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数据-2011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
- 格式:pdf
- 大小:1014.38 KB
- 文档页数:47
2011年互联网广告年度报告2011年年度营收总计317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57亿美元,增幅达21.9%。
2011年第四季度总营收达到创记录的89.7亿美元。
2011年第四季度总营收比2010年第四季度提高15.2亿美元(增幅20.4%),比2011年第三季度提高11.5亿美元(增幅14.7%)。
按实际数额以及增幅计算,2011年营收均录得同比增长,首次超过300亿美元大关,主要是由于行业从经济衰退中复苏,并恢复其历史上强劲的增长速度。
在过去十年,营收增加了25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3%。
2011年保持与2010年的季度相同的增长趋势,即第一季度出现轻度季节性下调,此后几个季度均录得增长,并在第四季度录得互联网广告史上最大的季度绝对数额增长(11.5亿美元)。
自2003以来,81%的季度(36个的29个)实现了互联网广告业务正增长。
下半年营收达到168亿美元下半年继续保持营收分额较大的趋势,2011年下半年的营收比例为53%,2010年下半年和2009年下半年的比例分别为53%和52%。
2011年度及季度营收增长在2011年第四季度50大企业掌控90%营收在线广告继续集中于十大领先的广告销售企业,这些公司占2011年第四季度总营收的71%,比2010年第四季度的72%略微下滑;排在11位至25位的企业占2011年第四季度营收的11%,维持2010年第四季度11%的比例。
排在26位至50位的企业占2011年第四季度营收的8%,同样维持2010年第四季度8%的比例。
2011年全年业绩搜索和显示广告继续作为领先的广告形式,移动广告冒起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种类:∙-搜索广告仍然是最大的在线广告营收形式,占2011年营收的46.5%,高于2010年的44.8%。
在2011年,搜索广告营收达到148亿美元,比2010年的117亿美元增长大约27%;∙-显示相关广告营收达到111亿美元,占2011年营收的34.8%,比2010年的96亿美元增长15%。
2011年8月国内移动广告平台数据报告引言:国内领先的移动广告聚合平台-”芒果移动广告优化平台”,于8月初发布了“7月份国内移动广告平台数据报告”,针对国内App开发者使用较多的8家移动广告平台从填充率、点击率和热门程度等角度进行了横向对比,引起了行业内外的普遍关注。
9月初,芒果如期发布了“8月份国内移动广告平台数据报告”,对AdMob、安沃、亿动智道、多盟、有米、AppMedia、Vpon、微云、哇棒等9家主流移动广告平台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希望能对关心移动广告行业发展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热门度篇“热门度”是指某广告平台的在芒果上的展示量占芒果总展示量中的比例,其主要目的是反映该平台被开发者接受并使用的程度。
本报告只针对热门度超过1%的国内移动广告平台进行分析。
8月份热门度超过1%的国内移动广告平台共有9家,新入榜的移动广告平台有AppMedia(热门度:2.5%)和哇棒(热门度:1.2%),而7月份榜上有名的百分通联则因8月份热门度较低而遗憾落榜。
(数据来源:)本月热门度超过10%的移动广告平台共有5家,分别是AdMob、安沃、多盟、亿动智道和有米。
芒果的数据显示,全球移动广告行业的龙头AdMob本月在国内市场份额下降较为明显,仅以微弱的优势保住了热门度第一的位置。
而7月份表现不俗的安沃移动广告平台则在8月份持续发力,热门度比上月上升了4.2%,仅以0.9%的差距落在AdMob之后。
7月份的热门度亚军亿动智道在8月份表现略有下滑,以14%的热门度排在了安沃之后;作风稳健的多盟本月热门度平稳上升了2.7%,依然排在第4名的位置,多盟一直以来对技术路线的坚持相信会让其避免大起大落,保持平稳的发展的态势;国内最早的移动广告平台之一有米广告在依然排在第5名,但其表现在8月份有了较明显的回暖迹象,本月有米的热门度上升了3.1%,达到12.9%。
纵观8月份的热门度排行榜,AdMob在国内移动广告行业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弱化,移动广告行业群雄并起,呈梯队化发展的趋势较为明显。
2011中国互联网年度关键数据汇总年末年初是各大机构发布年度数据的时候,怎样正确调研并合理利用数据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RTdot为大家整理了艾瑞咨询关于在线购物、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在线旅游、第三方支付的关键数据。
2011年中国网购市场规模达7735.6亿元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延续2010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并且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稳步增长,进一步带动网购市场快速发展。
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1.87亿人,较2010年增加3900万人,占中国PC网民的41.6%。
