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技术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一般零件图技术要求:技术要求:1、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刮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3、零件应经调质处理;4、未标注倒角为C5、圆角R3、R25、零件去除氧化皮。
齿轮参数技术要求1.调制处理后齿轮硬度=229-286;2.齿轮精度8级;3.未注明倒角C2;4.齿轮齿数35,模数6,压力角为20度;2.热处理要求:经调质处理,HRC50~55。
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渗碳深度0.3mm。
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3.公差要求: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4.零件棱角:未注圆角半径R5。
未注倒角均为2×45°。
锐角倒钝。
齿轮轴技术要求:1、45号钢正火 170~217HBS2、未标注圆角为R=2mm3、锐边倒钝技术要求:1、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刮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3、零件应经调质处理;4、未标注圆角为R1,倒角为C1;5.装配要求:技术要求1.装配前箱体与其他铸件不加工面应清理干净,除去毛刺毛边,并浸涂防锈漆。
2.零件在装配前用煤油清洗,轴承用汽油清洗干净,晾干后配合表面应涂油。
3.减速器剖分面、各接触面以及密封处均不允许漏油、渗油,箱体剖分面允许涂以密封胶或水玻璃,不允许使用其他任何涂料。
4.齿轮装配后应用涂色法检查接触斑点,圆柱齿轮沿齿高不小于30%,沿齿长不小于50%,齿间隙为0.10mm。
5.调整、固定轴承时应留有轴向有0.2-0.5mm。
6.减速器内装有50号机械润滑油,油量达到规定的深度。
7.箱体内壁涂耐油油漆,减速器外表面涂灰色油漆。
8.按试验规程进行试验。
变速箱齿轮装配技术要求:1、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2、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就是对零件的尺寸精度、零件表面状况等品质的要求。
它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是零件图重要内容之一。
在零件图上,可用代号、数字、文字来标注出在制造和检验时零件在技术上指标上应达到的要求。
一、公差与配合设计零件的尺寸时,首先要保证部件的工作精度,要求能够确定零件在机器部件中的准确位置;所确定的配合连接关系要适当,并要保证所要求的互换性;其次是满足零件本身机械性能的要求,并便于加工制造。
1.互换性若从相同规格制造出的一批零件中,在装配时任取其中一个不需再经过修配就能保证装配出性能合格的产品,零件具有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件具有了互换性,家便于装配、维修,也是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必须条件。
2.关于公差的基本概念:(1)基本尺寸:设计时根据计算或经验所给定的尺寸;(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a)最大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大界限值;(b)最小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小界限值。
(4)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5)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6)公差(尺寸公差):①指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量,是实现零件互换性必须条件;②就是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③或说上偏差与下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7)零线: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时的一条基准线。
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零线之上偏差为正,零线之下偏差为负;(8)标准公差: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它视察由基本尺寸大小和公差等级两个因素决定的。
根据零件使用性能的不同,对其尺寸的精度程度要求也不同,国家标准规定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标准公差共分20个等级(公差)。
即:IT01、IT0、IT1、IT2 ……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后面的数字是公差等级代号。
IT01为最高一级(即便精度最高,公差值最小),IT18为最低一级(即便精度最低,公差值最大)。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一、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内容零件图除了表达零件形状和标注尺寸外,还必须标注和说明制造零件时应达到的一些技术要求。
大致有下列几方面内容:(1)零件的表面结构。
(2)零件上重要尺寸的公差及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3)零件的特殊加工要求、检验和试验说明。
(4)热处理和表面修饰说明。
(5)材料要求和说明。
图上的技术要求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结构应按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代(符)号标注在图形上,无法标注在图形上的内容,可用文字分条注写在图纸下方空白处,本节主要根据GB/T 131-2006介绍零件表面结构的标注方法。
二、零件的表面结构1.表面结构的基本概念零件的实际表面是按所定特征加工形成的,看起来很光滑,但借助放大装置便会看到高低不平的状况。
零件实际表面的轮廓是由粗糙度轮廓(R轮廓)、波纹度轮廓(W 轮廓)和原始轮廓(P轮廓)构成的,各种轮廓所具有的特性都与零件的表面功能密切相关。
(1)粗糙度轮廓。
粗糙度轮廓是表面轮廓中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的那部分,它所具有的微观几何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它主要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形成的。
