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0207
- 格式:ppt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47
2011年互联网广告年度报告2011年年度营收总计317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57亿美元,增幅达21.9%。
2011年第四季度总营收达到创记录的89.7亿美元。
2011年第四季度总营收比2010年第四季度提高15.2亿美元(增幅20.4%),比2011年第三季度提高11.5亿美元(增幅14.7%)。
按实际数额以及增幅计算,2011年营收均录得同比增长,首次超过300亿美元大关,主要是由于行业从经济衰退中复苏,并恢复其历史上强劲的增长速度。
在过去十年,营收增加了25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3%。
2011年保持与2010年的季度相同的增长趋势,即第一季度出现轻度季节性下调,此后几个季度均录得增长,并在第四季度录得互联网广告史上最大的季度绝对数额增长(11.5亿美元)。
自2003以来,81%的季度(36个的29个)实现了互联网广告业务正增长。
下半年营收达到168亿美元下半年继续保持营收分额较大的趋势,2011年下半年的营收比例为53%,2010年下半年和2009年下半年的比例分别为53%和52%。
2011年度及季度营收增长在2011年第四季度50大企业掌控90%营收在线广告继续集中于十大领先的广告销售企业,这些公司占2011年第四季度总营收的71%,比2010年第四季度的72%略微下滑;排在11位至25位的企业占2011年第四季度营收的11%,维持2010年第四季度11%的比例。
排在26位至50位的企业占2011年第四季度营收的8%,同样维持2010年第四季度8%的比例。
2011年全年业绩搜索和显示广告继续作为领先的广告形式,移动广告冒起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种类:∙-搜索广告仍然是最大的在线广告营收形式,占2011年营收的46.5%,高于2010年的44.8%。
在2011年,搜索广告营收达到148亿美元,比2010年的117亿美元增长大约27%;∙-显示相关广告营收达到111亿美元,占2011年营收的34.8%,比2010年的96亿美元增长15%。
2011年中国广告市场报告央视市场研究(CTR)据权威研究机构CTR最新发布的中国广告花费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刊例广告同比增长14 %,略低于去年同期,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平均增幅为9.4%,GDP增速回落,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一次有序放缓,同时,中国广告市场在广电新政措施(限娱令、限酒令、限医令),市场与媒体博弈下逐步迈入整合过渡期。
广告花费——媒体电视媒体2011年前三季度依然保持强势媒体态势,广告投放仍以大部份额占据绝对优势,广告刊例收入与全媒体增幅相同,均为14%。
中央台与省级卫视质化效应明显,广告刊例花费增长快于其他级别电视频道,均为21%。
其中省级卫视表现抢眼,在广告时长缩减幅度最大,但刊例花费仍实现了21%的同比增长。
61号令对广告播出的限制,一线卫视媒体刊例价的调整,给二线卫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受限娱令影响,未来媒体广告花费一方面将出现向品牌媒体、优势资源聚拢趋势;另一方面,限娱后电视剧将成“救星”,有较强电视剧购买和制作能力的频道将占优势。
同时受电视剧周期性影响,黄金收视率或将出现阶段波动趋势。
电台媒体以同比增幅30%持续领涨传统媒体。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台媒体重新回归,复苏势头强劲。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台投放中,金融业表现突出,紧追商业及服务性行业和交通业,整体涨幅一路领先高达71%。
报纸、杂志媒体相比去年同期涨幅均为15%,涨势趋缓。
前三季度房地产报纸广告投放总量逐渐逼平商业及服务性行业。
房地产品牌集体发力,以翻倍的增长速度囊括报纸前十榜单第五至八名,数据显示,此增幅主要由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报纸广告增长带动。
而杂志广告投放增幅最快的是个人用品行业,其持续在杂志媒体中增强对高端消费人群的影响。
户外媒体经历多次重大体育赛事,影响颇深,增长基本停滞,仅为1%。
相比之下,北京的户外广告恢复到首位,广州户外资源继续收紧。
但基于大型运动会举办后的运动热潮,绿道骑行项目得到极大的推广和发展,使大批新型投入的自行车亭广告形式倍受青睐。
2011广告展总结(合集五篇)第一篇:2011广告展总结上海广告展的搭建与参展感受2011年7月6日,上海广告展在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这是企业实现自我宣传和推广的大好时机。
我们灵通作为参展商之一,公司非常重视这一展会。
3日早上,我和几位搭建的同事起了个大早先行踏上广告展的征程。
我们主要是搭建和展会期间的维护。
到了上海办好相关的搭建和进场手续后就进入场地,开始布置展会。
确定好展台的方式之后,我们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搭的是地台,这个工程量还挺大的,有的时候地台板放的不稳,需要重复放好几次。
虽然上海的天气很炎热,但是档不住大家工作的热情,反而越干越有劲。
整个地台好之后就是拉型材框架和桁架,确定四周大小。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开始明确分,我是负责拆包拿料。
等自己慢慢熟悉搭建过程自己干的活也多了,也动手自己上锁,拼接小部件。
就这么埋头干了一下午,工程也按计划完成了小部分。
感觉一天下来就是累和热,但是也能学到不少产品搭建知识。
