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扫描版)(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56 MB
- 文档页数:5
“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数 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zxxxxA,022,zkkxxB,2,则BA等于
A.10, B.24, C. 01, D.02,
2. 已知i是虚数单位,若iaiiz12是纯虚数,则实数a
A. 1 B. -1 C. 2 D.-2
3. 已知向量ba,满足2a,1b,2ba,则ba2
A. 5 B. 3 C. 5 D. 9
4. 已知直线l平分圆0266:22yxyxC的周长,且直线l不经过第三象限,则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
A. 13590, B. 12090, C. 13560, D.15090,
5. 将函数42sinxxf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再向左平移1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是
A. 163x B. 247x C. 32x D.65x
6. 函数230023sincos,,,xxxxxf的图象大致是
7. 若0a,52yaxyx展开式中,24yx的系数为-20,则a等于
A. -1 B. 23 C. -2 D.25
8. 当5n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S的值为( )
A. 28 B. 36 C. 68 D. 196
- 1 - “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理科综合
2019.12
1.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名获奖科学家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氧气供应”,并确认了“能够调节基因活性以适应不同氧气水平的分子机制”。红细胞的主要工作就是输送氧气,关于人体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氧气浓度的变化会影响红细胞运输氧气的速率
B.缺铁会导致人体细胞无法合成血红蛋白而影响氧气运输
C.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D.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NADPH
2.图甲表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若只考虑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卵原细胞形成的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aeD
B.甲中基因E与e的分离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C.形成乙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但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甲形成乙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溶解组织中的脂肪
②在“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原生质层的形态和位置变化为因变量,该实验不存在对照
③在“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的实验组的pH就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
④小鼠吸人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检测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
⑤在“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若层析分离结果显示某相邻两条色素带间距很小,说明此二者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差异小
A.①③ B.④⑤ C.②④ D.③④
4.某种小鼠(XY型)的体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让黄色雌鼠与白色雄鼠杂交,获得F1,F1中雄鼠都表现为黄色,雌鼠都表现为黑色。让F1自由交配,F2中雌雄鼠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黑色:黄色:白色=3:3: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 “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2019.12
本卷命题范围:必修①②,选修3-1,选修3-5,选考内容。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核电5800千瓦投运,300千瓦在建目标,铀核裂变是获取核能的重要途径,在一次铀核裂变中,一个中子轰击23592U的核反应方程为:
10n+23592U→13654Xe+9038Sr+m10n,则m为
A.10 B.9 C.3 D.2
15.我国西电东送工程中,采用了1100KV特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其中有两个输电塔之间的输电线近似可看成是水平直导线且沿东西方向,两塔之间距离为L,某时刻输电电流为I,已知该地区地磁场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则该时刻其中一根导线所受到地磁场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23BIL B.21BIL C.BIL D.0
16.一个质量为0.1kg的小球从20m高处落下,与地面碰撞后反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2.8m,小球从开始下落到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4s,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A.8N B.10N C.12N D.15N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下滑到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为t,若在物块放在A点的同时,给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大小等于mg的压力(g为重力加速度),则物块由静止滑到斜面底端的时间为
A.t21 B.t22 C.t D.t2
18.一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t=0时刻,一带正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射入该电场,电场力对粒子做功的功率为P,不计粒子重力,则P-t关系图像是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
第二次联考理数试题
一、选择题:60分。
1.i为虚数单位,a∈R,若z=a-ia+i+i为实数,则实数a=
A. -1 B.-12 C.1 D.2
2.已知集合U={x|x2≥2x},A={x|log2x≥2},则CUA=
A.{x|x≤0或2≤x<4} B.{x|x≤-2或0≤x<4}
C.{x|x≤0或1≤x<2} D.{x|x≤-2或x>4}
3.“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图1),图2是由弦
图变化得到,它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接而成。现随机的向图2中大正方形内
部去投掷一枚飞镖,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飞镖投中小正方形(阴影)区域的概率为
A.49169 B.30169 C.49289 D.60289