艾瑞咨询预计,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占整体PC网民的比重或将突破50%。
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7735.6亿元,较2010年增长67.8%。
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从2010年的2.9%增至2011年的4.3%,2012年这一比重将突破5%。
推动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从供给层面,电商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加大仓储物流支付等体系建设,而品牌商、渠道商及其他互联网巨头在2011年纷纷加大在电子商务行业的布局力度,由此极大的提高了网络购物商品服务质量,丰富了网络购物用户的选择并且推动了网络购物市场的规范。
∙需求层面,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稳步增长,用户对网络购物依赖程度和信任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均网络购物消费支出持续增加。
2011年中国网购市场中B2C交易规模达1791.1亿元,占中国整体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的比重为23.2%,较2010年的13.7%增长了9.5个百分点,占比增长近一倍;B2C市场中平台式B2C交易规模为955亿元,占B2C市场交易规模的比重为53.3%,已经超过自主销售式B2C,并且平台式B2C将继续保持高增速增长。
从C2C市场来看,淘宝网一家独大,市场份额占到九成以上;拍拍网次之,占比为9.0%,C2C市场整体发展变化不大,格局稳定。
2011年中国广告市场报告央视市场研究(CTR)据权威研究机构CTR最新发布的中国广告花费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刊例广告同比增长14 %,略低于去年同期,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平均增幅为9.4%,GDP增速回落,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一次有序放缓,同时,中国广告市场在广电新政措施(限娱令、限酒令、限医令),市场与媒体博弈下逐步迈入整合过渡期。
广告花费——媒体电视媒体2011年前三季度依然保持强势媒体态势,广告投放仍以大部份额占据绝对优势,广告刊例收入与全媒体增幅相同,均为14%。
中央台与省级卫视质化效应明显,广告刊例花费增长快于其他级别电视频道,均为21%。
其中省级卫视表现抢眼,在广告时长缩减幅度最大,但刊例花费仍实现了21%的同比增长。
61号令对广告播出的限制,一线卫视媒体刊例价的调整,给二线卫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受限娱令影响,未来媒体广告花费一方面将出现向品牌媒体、优势资源聚拢趋势;另一方面,限娱后电视剧将成“救星”,有较强电视剧购买和制作能力的频道将占优势。
同时受电视剧周期性影响,黄金收视率或将出现阶段波动趋势。
电台媒体以同比增幅30%持续领涨传统媒体。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台媒体重新回归,复苏势头强劲。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台投放中,金融业表现突出,紧追商业及服务性行业和交通业,整体涨幅一路领先高达71%。
报纸、杂志媒体相比去年同期涨幅均为15%,涨势趋缓。
前三季度房地产报纸广告投放总量逐渐逼平商业及服务性行业。
房地产品牌集体发力,以翻倍的增长速度囊括报纸前十榜单第五至八名,数据显示,此增幅主要由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报纸广告增长带动。
而杂志广告投放增幅最快的是个人用品行业,其持续在杂志媒体中增强对高端消费人群的影响。
户外媒体经历多次重大体育赛事,影响颇深,增长基本停滞,仅为1%。
相比之下,北京的户外广告恢复到首位,广州户外资源继续收紧。
但基于大型运动会举办后的运动热潮,绿道骑行项目得到极大的推广和发展,使大批新型投入的自行车亭广告形式倍受青睐。
042广告人月度聚焦/行业趋势ADVERTISING2011中国媒体市场解读■ 田涛 CTR市场研究副总裁中国广告市场稳定前行2011年中国媒体市场发生了非常深刻而明显的变化。
在一年当中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叫做有惊无险,峰回路转。
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告诉我们中国广告市场步履沉重,从去年的17%降速到14%以后,整个广告市场增长速度变的缓慢。
电视媒体受到了沉重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政策的压力和互联网的挑战。
在整个传统媒体当中,电台媒体仍然保持着最好的发展速度,上半年的数据表明,对比2011和2010年的同期,电台广告投放上升了34%,这个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据。
同期电视只上升14%,仅仅是一半不到。
