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营养的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56
营养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生物必须获得并利用食物,才能生存与繁殖。
获得并利用食物的过程,称为营养。
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称为营养素。
已知的营养素可分为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糖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人体的健康必须和外界环境保持平衡,环境因素中饮食营养因素是个重要的因素,营养素的不平衡可以引起疾病,疾病时也会出现营养素代谢的不平衡,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易发生并发症,也影响疾病的康复。
营养防治是用营养的方法来调整人体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的平衡,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防止疾病的并发症,促使疾病的康复。
因此,重视营养防治,可提高疾病的防治能力,也是疾病防治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预防营养缺乏症营养素的缺乏可引起营养缺乏症,明显的营养缺乏症目前已较少见,但亚临床状态的营养素缺乏时有发生,特别是膳食结构的不合理,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或疾病时消化、吸收不良,或代谢、排泄过多,常会引起营养素的不足或缺乏。
人们如果对亚健康状态的营养素缺乏认识不足,或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忽视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就会发生营养素的缺乏,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疾病治疗时必须善于了解患者的营养状态,及时发现某些营养素的不足,加于补充,预防营养素缺乏症的发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要了解患者摄入的营养素是否缺乏,必须学会营养的评价方法。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居民膳食中容易引起缺乏的营养素是哪些,某种疾病时哪些营养素容易缺乏,营缺乏时的临床症状的表现是什么,初步推测可能有某种营养素的不足,也可用营养调查的方法进行营养评价,以确定何种营养素的不足。
消耗性疾病可引起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缺钙可引起小腿肌肉抽筋,引起骨质疏松症。
萎缩性胃炎患者由于胃酸的减少,铁吸收不良,易引发缺铁性贫血,以及胃组织中叶酸、维生素B12和血硒水平下降。
肿瘤患者易出现血锌、血硒降低。
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易经常发生感冒,补充维生素A或3胡萝卜素就能提高免疫功能,减少感冒的发生。
营养和疾病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人类和动物都需要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营养不足会导致各种疾病。
然而,营养也可能促进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将讨论营养和疾病的关系,并介绍一些调控营养和疾病的机制。
一、营养和疾病的关系营养不足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因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360万人。
营养不足不仅限于饥饿,还包括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缺乏。
另一方面,过度营养摄入,如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的饮食,也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增加,也会对生殖健康和某些慢性病的发生风险产生负面影响。
二、调控营养和疾病的机制1.饮食习惯和疾病的关系饮食是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饮食成分与慢性疾病的关系密切。
其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和癌症是最常见的疾病。
例如,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脂饮食会增加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糖饮食则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
因此,改变饮食结构和营养平衡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基因和环境对营养和疾病的影响营养和疾病之间的关系不仅取决于个人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还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有些人更容易患某些疾病,如乳糖不耐受和肥胖症。
这些与基因有关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明确。
另一方面,环境因素如污染、生活方式、噪声和压力也会影响营养吸收和代谢,甚至会导致营养不足。
3.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作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正常生长和功能维持所必需的。
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维生素D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肌肉萎缩症的发生;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和增强免疫功能;微量元素铁可以预防贫血和神经系统疾病。
因此,平衡膳食是预防和调控疾病的基础。
营养与疾病的关系姓名:何仕丹学号:1324310035 专业:药物制剂年级:2013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营养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愈来愈明显,许多疾病的营养因素更加明确,如何防制营养性疾病就成为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内容。
营养性疾病是指因营养素供给不足、过多或比例失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主要包括营养缺乏病、营养过多症(或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和以营养为主要病因的一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等。
这些疾病有的与营养有直接因果关系;有的虽与营养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有明显的相关性,如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及某些肿瘤等。
一、营养与疾病(一)营养缺乏或不足营养缺乏可直接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病,如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脚气病、坏血病、营养性贫血等。
引起营养缺乏病的原因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 原发性营养缺乏,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的常见的原因,一是战争、灾荒、贫困等社会经济因素引起的食物短缺;二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忌食或挑食等使某些食物摄入不足或缺乏而引起营养缺乏;三是不合理的烹调加工,造成食物中营养素破坏和损失,虽摄入食物数量不少,但某些营养素却不足。
2. 继发性营养缺乏由于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而引起营养缺乏或不足,主要是疾病、药物、生理变比等原因引起的消化、吸收、利用障碍或需要量增加等。
(二)营养过剩或比例失调维生素A、D及某些必需微量元素摄入过多可致中毒;热能、脂肪等摄入过多可致肥胖、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高盐和低纤维素膳食可引起高血压等。
