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管致中第五版勘误表(全)
- 格式:doc
- 大小:165.50 KB
- 文档页数:5
“信号与系统”勘误表1.P21,倒9行;“跳变值”改为“函数值”。
2.P25,第7行;“卷积中”改为“1.6节”。
3.P29,式1.57中前一个求和式的上限改为n ,后一个求和式的上限改为∞。
4.P33,第6行;去掉最后一句话。
5.P53,式1.105中)('t x 改为)0('x 。
6.P59,习题1.1(7),]3[--n u 改为]3[+-n u 、 7.P59,习题1.2(6),n )2/1(改为n -)2/1(。
8.P61,习题1.8,36.文中]4[n u -∇改为]4[n u +∇,图1.54中][n x 改为“]4[n x +∇。
9.P61,习题1.9中,)(t x 改为“)]4()2()[4()]2()([)(----+--=t u t u t t u t u t t x 。
10.P64,图1.57(c)中)(1t x 改为下图11.P88,倒5行;去掉“,且2]1[=-y ,2/7]2[=-y 。
”12.P89,倒11行;2]1[=-y 改为0]1[=-y ;2/7]2[=-y 改为0]2[=-y ;0]0[=y 改为1]0[=y ;3]1[-=y 改为4]1[=y 。
13.P89,倒10行;31=A 改为21-=A ;32-=A 改为32=A 。
14.P89,倒9行;原式改为][)223(][n u n h n -⋅=。
15.P100,第5行;)(0t nT e -改为)(nT e 。
16.P107,习题2.1;“时不变性、因果性和稳定性”改为“时不变性和因果性” 17.P107,习题2.2(4)中在表达式后面补加“,(10<<a )”。
18.P177,倒10行;式中的t j e ω-改为t j e ω。
19.P194,第3行)(1ωj X 中ωωϕ2)(-j j e 改为ωωϕj j j e 2)(-;第5行)(3ωj X 中ωωϕ2)(--j je改为ωωϕj j j e 2)(--。
信号与系统白皮书纠错表如果DSP复习得不错而且时间安排比较紧张, 那么白皮书的第7章可以不用太仔细地做. 第1章和第2章也只需略看一下. 其他各章的例题和习题推荐全做, 每年的考研题都有与白皮书上几乎一样的题型, 比如07年第一大题求Laplace变换的题目. 下面列出已发现的除第2,7,10章外的全部错误(包括习题题目错误,习题答案错误,例题解答错误等)及对应的修改方案. 我没有在下面列出来的题目都应该是正确的或只是图中有简单的标注遗漏;已经列出来的错误我都已经反复验算过, 但还是难免有错漏. 如果有问题可以与我联系, 我会及时更改. 相信这张表会对未来的413研友有所帮助. 注: 白皮书是指<<"信号与系统"解题指南>>, 科学出版社, 1999, 胡光锐,徐昌庆,谭政华,宫新保编.编号格式说明:a.b(c)表示白皮书第a章习题b第(c)小题;例a.b表示第a章例题b.白皮书错误表I(部分):说明: 第2,7,10章没做过不太清楚, 其他我认为还有问题的都列在下面,如有错误还请指正(例题单独注明,其他均为习题部分):3.1(b) 答案有错: 答案分子指数排版错误3.1(f) 书上没有给出答案,但不难求解4.24 答案有错: 答案少了2倍因子例 5.14 P190,式(5.14.6)分母计算错误:前三项的符号写反,导致后面的计算结果全错(但计算方法正确)5.18 题目有错: 电路图中互感M的两个箭头所指节点之间直接相连的导线应该删除,这样才能与答案相符5.23 题目似乎有错,没法做出结果.5.24 题目有错: 第一个全响应应该是因果信号,所以全响应后面应该加上阶跃函数u(t).答案也有错: +r(t)应改为+2r(t)5.27 答案有错: 系数1/5应该改为-1/26.12 答案有错: 第一问的答案应该是H(s)=1/(4s^2 + 2s + 1),后面的结果没有继续算下去6.16 题图有错: 前向增益的分母应改为(s+1)(s+3),这样计算的结果才能与答案一致6.20 答案有错: 分子中因式(1-H2)应改为(1+H2)7.4(c) 答案有错: 该信号显然是非周期信号. 