4.已知{an}为等差数列,若a3+6=2a5,则3a6+a10=
A.18 B.24 C.30 D.32
5.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AB,BDDC2,2AB,则ABAC•的值为
A.-4
B.-3
C.-2
D.-8
6.已知函数xxxfsin)(,则不等式0)33()1(2>xfxf的解集是
A.),1()4,( B.),4()1,(
C.)4,1( D.)1,4(
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表面上的点P与点Q在三视图上的对应点分 别为A,B,则该几何体表面上,从点P到点Q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 1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2月)文科综合试题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 司马迁继父志,任史官,受宫刑,发愤著《史记》,终成“史家之绝唱”。子长著史有血有肉, “史”“我”相融,史家的“爱憎分明”尽显其中。由此可见
A.历史研究从来都不是客观
B.史学家的个人情绪情感、是非标准左右了史书的编撰过程
C.研究历史、再现历史,应先对历史认知者的人格心理作一番考察
D.太史公以史抒情、以史达志,个人心理对著史影响超越社会心理
2. 秦兵马俑出土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且几乎无一雷同,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工匠的名字。这反映当时
A.法家思想在国家管理上的体现 B.陶器制作工艺达到巅峰
C.工匠制造技艺高超、产品精美 D.战争催生青铜制造产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工匠的名字”,这体现秦代整齐划一的治国理念,而他又是法家思想在国家管理理念。故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专制主义中央权制度的理论来源
3.蔡元培曾评价:“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他强调中国画
A.与书法相伴而生 B.与文学相兼而成 C.追求神韵与意趣 D.画、诗、书相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这是突出中国画追求神韵与意趣。故选C。 - 2 -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艺术·中国画
4. 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指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
1.1.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2. 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
3.《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神权与王权结合
C.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4.(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A.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 B.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D.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
5.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2015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三次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1.B【解析】据材料中“县”、“郡”等信息可判断表中材料可用于研究当时的地方行政制度,再从“僖公三十三年、宣公十一年、仲尼弟子”等信息判断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正确;A
2.C【解析】根据题干“龙骨叶板”、“链条”、“驱动链轮”、“沿槽刮水上升”、“可灌溉,亦可排涝”等信息可知此农具为改制翻车,故选C
3.C【解析】本题考查“君主专制”的内涵。图示一、二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与图意不符,可排除;图示内容只是反映秦汉、唐代和宋代中央官制的发展演变,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的趋势;皇权与相权矛盾最终解决是在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C
4.C【解析】据材料中亚当·斯密“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的主张可排除A项;从傅玄的态度可排除B项;据“至平”、“计民丰约而平均之”、“使民劳而不怨”、“可能范围内”、“享有收入的比例”等信息可判断二人在赋税征收问题上都主张公平合理,故选C
5.D【解析】材料反映了九品中正制下人才选拔标准的不公和导致的弊端,故A、C两项错误;B项易错选,材料主要反映九品中正制滋生腐败的弊端,故选D
6.B【解析】明朝的鱼鳞图册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政府征收赋税的依据,但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从材料可知,明朝鱼鳞图册的编造背景是“两浙富民诡寄田产、逃避赋税”,实际操作是“全面清丈土地,查实田亩”,并未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实质性措施,故选B项。
7.D【解析】开平矿务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材料反映了洋务派民用企业有了民间资本的加入,所以洋务企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材料不能反映A、C两项,B项错误。
8.D【解析】解题应理解诏书内容的本质内涵。从辛亥革命后政局发展的进程看,A、B两项错误;清帝退位是当时各方势力角逐的必然结果,故C项不符史实,材料也无法体现;D
9.B【解析】从题干材料中“汽车与电车”、“西装”、“报馆”、“爱皮西地”、“衣裳时式鬟时样”、“教堂”、“满街游戏”等关键信息可知,近代上海在交通工具、大众传媒、宗教传播、生活娱乐方式、服饰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西方化”并没有成为上海民众生活的主流,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 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思想政治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
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中国现代史”的时间轴。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甲阶段的总路线,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②乙阶段尽管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依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③丙阶段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④丁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在全国范围对
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2024 年以来,一系列政策举措陆续出台。这些政策举措
①揭示了我国在众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
