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实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习要点1.知道流体具有流动性.2.了解流体流动时压强的特点:在流体稳定流动的过程中,流速较大的位置,流体的侧压强较小;流速较小的位置,流体的侧压强较大.3.了解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4.能用流体流动时压强的特点简单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较大.3.了解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4.能用流体流动时压强的特点简单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点讲解1.流体的流速和管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如上图所示,当液体稳定流过粗细不均匀的管子时,因为没有液体从管壁流入和流出(液体具有不可压缩性),所以在相等的时间内流经每一横截面的液体的体积一定相等.设是液体流经横截面的速度,是液体流经横截面的速度.则在单位时间内流经的液体的体积等于,流经液体的体积等于.所以有:.或写成:.即在同一根管子中,对于不可压缩的液体来说,流经管内任何一个截面的速度与截面积的大小成反比.即液体在管内稳定流动时,管子细的地方流速大,粗的地方流速小.2.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如上图所示,取—根粗细不均匀的管子,并且在粗细不同的地方各接上几根上端开口的竖直细管.当液体稳定流过时,会看到流体在各竖直管中上升的高度是不同的.管子细的地方上升的高度比较低,管子粗的地方上升的高度比较高.竖直细管下面的压强,等于细管中液体的压强与液面上的大气压强之和.竖直管里的液柱高,表示这个细管下面的压强大;液柱低,表示这个细管下面的压强小.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在管中稳定流动时,管子粗的部分压强大,管子细的部分压强小.参看以下动画:当气体在管中流动时,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如图所示,管子的粗部和细部连接着一根细管,细管中有液体.当管中的气体不流动时,细管两边的液面是相平的.若使气体在管中作稳定流动,则发现接在粗部细管中的液面下降,接在细部细管中的液面上升.这表示粗部气体的压强大,细部气体的压强小.由以上讨论可得出如下结论:流体在管中稳定流动时,在管子细的地方,流速大,压强小;在管子粗的地方,流速小,压强大.3.机翼的升力产生的原因:飞机飞行时,机翼上下方空气流动的快慢不同,机翼的上下方产生的压强差是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飞机飞行时,机翼的形状决定了机翼上下表面流动的空气流速是不同的.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一般上方弯曲,下方近似于直线,(严格地说机翼表面呈流线型).飞机飞行时,空气跟飞机做相对运动.由于上方的空气要比下方空气行走较长的距离,机翼上方的空气流动比下方要快,压强变小;与其相对,机翼下方的空气流动较慢,压强较大,致使机翼上面比下面气流速度快.结果上面气流对机翼的压强比下面气流对机翼的压强小,这一压强差就是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的原因.参看以下动画:典型例题例1在一条河的两个宽窄不同的地方,如果水流的速度相同.那么这两处水的深度有什么不同?分析与解答:根据流体的流速与管(这里是河流)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既然水在宽窄不同的两处流速相同,那么水在两处的横截面积也应该相等.所以宽处的水浅些,而窄处的水深些.注意:水流的横截面积不仅与河的宽窄有关,还和水的深度有关系.例2桌面上放着两只乒乓球,相距约1cm,如果用细口玻璃管向两球之间吹气.会发生什么现象?错解:向两只乒乓球之间吹气,因为乒乓球很轻,所以会看到乒乓球向两边滚动而离得越来越远.警示:用细口玻璃管向两只乒乓球之间吹气,吹出的气流速度很大,根据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因此两乒乓球之间气体的压强减小。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气体的压强和流速之间的关系,确定它们之
间的规律。
实验器材:雾化器、压力计、导管、计时器。
实验步骤:
1.将雾化器接到导管上,并将导管连接到压力计上。
2.开启雾化器,在观察到雾化器开始喷出雾的时候,用计时器计时。
3.记录下计时器所显示的时间和压力计所显示的压力值。
4.调节压力计显示的压力值,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记录了多组
数据。
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压力下气体的流速,并将数据绘制成图表。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可以发现气体的流速与压强成反比关系,即当
压强增大时,气体的流速会随之减小,当压强减小时,气体的流速会随之
增大。
实验结论:气体的流速与压强成反比关系。
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创新实验摘要:流体力学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就是流体力学的基础。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对本节课实验部分进行改进,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学生更加认可本实验的结论。
关键词:流体力学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创新实验一、基本概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其实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流体力学,同时它也是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延伸与拓展。
主要是由“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以及衍生出“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两大知识点组成。
本节课是前面知识点的升华,同时它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的紧密,对学生学习物理后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很有帮助。
如何抓住初中生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特点,用实验探究、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物理规律,从而让学生能进一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回归生活。
二、学生的学困点1.学生的思维和认知不足。
流体力学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学生对流体力学现象的理性思维和认知不足,因此,学生虽然对本节课的情境创设与实验探究具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有所欠缺,老师要及时地进行兴趣激发和技巧引导,不要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记住结论,而是真正地通多实验探究以及实验现象理解实验结论,并且进行内化,学会举一反三,进行知识点的迁移,真正做到物理回归于生活。
2.初中生记忆特点。
根据资料显示,中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步入记忆力的全盛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中学生的无意识记忆虽然较明显,随着心理活动有意识记忆日益占主导地位,记忆的程度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不断扩大。
促进记忆的方法有很多:(1)定位法;(2)形象记忆法;(3)联想记忆;(4)谐音记忆。
而我们物理学中的实验演示就有助于学生形象记忆。
但是,在对比定性探究和定量探究毋庸置疑肯定是后者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
