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的性状及常见真伪鉴别
- 格式:ppt
- 大小:11.31 MB
- 文档页数:48
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中药饮片的真伪,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的发挥及患者的用药安全,因此熟练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特别是鉴别要点,有助于快速、准确地与伪品区分,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与临床用药的安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本文列举了几种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对于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牛黄1.1.1 性状鉴别1.1.1.1 正品:天然牛黄可分蛋黄及管黄。
蛋黄:多呈卵圆形、不规则的球形、方圆形,大小不一。
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表面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
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离,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
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后无清凉感,嚼之易碎,不黏牙。
1.1.1.2 伪品:伪天然牛黄多呈不规则碎块,大小不一。
表面棕黄色,粗糙,体轻,质轻脆可分层剥离,断面可见同心层纹。
气腥,味微苦,无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1.1.2 理化鉴别1.1.2.1 正品:取少量天然牛黄样品,水合氯醛液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迅速溶解,显鲜明的金黄色,久置后变为绿色。
取少量上述粉末样品,加氯仿1 ml摇匀,再加硫酸与浓过氧化氢(30%)各2滴,振摇,正品天然牛黄显绿色。
取上述粉末0.1 g,加盐酸1 ml,氯仿10 ml,充分振摇,混匀,正品天然牛黄氯仿层呈黄褐色。
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钡试液5 ml振摇,正品天然牛黄可生成黄褐色沉淀。
分离除去水层及沉淀,取氯仿层约1 ml,加醋酐1 ml,硫酸2滴,摇匀放置,正品天然牛黄溶液则呈绿色。
1.1.2.2 伪品:取少量伪品牛黄样品,水合氯醛液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迅速溶解,同样显鲜明的金黄色,但是久置后变为黄色。
取少量上述粉末样品,加氯仿1 ml摇匀,再加硫酸与浓过氧化氢(30%)各2滴,振摇,伪品天然牛黄则显桃红色。
取上述粉末0.1 g,加盐酸1 ml,氯仿10 ml,充分振摇,混匀,伪品天然牛黄氯仿层呈土黄色。
易混淆品一般指两种以上的饮片在形态、颜色、质地等方面相似而易发生相互混淆的品种,如人参饮片与西洋参饮片、天花粉饮片与葛根饮片等。
伪品指用其他的植物或人为加工后来冒充正品,如用小的天南星块根饮片冒充半夏饮片、小的浙贝母冒充川贝母、桔梗片冒充人参片、玉米须或纸丝染色冒充西红花等。
1、半夏[饮片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nata (Thunb.) Rbeit.块茎。
[成品特征] 生半夏为类圆球形,大小不一,有的稍偏斜,顶端有凹痕,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周围有麻点状根痕,下端多圆平,粉质坚实。
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清半夏为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片状。
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
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
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类圆形厚片、表面棕色或棕褐色。
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
味淡、微有辣味,嚼之略粘牙。
法半夏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
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
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
气微,味淡。
[常见伪品] 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forme(Lodd.)Blnme的块茎。
块茎呈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高0.8~3cm,直径0.5~1.5cm。
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滑,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点状根痕,上端类圆形,有凸起的芽痕,下端略尖。
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2.天南星[饮片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异叶天南星Arisama heterophyllum Bl.块茎的切片。
[成品特征] 生天南星呈扁球形,直径1.5~6.5cm,表面乳白色至淡棕黄色,较光滑,有的皱缩,顶端有凹的茎痕,周围可见茎痕及麻点状须根痕。
中药饮片的四大鉴别方法
1、眼看要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不同的中药饮片其外表面特征是不一样的,如表皮、颜色、大小薄厚、形状、粗细、断面等。
从表皮看,赤芍是粉皮、糟渣、菊花芯。
从颜色看,金银花表面是金黄色,内部是银白色。
从大小薄厚看,当归头比当归片大。
从断面看,未经过炮制的杜仲折断有白色银丝;甘草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2、鼻闻可以检验饮片的质量,因为气味与质量和炮制方法关系密切。
香加皮,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而鱼腥草则有股鱼腥味。
同时,闻气味还可以通过折断、破碎、揉搓饮片进行,这样气味更浓,更容易识别真假。
3、手摸可以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实泡、脆韧、粘性等,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
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浮水青黛,落水沉香,通草松软,山药片粉性足而光滑等。
4、口尝可取少量饮片入口,先用舌尖舔舐,必要时在口中品尝饮片的酸、苦、辛、甘、咸、麻、涩、淡、滑、凉、腻等,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黄芭的甜等。
看独活表面,与当归容易混淆,但用口尝,当归有甜味,独活有辣味,一下子就分辨出来。
中药饮片真伪鉴别(一)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经验鉴别,是用人的感官,采用看、尝、嗅、听、手摸及水试和火试等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
它简便易行,无论场地,即可进行,鉴别时可运用植物分类学、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鉴别。
伪品的三种来源:掺伪(杂)品:由于价格、重量等造成的掺伪(杂)品。
仿制品:人为非法加工的某种中药材的仿制品。
劣品或其他品种充伪(常见伪品):中药材的劣品、地方习惯称呼造成的同名异物及混淆品。
一、各药1、金银花掺杂品:一种是将玉米面及细沙拌入,鉴别时用手握之松开后,可见手上有黏附细粉状物,捻之有顶手感;若取少许用水浸泡,水液混浊且有沉淀物,加稀碘液显蓝色反应。
另一种掺杂品是将红糖或食盐水拌入金银花中以增加重量,鉴别时用手握之较湿润粘手,口试有甜味或咸味。
2、红花掺杂品通常有四种:其一:掺入一些极细的泥沙、糖粉或面粉,用手握之松开后,手上留有少量花粉及一层灰黄色细粉样物,捻之有粗糙感。
其二:将染色的丝线或染色的纸浆切成细丝状或丝线,拌入红糖掺入红花中,鉴别时可取少许红花放入水中搅拌,纸浆丝即破碎。
其三:将菊花的舌状花染色冒充,仔细观察可见舌状花花瓣,用水浸泡红色即退,水液被染成红色。
其四:红花掺假加重--用清油(菜籽油、芥籽油)混合重金属粉、色素到红花中,目的是增加重量。
鉴别方法如下:(1)闻气味:正品红花微有清香味,无其它特殊怪味。
掺假红花清香气味被掩盖或减弱,伴随有油臭腐败味。
如掺油量大,密封时间长,则腐败味更浓。
(2)手摸、镜观:正品红花手感较柔软,手不染色,不粘附泥沙杂质。
掺假红花手握较油润,手染有红色斑点,并粘有较多的泥沙颗粒(重金属粉)。
取掺假红花少许,用放大镜观察,其间夹附很多灰白色或黑色颗粒(重金属粉)。
(3)水试:取正品红花4g于烧杯中,加60摄氏度热水150ml,搅拌,水染成金黄色。
而掺假红花水染成橙黄或色加深,搅拌有较多灰白色沉淀入杯底,液面可见油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