大量研究表明、营养过剩不仅是人群中某些慢性疾病发病率增高的因素,而且还和某些肿瘤,如结肠癌、乳腺癌、胃癌等有明显关系。
造成营养过剩或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是:1. 膳食结构不合理膳;2. 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二、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一)营养不良常见疾病1.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常见于儿童和婴幼儿,严重时可影响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病儿由于抵抗力低下,易受感染,死亡率高。
吃的营养与治疗食物对我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营养素的摄入不仅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养分,还可以通过其特殊的功能对疾病的治疗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本文将探讨吃的营养与治疗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常见疾病的饮食调理方法。
一、营养与健康健康的身体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维持健康的关键之一。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它们在人体内起着不同的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物质,脂肪则是提供能量和维持体温的重要来源,碳水化合物则是人体获取能量的首选。
而维生素和矿物质则是人体正常功能的保证。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预防疾病的发生。
比如,均衡的饮食可以降低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控制体重;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于预防便秘和肠疾病;蛋白质有助于修复组织和促进生长等等。
因此,饮食应该从全面营养的角度出发,为身体提供所需的各类营养素,以保持健康状态。
二、除了满足日常营养需求外,吃的营养还可以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些特定的营养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能,可以改善疾病的症状,促进康复。
1. 抗炎食物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抗损伤和感染的一种生理反应,然而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能与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一些食物具有抗炎作用,如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可以减轻关节炎和心血管疾病的炎症反应;坚果和种子富含维生素E和抗氧化物质,可以减轻肠炎和皮肤过敏等炎症疾病。
2. 抗氧化食物氧自由基是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一种物质,如果积累过多,可能会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
吃一些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坚果,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的发生。
3. 免疫调节食物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界侵害的重要防线,如果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容易导致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一些食物可以增强免疫功能,如鱼肉富含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反应,预防感染疾病的发生;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E,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
疾病营养:营养治疗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人们普遍存在一些营养缺乏和不良饮食习惯,从而引发了许多严重的疾病。
营养治疗正是一种运用营养学原理和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策略。
本文将从营养治疗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营养治疗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1. 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血管疾病是当前人口中普遍发生的慢性疾病之一,而营养治疗在预防该疾病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控制体重、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限制饮酒、适当运动等措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 肥胖症预防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生活中许多麻烦。
营养治疗在肥胖症预防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需要适当控制膳食能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同时适当运动,维持健康的体重和身体状况。
二、营养治疗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癌症治疗癌症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其治疗涉及到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手段。
与此同时,营养治疗也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治疗过程中,以降低患者体重下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况及预防并发症。
同时营养治疗还可以使患者更好地耐受治疗,并且缓解治疗后的症状。
2. 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此类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的控制和管理。
营养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症状、延缓并发症的进展。
在治疗糖尿病时,需要注意控制膳食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纤维的摄入等。
总之,营养治疗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都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在指导患者前,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与其疾病相适应的膳食摄入和营养治疗。
只有合理有效地应用营养治疗,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和治疗疾病。
营养治疗的原理是根据人体的营养需要,通过合理调配膳食,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素,同时避免营养过多和不足引起的健康问题。
营养治疗可以通过改变膳食结构、增加或减少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限制或增加饮食中的某些食物,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健康饮食与慢性疾病的关系健康饮食一直被认为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而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健康饮食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饮食健康的重视,从而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