报纸16%左右,杂志15%,传统的户外下降到了5%。
如果我们把户外媒体放在一边的话,你会发现电视压力如此之大,电视变成所有媒体当中体量最大,发展速度最慢的一种媒体。
电台广播发展非常好,前三名交通类产品以及金融类的产品,有40%、35%的较高增长。
渠道分化 内容竞争愈演愈烈在电视受众的接触率下降的时候,并没有减少对节目的接触,现在有很多的渠道,移动终端、Ipad等都把内容传给受众,渠道正在更加多样化。
可以用这样的一个比喻来形容今天的中国媒体市场,就是中国和美国的经济。
美国的经济就像今天中国的电视媒体一样,体量最大,仍然有霸权的位置,很稳定。
但是互联网就像今天中国的经济一样,非常充满活力,异军突起,快速成长。
整个中国传媒的格局和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有类似,很大的体量在电视那边,而活力在互联网这边。
电视被互联网分享了注意力和一部分时间,这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些视频网站看到了内容的重要性,不满足仅仅去做做电视的传播渠道,开始了一些新的大胆的动作。
比如“奇艺出品”,推出自制的综艺,还有凤凰网也在做的新闻发布平台。
我们看到争夺内容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网络正在发展自己的内容资源,而非仅做主流媒体的一些渠道。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个让人遗憾的现象,比如今天的互联网在发展自制剧的时候,跟传统媒体去拼场面、故事情节、演艺阵容,而不是充分发掘互联网的特性。
我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人类花费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现在”,大部分心思都专注于过去的行为或思忖将来。
从前瞻的角度而言,益普索广告研究相信,我们观察到的当前趋势是有实用意义的。
这些趋势或与营销、传播有关,或与广告研究有关。
我们希望您能对此感兴趣,并对您有所帮助。
我们希望它能帮助您为自己的成功做出更出色的规划。
当审视哪一个是最重要的营销沟通趋势时,似乎每个主题都与其他主题有所交融。
因此,很难分离出各个单独的主题,界定一个主题的起点和另一个主题的终点。
这条线到底有多长?我们也并不是仅仅简单分享这十大趋势,更希望通过介绍一些我们所观察到的变化来引起大家的思考。
新兴或“快速增长”市场的重要性将持续增长,其广告和广告研究市场业务均呈两位数增长,而发达国家的增长则约为4~5%。
涵义:跨国/地区的或许希望加大对这些市场的投入,以确保他们拥有足够的资源和对这些市场的洞察来实现最优增长。
这意味着,市场研究公司必须具备强大的团队,以及符合这些新兴市场运作方式及预算的研究解决方案。
互联网营销和消费者在线活动的演变速度将明显加快。
有些人可能是首次运用数字广告并开始这个领域的学习,而另一些人则将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更多的数字活动。
网络搜索将持续增长,横幅广告或许将被更为先进的在线手段所取代,比如:视频、在线电视广告、嵌入广告、移动广告和更具优势的社交网络。
涵义:或许希望投入研究资金,更好地了解各种在线活动怎样帮助他们提升业务,如何按照自己的目标优化在线营销活动,以及在线活动在整个品牌全方位接触点中的角色。
在Ipsos ASI BrandGraph*360数据库中,我们发现,各种数字活动能够相当显著地发挥作用,但它们通常缺乏达到率。
我们注意到,在整体全方位的市场宣传活动中,当在线活动与传统营销活动相结合时,最为有效。
消费者很少只体验在线活动,所以,需要相应的去计划我们的营销活动。
营销接触点持续融合,媒介形式和内容的界限也日益模糊:三种屏幕的融合、内容与媒体的合并、平面媒体可以很容易在网上看到等等。
根据易观智库EnfoDesk产业数据库发布的《2011年第3季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第3季度中国互联网广告运营商市场规模为139.8亿,环比增长22.5%,同比增长83.1%。
易观国际认为,2011年第3季度中国互联网广告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关键字广告市场增长稳定,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
2011年第3季度,关键字广告市场份额占到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的38.5%,较2011年第2季度增长了0.6%。
从总体广告市场而言,更多的广告预算开始向互联网倾斜,而搜索广告凭借其良好的效果回馈获得了更多广告主的广告预算。
品牌图文广告份额稳定。
2011年第3季度,品牌图文广告市场份额占到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的25.4%,较2011年第2季度回落0.4%。
由于互联网广告整体市场对广告主广告预算的吸引,保证了品牌图文广告的稳定增长。
以视频广告、互动广告和植入广告为代表的其他广告形式份额稳中有升。
新型的广告形式在互联网广告市场一直热度未减,特别是视频广告这一类型在众多新型广告中脱颖而出,率先获得商业认可,凭借其流量停留时间长、展现形式多样等优势,获得众多广告主的青睐。
(来源:网易科技编选: )
1。
2011中国广告市场与媒体研究报告国内综合广告与媒体服务商昌荣传播(纳斯达克代码CHRM)对外发布了《2011中国广告市场与媒体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2011年国内广告市场整体稳步上升,同比增长速度仍超过GDP增速达到15%。