三、创新实验设计1.设计思路。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变化对流体内部压强的影响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变化对流体内部压强的影响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在静止或运动状态下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涉及流体力学的研究中,压强和流速是两个最基本且关系密切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流速变化对流体内部压强的影响。
一、流体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流体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的大小,它是描述流体静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
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流体压强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压强(P)= 力(F)/ 面积(A)其中,力的单位用牛顿(N),面积的单位用平方米(m²),压强的单位用帕斯卡(Pa)或牛顿/平方米(N/m²)。
除了帕斯卡,常用的压强单位还有标准大气压(1 atm = 1.013 × 10⁵ Pa)和毫米水柱压力(1 mmH₂O ≈ 9.81 Pa)。
二、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流速是指流体通过某一横截面积的体积流量与该横截面的面积之比,它是衡量流体运动快慢的指标。
在一定条件下,流速的变化会对流体内部压强产生影响。
1. 流速增大导致压强降低根据伯努利定理,流速增大会导致流体的动能增加,静压能减小,从而引起压强的降低。
这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表达:P₁ + 1/2ρv₁² + ρgh₁ = P₂ + 1/2ρv₂² + ρgh₂其中,P₁和P₂分别为两个点的压强,ρ为流体的密度,v₁和v₂为两个点的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h₁和h₂为两个点的高度。
由此可见,当流速增大时,压强P也会相应降低。
2. 流速减小导致压强增加与上述情况相反,当流速减小时,流体的动能减小,静压能增加,因而压强也会相应增加。
这与伯努利定理的描述是一致的,流速减小会导致压强增加。
三、实际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以及流速变化对压强的影响,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喷泉是一个常见的示例。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认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相关现象,体验由流体压强差产生的力。
2.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会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3.知道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各种现象。
2.通过实验,体会并能够解释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3.体验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由于流体压强差异而产生的自然奥秘,引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培养学生交流讨论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教具准备硬币、漏斗、乒乓球、纸片、塑料吸管、飞机机翼模型、风扇、多媒体课件、小木条等。
一、情景引今天,我们先请四位同学来进行两项比赛。
项目一:硬币“跳高”比赛。
教师提问:是什么力使得硬币向上“跳”起来呢?项目二:“漏斗吹球”比赛。
(比赛规则:用手掌托着乒乓球,把乒乓球放在翻转的漏斗中,用嘴通过漏斗向下吹气,同时放开手。
看到了什么现象?)教师提问:乒乓球为什么在漏斗下方不会掉下来呢?教师讲述: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物理课堂。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教师: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好,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流体的流动速度与压强的关系。
同学们的桌子上有乒乓球两个,小木条两根,饮料吸管一支,大号注射器一支,装满水的水槽一个,两只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饮料吸管,两张纸等器材。
自由选择器材,做一到二组实验。
提示可以用嘴吹气产生气流,用注射器喷射水产生水流,通过一些物体的运动状况来分析判断压强大小的变化。
这里提供几个参考实验装置,请看大屏幕,如图所示。
同学也可以自己设计别的实验方案。
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板书设计第4节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流体: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二、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结论: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三、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学习目标1、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能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
3、能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简单解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现象和应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香蕉球》,香蕉球是如何踢出的呢?二、展示学习目标1.能总结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知识,解释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及相关现象。
三、新课教学1、根据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44页,将收获和疑惑整理在教学案上。
(可以通过所带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二、展示交流:(一)流体: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二)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演示实验1、2: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需要达到的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学生动手实验认识流体认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认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观点认定学习目标,有的放矢的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边流体压强的特点做铺垫。
结论: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讨论:使气球吸住的方法有几种?演示实验3:“吹吸管”----生活中的应用?“吹纸条”----吹“蜡烛”,吹“乒乓球”,吹“纸船”呢?演示实验4:向两纸船之间喷水现象:两纸船靠近分析实验现象结论:液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结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由(1)、(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学以致用:航海规则为什么规定两艘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动手实验并讨论认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动手实验并讨论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列表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初步总结结论总结结论。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学习,鼓励学生从各种途径获取知识。
