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305.00 KB
- 文档页数:9
水泥混凝土路面名词解释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
亦称刚性路面,俗称白色路面,它是一种高级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各种路面。
混凝土路面是用水泥混凝土板作面层的路面。
它是指以水泥混凝土板作为面层,下设基层、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又称刚性路面。
路面概述混凝土路面一般由路基、基层、垫层、面层四部分组成,面层的主要材料就是混凝土,一般要求耐磨、平整、防滑、强度大。
垫层是在温度湿度不适的道路上设置,目的是改变路面的结构,基层应该具有抗变形能力强、抗压抗冲刷、坚实等特性。
素混凝土即普通的混凝土,这类混凝土只在接缝边缘及少数范围内配有钢筋;钢筋混凝土路面,即在路面内部沿着横向纵向布置钢筋形成一钢筋网络;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即在路面板内连续配置钢筋的一种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此种路面又分为有钢筋、无钢筋预应力路面和自应力路面三种;钢纤维混凝土路的抗裂缝能力较高,但是并未大量投入使用,还处于试验阶段;装配式混凝土路面,这是一种在工厂形成预制板然后在施工地点进行铺装的路面,缺点是这种路面的接缝较多,并不能得以广泛使用。
相对于其它路面来说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较高、抗滑性好、耐磨、刚度大、负载能力强,利于夜间行车等优势,同时也有容易受环境影响,路面的接缝较多,日后的修复养护困难等缺点。
施工方法总体部署包括施工管理部门的人员职务分配,施工队伍的人员配置,机械仪器配置及检测,施工时用水用电以及通讯联络的保障,施工总平面布置以及占地计划,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的总体安排等。
施工准备材料的采购,混凝土路面的主要材料是砂、水泥、碎石等,需用材料都应该严格进行检查,必须符合相关规定才能允许材料运输到施工地点,并且要保证足量供应[3]。
混凝土的配合由相关实验室负责,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按照要求进行标准试验,以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之后将合格的原材料进行配合设计调整。
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滑措施说明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好好聊聊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滑措施这回事儿。
为啥要采取防滑措施呢?这就好比您走在冰面上,一不小心就摔个大跟头,这多危险呀!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来说,如果不防滑,车辆行驶就容易打滑,行人走路也容易摔跤,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所以呀,防滑措施至关重要。
那具体有哪些措施呢?首先,刻槽法闪亮登场!这就好比在路面上刻出一道道小沟沟。
操作方法呢,就是用专门的刻槽机,在刚刚铺设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深度刻出一条条平行的沟槽。
您可别小看这些沟槽,它们能大大增加路面的摩擦力。
那刻多深、隔多远合适呢?一般来说,槽深 3 到 5 毫米,槽宽 3 到 5 毫米,槽间距 15 到 25 毫米。
这么一来,车辆和行人走在上面,就像脚底有了“小爪子”,能稳稳抓住路面。
预期效果嘛,那就是让路面的防滑性能大幅提升,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接下来,压纹法登场啦!这就像是给路面做个“按摩”。
在混凝土还没完全凝固的时候,用压纹机在路面上压出一些纹路。
这操作简单又实用,就跟盖章似的。
压出的纹路可以是各种形状,比如波浪形、菱形啥的。
通过这些纹路,也能增加路面的粗糙程度,从而达到防滑的目的。
预期效果呢,就是让路面不仅防滑,还能有独特的外观,美观又实用。
还有一种办法,拉毛法。
这就好比给路面“挠痒痒”。
用钢丝刷或者扫帚等工具,在混凝土表面轻轻拉毛。
这操作简直不要太容易,但是效果却杠杠的。
拉毛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均匀,别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
这样处理后的路面,摩擦力增加,防滑效果那是没得说。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露石法。
这就像是让路面的“石头”露出来。
在混凝土铺设过程中,通过特殊的工艺,让骨料部分露出表面。
这可得掌握好时机和技巧,不然效果可就大打折扣啦。
预期效果就是让路面具有出色的防滑性能,而且还经久耐用。
最后,我得跟您强调一下注意事项。
不管用哪种方法,施工的时候都得认真仔细,不能马虎。
比如说刻槽的时候,深度和间距要严格按照标准来,不然防滑效果可就不好啦。
水泥混凝土路面概述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分类水泥混凝土路是高级路面,它由混凝土面板和基层、垫层组成。
根据材料的要求、组成及施工工艺的不同,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等。
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是就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
所谓普通混凝土路面,是指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和角隅)外不配置钢筋的混凝土路面。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与其他类型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以下优点:(1)强度高。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较高的抗弯拉强度及抗磨耗能力。
(2)稳定性好。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稳性、热稳性均较好,特别是它的强度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不存在沥青路面的那种“老化”现象。
(3)耐久性好。
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好,因此它经久耐用,一般能使用20~40年,而且它能通行包括履带式车辆等在内的各种运输工具。
(4)有利于夜间行车。
混凝土路面色泽鲜明,能见度好,对夜间行车有利。
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
修筑0.2 m厚、7 m宽的混凝土路面,每1 000 m要耗费水泥400~500 t,水约250 t,还不包括养护用的水在内,这对水泥供应不足和缺水地区带来较大困难。
(2)有接缝。
