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泉 中药材及饮片性状鉴别1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6.33 MB
- 文档页数:149
1.引言1.1中药材真伪品、中药饮片鉴别技术研究意义中药材以及中药饮片在中医学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中医药事业在近年的不断发展,中药市场较为活跃,药物需求量大。
加之中药材的产地众多,植物形态较为相似,极易发生中药材混淆或者掺假的现象。
对中药材真伪品、中药饮片鉴别技术的总结与细化,也成为医药领域迫在眉睫的任务。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通过炮制、净制、切制等方法处理后用于临床使用以及中成药生产的药物[1],它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可以用于临床中的中药材。
1.2药材伪品、中药饮片掺假情况当前市场出售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常出现的掺假方法包括[2],(1)重量掺伪,在中药饮片内加入泥沙、石块等来增加其重量;(2)修饰掺伪,通过美化修饰中药饮片的外观,掩盖其本身的瑕疵。
如在金银花表面涂淀粉来增加光洁度;以及劣品制伪、非药用部位掺伪、形似掺伪、成分掺伪等各种掺伪的手段。
对名贵药材进行伪造掺假的状况发生较多,名贵药材因为其价值高,容易引起各个商贩利用形态相近的中药植物进行伪造、掺假,以期实现利益最大化。
紫河车由于价格昂贵[3],常被浸泡明矾水或别的胶浆后再进行干燥,以此来增加紫河车的重量。
2.中药材真伪品、中药饮片性状鉴别技术2.1中药材真伪品、中药饮片性状鉴定概述性状鉴定是指通过医师的经验,借助眼、鼻、手、口等感官,从药材的形态和味道、质感同时入手,加上水试、火试等简单易行的方法,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进行真伪区分。
这种方式,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不需要借助太多的设备。
例如通过嗅觉来区分,中药饮片因其含有的特殊成分而具有特殊气味,李红霞等[4]曾提出可以通过薄荷浓郁的薄荷油气味判断薄荷的品质;黄连因其含有小檗碱与黄连碱而发散出苦味;也可折断、弄碎、搓揉或用热水湿润后嗅闻,此类方法简单实用,经济有效,是常用的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方法。
火试法,例如麝香燃烧后应出现白色灰烬,香气浓郁而无其它异味,而伪品则会出现臭味。
中药材性状鉴别常识讲义展开全文各位朋友非常抱歉网名为“扶摇”的朋友发现实验室安全知识有几处错误,特此感谢这位朋友的提醒。
在此篇文章中修订:实验安全知识一中第4条,“吸收”应为“洗手”,第19条“2%水溶液”应为“2%碳酸氢钠溶液”一、鉴别内容性状鉴别就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这些方法在我国药学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
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
直观的性状鉴定是很重要的,也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性状鉴定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1、形状药材的形状与药用部分有关,每种药材的形状一比较固定。
如根类药材有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等;皮类药材有卷筒状、板片状等;种子类药材有圆球形、扁圆形等。
经验鉴别防风根茎部分称为“蚯蚓头”;野生人参则为“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尾瓦楞身”。
这些经验鉴别的术语,形象而生动,易懂易记。
有些叶和花类药材很皱缩,须先用热水浸泡,展平后观察。
2、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
要得出比较正确的大小数值,应观察较多的样品。
如测量的大小与规定有差异时,可允许有少量稍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
有些很小的种子类药材,如葶苈子、白芥子、车前子、菟丝子等,应在放大镜下测量。
3、颜色各种药材的颜色是不相同的,如丹参色红,黄连色黄,紫草色紫,乌梅色黑。
药材因加工或贮藏不当,就会改变其固有的色泽。
药材的颜色是否符合要求,是衡量药材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
很多药材的色调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色调。
在描述药材颜色时,如果用两种以上的复合色调描述时,则应以后一种色调为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
4、表面特征指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或毛茸等。
双子叶植物的根类药材顶部有带有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有具膜质鳞叶;蕨类植物的根茎常带有叶柄残基和鳞片。