如果把题目中的2次方指数放到sin函数之外,答案就对了7.7(f) 答案有错: 信号应该是非因果的8.1(e) 答案有错: 但如果将题目中的u[-n]改为u[n],就能和答案一致8.1(i) 答案有错: 但如果将题目中的a^|n|改为(a^n)u[n],就能和答案一致8.3 题目有错: 从答案看, 题目给出的频率π处的幅度值应该为π/2而非1/28.6 答案有错: 答案给出的是-x[n], 差了-1倍8.10 答案有错: 答案给出的Im{y[n]}正确, 但Re{y[n]}有错,因为他忘记了计算中频域还有一项时移因子,所以答案实际上只是Re{y[n-1]}9.1(d) 答案有错: 应该是3z - z/(z + 1/3), ROC: |z|<1/39.2(a) 答案有错: 答案分母正确分子有错,分子应该是z^4 -4z + 3, 整个分式还可以化简为(3 + 2z + z^2) / z^3, ROC:|z|>19.2(d) 答案有错: 答案的ROC不对, 应该是|z|>1/29.4(d) 答案有错: 答案里cos中的(nπ/4)应该改为(3nπ/4)9.6(2) 答案有错: 答案对应的Z变换是z(2z^2 - 1)/((z-1)(z-1/2)^2), 这却不是题目所给的Z变换9.8 答案中奇怪的系数0.17应该是1/6, 当然1/6≈0.179.9(b) 答案有错: 答案第一项1/6*n应该改为1/69.11(a) 答案有错: 少加了u[n]9.11(c) 答案有错: 答案里的u[n]应该加在所有表达式的最外层, 而且第一项也有错, -(-1/2)^(n-1)应该改为(-1/2)^(n+1)9.12 答案有错: 答案错得太离谱, 应该是h1[n]=[3/2 * (1/2)^n - 1/2 * (-1/2)^n] u[n]. 包图3楼吴大正的信号第3版习题 6.31与此题几乎完全相同,只是题目中的H3(z)=z/(z+1), 这时得到的答案为(1/2)^n * u[n], 有兴趣可以用这个再算算看自己的方法对不对白皮书错误表II(以下错误由frankwright于2006年10月22日发布, 修改信息是我后来添加的, 没有给出修改说明的题目是因为我找不到原来的解答了):3.1(d) 答案有错: 答案分母应该是π(1-4n^2)3.17(a)3.19(d) 答案有错: 答案中e的指数应该是-αt而不是-2t4.1(a)4.9(a)(b)5.5(c) 答案有错: 答案分母中的T^2应该改为T5.10(c) 答案有错: 答案第二个正弦项应该紧跟在sin后添加2倍系数5.28 答案有错: 答案的收敛域不完整, 应该为-1<Re[s]<28.1(b) 答案有错: 答案的分子1应改为4, 分母前的系数16应该删去8.4 这道题和答案我始终没看明白是什么意思, 有机会的同学不妨去问问老师8.5(c) 答案有错: 答案后两项中δ函数平移量4均应改为28.11(b) 题目有错: 题目表达式中1/2系数前的+号应该改为-号, 这样算出的答案才与白皮书一致8.13 答案有错: 答案应该为x[n] = {-3/8 * (-1/2)^n + n/4 * (1/2)^n + 3/8 *(1/2)^n} u[n-1]8.14(b) 答案有错: 答案应该为4/5 * (-1)^n9.6(1(b))答案有错:答案第一项中的ε(-n)应改为ε(-n-1)终于打完了. 祝未来考研的朋友们好运!。
《信号与系统》教材重印勘误P.3 式(1.2.1),最好改为:()10sin(π)20π/2t f t +=P.5 式(1.2.6)和式(1.2.9)之前的空行? P.6 式 0)e 1(1lim d e 1limd )(1lim2-2/04-2/2/23=-===∞→∞→-∞→⎰⎰ττττττττττt t t f P t改为/2/22-4-23/2111lim()d lime d lim(1e )04t P f t t t ττττττττττ-→∞→∞→∞===-=⎰⎰P.18 1.2(3)“而平均功率都为零”改为“而平均功率都为有限值”1.3(4)⎪⎩⎪⎨⎧<<-<<-+=其它01010112)(4k k k k k f 改为 4210()10202k k f k k k -≤≤+<⎧⎪=-<⎨⎪⎩其它 P.29 例2.3.1中,“f 2(t )”改为 “f (t )”P.35 图2.4.1如下修改:P.38 式122-22--12()()*()e ()[()(3)]d e ()()d e()(3)d ()()y t f t f t u u t u t u u t u u t y t y t τττττττττττττ∞-∞∞∞--∞∞==----=---+-=⎰⎰⎰中,最后一行改为:12()()()y t y t y t -=同理,本例解答中:“最后得”后面的12()()()y t y t y t +=也改为12()()()y t y t y t -=P.45 题图2.2中,“f (t )”改为 “f (4-2t )”t0.2 0 4f (t ) 图2.4-1 例2.4-1图1-1t t0.20 1-10.8 f A (t ) f D(a )(b )(c )0 3.2-0.8该脉冲删除P.61 例3.4.2f 22222(2)()()*()e ()*[()(2)]e ()*()e ()*(2)11(1-e )()[1-e ](2)22t t t t t y t f t h t u t u t u t u t u t u t t u t u t ε------==--=--=--改为f 22222(2)()()*()e ()*[()(2)]e ()*()e ()*(2)11(1-e )()[1-e ](2)22t t t t t y t f t h u t u t u t u t u t u t u t t u t u t ------==--=--=--P.76 式j2π-j2πj4π-j4πj6π-j6π-j6π-j2π-j4πj2πj2πj6π1e e e e 2e e 22232111111 e e e e e e 342243()t t t t t tt t t t t tf t +++++=++++=+ 改为j2π-j2πj4π-j4πj6π-j6π-j6π-j4π-j2πj2πj4πj6πe e e e e e 1052222e 2.5e 5e 5e 2().5e e t t t t t tt t t t t tf t +++++++==+++ P.76 式(4.1.1)0011()[cos sin ]c s()22o n n n n n n A f t a n t b n t A n t A ϕ∞∞===+Ω+Ω=+Ω+∑∑改为0011()[cos sin ]cos()22n n n n n n A f t a n t b n t A n t a ϕ∞∞===+Ω+Ω=+Ω+∑∑ P.78 图4.1.3中,字母a~e 适当下移。
2.第13页表1.4第3行:“清楚图形……”应为“清除图形……”。
3.第14页表2.1第1栏最后1行:最后一个“—”应为“--”。
4.第16页第3行:“z_4(t)”应为“z_5(t)”。
5.第17页例2.2程序的注释:“-1到2π”应为“-1到2”。
6.第35页中间:“ex_3_6.m”应为“ex_3_7.m”。
7.第35页程序的第4行:分号前应有一个“’”。
8.第37页知识点的最后一句:“似乎……颜色”应改为“用户也可以控制此类间接绘出的图形的属性,比如执行lsim(sys1,‘y:’,sys2,‘g--’,u,t,x0)的命令即可分别指定两个响应的颜色和线型。
(脚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六字班周韦康同学指出原文中的错误并提供正确示例,特此致谢。
)9.第39页第9行:“w和wt”应改为“w和tw”。
10.第49页脚注后应补充一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六字班周韦康同学发现:和Run按钮或者F5执行的程序相比,在命令窗口中通过输入文件名执行的程序更容易被Ctrl+C中断。
11.第53页倒数第2、3行:“T/K*U”应为“FT”。
12.第54页第1行:“OMG/2/pi/K*V”应为“IFT”。
13.第61页例5.6的公式:“1/(s+1)”应为“10/(s+1)”。
14.第61页例5.6的程序第1行:“tf(1,[0.1, 0.1])”应为“tf(10,[1, 1])”。
15.第62页第三节第2段第2行:“(b,a)=zp2tf”应为“[b,a]=zp2tf”。
16.第72页图6.3标题:“第一小节”应为“前四小节”。
17.第74页第一段中:所有“二分之一”应为“二分”,所有“四分之一”应为“四分”,所有“八分之一”应为“八分”;18.第85页程序第1行应为:a = [1, -0.5, 0.6];19.第85页程序第2行应为:b = [1, 0, -0.3];20.第85页程序第3行应为:n = [0:20]’;21.第86页图7.6 中最上面的子图:左侧标示应为“h(n)”。
《信号与系统实验教程》勘误表(相对于第3~5次印刷)P.149:倒数第11行起的两行:h=impz(num,den);figure(2);stem(h);应改为:[h,k]=impz(num,den);figure(2);stem(k,h);倒数第9行:xlabel('k');ylabel('h[k]');title('Impulse Respone');应改为:xlabel('k');ylabel('h[k]');title('Impulse Response');倒数第6行:xlabel('ang. freq. \Omega (rad/s)');ylabel('|H(e^j^\Omega)|');title('Magnitude Respone');应改为:xlabel('ang. freq. \Omega (\pirad/s)');ylabel('|H(e^j^\Omega)|');title('Magnitude Response');P.150:图9-13中的(b)图和(c)图:(b)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c) 系统的幅频响应应改为:(b)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c) 系统的幅频响应P.164倒数第19行:例如,H=TF([1 -1]) ; [1 1])和H=TF([1 -1] ; [0 1 1])都指定的是下列系统的传递函数:应改为:例如,H=tf([1 -1],[1 1])和H=tf([1 -1],[0 1 1])都指定的是下列系统的传递函数:倒数第17行:而H=TF({[1 -1] ; [1 1 0]})则指定的是下列系统的传递函数:应改为:而H=tf([1 -1],[1 1 0])则指定的是下列系统的传递函数:P.216:lab31a.m中的2处xlable均应改为xlabel,1处ylable应改为ylabel。