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要建造许多接缝,这些接缝不但增加了施工和养护的复杂性,而且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的舒适性,接缝又是路面的薄弱点,如处理不当将导致路面板边和板角处破坏。
(3)开放交通较迟。
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工后,要过28 d 的潮湿养护才能开放交通,如需提早开放交通,则需采取特殊措施。
(4)修复困难。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后,开挖很困难,修补工作量也大,且影响交通。
路面设计说明4.1、主要技术指标车行道:双车道面层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自然区划:本路段经过地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区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IOOkN横坡:时单向坡4.2、路面结构设计水泥险路面面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20cm。
调平层:级配碎石调平层,厚度4cm底基层:手摆片石,厚度16CIDO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10年,设计基准期内车道所承受的标准轴载BZZ-IOO,累计作用次数为950932次,为中交通等级,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146.2MPa,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可靠度系数为106。
基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1S=100.0(0.O1nun)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1S=310.0(0.O1mm)水泥混凝土设计抗弯(折)拉强度为4.5Mpa(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混凝土弯拉模量29GPa.水泥稳定粒料回弹模量为1500MPa,新建路基30Mpa o4.3、水泥混凝土面层组成设计设计以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产生综合疲劳损坏作为设计标准,以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综合疲劳应力不高于水泥混凝土板的弯拉强度作为控制指标,对路面厚度进行了计算。
中湿段的路面总厚度不小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冻最小厚度。
单车道路面混凝土基本板块尺寸为4.5mX4.5m(长X宽)。
水泥混凝土板厚均为20厘米,设计弯拉强度不小于 4.5MPa,路面面层弯拉弹性模量为Ec=29GPa,要求使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42.5号,所用石料必须满足有关规范对石料强度指标的技术要求,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0-3.5之间。
路面的抗滑以构造深度不低于0.6mm,混凝土水灰比不大于0.46,掺用的外加剂应经配合比试验应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假缝上部的槽口用切缝机进行切割。
构造物横穿公路时,构造物顶面至板底距离小于120Cm时,其顶面及两侧各6m范围内的混凝土面板采用钢筋网补强。
⑴材料要求a.水引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硫酸盐含量小于等于270(⅛g∕1,含盐量不得小于等于3500mg∕1,PH值不得小于4.5,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
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阐明一、编制根据:1、JTG F30-2023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2、JTJ 55-2023 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JTG E30-2023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JTG E42-2023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5、GB175-2023 通用硅酸盐水泥原则6、设计图纸二、工程规定:1、强度等级:C35,28天弯拉强度5.0Mpa2、坍落度:40-60mm3、拌合及振捣措施:机械4、部位:路面砼面层三、材料:1、水泥:湖南金磊南方水泥有限企业生产旳南方牌P.O42.5水泥2、细集料:江西河砂,细度模数2.803、粗集料:采用四都碎石厂碎石,最大粒径31.5mm,4.75-31.5mm合成级配,4.75-16mm 占37%、16-26.5mm 占45%、19-31.5mm 占18%4、水:饮用水5、外加剂:湖南衡阳金栋旺建材有限企业JD型高效减水剂四、砼配合比设计环节:1、基准配合比(C35-B)⑴、试配强度:fc=fr/(1-1.04Cv)+ts=5.82⑵、计算水灰比:W/C=1.5648/(fc+1.0097-0.3595*fs) =0.38采用W/C=0.38 其中fr=5.0,c v=0.12,s=0.15,t=0.72,fs=7.4⑶、根据JTG F30-2023规范,查表4.1.4。
选择用砂率:砂旳细度模数为2.80,选用砂率为S P = 38%。
⑷、设计坍落度为40-60mm,选用S L=60mm。
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单位用水量:W0=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76 Kg选用单位用水量为:180 Kg掺外加剂单位用水量:外加剂:湖南衡阳金栋旺建材有限企业JD型高效减水剂,其减水率为12%~20%,掺量为1.8%,减水率为β=16%;因此用水量W0w=W0(1-β/100)=151 Kg⑸、计算水泥用量:Co=Wo/(W/C)=397 Kg⑹、计算每立方米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397+Mg 0+Ms0+151=245038%=Ms0/(Ms0+Mg0)×100%解之得:Ms0=723Kg/m3Mg0=1179Kg/m3⑺、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397:723:1179:1511 :1.82:2.97:0.38外加剂,掺量为1.6%,水泥用量为397 Kg/m3,水灰比不变则: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97:723:1179:151:7.151 :1.82:2.97:0.38:0.0182、调整配合比(C35-A):水灰比减少0.02,则:⑴、水灰比:W1/C1=0.36⑵、砂率:βs1=38%⑶、用水量:Mw1=151Kg/m3⑷、计算水泥用量:Mc1= Mw1/ w1/c1=419 Kg/m3⑸、计算每立方砼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419+Mg 