中药饮片与质量杨树德中药饮片历史悠久,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饮片是中药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地位特殊,既可根据处方直接调配入药,又可作为原料生产中成药,临床最终使用的是饮片(即炮制品)而不是药材。
所以,中药饮片在临床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中药饮片有着精巧的片型,鲜明的色泽,浓郁的气味,显示出精致的饮片的久远文化,并且为我们配方的识别和复核的准确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很好地保证了中药质量。
如随意改变片型规格,便有可能因其特征不明显造成混乱,同时影响煎出率与有效成分的溶出。
一、饮片的特点与类型(一)饮片的特点¡饮片的含义™狭义是指切片制成一定形状的片形药物;™广义是指凡是供中医临床配方所用的全部中药。
¡饮片片形的特点,一般包括片形和厚度两个方面。
™片形是指饮片的外部形态(如圆片、斜片、柳叶片、瓜子片等近三十余种中药传统片形),™片形的变化是依据药材的形态特征即根、茎、果实及动物骨骼等来确定的,而厚度是指饮片厚薄程度。
™是依据药材的性质,如药材组织内部构造、质地、主要成分的溶解性、糊化度等特征而定的。
饮片一般没有规格,但是饮片片型在各省的中药炮制规范中都有要求。
(二)常见饮片类型¡传统饮片™传统饮片的应用都是按方调配,临用煎汤。
传统的中药饮片能适应中药处方灵活多变的用量,也能满足病情变化的需要。
用时煎煮,不需要加入任何辅料及防腐剂,疗效确切,患者乐于接受。
¡单剂量包装饮片™单剂量包装饮片是近年来医院为了保证饮片质量和调剂质量而展开的一种饮片使用模式。
根据中药的特殊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参照药典及有关方剂学和临床用药一般剂量规律,与临床医师充分协调的基础上,把规格确定为3、5、6、10、15g等,用塑料袋密封包装。
¡精制饮片、中药浓缩颗粒、粉末饮片。
常见传统的片型规格片型规格柳叶片又名斜片,状似西河柳,将药材斜切成长5cm,厚约2~4mm,如黄芪、甘草、山豆根等瓜子片又名马蹄片,形似南瓜子,将药材稍斜切成略圆,约长2cm的片型,如苏梗、广藿香、桂枝等亦名横片或顶头片,将根及根茎类药材横切面与切药刀成垂直方铜钱片向所切出的横片厚2~4mm,形似铜钱,如白芍、赤芍、槟榔、白芷、木通、三棱等蝴蝶片取块根茎之类药材,按形状顺切至1~2mm,形似蝴蝶,如川芎等盘香片取卷筒厚朴或肉桂等,刮去外粗皮,稍闷润,切宽5~10mm的顶头状,形似盘香燕窝片取天门冬、麦门冬用少量白矾水洗净,收其身,沿中顺切2/3深度,去掉木心,将中间向外翻起,晾干即得,形似燕窝鹦哥眼片枳实、胡黄连横切成厚2~4mm,因药外圈带灰黑色,中心有金黄色圆圈一道,酷似鹦哥眼二、中药饮片与中药质量(一)饮片类型与中药质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用药观念亦不断更新。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目录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意义 (3)二、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 (3)1、形状 (3)2、表面 (4)3、质地 (5)4、折断面 (6)5、气味 (6)6、水试 (7)7、火试 (7)三、中药饮片及其常见易混淆品、伪品的鉴别 (7)1、巴戟天 (8)2、大黄 (9)3、三棱 (10)4、川芎 (11)5、川贝母 (12)6、人参 (13)7、西洋参 (14)8、白头翁 (15)9、射干 (16)10、三七 (16)11、莪术 (17)12、龙胆 (18)13、天麻 (19)14、牛膝 (21)15、川牛膝 (22)16、西红花 (23)17、白附子(禹白附) (23)18、重楼 (24)19、拳参 (25)20、金荞麦 (25)21、黄芪 (26)22、红芪 (27)23、当归 (27)24、独活 (28)25、柴胡 (29)26、防风 (30)27、延胡索 (31)28、夏天无 (31)29、茜草 (32)30、首乌藤 (33)31、苏木 (34)32、降香 (34)33、厚朴 (35)34、合欢皮 (36)35、秦皮 (37)36、大青叶 (37)37、金钱草(处方名) (40)38、白花蛇舌草 (42)39、冬虫夏草 (43)40、金钱白花蛇 (44)中药饮片性状鉴别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意义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为了适应中药临床治病、防病及制药的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制品之分,每种中药材的饮片规格少则一、二种,多则四、五种,由此可见,中药饮片品种繁多。
中药材大多来源于植物,特别是同科同属的植物器官形态相近,炮制后往往外表形态、颜色近似,不易区分,容易发生混淆,另外还经常出现假冒掺伪现象,给饮片的鉴别增加了难度,例如用纸丝染色充西红花,用紫苏子充菟丝子,月季花当玫瑰花使用,苏木当降香使用等,所以鉴别中药饮片的品种真伪、优劣,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征是执业中药师的基本功,有必要提高执业中药师鉴别中药饮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