②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彰显了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④反映我国保持改革定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深
入研究和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鲜亮底色,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在把握世情和国情过程中回答了时代之问
②在新时代实践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科学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历 史
皖南八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D 6C 7D 8B 9D 10B 11B
36题参考答案:
⑴①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兴盛,海上交通发达。(3分)
②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宋代北方陆地紧缩,隔绝了通往西域的陆路交通。(9分,任答三点9分)(答到市舶司、造船技术等内容也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出9分)
⑵①行业之间合作较少,独立性强。②16世纪之后,中国技术没有转型为近代科技。③中国缺乏海外市场、难以刺激需求④中国商人热衷于投资土地,不利于资本再生产。
⑶①重视科技创新,加强技术引进与交流。②努力发展对外贸易,开拓国外市场。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状况。④加大对教育科研收入。⑤坚持党的领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6分,任答三点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出9分)
37题参考答案
①君主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掌握真正实权。(1分) 适应(1分)。英国当时的经济基础;英国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早期启蒙思想家君主立宪的思想主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妥协;(6分,任答三点6分)
②光绪缺乏政治经验,急功好利。社会舆论动荡不安;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反对。(6分)
③评分标准:一等:结合君主立宪制在中国不符合现实,如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盛行是推翻制度迁就现实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9-12分)二等:观点明确,史实基本准确,论证较充分,表述清楚。(5-8分)三等:观点不明确,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楚。(0-4分)
安徽示范高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试题(解析版)
【试卷综析】全卷知识覆盖面合理,难度适中,与2014年安徽高考难度基本相当。试卷注重从语文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潜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有较好的区分度、信度和可靠的效度,基本上达到了检验复习效果之目的。
试题的取材,命题者很注意联系鲜活的社会现实。材料中涉及到了民众关心的“富碳农业”,现代社会人们较普遍的生活态度等问题,涉及到前一阶段社会关注的“千万别报体”等话题。同时还沿袭了安徽省高考试卷取材上富有地域文化的特点,试题的取材也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文言文阅读材料选择的是清代李鸿章的信等。
作文题关注“吕军海老人的鞠躬”,既关注时下热点,又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总之,这是一份不错的检测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1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皖南八校2015届第一次联考数学(理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C B C D A C
A
二.填空题:
11.存在0xR,使得200310xx成立。 12.2,8 13.12 14:11(,6)3 15. ①③⑤
三.解答题:
16.解:(Ⅰ)1122MNMAAAAN,1122MNMBBBBN两式相加,
并注意到点,MN分别是线段11AB、22AB的中点,得12121()2MNAABB.………6分
(Ⅱ)由已知可得向量12AA与12BB的模分别为1与2,夹角为3,
所以12121AABB,由12121()2MNAABB得
22212121212121211()242MNAABBAABBAABB=72……………12分
17.解:(Ⅰ)3()()7abcabcbc可得222223()27abcabcbcbc
所以222117abcbc,所以22211cos214bcaAbc,……………3分
所以25sin1cos314AA
所以1115331coscos()(coscossinsin)()1421427CABABAB……6分 (Ⅱ)由(1)可得734cos1sin2CC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 AaBbCcsinsinsin
∴8sinsinACac , 5sinaAbb ……………9分
∴310238521sin21SBac. ……………12分
18.解: (Ⅰ)'2()fxaxxa,由于函数()fx在2x时取得极值,所以 '(2)0f。
即 420,aa解得25a,此时'()fx在2x两边异号,()fx在2x处取得极值。……6分
2021届皖南八校二模文综·历史
12.商鞅变法时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表明商鞅变法
A.要取消贵族特权 B.模糊了社会等级界限
C.使贵族体制发生转变 D.以废除奴隶制为重要目的
13.唐太宗曾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唐太宗旨意有利于
A.将纳谏引入中心机构中 B.健全中心监察机制
C.解决中心机制上的弊端 D.削减中心决策失误
14.元末画家倪瓒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倪瓒认为绘画应
A.不作修饰 B.留意创新 C.寄兴托志 D.突出求形
15.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工部奏准:“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所司类赍勘合,赴部批工;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这表明此时
A.手工业技术人才过剩 B.工匠一律以银代役 C.地区经济进展不平衡 D.官营手工业市场化
16.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简单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
A.加强国防力气 B.提高国际地位 C.建立科研体系 D.服务生产进展
17.阅读下面的工农业总产值指数(1952一1957)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国家政策影响产业进展
C.工农业生产消灭跃进倾向 D.全面整顿使经济快速回升
18.1986年3月,安徽省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成立。它是安徽全省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及从业人员自愿组成的全省联合非营利社会团体。对此点评正确的有
①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得到进展 ②说明安徽最先进行了改革尝试③是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产物 ④说明安徽摆脱了姓“资”姓“社”的束缚