1+Ms1+151=245038%=Ms1/(Ms1+Mg1)×100%解之得:Ms1=714Kg/m3Mg1=1166Kg/m3⑹、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419:714:1166:151:7.541 :1.70:2.78:0.36:0.0183、调整配合比(C35-C):水灰比增长0.02,则:⑴、水灰比:W2/C2=0.40⑵、砂率:βs2=38%⑶、用水量:Mw2=151Kg/m3⑷、计算水泥用量:Mc2= Mw2/ w2/c2=378Kg/m3⑸、计算每立方砼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378+Mg 2+Ms2+151=245038%=Ms2/(Ms1+Mg2)×100%解之得:Ms2=723Kg/m3Mg2=1179Kg/m3⑹、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78:730:1191:151:6.801 :1.93:3.15:0.40:0.0184、试拌校正40L:设计编号C35-B C35-A C35-C名称称量实际用量称量实际用量称量实际用量水泥(Kg)15.8815.8816.7616.7615.1215.12砂(Kg)28.9228.9228.5628.5629.2029.20碎石(Kg)47.1647.1646.6446.6447.6447.64水(Kg) 6.04 6.04 6.04 6.04 6.04 6.04减水剂(Kg)0.2860.2860.3020.3020.2720.272棍度中上中粘聚性好好好泌水无无无抹面光光光实测坍落度(mm)555060实测容重(Kg/m3)245224512451设计容重(Kg/m3)245024502450五、28天抗弯拉强度成果,各配合比汇总如下:设计编号试配抗折强度(MPa)水灰比灰水比水泥用量(Kg/m3)坍落度(mm)配合比28天抗折强度(MPa)C35-A 5.820.36 2.778397501:1.70:2.78:0.36 6.31 C35-B 5.820.38 2.632419551:1.82:2.97:0.38 6.08 C35-C 5.820.40 2.500378601:1.93:3.15:0.40 5.72按实测成果及经济性、耐久性考虑推荐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97:723:1179:151:7.151 :1.82 :2.97 :0.38 :0.018。
水泥混凝土路面安全技术交底1. 背景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常见的道路路面材料,其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以确保路面使用和维护的安全性。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与特点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下至上分为基层、底层、面层三个部分。
其中,基层为路基土的表面层,底层为碎石、砂石等材料的混合层,面层为水泥混凝土的最表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以下特点: - 高强度:水泥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能够承受车辆和行人的荷载。
- 耐久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经受不同气候条件的侵蚀。
- 平整度:水泥混凝土路面能够提供相对平整的路面,以确保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3. 水泥混凝土路面安全技术交底内容3.1 施工前交底在施工前,需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相关安全技术进行交底,以确保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维护。
施工前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 - 施工方案:介绍施工过程及注意事项,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整个施工流程。
- 施工材料:介绍水泥、砂石、碎石等材料的性能和选用要求。
- 施工机械与设备:说明使用的机械设备及操作细节,包括振动器、摊铺机等。
- 安全注意事项:强调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如戴好相关防护装备、避免高空作业等。
3.2 施工过程交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交底相关安全技术,保证施工人员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交底的内容包括: - 基层处理:介绍基层处理的方法和要求,包括清理、加固等措施。
- 面层施工:说明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浇筑方式、压实方法等。
- 温度和湿度控制:强调施工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品质。
- 阶段性检查:要求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进展进行阶段性检查,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
3.3 验收交底在施工完成后,进行路面的验收交底,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验收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 - 表面平整度:强调路面的平整度要求,防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阐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1、耐用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耐久性,能够耐受汽车行驶的压力,长期使用也不会变形,有良好的抗压性和牢固性,能够抵抗复杂的交通场景,有利于延长路面寿命。
2、安全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表面结构致密,抗滑性强,抑制了车辆滑行,也有利于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3、散热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散热性,可以把路上汽车产生的热量及时辐射,避免路面高温带来的热负担,也可以有效降低车头热风。
4、噪声治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平整度上优于沥青路面,可以降低行车时的噪声,对减少城市噪声有一定的贡献。
5、经济价值: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节约养护费用,长期使用可以大幅度降低路面维护费用。
- 1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及说明一、施工前准备1.设计: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路面工程的设计,包括路面结构、厚度、宽度等。
2.准备材料:准备好水泥、骨料、砂子、水和助剂等材料,并对其进行质量检验和试验。