教师姓名李廷璐单位名称吉木乃县初级中学填写时间2020年7月31日学科物理年级/册八年级/下册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名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难点名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生小实验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流体压强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学生对流体压强理解起来比较难,从实验角度更能让他们理解流体压强与流
速的关系。
难点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小实验来推理和验证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准备四组学生小实验。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吹一片纸;
2、吹硬币;
3、吹两片纸;
4、吹拱形的纸。
通过身边常见的四个小实验来验证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李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
下图的实验中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A.纸片靠拢 B.纸带被吹起
C.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 D.两个乒乓球靠近
【答案】B
【解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及压力势能探讨(再修改)(山东省嘉祥县卧龙山街道卧龙山中学:李殿亮)我们现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对于流体速度和压强的关系都是这样叙述的“在流体速度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体速度小的地方压强大”。
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和结论是错误的。
例如我们拿着一张纸,让纸竖直下垂,然后我们对着纸垂直吹气,可以看到纸斜向上飘起,此时纸的下方气体流动的速度一定大于纸上方气体的速度,按照上面的结论,纸下方气体流速大向上的压强小,同理纸上方的气体向下的压强大,两者的合力向下,纸应向下运动,由于纸受重力作用方向又向下,纸更应该向下运动,而不应向上飘起。
如此简单的事例,就说明课本上的结论不对。
我们再解释上面的例子,当吹出的气体遇到竖直下垂的纸的阻力时,气体的动能就减小转化成压力势能,压力势能变大,压强变大。
纸斜向上飘起,当使纸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矩与使纸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矩相等时,纸就不再上飘了。
以后再吹出的气体受阻压强(压力势能)变大后,马上对纸的斜下方的气体膨胀做功,又再次把气体的压力势能转化成气体的动能,此时纸下方气体的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密度)应大于纸上方气体的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密度),纸下面的气体向上的压强大于纸上面气体向下的压强,纸下面的气体速度也大于纸上面的气体速度。
原因是我们吹的能量(增加的能量)转化成了纸下面的气体的动能和气体的压力势能,由于温度不变我们认为气体的内能不变。
因此纸下面的气体的速度变大和压强也变大。
因此纸斜下面的气体与纸上面的气体相比速度大,压强也大。
这个例子说明流体速度大的地方,流体的压强也可以大,与物理课本上的内容矛盾。
所以物理课本上的“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是不对的。
原来我们的吹是在不断的补充机械能量,使纸下面的气体的机械能(动能和压力势能)在增大,流体的机械能根本不守恒。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压力势能?我认为:当物体四周都受到向中间挤压的压力作用后,物体的体积一定缩小;物体就有了反抗这种变化而要膨胀做功的本领,我们把这种因物体体积的大小发生变化而具有的做功的本领叫做压力势能。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观察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根据伯努利方程,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本实验通过观察两张纸在吹气过程中向中间靠拢的现象,验证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1. 两张相同大小的白纸2. 吹气筒3. 平滑桌面四、实验步骤1. 将两张白纸平铺在光滑桌面上,使它们保持平行。
2. 将吹气筒对准两张纸的中间,垂直向下吹气。
3. 观察两张纸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4. 改变吹气速度,重复实验,观察现象。
5.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五、实验数据及现象1. 实验现象:当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拢。
2. 实验数据:不同吹气速度下,两张纸向中间靠拢的程度不同。
六、实验分析1. 实验现象分析:当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
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2. 实验结论:流体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误差:本实验中,吹气速度不易控制,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2. 实验改进:可以采用更精确的吹气工具,如气流发生器,以减小吹气速度的不确定性。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了结论。
此次实验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加深了我们对流体力学知识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之间的关系。
实验设备:水平台秤、水槽、水龙头、流量计。
实验原理: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体的压强与其流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流体流速增大时,其压强也会随之增大。
此外,流体压强还与流体密度和流速方向的角度有关。
实验步骤:
1. 将水槽放在水平台秤上,调整其水平度。
2. 在水槽内开启水龙头,调节流量,记录流量计上的数据。
3. 在水槽内不同位置测量流体压强,并记录数据。
4.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流体压强和流速之间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
可以看出,当流速增大时,水的压强也随之增大。
具体来说,当流速为5L/min时,水的压强为105Pa;当流速为10L/min时,水的压强为210Pa;当流速为15L/min时,水的压强为315Pa。
实验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流体的压强与其流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具体来说,流速越大,流体的动能越大,从而撞击到其表面的压力也就越大。
因此,流体的压强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
此外,在测量过程中还发现,流体压强还与流体密度和流速方向的角度有关。
实验结论:
流体的压强与其流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当流速增大时,流体的压强也会相应增大。
此外,流体的压强还与流体密度和流速方向的角度有关。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及压力势能探讨(山东省嘉祥县卧龙山街道卧龙山中学:李殿亮)我们现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对于流体速度和压强的关系都是这样叙述的“在流体速度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体速度小的地方压强大”。