其中,“大消费”和“改善型消费”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因。
行业大势——广告市场持续增长领先GDP增速得益于2011年中国经济的强势回暖,2011年中国广告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11年,中国GDP增长率达到10.3%,高于2010年的9.6%和2010年的9.2%。
经济的持续增长促使中国整体消费力进一步释放,201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超过15万亿。
在宏观经济整体向好的大背景下,中国广告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1年中国传统广告投放总额比2010年增长15.2%,增长率再次跑赢GDP,并呈较高增长幅度。
市场分析——“大消费”及“改善生活型消费”行业拉动市场增长2011年,中国整体消费升级带动了广告行业发展。
化妆品/浴室用品、商业及服务性行业、饮料、食品、医药“大消费”行业继续成为广告投放的主力,整体占比60%以上,并保持稳定增长。
“大消费”之外的”改善生活型”消费行业,如交通、家居、家用电器、娱乐休闲等呈现较高的增长比率,占据整个广告投放行业的25%以上。
营销热点——事件营销持续升温继2008年奥运之后,2010年,一系列大事件营销带动广告传播投入提升。
温哥华冬奥会、南非世界杯、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相继举办,让事件营销成为企业的主要营销手段,大活动营销也在一定程度也带动了2011年广告的增长。
转播到腾讯微博注:Ø 中国移动、交通银行、上海汽车、可口可乐、西门子:世博会高级合作伙伴Ø 伊利:世博会高级赞助商Ø 三星、广州汽车、TCL:广州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媒体格局——传统媒体有喜有忧新媒体持续高速增长2010年,在五大传统媒体中,电视媒体继续保持绝对市场份额,尽管受“61号令”政策影响,电视媒体广告时间有所减少,但电视媒体在进行广告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后,收入呈现“价值驱动上升”,稀缺资源受到追捧,强势卫视广告经营能力反而得到增强。
2011年三季度媒体广告监控报告0D1季度广告费用曲线1884.0351793.0252793.7775500100015002000250030007月8月9月广告费用(万元)统计摘要:经统计,3季度平面报纸媒体《华商报》共投放广告344则,发布楼盘126个,发布版面286版,广告费用4725.9025万元。
《西安晚报》共投放广告55则,发布楼盘32个,发布版面43.5版,广告费用431.4375万元。
杂志媒体《房周刊》投放广告26则,发布楼盘19个,广告费用128.5万元。
广播电视媒体投放26则,广告费用75.6万元。
网络媒体共投放135则,广告费用1015万元。
二、平面媒体统计1、3季度主要平面媒体广告数量、广告费用一览表 媒体名称 广告投放版面(版) 广告发布数量(则) 广告费用(万元)华商报 286 344 4725.9025 西安晚报 43.5 55 431.4375 房周刊 26 26 128.5 华讯直递352194.4广告费用(万元)华商报88%房周刊2%华讯2%西安晚报8%2、3季度广告投放费用前十楼盘楼盘名称 开发商 广告数量(则) 广告费用(万元) 广告主题 恒大绿洲 恒大地产 28 226.1625 销售宣传 御锦城 盛恒地产 10 169.05 项目宣传 恒大城 恒大地产 10 113.9375 销售宣传 一曲江山 中冶集团11 129.4625 项目宣传 天朗地产 7 126.7 品牌宣传 汉中恒大 恒大地产 7 112.2125 销售宣传 曲江观山悦 地电地产 9 114.2875 项目宣传 荣华北经城 荣华地产 7 110.275 项目宣传 缤纷南郡 中铁置业 8 109.8 项目宣传 曲江·千林郡英泰置业9107.725项目+销售宣传3、3季度《华商报》每周投放曲线3季度每周广告投放量曲线10203040506070广告投放数量(则)3018222013262431432636631234567891011123季度每周广告费用曲线100200300400500600700广告费用(万元)474.7228.8325281173.2344.2295.6469.2660.6384524.3565.31234567891011124、3季度《西安晚报》每周投放曲线3季度每周广告量投放曲线24681012广告投放数量(则)15562195410441234567891011123季度每周广告费用曲线102030405060708090广告费用(万元)5.2750.732.158.514.55.0655.930.83680.733.628.1123456789101112三、 网络、广播电视媒体统计1、网络媒体14536113380395125115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800J搜房网搜狐焦点新浪房产广告数量(则)广告费用(万元)第三季度网络广告投放比例37%40%12%11%800J 搜房网搜狐焦点新浪房产2、广播电视投放统计表栏目名称 广告数量(则)广告费用(万元)陕西广播 14 49 西安广播1333.63季度广播广告费用比例西安广播44%陕西广播56%四、3季度开盘项目统计摘要楼盘名称区域均价开盘月份紫薇曲江意境曲江8500元/平米7月曲江千林郡曲江7000元/平米7月恒大绿洲城东6900元/平米7月暖山康城暖山西城东7000元/平米8月西安雅居乐花园长安8000元/平米8月大华曲江公园世家曲江6500/平米8月曲江观山悦曲江12000元/平米9月华远·海蓝城东郊7500元/平米9月长安大街三号二环8500/平米9月备注:以上统计数据来自搜狐焦点网、搜房网,仅供参考。