3.设备准备:准备好挖掘机、压路机、搅拌机、喷淋车等设备,并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4.场地清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杂物、泥土等,并进行场地平整。
二、建立基层1.挖掘: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挖掘,清除表面泥土和杂物,使基层达到设计要求。
2.压实:使用振动压路机对挖掘后的基层进行压实,以提高基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3.铺设石英砂:在基层上铺设一层石英砂,用以填平基层不平整的部分,并保证基层的平整度。
4.打击骨料层:在石英砂上铺设一层打击骨料,用以提高路面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三、标线1.标定线位:根据设计要求,在建设路段的两侧设置标定线位,确定路面的宽度和边界。
2.标线施工:使用喷涂机进行标线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标记道路的中心线、车道线、停车线等。
四、混凝土浇筑1.湿润基层:在混凝土浇筑前,使用水罐车对基层进行湿润处理,提高混凝土的附着力。
2.混凝土搅拌:使用搅拌机将水泥、骨料、砂子和水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得到均匀的混凝土。
3.倒料:将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倒入自卸车,并将自卸车移至施工现场。
4.均匀浇筑:使用自卸车将混凝土均匀倒入施工区域,并使用振动棒进行均匀振捣,使混凝土紧密排列。
5.表面平整:使用平整机对浇筑的混凝土路面进行表面平整,以保证路面平整度和水平度。
6.划缝: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成后,使用划缝机对路面进行划缝,以缩短混凝土的龟裂和开裂。
7.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包括湿润养护、覆盖养护等,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五、验收与维护1.完成验收: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对完成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验收,检查其质量和外观等。
2.修复维护: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定期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修补和维护,及时处理裂缝和坑洞等问题。
阐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道路建设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道路建设中,路面的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了道路建设中的主流选择。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阐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1. 耐久性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制作采用的是水泥、石子、沙子等材料的混合而成,这些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都比较稳定,因此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很高的耐久性。
相对于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更长,而且不会因为高温或者紫外线的影响而老化。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国家的高速公路和机场跑道都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2. 抗压性能好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很好的抗压性能,这主要是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比较牢固,而且石子的硬度较高。
这种结构和材料的特性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会因为车辆的重量而出现沉降或者破裂等问题。
3. 维护成本低相对于其他路面材料,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护成本较低。
一方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较长,因此其维护次数也相对较少。
另一方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护成本也较低。
因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制作材料比较常见,而且普通的维护工作比较简单,不需要使用高科技的设备或者特殊的材料。
4. 环保性能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制作材料主要是水泥、石子和沙子等天然材料,因此其制作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
另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回收利用也比较方便,回收后的材料可以再次用于路面的制作。
这种可回收性也符合国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 不易滑动相对于其他路面材料,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摩擦系数较高,因此不易滑动。
这种特性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雨天或者下雪天气中的抗滑性能较好,对于车辆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6. 安全性能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制作采用的是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因此其表面比较平整。
这种平整的表面可以减少车辆行驶时的颠簸,提高车辆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结构,具有优良的荷载性能和耐久性。
本文将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材料特性、施工工艺、性能特点和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
材料特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由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材料组成。
水泥是水泥混凝