第3章 连续信号的正交分解3.1 已知在时间区间上的方波信号为(0,2)π1,0()1,2t f t t πππ<<⎧=⎨-<<⎩(1)如用在同一时间区间上的正弦信号来近似表示此方波信号,要求方均误差最小,写出此正弦信号的表达式;(2)证明此信号与同一时间区间上的余弦信号(n 为整数)正交。
cos()nt 答:(1)设在(0,2π)区间内以均方误差最小为原则来逼近,则最佳系数c12为:所以,当时,均方误差最小。
(2)所以,在此区间内和余弦信号(n 为整数)正交。
3.2 已知,。
求在上的分量系数及此1()cos sin f t t t =+2()cos f t t =1()f t 2()f t 12c 二信号间的相关系数。
12ρ答:(1)分量系数(2)相关系数3.3 证明两相互正交的信号与同时作用于单位电阻上产生的功率,等于每1()f t 2()f t 一信号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功率之和。
以与分别为下列两组函数来验证此结论。
1()f t 2()f t (1)12()cos(),()sin()f t wt f t wt ==(2)12()cos(),()sin(30)f t wt f t wt ==+o证明:在单位电阻上产生的功率:在单位电阻上产生的功率:同时作用于单位电阻上产生的功率:当相互正交时,有所以,可证。
(1)当时,相互正交。
二者单独作用时,有同时作用时,有(2)当时,相互不正交。
二者单独作用时,有同时作用时,有命题得证。
3.4 将图3-1所示的三角形信号在时间区间上展开为有限项的三角傅里叶级(,)ππ-数,使其与实际信号间的均方误差小于原信号总能量的1%。
写出此有限项三角傅里()f t 叶级数的表达式。
图3-1答:由在上的偶对称特性知。
又展开的时间区间为,故()f t (,)ππ-0n b =(,)ππ-,从而。
下面求系数和。
2Tπ=1Ω=a na直流分量:余弦分量:因此,信号可表示为:信号的总能量:只取有限项表示信号,均方误差为:只取直流项时,均方误差为:此时,有:取直流分量和基波分量时,均方误差为:此时,有:满足题意要求,所以可以用直流分量和基波分量来近似表示f (t ),即。
第1章 绪 论1.1 说明波形如图1-1所示的各信号是连续信号还是离散信号。
图1-1答:连续时间信号是指它的自变量(时间变量t )是连续的,若时间变量的取值是离散的,则为离散时间信号。
图1-1中,(a )、(b )、(d )、(e )是连续信号,而(c )、(f )是离散信号。
1.2 说明下列信号是周期信号还是非周期信号。
若是周期信号,求其周期T 。
(a )t b t a 3sin sin -(b )tb t a 7cos 4sin +(c )141.33,cos 3sin a ≈≈+πππ和t b t (d )t b t ππ2sin cos a +(e )7sin 56cos 25sina tc t b t ++(f )22sin a )(t (g )2)5sin 2sin (a t b t +提示:如果包含有个不同频率余弦分量的复合信号是一个周期为的周期信号,则n T 其周期必为各分量信号周期(=1,2,3,……,)的整数倍。
即有=或T i T i n T i m i T 。
式中为各余弦分量的角频率,i i m ωω=2i iT πω==为复合信号的基波频率,为正整数。
ω2Tπi m 因此只要找到个不含整数公因子的正整数使成立,就可判n 123m m m 、、、……、n m 定该信号为周期信号,其周期为:2i i iiT m t m πω==如复合信号中某两个分量频率的比值为无理数,则无法找到合适的;,该信号常称m 为概周期信号。
概周期信号是非周期信号,但如选用某一有理数频率来近似表示无理数频率,则该信号可视为周期信号。
所选的近似值改变,则该信号的周期也随之变化。
例如1.41,则可求得=100,=141,该信号的周期cos t+≈1m 2m 为=200 1.414,则该信号的周期变为2000。
T π≈π答:(a )sint 、sin3t 的角频率之比,因此该信号为周期信号,其周期为πωπ221111===m T m T (b )sin4t 、sin7t 的角频率之比,因此该信号为周期信号,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