2010年中国广告市场数据据CTR最新发布的中国广告花费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广告花费增幅最终未能达到各方预测,落在13%。
2011年中国社会通胀预期较为强烈,对于经济发展可能形成一定压力,在此情况下,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风向标"的广告市场同样可能受到影响。
不过,根据过往几年的实际广告投放经验,以及各经济研究机构对于2011年中国GDP增速的预测,CTR仍预测2011年中国广告市场仍将领先GDP增长保持15%左右的增幅。
"61号令"后电视广告经营进入变革时代,传统媒体市场出现广告投放"分流"局面。
电视媒体广告11%的增幅首次落后全媒体增幅,且占投放市场份额下降至76%,但电视媒体在进行广告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后,广告收入呈现"价值驱动上升",稀缺资源受到进一步追捧,强势卫视广告经营能力增强。
电台媒体全年增幅最大,同比增长33%,这一方面受益于政策影响,同时也受益于对资源量的扩容,19%的增幅是众媒体中资源量扩容最大的媒体形式。
同样进行资源扩容的还有平面报纸和杂志,2010年全年分别比去年同期扩容了11%和6%,收入增长却是相同,同为19%。
八大行业对广告行业的增长提供重要贡献,其中贡献最大的前三大行业分别是化妆品/浴室用品3% 、交通2% 、饮料1.9%。
交通行业首次成为广告增长最快的行业,增幅达44%,而娱乐及休闲(22%)、活动类行业(23%)快速增长,从一个侧面揭示2010年市场"娱乐盛行"往年投放火热的保健品,全年广告投放大幅减少,拉低食品行业投放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下降0.5%),首次跌入广告投放降幅最大的TOP5行业。
从行业与媒体的双重角度来看,商业及服务性行业取代房地产成为户外广告主要来源;交通行业对于电台媒体投放依赖性增强;国际奢侈品杂志广告投放增加;家电零售、建材卖场、房地产领军企业报纸投放大幅提升。
过去十年是传媒环境发生剧变的十年,不仅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有目共睹,近两年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又开始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使传播方式更向着个人传播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态势下,传统报纸在新传播环境下的传播价值在哪里?还有没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当2010年中国报业广告增长18.9%,跑赢广告市场总体的时候,不少人都会怀疑这是不是昙花一现?但今年前三季度,报业广告增长15.3%,再次领先总体大盘时,我们不能不冷静地思考这是为什么?2011年报纸广告继续跑赢广告市场总体根据CTR媒介智讯的数据,2011年1~9月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增长13.9%,其中,电视广告增长13.7%,报纸广告增长15.3%,再次跑赢市场总体。
与2010年报纸广告18.9%的增长率相比,2011年上半年的增速降低了3.6个百分点。
但由于2010年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增长,具有恢复性增长的因素,而今年前三季度应该是常态的增长,这就说明报业广告仍然有着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2011年前三季度各月来看,1、2月由于元旦、春节的影响,环比、同比都出现下降。
之后的四个月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但进入第三季度后同比增速有所放缓,特别是9月的同比增长率下滑到个位数,可能是一个严峻的信号。
1~9月最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和汽车两个支柱行业的不同趋势。
前三季度房地产成为最给力的行业,广告额大增37.4%,而汽车(交通)广告额却下降2.7%。
这再次印证了产业景气对广告投放影响的规律。
始于2010年4月的房地产调控已经持续了一年半多,市场冷清,销量大幅下滑使得开发商资金链的问题开始凸显,这导致部分房价已经开始松动。
有观点认为,房地产市场的拐点已经到来,房价将进入下降通道。
我们曾经说过,房地产景气与广告投放似乎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当房子热销时,广告不会随之同步增长,而房子滞销时,广告却反其行之。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过多次,似乎成为一种规律。
从这次调控对房地产广告的影响看,2010年4月中旬开始调控,5、6月广告就出现负增长,7月以后虽然恢复增长,但一直处于个位数的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