如在切削过程中工件加工表面上的刀具痕迹以及切削撕裂时的材料塑性变形等。
(2)波纹度轮廓。
波纹度轮廓是表面轮廓中不平度的间距比粗糙度轮廓大得多的那部分。
这种间距较大的,随机的或接近周期形式的成分构成的表面不平度称为表面波纹度。
它主要由机床或工件的绕曲、振动、颤动、形成材料应变以及其他一些外部影响等原因引起。
(3)原始轮廓。
原始轮廓是忽略了粗糙度轮廓和波纹度轮廓之后的总的轮廓。
一般由机器或工件的绕曲或导轨误差引起。
2.表面结构的参数评定表面结构涉及下面的参数:(1)轮廓参数(GB/T 3505-2000)——R轮廓(粗糙度参数);——W轮廓(波纹度参数);——P轮廓(原始轮廓参数)。
(2)图形参数(GB/T 18618-2002)——粗糙度图形——波纹度图形(3)支承率曲线参数(GB/T 18778.2-2003和GB/T 18778.3-2006)本章节主要介绍评定表面结构的粗糙度轮廓(R轮廓)参数中的两项主要参数:轮廓的算。
零件图纸技术要求
一、 倒角/圆角,除图纸注明外,未注倒角大于C0.5,未注圆角小于R0.3。
如
下图所示:
目的:装配时避免划伤作业人员,并方便装配。
二、 工件表面不得有划伤,重要部件的配合面(如轴、毂)表面处理后用油纸
保护。
三、 除注明外,定位销孔默认线性尺寸公差IT7级,位置度公差IT8级,孔径
公差H7,孔内表面粗糙度RA1.6,图纸中不再作标注:
四、 除注明外,螺纹孔、光孔默认尺寸公差±0.1mm。
这种内侧圆
角等于刀尖
圆弧半径,
并小于R0.3
外部的倒角
大于C0.5
五、使用孔表的图纸(见下图),默认线性尺寸公差IT8级,位置度公差IT9级,孔径公差H8,孔内表面粗糙度RA3.2。
图纸中不再作标注。
六、零件出厂前应自检,合格后再发货。
发货前清除干净碎屑、毛刺等杂物,做到零件表面整洁美观。
七、机加零件涂油防锈,精密面采用油纸、纱网保护防止划伤,钣金零件不得多个叠放防止挤压变形。
钣金件喷涂、镀层前应注意螺纹保护。
塑胶制品防止挤压开裂、变形。
八、螺纹孔、光孔配合面必须倒角去毛刺。
倒角C0.3-C0.5
九、未注尺寸公差GB/T1804-2000-M;
未注形位公差GB/T1184-1996-K.。
第9讲第9章零件图的技术要求9.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9.1.1 零件图的作用机器是由零件组成的,零件是机器制造的单元。
零件分为标准件、常用件和一般零件等。
根据一般零件的形状结构可又分为轴类零件、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
表达零件的图样称为零件工作图,简称零件图。
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它要表示出机器(或部件)对零件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零件的结构和制造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9.1.2 零件图的内容零件图中必须包括制造和检验该零件时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资料。
图9-1是实际生产用的整、清晰和简便地表达出零件的内外结构和形状。
2. 尺寸用一组尺寸,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出零件结构形状及其相互位置的大小。
3. 技术要求用一些规定的符号、数字、字母和文字,标注和说明零件在制造、检验、使用中应达到的一些要求。
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热处理要求等。
4. 标题栏表明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图样的编号以及制图、审核人的姓名和日期等内容。
9.2 表面粗糙度(GB/T131-93和GB/T1031-1995)9.2.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零件的表面经过加工后,看似光滑的表面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高低不平的峰谷痕迹,如图9-2所示。
这种加工表面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的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对零件的配合、耐磨性、抗腐蚀性、目前,在生产中评定零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是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它是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Y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用Ra表示,如图9-3所示。
也可以用近似公式计算。
此外,国家标准规定还可以采用微观不平度加点高度Rz和轮廓最大高度Ry两项评定参数。
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 %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
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机械设计装配图及零件图技术要求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一般零件图技术要求:技术要求:1、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刮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3、零件应经调质处理;4、未标注倒角为C5、圆角R3、R25、零件去除氧化皮。
齿轮参数技术要求1.调制处理后齿轮硬度=229-286;2.齿轮精度8级;3.未注明倒角C2;4.齿轮齿数35,模数6,压力角为20度;2.热处理要求:经调质处理,HRC50~55。
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渗碳深度。
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3.公差要求: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
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4.零件棱角:未注圆角半径R5。
未注倒角均为2×45°。
锐角倒钝。
齿轮轴技术要求:1、45号钢正火170~217HBS2、未标注圆角为R=2mm3、锐边倒钝技术要求:1、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刮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3、零件应经调质处理;4、未标注圆角为R1,倒角为C1;5.装配要求:技术要求1.装配前箱体与其他铸件不加工面应清理干净,除去毛刺毛边,并浸涂防锈漆。