土路面的胶结材料,起到粘结骨料的作用;骨料用于增强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性能;水是混凝土的基本成分,起到混合、固化作用;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渗性能。
施工工艺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通常分为路基处理、基层施工和面层施工三个阶段。
路
基处理包括路基整平、土石方填筑、基层支撑等;基层施工是指在路基处理基础上进行碾压机压实、均匀配料;面层施工则是将混凝土拌合物浇筑、摊铺、翻转、振捣、抹光等工序。
性能特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性能特点:一是耐压性能好,适用于承受
大型车辆的荷载;二是耐磨损,能够长时间保持路面平整;三是抗冻融性好,能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保持稳定性能;四是防滑性好,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维护管理
为了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需要加强维护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及时
修补路面损坏、保持路面清洁、排水系统畅通、加强防护等。
定期检查和维修是保持水泥混凝土路面长期使用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优良的路面结构,在公路建设中有着广泛
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配、施工工艺和维护管理,可以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能和使用寿命,为交通运输提供良好的保障。
6.3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及说明xxx改建工程,K0+000~K0+335段及K0+500~K0+985段局部路面损坏严重的需挖补原水泥面层。
路面C35 厚26cm水泥砼路面11648m2,主要为主车道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分幅进行.路面混凝土采用有资质的C35商品混凝土。
6。
3。
1 路面混凝土施工方法(1)模板工程①模板的选用路面混凝土采用26cm高定型槽钢模板.②模板安装经测量放样后,路面砼模板按照单车道的宽度沿行车方向安装,安装好后刷脱模剂就可以进行路面混凝土的浇筑。
模板安装如下图所示。
书,进厂钢筋进行分批检查试验验收后,按种类、进厂时间堆放。
①钢筋加工钢筋加工由专门技术人员开具钢筋加工配料单,交加工厂加工。
加工前的钢筋先进行调直除锈工作,并制作样品,样品合格后按配料单计划进行加工.加工完成的钢筋按使用部位、种类挂牌分类垫放于方木上.②钢筋的运输及安装加工完毕后的钢筋由手推车运输至安装现场.钢筋的安装按设计要求进行。
钢筋及扎线均不得接触模板。
安装完毕的钢筋,按三检制度检查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3)商品砼①搅拌设备计量误差要求所选定的商品砼厂,其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的配套容量必须满足施工现场机具的施工要求,搅拌设备的类型必须是强制式的,搅拌设备应能稳定可靠地供应足够的水泥混凝土拌和料、充足的供水供电.进入搅拌设备的各种原材料须通过严格的试验检验,每个搅拌设备者须用法定计量单位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计量标定,计量允许误差要求如下:水泥:±1%;砂:±2%;粗骨料:±2%;水:±1%;外加剂:±2%.要特别注意雨天或阵雨后必须及时按砂石含水量来调整加水量和砂石料称量.混凝土坍落度应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②搅拌时间强制式搅拌设备的拌和时间不少于90秒,同时严格禁止在拌合及卸放熟料时,提前向拌合机内倾倒生料。
下一拌生料必须在上一拌熟料卸完后方可进料。
水泥路面水泥路面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结构材料,具有承载能力强、耐磨耐压等优势。
水泥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基础的道路路面,其构造简单但功能强大,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泥路面的特点、施工工艺、维护管理等方面内容。
特点1.承载能力强:水泥路面由水泥混凝土构成,具有优异的承载能力,能够承受车辆和行人交通的重压。
2.耐磨耐压:水泥路面经过专业设计和施工,具有很好的耐磨耐压性能,能够承受长期的交通压力而不易出现损坏。
3.施工简单:水泥路面的施工工艺相对较简单,过程清晰明了,便于监理和管理。
施工工艺水泥路面的施工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路基处理:确保路基平整、排水畅通,为后续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做好准备。
2.基层处理:在路基上铺设一层较薄的砾石或碎石作为基础层,用以增加路面的稳定性。
3.配合比调整:根据设计要求,将水泥、砂、砾石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砼。
4.浇筑铺装:将调制好的砼浇入路面模板内,经过摊铺、压实、整平等工序,形成均匀平滑的路面。
5.养护保养:完成路面施工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保养工作,保证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维护管理水泥路面的维护管理对延长路面寿命、保证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常见的维护管理措施包括:1.定期巡查:定期对水泥路面进行巡查,及时发现裂缝、坑洼等问题,并做出修补和处理,避免问题扩大影响路面安全性。
2.清洁保养:保持路面清洁,定期清除沙石和杂草,避免积水和污物对路面造成损害。
3.补修加固:发现路面损坏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修补,对于破坏严重的路段,可考虑进行加固处理。
4.防水防腐:定期进行路面防水、防腐处理,保护水泥混凝土路面免受雨水、化学腐蚀等侵害。
综上所述,水泥路面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的优质材料,具有承载能力强、耐磨耐压等特点。
通过合理施工和科学维护管理,可以确保水泥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为公共交通和城市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撑。
说明1. 路面设计原则、设计依据及标准、路面结构设计及路面材料要求等1.1.路面设计原则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当地筑路材料供应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使路面设计在使用年限内满足本路段的交通承载力、耐久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按以下原则进行路面设计:路面设计依据交通量、道路等级、交通组成等基础资料,考虑沿线气候、水文、地质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密切结合湖南省等级公路路面施工技术经验及施工区域的气候条件,本着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结合路基工程进行综合设计。