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和结论是错误的。
例如我们拿着一张纸,让纸竖直下垂,然后我们对着纸垂直吹气,可以看到纸斜向上飘起,此时纸的下方气体流动的速度一定大于纸上方气体的速度,按照上面的结论,纸下方气体流速大向上的压强小,同理纸上方的气体向下的压强大,两者的合力向下,纸应向下运动,由于纸受重力作用方向又向下,纸更应该向下运动,而不应向上飘起。
如此简单的事例,就说明课本上的结论不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结论?首先我们向初中生介绍的应是最简单的理想流体,而不是情况复杂的粘性流体。
对于理想流体我们常用伯努利方程来解释,伯努利方程的实质是机械能守恒,内容是动能加重力势能加压力势能等于常数。
因此对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我们应从能量的转化来解释。
其推论应是“在高度不变时即重力势能不变时,只有压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时,动能变大时压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小时压力势能变大。
”即正确的说法是“流体自身在没有与其他物体发生能量转化时,在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下,在高度不变时即重力势能不变时,只有压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时,流体在速度变大时压强变小,在速度变小时压强变大。
它描述的是在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下,流体自身进行的机械能的转化,不是描述的流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能量转化。
”更不应描述成“流体在速度大的地方压强小,在速度小的地方压强大。
”是我们不注意适用的条件,断章取义造成描述的不对,让学生产生了错误的理解,给学生一个错误的指导。
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遇到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问题时。
就会用书上的错误观点处理问题,不知道气体的压强大小主要与气体密度有关。
不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思考问题。
我们先了解一下有关流体力学的理论:流体分为理想流体与粘性流体。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四节的内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气体和液体的压强在流速变化时表现出的一种特殊规律,是压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科学解释。
这一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飞机的升力、火车站台的安全线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还能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后续学习浮力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对压强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还比较陌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验和观察现象,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建立起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物理模型。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经历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教学难点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设计和现象分析。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思考、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及压力势能探讨(山东省嘉祥县卧龙山街道卧龙山中学:李殿亮)我们现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对于流体速度和压强的关系都是这样叙述的“在流体速度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体速度小的地方压强大”。
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和结论是错误的。
例如我们拿着一张纸,让纸竖直下垂,然后我们对着纸垂直吹气,可以看到纸斜向上飘起,此时纸的下方气体流动的速度一定大于纸上方气体的速度,按照上面的结论,纸下方气体流速大向上的压强小,同理纸上方的气体向下的压强大,两者的合力向下,纸应向下运动,由于纸受重力作用方向又向下,纸更应该向下运动,而不应向上飘起。
如此简单的事例,就说明课本上的结论不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结论?首先我们向初中生介绍的应是最简单的理想流体,而不是情况复杂的粘性流体。
对于理想流体我们常用伯努利方程来解释,伯努利方程的实质是机械能守恒,内容是动能加重力势能加压力势能等于常数。
因此对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我们应从能量的转化来解释。
其推论应是“在高度不变时即重力势能不变时,只有压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时,动能变大时压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小时压力势能变大。
”即正确的说法是“流体自身在没有与其他物体发生能量转化时,在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下,在高度不变时即重力势能不变时,只有压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时,流体在速度变大时压强变小,在速度变小时压强变大。
它描述的是在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下,流体自身进行的机械能的转化,不是描述的流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能量转化。
”更不应描述成“流体在速度大的地方压强小,在速度小的地方压强大。
”是我们不注意适用的条件,断章取义造成描述的不对,让学生产生了错误的理解,给学生一个错误的指导。
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遇到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问题时。
就会用书上的错误观点处理问题,不知道气体的压强大小主要与气体密度有关。
不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思考问题。
我们先了解一下有关流体力学的理论:流体分为理想流体与粘性流体。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物理实验报告单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实验名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实验目的: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实验器材、药品:扑克牌2张
实验步骤:
1.把一张扑克牌沿长边对折,使折叠后扑克牌的两部分之
间的夹角为90°左右。
2.将折叠后的扑克牌放到桌面上,使凹进去的部分朝向桌
面。
(如图所示)
3.用嘴向扑克牌折角下面的空间里吹气,扑克牌被吹翻了没有扑克牌没有被吹翻。
再用力吹一次,这次扑克牌被吹翻了吗这次扑克牌仍然没有被吹翻。
4.把另一张扑克牌沿短边对折再做一次该实验,看看这次扑克牌会不会被吹翻。
实验结论:
当吹出的气流流过扑克牌下面时,扑克牌下面气体的流速大于扑克牌上面气体的流速,所以扑克牌下方的气压小于扑克牌上方的气压,于是扑克牌受到空气对它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得扑克牌不会翻转过来。
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教师评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