后两天我们按照工程计划一步一步实施,争取利用每一分钟时间,每天都是提前到展馆最后一个离开,在所有搭建人员的努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展台搭建,为后期的展会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三天的搭建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我看到了咱们灵通人在困难面前的团结,也感受到了同事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这种精神将会一直激励着我虚心的学习和认真的工作,做一个合格的灵通人。
7日是展会开幕第一天,我们还是提前到达展馆,看着灵通这么有气势的展台里面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由衷的高兴。
我们灵通人蓄势待发,以饱满的热情等着客人的到来。
这次对灵通产品有兴趣的不止全国各地的客户,还吸引了众多国外的采购商。
在老员工接待客户的过程中我也在旁边多学习,看他们是如何向客户介绍产品,如何交流。
自己也试着接待客户,做一些简单的讲解,让客户能够初步了解我们灵通。
下午的时间我们就是参观展会为主,首先在E4馆看到很多企业做展览用品,有的企业的产品相对较单一,有的也像咱们公司一样做专业的展览用品,相对来说产品也比较丰富,种类齐全,这就是我们行业中的竞争对手。
我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人类花费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现在”,大部分心思都专注于过去的行为或思忖将来。
从前瞻的角度而言,益普索广告研究相信,我们观察到的当前趋势是有实用意义的。
这些趋势或与营销、传播有关,或与广告研究有关。
我们希望您能对此感兴趣,并对您有所帮助。
我们希望它能帮助您为自己的成功做出更出色的规划。
当审视哪一个是最重要的营销沟通趋势时,似乎每个主题都与其他主题有所交融。
因此,很难分离出各个单独的主题,界定一个主题的起点和另一个主题的终点。
这条线到底有多长?我们也并不是仅仅简单分享这十大趋势,更希望通过介绍一些我们所观察到的变化来引起大家的思考。
新兴或“快速增长”市场的重要性将持续增长,其广告和广告研究市场业务均呈两位数增长,而发达国家的增长则约为4~5%。
涵义:跨国/地区的或许希望加大对这些市场的投入,以确保他们拥有足够的资源和对这些市场的洞察来实现最优增长。
这意味着,市场研究公司必须具备强大的团队,以及符合这些新兴市场运作方式及预算的研究解决方案。
互联网营销和消费者在线活动的演变速度将明显加快。
有些人可能是首次运用数字广告并开始这个领域的学习,而另一些人则将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更多的数字活动。
网络搜索将持续增长,横幅广告或许将被更为先进的在线手段所取代,比如:视频、在线电视广告、嵌入广告、移动广告和更具优势的社交网络。
涵义:或许希望投入研究资金,更好地了解各种在线活动怎样帮助他们提升业务,如何按照自己的目标优化在线营销活动,以及在线活动在整个品牌全方位接触点中的角色。
在Ipsos ASI BrandGraph*360数据库中,我们发现,各种数字活动能够相当显著地发挥作用,但它们通常缺乏达到率。
我们注意到,在整体全方位的市场宣传活动中,当在线活动与传统营销活动相结合时,最为有效。
消费者很少只体验在线活动,所以,需要相应的去计划我们的营销活动。
营销接触点持续融合,媒介形式和内容的界限也日益模糊:三种屏幕的融合、内容与媒体的合并、平面媒体可以很容易在网上看到等等。
提前泄密的2011年经济信号作者:李光斗一年一度的央视广告招标被视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自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一路高歌,央视的广告招标再未遇到过下挫的危机,即使全世界经济陷入萧条,中国的经济依然一枝独秀。
央视广告招标被称为是“豪门盛宴”,有志于逐鹿巨大的中国市场的各路品牌麇集于央视的旗帜下,一掷千金。
每次盛宴过后,都会留下各种江湖传说。
今年的央视招标同样透露出很多或许微弱但十分明确的经济信号。
信号之一:越是“红海”中拼杀的企业越需要借助央视的平台。
央视广告招标,看不到房地产大佬的身影,最赚钱的行业是不来赴这场盛宴的。
哪怕行业被妖魔化,哪怕万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住宅供应商,房地产行业也不需要央视,因为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用不着靠电视打广告来和消费者沟通,房子只要盖起来就不愁卖不出去。
这就是所谓的“刚需”。
而那些没有“刚需”的行业必须拿出真金白银,用广告来建立自己的知名度,卖家电的、卖牛奶的、卖酒的……纷至沓来,大有壮士断臂的豪情。
当然,广告打得越多,知名度提升得也越快,销售也越旺。
以钱生钱,不舍不得,是任何企业家都懂的道理。
信号之二:媒体的垄断状况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加强了。
中国是世界上媒体环境最复杂的国家。
中国电视台的数量比西方七个工业国电视台数量的总和还要多,还有具有垄断地位,代表国家形象的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标缘于1994年广告供需出现了矛盾,央视一台独大,黄金段位广告一秒难求,甚至还出现了需最高层领导“写条子”才能在央视黄金段位买到广告时间的“短缺经济学”现象。
公开招标,价高者得,是化解需求矛盾的一种手段。
随后,各省卫视全部上星,中国的广告时间已是供过于求,卫视广告纷纷打折。
但随着国力壮大,盛世初现,中央权威不断增强,再加上央视节目也不断创新,央视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广告招标一招十六年,近十年来年年增长,增幅均超过了国家GDP的增长幅度,此乃世界广告史上的一大奇观。
可以预见的是,电视台数量很多,近年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纷纷在节目上下功夫,收视份额不断提升,湖南卫视2010年的广告收入有望突破3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