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积极推广成熟的科研成果,对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路面设计方案中积极、慎重地加以运用。
1.2.路面设计依据及标准1.2.1.路面设计依据现行的国家或部颁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0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湘交基建【2010】355号文《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干线公路建设管理的通知》、《湖南省普通干线公路路面设计指导意见》湘交基建【2011】486号文等;《关于将祁阳木梓圩至金洞牛头山公路祁阳境内非城镇段路面设计变更的函》、《关于将祁阳木梓圩至金洞牛头山公路公路路面设计变更的函》(祁木牛字【2014】1号)◆沿线筑路材料调查及试验成果;◆沿线土质调查、地下水位情况调查结果;◆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项目实测轴载调查。
1.2.2.路面设计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为标准轴载,以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产生的疲劳断裂作为设计的极限状态,结构设计基准期为20年。
1.3.路面结构设计1.3.1.路面结构设计根据实测轴载调查,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重交通荷载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按特重交通荷载等级。
故本项目采用以下路面结构城镇段土质路基路面结构层(总厚度77厘米):表面层: 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下面层: 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封层: 1cm沥青表处封层上基层: 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 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16cm厚3%水泥稳定碎石垫层: 15cm厚天然砂砾石质路基路面结构层(总厚度62厘米):表面层: 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下面层: 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封层: 1cm沥青表处封层上基层: 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 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16cm厚3%水泥稳定碎石老路加铺路面结构层(总厚度44~48厘米):表面层: 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下面层: 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封层: 1cm沥青表处封层上基层: 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 16~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非城镇段:土质路基路面结构层(总厚度82厘米):面层: 30cm厚C30现浇水泥混凝土封层: 1cm沥青表处封层基层: 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18cm厚3%水泥稳定碎石垫层: 15cm厚天然砂砾石质路基路面结构层(总厚度67厘米):面层: 30cm厚C30现浇水泥混凝土封层: 1cm沥青表处封层基层: 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18cm厚3%水泥稳定碎石老路加铺路面结构层(总厚度46~56厘米):面层: 30cm厚C30现浇水泥混凝土封层: 1cm沥青表处封层基层: 15~2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隔离层旧路:处治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1.4. 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混合料要求、级配组成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测,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沥青路面集料的选择必须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确定料源尽可能就地取材。
质量符合使用要求,石料开采必须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平衡。
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1.4.1道路石油沥青为提高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分区及交通使用要求,本项目选择使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当缺乏所需标号的沥青时,可采用不同标号掺配的调和沥青,其掺配比例由实验决定。
掺配后的沥青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沥青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开存放。
除长期不使用的沥青可放在自然温度下存储外,沥青在储罐中的贮存温度不宜低于130℃,并不得高于170℃。
桶装沥青应直立堆放,加盖毡布。
道路石油沥青在贮存、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中。
1.4.2 SBSⅠ-D改性沥青SBSⅠ-D改性沥青技术要求制造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应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
供应商在提供改性沥青的质量的报告时应提供基质沥青的质量检验报告或沥青样品。
改性沥青宜在固定式工厂或在现场设厂集中制作,也可在拌合厂现场边制造边使用,改性沥青的加工温度不宜超过180℃。
使用前改性 必须搅拌均匀。
1.4.3乳化沥青本项目粘层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PC-3。
乳化沥青技术要求1.4.4粗集料沥青层用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粗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或者施工单位自行加工。
