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 格式:docx
- 大小:25.99 KB
- 文档页数:4
08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梳理(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2)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会计算气温日较差)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海洋上8月,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会计算气温年较差)(3)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A. 0.6℃B. 0.06℃C. 6℃D. 60℃2.如图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是()A. 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B. 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C. 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D. 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3.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的地区是()A. 高山上B. 高原地区C. 沿海地区D. 内陆地区4.暑假期间,一野外考察组对右侧等高线地形图所示的济宁市某区域考察。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B.①地位于王庄的正东方C.小河②河段比③河段流速快D.图中陡崖高度超过200米(2)下列四地中,最适宜考察组野外宿营的是()A.①地B.②地C.④地D.⑤地5.读“等温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温度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若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B.该图表示北半球夏季C.该图表示南半球冬季D.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6.当海拔500米的地方气温为28 ℃时,海拔4 500米的地方气温是( )A. 0 ℃B. 2 ℃C. 4 ℃D. 8 ℃7. 下图为等值线图,数值关系是a﹥b﹥c﹥d,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汇报人:日期:•气温的变化•气温的分布•气温的影响因素目录•气候变化对气温的影响•气温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展望01气温的变化日夜气温变化白天升温,夜晚降温01这是大多数地区气温的典型变化模式。
在白天,太阳的辐射能量会导致气温上升,而在夜晚,由于缺乏太阳辐射,气温通常会下降。
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时间02在一天中,最高温通常出现在下午2点至4点之间,而最低温则通常出现在凌晨4点至6点之间。
季节性变化03在夏季,白天的温度通常较高,而夜晚的温度则相对较低。
在冬季,情况正好相反。
这两个季节的气温较为温和,通常介于夏季和冬季之间。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而秋季气温则逐渐降低。
季节气温变化春季和秋季夏季的气温通常较高,尤其是在赤道地区。
在北半球的夏季,气温通常比冬季高20°C至30°C。
夏季冬季的气温通常较低,尤其是在极地地区。
在北半球的冬季,气温通常比夏季低20°C至30°C。
冬季纬度纬度对气温有显著影响。
靠近赤道的地区通常较炎热,而靠近两极的地区则较寒冷。
这是因为太阳的辐射在赤道附近最强,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弱。
海拔海拔对气温也有影响。
海拔越高,气温通常越低。
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降低,空气能够吸收和传导的热量也减少。
地理位置与气温变化02气温的分布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通常会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倾斜角度使得太阳辐射在赤道地区最为集中,而高纬度地区则接收较少的太阳辐射。
纬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不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差异通常以摄氏度(°C)为单位。
例如,赤道地区的平均气温通常比极地地区高出约20°C。
不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差异极端气温(如最高和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不同纬度地区。
例如,热带地区经常出现高温,而极地地区则经常出现低温。
极端气温的分布纬度与气温分布经度与气温分布经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经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某些地区可能会受到季风、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气温的分布与变化一、气温的空间分布指气温在全球各地区分布状况及其有规律的变化,叫气温的空间分布。
就全球而言,气温的空间分布从低纬到高纬递减分布规律。
全球最高气温绝对值出现在北纬30°大陆内部的沙漠中;北半球最低气温绝对值出现在西伯利亚;全球最低气温绝对值出现在南极大陆上。
我国最高气温出现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最高值达48.9℃;最低气温出现在黑龙江的漠河地区,气温达-52.3℃。
气温的垂直变化,一般规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二、阿济济耶有世界“热极”之称,位于北非利比亚的首都黎波里以南约50~100千米处。
这里气候炎热少雨,终年高温,1月份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夏季平均气温在30℃以上。
在这里测得的世界气温最高绝对值记录为57.8℃,称为世界热极。
三、气温垂直递减率又称“气温直减率”或“垂直温度梯度”。
大气近地面这层叫对流层,对流层内的温度在正常情况下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
这是因为对流层空气的热源来自地面,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首先使地温升高,地面再以辐射的形式将热传给大气,因此,越近地面的空气获得的热量越多,温度越高。
在对流层的不同高度,气温垂直递减率并不相同,平均为0.6℃/100米,即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减小随纬度、季节、湿度等条件不同而不同。
陆地上夏季因近地面层气温升高而使气温直减率增大,冬季近地面层气温低,气温直减率减小。
同理,白天直减率要大于夜晚,干燥地区或干燥季节直减率要大于湿润地区或湿润季节,低纬气温直减率大于高纬。
利用垂直递减率计算某地的气温或高度计算方法:分三步进行:1.求两地高差 H1-H22.求两地温差 T1-T23.T1-T2=(H1-H2)×0.6℃/100米。
4个未知数中,只要知道了3个,即可求得第4个。
四、等温线弯曲的分布规律五、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等温线变化示意图解说影响因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或纬度)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海洋影响程度不同夏季:内陆向高纬凸冬季:内陆向低纬凸A、B、C同纬度,B处内陆。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说出等温线的含义,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温度,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
2、能根据气温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气温和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了解世界各地异彩纷呈的优美风光,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
能够依据气温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
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五)、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新课导入:
一、气温的变化
给学生欣赏几张同一季节不同地区不同景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区别,引出气温降水这一课题。
(师:冬季,我国的黑龙江是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而我国的海南岛却郁郁葱葱的椰风海韵?两者之间差异如此之大,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对,这主要是由气温的差异造成的。
那么,气温是指什么呢?它的单位、和单位符号又是怎么样的?)
