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996.50 KB
- 文档页数:8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1.综合性学习。
“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二】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
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清涵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作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材料三】颜真卿楷书王羲之行书张旭草书(1)请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如果让你来策划这次活动,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两例。
项目一:项目二:(3)为更好地开展这项活动,七年级(1)班班长代表班级向校图管借了27本字帖,供大家练习书法,请你帮助班长改正借条中的两处错误。
借条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练习书法,特借字帖27本供大家使用。
此据。
借书人:七(1)班班长2021年10月15日2.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七(1)班近期将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班上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展开辩论,请你写出你认为正确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家享乐。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
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
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2)下面是两位同学写的读书感受,请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仿照例句,表达出你的读书感受。
示例一: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示例二:读书如登山,山登得越高,景象就看得远;书读得多,眼界就开阔。
3.综合性学习。
明德中学决定开展一次语文活动,主题为“少年正是读书时”。
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素材一.有关读书的典故你知道它们与谁有关吗?头悬梁、锥刺股 ------------(孙敬、苏秦)囊萤映雪-------------------(车胤、孙康)凿壁偷光-------------------(匡衡)韦编三绝-------------------(孔子)程门立雪-------------------(杨时)(一)悬梁刺股:发音:xuán liáng cì gǔ。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
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二)车胤囊萤/孙康映雪1.车胤囊萤我国晋代有个清贫好学的车胤,从小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点不起灯,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纱布,做了个小口袋,把萤火虫捉来放在里面,晚上便利用闪闪荧光来勤奋读书。
2.晋代孙康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他觉得非常可惜,白白地浪费光阴。
一天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雪,半夜梦醒,见一丝亮光从窗缝里钻进来,原来是大雪映出来的,他起身对着亮光看起书来。
经过他夜夜刻苦努力终于成为饱学之士。
(三)凿壁偷光晋朝人孙康从小喜欢读书,贫穷。
为了维持生计家人不得不在白天都干活,孙康年纪小,但是不例外。
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家里没有灯不能读书。
孙康问父亲:“为什么别人家里有油灯,而我们没有呢?”父亲回答说:“油灯很贵,咱们要买油灯全家都要饿肚子。
【导语】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 教学⽬标 1.认识读书的重要性,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警句,了解名⼈读书的⽅法和经验,了解上阅读的重要性。
2.进⼀步认识⾃⼰的读书观。
3.通过学习和活动,进⼀步提⾼学⽣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的⽔平。
学情分析 现在,课业的负担使许多中学⽣疲于应付作业、考试,很少有时间来阅读课外书。
即使读课外书,绝⼤部分也是与课程有关的辅导书。
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不少中学⽣都沉迷于络,把⼤量的课余时间花费在络上。
有不少学⽣即使看与课程有关的课外书,内容也多是娱乐、络、武侠、游戏等。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图⽚导⼊ ⾸先请同学们观看⼏幅图⽚,看看:你认识它们吗?(学⽣根据图⽚回答)这些名⼈、名胜古迹跟我们相隔了遥远的时空,可我们见到它们却像见到了⽼朋友,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认识了解它们的? 是的,书能引领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领略古今的风情,使我们“秀才不出门,⽽知天下事”。
因此,我们不仅要好读书,⽽且要读好书。
下⾯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本单元综合性学习,请同学们齐读前⾔。
⼆、看名⼈读书 环节⼀:读书名⾔ ①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学家、科学家,写下了⼤量精彩的读书名⾔,你知道哪些呢?谁来说说?请同学们汇报⾃⼰搜集的情况。
②⽼师这有⼀组名⾔,邀同学们⼀起来感受领悟(找⽣读) 书是⼀扇窗户——⾼尔基说:“每⼀本书,都在我⾯前打开了⼀扇窗户。
” 书是良药——汉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 书是阳光——莎⼠⽐亚说:“⽣活⾥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 依照上⾯的例句,运⽤相同的修辞⽅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下。
书是________——我说:“________________。
” 环节⼆:名⼈读书经验 读书也要掌握⼀些⽅式⽅法,名⼈的读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你知道的名⼈读书经验有哪些?选择其中的⼀条来推荐给同学们。
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一、名人读书故事看名人怎么读书古代 xx,(凿壁借光)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xx,却又照不过来。
xx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xx,“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
汉朝有个叫xx(头悬梁)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战国时,有个名叫xx(锥刺股)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
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xx和xx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东晋人车胤(囊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
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
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
他为此十分苦恼。
于是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白布袋里借着萤火虫的光来看书晋代xx(xx)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这是囊萤xx的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⑴xx靠铜锅映月看书(国外)⑵xx吃辣椒驱寒读书。
(xx)二、名人与读书主题活动1.朗读“名人读书名言”2.介绍“名人读书经验”。
3.听名人读书趣闻轶事。
4. 主编一册“名人读书名言集”;5. 主办一期“名人读书的趣闻轶事”手抄报6.主办一期“名人读书经验谈”的墙报。
三、1 写一句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xx----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汉朝xx----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臧克家----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xx。
莎士比亚----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xx。
托尔斯泰----理想的书籍是xx的钥匙。
xx-------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2、班里要举行“与书籍结伴而行”的读书报告会,你能向同学推荐一本中外名著吗?写出名著名称和内容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