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符合下表规定。
当单一规格集料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而按照集料配合比计算的质量指标复核要求时,工程上允许使用。
对受热易变质的集料,宜采用经拌合和机烘干后的集料进行检验。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面层粗集料宜采用玄武岩,以提高路面的抗磨性,提高路面使用寿命,采用玄武岩有困难的可选用优质石灰岩代替,但应符合上表要求。
1.4.5细集料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
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质量要求如下表。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机制砂宜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其级配应符合S16的要求。
1.4.6填料沥青混合料用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过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
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流出,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1.4.7纤维稳定剂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的纤维稳定剂宜选用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等。
1.4.8沥青面层混合料要求、级配组成及施工要求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并应与压实度厚度相匹配。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的级配范围。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宜根据公路等级、气候及交通条件选择粗型或细型混合料。
粗型和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关键性筛孔通过率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二级路宜参照一级路的技术标准执行。
密集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实验技术标准1.5.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及材料特性1.5.1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面层板块划分及接缝设置原则普通混凝土面板一般采用矩形,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互相错位,纵向接缝的间距(即板宽)宜在3.0~4.5m范围内选用,横向接缝的间距(即板长)应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宜为4~6m,面层板的长宽比不宜超过1.35,平面面积不宜大于25m2。
钢筋混凝土面层宜为6~15m,面层板的长宽比不宜超过2.5,平面面积不宜大于45m2。
①纵向接缝纵向接缝的布设应视路面总宽度、行车道及硬路肩宽度以及施工铺筑宽度而定:1、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
纵向施工缝应采用设拉杆平缝形式,上部应锯切槽口,深度宜为30~40mm,宽度宜为3~8m,槽内应灌塞填缝料。
2、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纵向缩缝,纵向缩缝应采用设拉杆假缝形式,锯切的槽口深度应大于施工缝的槽口深度。
纵缝应与路线中线平行。
在路面等宽的路段内或路面变宽路段的等宽部分,纵缝的间距和形式应保持一致,路面变宽段的加宽部分与等宽部分之间,应以纵向施工缝隔开。
加宽板在变宽段起终点处的宽度不应小于1m。
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设在板厚中央,并应对拉杆中部100mm范围内进行防锈处理。
施工布设时,拉杆间距应根据横向接缝的实际位置予以调整,最外侧的拉杆距横向接缝的距离不得小于10mm。
②横向接缝每日工作结束或因临时原因而中断施工时,需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尽可能设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
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
横向缩缝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重交通荷载公路的横向缩缝,应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
传力杆的设置不应妨碍相邻混凝土板的自由伸缩,钢筋表面应做防锈处理。
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造物处,或者与其他道路相交处,应设置横向胀缝。
胀缝条数应根据膨胀量大小设置。
胀缝宽宜为20~25mm,缝内应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
传力杆应采用光圆钢筋。
③交叉口接缝布设两条道路正交时,各条道路宜保持本身纵缝的连贯,而相交路段内各条道路的横缝位置应按相对道路的纵缝间距做相应变动,保证两条道路的纵横缝垂直相交,互不错位。
两条道路斜交时,主要道路宜保持纵缝的连贯,而相交路段内的横缝位置应按次要道路的纵缝间距做相应变动,保证次要道路的纵缝相连接。
相交道路弯道加宽部分的接缝布置,应不出现或少出现错缝和锐角板,当出现错缝、锐角板时,宜加设防裂钢筋和角隅补强钢筋。
在次要道路弯道加宽段起终点断面处的横向接缝,应采用胀缝形式。
膨胀量大时,应在直线段连续布置2~3条胀缝。
1.5.2水泥混凝土面板配筋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的异型板、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桥头搭板过渡板、路面结构下有箱形或管状构造物(其顶面距面板底面距离小于1.2m)通过、高填方、填挖交界段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面层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
◆面板配筋钢筋混凝土路面面板纵横向配筋采用C12钢筋,纵向钢筋间距一般为20cm,横向钢筋间距一般为25cm。
钢筋网与拉杆或传力杆相互干扰时,应酌情调整其相互位置。
纵向钢筋设置于面板顶面以下1/2~1/3板厚处,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
纵向钢筋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35倍钢筋直径,搭接位置应错开,各搭接端连线与纵向钢筋的夹角应小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