2014—2015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1-5DCADC 6-10CAABA 11-15ABACC 16-20CACDA
21-25BBCAA 26-30BDCDA 31—35BBBBD 36—40AACDC
41.(1)材料一: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2分)材料二:调节经济关系(商贸关系)。(2分)
(2)一是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二是随着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多。(每点3分共6分)
(3) 英、法、美都是以立法的形式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6分)
42.【答案】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末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答案:
信息:左图反映18世纪末,英国派使者米华,希望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而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右图反映19世纪末,中国政府已经被西方列强所控制,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4分)
评析:(1)18世纪末,英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急需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2分)
(2)中国实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抱着“天朝上国”的迂腐观念,坚持“闭关锁国”的错误做法,最终导致“落后挨打”的局面。(2分)
(3)通过近代以来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和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廷已经完全控制了清政府。(2分)
启示:要积极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坚持改革开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发展科学技术等。(2分)(只要结合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特点提出符合国情的建议即可)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汉到清,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成比例各有不同。汉代中央与地方的赋税比例一般是4:6,唐代比例一般为5:5,宋代比例大致为6:4,元代比例为7:3,明代比例高达8:2,清代比例虽有下降但仍为7:3。该变化反映了
A.集权制度的强化 B.地方机构的膨胀
C.赋税名目的增加 D.小农经济的发展
2.王阳明的重要弟子王畿认为宦官“并生天地间,是非利害之心未尝不与人同”,他在嘉靖年间“纂辑历代中官传,得其善与恶若干人,录为《中鉴》”,希望以此能使得宦官“回心向主,比之外廷献替,功可百倍”。此书在万历年间成为宦官教育的读本。材料表明~
A.王阳明心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明王朝对宦官的教育日益重视
C.士大夫通过宦官间接影响皇权 D.宦官对政治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3.如图是1947年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制造和平》,漫画实质上反映了
A.美国以发展经济来稳定西方阵营
B.马歇尔计划为欧洲带来和平
C.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恢复了欧洲经济
D.美国通过经济援助控制了西欧
4.下边是1894年和1913年中国民族企业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
A.民族资本成为在华资本主体 B.清廷极力推动近代企业发展
C.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异变 D.资产阶级改良必然走向革命 5.自然法是制订法的对称,自然法精神源自古希腊。罗马的法学家认为它是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法律适用于包括奴隶在内全体人类,是永恒不变的法律,一切制订法都应以自然法为标准。可见,自然法
第1页,共9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𝑖是虚数单位,复数𝑧满足(2−𝑖)𝑧=3−𝑖,那么𝑧的虚部是( )
A. 1
5 B. 7
5 C. 7
5𝑖 D. 1
5𝑖
2.已知集合𝐴={𝑥|𝑥2
−8𝑥−20<0},𝐵={𝑥|𝑥−13
𝑥−3≤0},则(∁
𝑅𝐵)∩𝐴=( )
A. [−2,3] B. (−2,3] C. (−2,3) D. (−2,13]
3.已知样本数据𝑥
1,𝑥
2,𝑥
3,𝑥
4的平均数是4,方差为2,现样本加入新数据3,4,5,则加入数据后新样本
的方差是( )
A. 10
7 B. 4 C. 5
2 D. 4
7
4.八卦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概念,如图1是八卦模型图,其平面图形记为图2的正八边形𝐴𝐵𝐶𝐷𝐸𝐹𝐺𝐻,其
中𝑂𝐴=2,则𝐴𝐸⃗⃗⃗⃗⃗
⋅(𝐴𝐵⃗⃗⃗⃗⃗
+𝐺𝐹⃗⃗⃗⃗⃗
)=( )
A. 4 B. 4√ 2 C. 8 D. 8√ 2
5.已知抛物线𝑥2
=2𝑝𝑦(𝑝>0),点𝐴(4,4)在抛物线上,点𝐵(0,3),若𝑃点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则|𝑃𝐵|的最小
值为( )
A. 8 B. 2√ 2 C. 9 D. 3
6.已知函数𝑓(𝑥)=𝑥(ln𝑥+𝑎𝑥)的图象与𝑥轴相切,则𝑎的值为( )
A. 1
𝑒 B. −1
𝑒 C. 𝑒 D. −𝑒
7.已知正方体𝐴𝐵𝐶𝐷−𝐴′𝐵′𝐶′𝐷′的棱长为4,𝐴𝐶′是正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𝑃为正方体表面上的动点,若𝑃𝐴⃗⃗⃗⃗⃗
⋅
𝑃𝐶′⃗⃗⃗⃗⃗⃗
=−6,则点𝑃的轨迹曲线长度总和为( )
A. 2𝜋 B. 12𝜋 C. 12√ 2𝜋 D. 12√ 3𝜋
8.若关于𝑥的方程(cos2𝑥−sin𝑥+2)⋅cos𝜔𝑥=0(𝜔>0)在[0,2𝜋]上有且仅有3个解,则𝜔的取值范围为( )
“皖南八校”201 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司马迁继父志,任史官,受宫刑,发愤著《史记》,终成“史家之绝唱”。子长著史有血有肉,“史”“我”相融,史家的“爱憎分明”尽显其中。由此可见
A.历史研究从来都不是客观的
B.史学家的个人情绪情感、是非标准左右了史书的编撰过程
C.研究历史、再现历史,应先对历史认知者的人格心理作一番考察
D.太史公以史抒情、以史达志,个人心理对著史影响超越社会心理
25.秦兵马俑出土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且几乎无一雷同,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T匠的名字。这反映当时
A.法家思想在国家管理上的体现
B.陶器制作T艺达到巅峰
C.工匠制造技艺高超、产品精美
D.战争催生青铜制造产业
26.蔡元培曾评价:“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他强调中国画
A.与书法相伴而生 B.与文学相兼而成
C.追求神韵与意趣 D.画、诗、书相融
27.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指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B.传统农业经营效率很高可以与现代农业相媲美
C.传统农业效率高是指土地私有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D.传统农业的贫乏往往表现为规模小、T具简陋、农民负担重等
28.《南京条约》第十一条中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