需求和组织的目标有效地结合,使员工了解组织目标,关心工作成果,形成团结高效的工作团队。
2.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共同愿景”:是组织中全体成员的个人愿景的整合,是能成为员工心中愿望的远景,它遍及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活动融合起来。
3.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系统思考”: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它是一个构架,让我们看见相互关联而非单一的事件,看见渐渐变化的形态,而非稍纵即逝的一幕。
4.管理方格图理论中的“任务型领导”:领导者只注重工作的完成,不关心员工需要,把员工看成机器。
5.泰勒的差别工资制:工资的支付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或工种,具体而言是根据工人的实际表现。
当工人达到工作定额时,获得100%的定额工资,当超过定额时,提高工资支付率,通常是定额的125%,如果没有达到工作定额,按定额工资的80%支付,并发给一张黄色的工票以示警告,如不改进就要被解雇。
6.凯菲战略定义的“适应性模型”:指战略管理者总是试图在企业资源和企业环境之间寻找最佳的匹配。
7.战略定义的“线性模型”:是指战略管理者集中建立目标和制定计划,寻求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向和联系的内在一致性。
8.战略规划学说的“规划”:一是指有意识地去实现某种目标,一是指为实现某种目标把行动纳入有条理的顺序中。
9.科学管理的“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人员负责处理,而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一般是重要事项的控制权,如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和重要的人员更替问题。
10.法约尔的“同意领导原则”:凡具有同一目标的活动,只应有一个领导人和一套计划。
11.法约尔的“统一指挥”管理原则:每个成员只能接受一个上级命令,统一指挥是对人而言。
12.朱兰的“质量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13.有限理性:人的认知能力是单纯的,人的行为的复杂性也不过是反映了其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在这样的环境中,人补可能作出最优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