2.零件在装配前用煤油清洗,轴承用汽油清洗干净,晾干后配合表面应涂油。
3.减速器剖分面、各接触面以及密封处均不允许漏油、渗油,箱体剖分面允许涂以密封胶或水玻璃,不允许使用其他任何涂料。
4.齿轮装配后应用涂色法检查接触斑点,圆柱齿轮沿齿高不小于30%,沿齿长不小于50%,齿间隙为。
5.调整、固定轴承时应留有轴向有。
6.减速器内装有50号机械润滑油,油量达到规定的深度。
7.箱体内壁涂耐油油漆,减速器外表面涂灰色油漆。
8.按试验规程进行试验。
变速箱齿轮装配技术要求:1、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一、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内容零件图除了表达零件形状和标注尺寸外,还必须标注和说明制造零件时应达到的一些技术要求。
大致有下列几方面内容:(1) 零件的表面结构。
(2) 零件上重要尺寸的公差及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3) 零件的特殊加工要求、检验和试验说明。
(4) 热处理和表面修饰说明。
(5) 材料要求和说明。
图上的技术要求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结构应按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代( 符) 号标注在图形上,无法标注在图形上的内容,可用文字分条注写在图纸下方空白处,本节主要根据GB/T 131-2006 介绍零件表面结构的标注方法。
二、零件的表面结构1. 表面结构的基本概念零件的实际表面是按所定特征加工形成的,看起来很光滑,但借助放大装置便会看到高低不平的状况。
零件实际表面的轮廓是由粗糙度轮廓(R 轮廓) 、波纹度轮廓(W 轮廓)和原始轮廓(P 轮廓)构成的,各种轮廓所具有的特性都与零件的表面功能密切相关。
(1) 粗糙度轮廓。
粗糙度轮廓是表面轮廓中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的那部分,它所具有的微观几何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它主要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形成的。
如在切削过程中工件加工表面上的刀具痕迹以及切削撕裂时的材料塑性变形等。
(2) 波纹度轮廓。
波纹度轮廓是表面轮廓中不平度的间距比粗糙度轮廓大得多的那部分。
这种间距较大的,随机的或接近周期形式的成分构成的表面不平度称为表面波纹度。
它主要由机床或工件的绕曲、振动、颤动、形成材料应变以及其他一些外部影响等原因引起。
(3) 原始轮廓。
原始轮廓是忽略了粗糙度轮廓和波纹度轮廓之后的总的轮廓。
一般由机器或工件的绕曲或导轨误差引起。
2. 表面结构的参数评定表面结构涉及下面的参数:(1) 轮廓参数(GB/T 3505-2000)——R轮廓(粗糙度参数);——W轮廓(波纹度参数);——P轮廓( 原始轮廓参数) 。
(2) 图形参数(GB/T 18618-2002)粗糙度图形波纹度图形(3) 支承率曲线参数(GB/T 18778.2-2003 和GB/T 18778.3-2006) 本章节主要介绍评定表面结构的粗糙度轮廓(R 轮廓) 参数中的两项主要参数: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和轮廓的最大高度R z。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表面粗糙度;2.尺寸公差;3.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4.材料及其热处理等。
下面简要介绍国家标准对以上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
9.5.2表面粗糙度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在零件加工时,由于切削变形和机床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使零件的实际加工表面存在着微观的高低不平,这种微观的高低不平程度称为表面粗糙度,如图9—21所示。
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在零件图上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常采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砌的定义为: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Y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其几何意义如图9—22所示。
按下列公式算出: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配合性质、疲劳强度、抗腐蚀性、密封性等影响较大。
因此,要根据零件表面的不同情况,合理选择其参数值。
表9—3列出了国家标准推荐的如优先选用系列。
表9—3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砌值GB/T 131—1993规定,表面粗糙度代号是由规定的符号和有关参数值组成,零件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及意义如表9—4所示。
表9—4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及画法4.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标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值标注的方法及意义见表9—6。
需要注意的是,在通常情况下,零件图上注写的表面粗糙度值是的上限值。
这里所称的上限值应理解为:该表面所有的实测值中,当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该表面的粗糙度应认为是合格的。
5.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见表9—76.表面粗糙度的选择选择表面粗糙度时,既要考虑零件表面的功能要求,又要考虑经济性,还要考虑现有的加工设备。
一般应遵从以下原则:(1)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参数值要小;(2)摩擦表面要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小。
有相对运动的工作表面,运动速度愈高,其参数值愈小;(3)配合精度越高,参数值越小。
间隙配合比过盈配合的参数值小;(4)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越小,参数值越小;(5)要求密封、耐腐蚀或具有装饰性的表面,参数值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