(学生填空)
(老师给出几个温度值,学生读出来,并强调零下温度的读法。
)
(师: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天气预报播放的气温是指什么气温?是怎样测定出来的?下面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阅读课本53、54页,看哪个同学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回答)
(师: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
气温的测定通常利用气象园中的百叶箱来进行,气象台使用的温度就是在百叶箱里面温度计测出来的空气温度。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师:同学们看到课本53页图3.10,一起来认识温度计及计算日平均气温。
图3.10中有4支温度计,每支温度计所显示的气温都有对应的时间,同学们能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吗?)(学生回答,并开始读数。
)
(师:好了,想必大家都已经完成了,现在一起大声的告诉老师8时时的气温是多少,14时时的......读出的四个时刻的温度了,那我们如何利用这几个温度值来计算当天的平均温度呢?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
(学生举手回答)
(师:)依此类推,如何计算一个月的平均气温?一年的平均气温。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日平均气温=以上四个时间观测的气温之和/4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的每天的日均温相加/这个月的天数
年平均气温=每个月月均温之和/12
师:课本的开头提到了气温日变化,气温日较差,那么什么是日变化,什么是日较差,我们一起通过图表来认识一下......那么气温年变化年较差呢?......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气温随时间变化是具有一定规律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师:可以看出同学们都会从图表上找信息了啊,懂得从图表上读取信息很重要,学会根据数据信息绘制图表也很重要,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绘制气温曲线图。
师:从以上我们学习所涉及到的几个气温曲线图中可以看到,一天之中,气温有高有低,一年之中,气温也有高有低。
由此可见,不同的时间,气温是不同的。
那么,同一时间,全球各地的气温是否相同呢?
二、气温的分布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要了解气温的分布,我们先要从学习等温线入手,)(师:我们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那么什么是等温线呢?大家学过等高线,知道等高线就是地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
谁能从等高线的定义推断出等温线的含义呢?)
(学生回答: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
(师:那么同学们能看得懂等温线图中的内容吗?从图中我们有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呢?。
高低温中心.....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温差越大,等温线越稀疏的地方温差越小。
)
设问:了解等温线图的判读后,我们再来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观察课本56页的图3.17,并回答图下方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先抢先答)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原因是什么?
2.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的主要纬度范围。
3.等温线分布与纬度平行吗?等温线在什么位置发生弯曲,为什么?同一时刻,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和山地地区的气温相同吗?
师:要问同一时刻,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和山地地区的气温相同吗?下面给你解答,请观察图片,说说山脚和山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计算)
师:对世界整体的平均气温分布学习完毕后,我们再从两个月份来解析世界平均气温的的分布规律,看看同学们是否都掌握了刚才所学内容。
1、概括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
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
3、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的气温高?7月哪里的气温高?
课后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那么多知识,下面我们一起用练习来巩固一下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也考一考大家,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上课最认真。
)
做课堂练习
1、世界最冷的大陆_______,最热大陆_____,寒冷区域最大的洲_____。
2、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时。
3、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最高气温出现在___月,海洋____月。
最低气温___月,海洋___月。
4、7月份,广西和里约热内卢哪个地方气温高?为什么?
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
B.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
D.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气温的变化
1、含义及表示方法
2、测定
(1)日平均气温
(2)月平均气温
(3)年平均气温
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2、规律(略)
观察P74页 “地形雨示意图”,结合相关课文,思考并完成下面连线。
受热
“膨胀上升” 地形雨 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
遇山坡“爬升” 锋面雨 山地迎风坡
冷空气“抬升”暖空气 对流雨 冷暖气流活动频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