### 1. 饮食与慢性疾病的关系饮食是人体获取营养和能量的重要途径,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不良的饮食习惯往往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能量摄入过剩,从而引发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与饮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 2. 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慢性疾病#### 2.1 快餐文化的兴起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文化逐渐盛行。
快餐食品通常含有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盐分,长期食用会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过量的反式脂肪酸和添加剂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 2.2 高糖饮食过量摄入糖分是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饮料、甜点、零食等高糖食品的普及,使人们的糖分摄入量明显增加,长期下去会对胰岛素的分泌和胰岛素受体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发生。
#### 2.3 高盐饮食过量的盐分摄入容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高盐饮食会增加血管的负担,加重心脏的工作量,长期下去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中风等。
### 3. 健康饮食对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性#### 3.1 均衡饮食均衡饮食是指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保证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多样化的膳食结构可以有效预防营养不良和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 3.2 低糖低盐饮食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对于预防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至关重要。
选择新鲜食材,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可以有效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量。
#### 3.3 多食蔬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最新资料推荐------------------------------------------------------营养与慢性疾病的关系(2)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高级营养师论文(国家职业技能一级)文章题目:慢性疾病与膳食营养的关系姓名:解桂萍身份证号:372525************ 所在省市:山东省聊城市工作单位:东阿县中医院慢性疾病与膳食营养的关系东阿县中医院解桂萍 [摘要] 目的:探讨膳食习惯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通过对120位慢性病病人(糖尿病病人50人,高血压病人40人,骨质疏松20人,癌症病人10人)的临床观察,发现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导致慢性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论:合理平衡膳食可有效的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能够减轻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人群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疾病;膳食结构;合理营养; 通过临床观察和记录分析说明糖尿病、骨质疏松、高血压、癌症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病人与肥胖,高脂、高糖饮食呈正相关,骨质疏松与不合理的营养,不及时补充钙剂有关,实验及横断面调查结果表明,1 / 18合理的膳食结构,及时补充钙, 锌, 维生素 C 等以及摄入较多的水果及蔬菜对健康可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仅就膳食与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癌症等的关系作简要介绍:一、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进而造成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当摄入过多的能量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时,就会引起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及尿糖。
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生理、病理因素、社会环境等以下危险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和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和改变, 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正不断增加。
老年人营养状态与疾病的关系摘要:营养不良是指营养的不充足状态,以摄入不充足的食物、食欲差、体质消瘦、体重下降、不能满足机体能量与蛋白质所需为特征的营养低下状态。
营养不良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已引起全球的关注,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关键词:老年人:营养不良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日趋延长。
我国2000年人口普查,大于60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1%,预测2025年升至20%,2050年达25%,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
探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杜绝不合理膳食营养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本文就老年人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如下。
一、老年人营养不良相关因素1.老年人营养不良是个全球性问题,它与生理因素、疾病与药物、饮食习惯、精神因素、社会因素和人们对营养知识的认知和态度息息相关。
2.生理特征:老年人牙齿松动、脱离,咀嚼功能减弱。
唾液分泌减少,容易导致牙周病和龋齿的发生。
老年人对多种味觉刺激的辨认阈值增高,特别是对混合滋味的感觉较困难。
老年人的胃肠粘膜、消化腺萎缩,肠壁血液供应减少,使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减低;肝脏代谢和解毒功能明显下降;胆囊、胰腺功能下降,影响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消化和吸收。
疾病与药物:20世纪90年代北京医院统计80~90岁住院患者平均患9.7种疾病,90岁以上者平均患11.1种疾病。
据统计老年患者平均用药7种,并在进餐的同时服药,增加了药物与营养素相互作用,导致药物性营养不良,使病情恶化。
3.认知与心理:营养知识影响饮食习惯,很多老年人营养保健知识匮乏,王晓红等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营养知识总知晓率为仅为23.18%,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者仅为7.5%,88.8%的老年人愿意接受营养健康教育,但是43.8%的老年人表示不愿意改变其饮食习惯。
社会因素:经济水平较高的老人营养补充更丰富,经济条件差的老人购买较少或营养价值不高的食物。
许多老人独居或单居,进食的食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丰富全面的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