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疫情报告工作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精选6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篇1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和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按照“科学排查、及时上报”的原则,特制订本制度。
一、疫情报告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海灵副组长:王海萍组员:符惠梅各班班主任保育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园长办公室,由王海灵担任办公室主任,电话:*************二、幼儿园疫情报告员职责:1.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3.定时对全园幼儿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4.负责指导全园幼儿的晨检、午检工作。
三、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1.晨检应在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保育员对早晨进入教室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
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卫生状况,发出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排查人,学校疫情排查人要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午检也如此)2.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幼儿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排查人,学校疫情排查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呼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3.老师发现幼儿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幼儿园疫情排查人。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一、引言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幼儿园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机构,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控疫情的传播。
为了确保幼儿园师生的健康与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疫情报告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是及时获取和汇报幼儿园师生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疫情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幼儿园的安全和健康环境。
三、报告内容和要求1. 师生健康信息报告a. 幼儿园师生每天上班前和上学前需填写健康信息报告表,包括体温、身体状况、接触史等内容。
b. 报告表应包含幼儿园的名称、日期、填报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c. 报告表应由专门负责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进行采集和管理。
d. 若有师生浮现身体不适或者接触过疑似或者确诊病例的情况,应即将向幼儿园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2. 疫情报告流程a. 幼儿园应设立疫情报告负责人,负责协调和管理疫情报告工作。
b. 疫情报告负责人应定期向上级教育部门报告幼儿园的疫情防控情况。
c. 幼儿园应与当地卫生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报告疫情信息,并按照卫生部门的指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 疫情报告的保密性a. 幼儿园应严格保护师生的个人隐私,疫情报告信息仅限于相关工作人员和卫生部门使用。
b. 疫情报告信息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或者泄露给未经授权的第三方。
4. 疫情报告的应急预案a. 幼儿园应制定相应的疫情报告应急预案,包括人员调配、消毒措施、关闭幼儿园等应对措施。
b. 应急预案应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联系人,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
四、疫情报告制度的执行1. 幼儿园应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宣传疫情报告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培训。
2.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疫情报告制度档案,包括报告表、报告流程、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和记录。
3. 幼儿园应定期对疫情报告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是为了确保幼儿园内的疫情情况及时被上报、控
制和跟踪的一项重要措施。
根据该制度的规定,以下是报告流程:
1. 幼儿园每天早晨对每位幼儿和教职工进行体温检测,记录并保存相
关数据。
2. 若有幼儿或教职工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疑似新冠症状,立
即通知家长或教职工,并要求其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和诊治。
3. 家长或教职工需及时向幼儿园填报相关症状,包括体温数据、症状
描述等。
4. 幼儿园收集并汇总每天的症状报告,建立档案,确保数据的安全和
保密。
5. 幼儿园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渠道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疫情情况,如有需要,协助开展进一步的疫情调查和防控工作。
6. 幼儿园与卫生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及时获取疫情相关信息和防控措施,指导幼儿园的防控工作。
7. 幼儿园每天对清洁和消毒工作进行加强,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8. 幼儿园建立疫情报告制度的有效宣传渠道,向家长和教职工传达相
关流程和要求,提高疫情报告的积极性和及时性。
这一制度的落实可以有效遏制幼儿园内疫情的传播,保障幼儿和教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场所,面临着疫情防控的挑战。
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安全,建立一套完善的疫情报告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内容、流程等方面的要求。
二、目的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是及时掌握幼儿园内的疫情情况,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报告制度,能够有效防控疫情的扩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保障幼儿园的正常运行。
三、内容1. 疫情报告的主体:疫情报告的主体为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和家长,包括教师、保育员、后勤人员等。
2. 报告的对象:疫情报告的对象为幼儿园的管理部门、疾控中心、卫生健康部门等。
3. 报告的内容:(1) 每日健康状况报告:包括体温、咳嗽、呼吸难点等症状的情况报告。
(2) 疫情感知报告:包括家庭成员是否有疫情相关接触史、是否有疫情地区旅行史等情况报告。
(3) 疫情发现报告:包括发现幼儿园内有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等情况报告。
(4) 防控措施报告:包括幼儿园内采取的防控措施、消毒情况等报告。
(5) 疫情处置报告:包括疫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隔离情况等报告。
四、流程1. 每日健康状况报告:(1) 教职工和家长每天早晨测量体温,并填写健康状况报告表格。
(2) 教职工和家长将填写好的报告表格通过指定的渠道提交给幼儿园管理部门。
2. 疫情感知报告:(1) 教职工和家长每周填写一次疫情感知报告表格,包括家庭成员的疫情相关接触史和疫情地区旅行史等情况。
(2) 教职工和家长将填写好的报告表格通过指定的渠道提交给幼儿园管理部门。
3. 疫情发现报告:(1) 幼儿园内发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等情况,教职工应即将向幼儿园管理部门报告。
(2) 幼儿园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即将通知卫生健康部门,并按照像关要求进行处置。
4. 防控措施报告:(1) 幼儿园应制定详细的防控措施,并及时向教职工和家长进行宣传和培训。
(2) 幼儿园管理部门定期向卫生健康部门报告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提高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疫情报告范围1. 法定传染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各类传染病。
2. 校内传染病:幼儿园内发生的疑似传染病及幼儿园周边环境可能导致的传染病。
三、疫情报告责任1. 教职工: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应立即向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报告。
2. 幼儿家长:发现幼儿有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向幼儿园报告。
3.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分析传染病疫情信息,并按照规定报告。
四、疫情报告流程1. 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时,教职工或家长应立即向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报告。
2.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按照规定时间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应将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通知幼儿园其他部门及家长。
五、疫情报告要求1. 传染病疑似病例报告时限: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
2.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应在24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 疫情报告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症状、发病时间、流行病学史等。
六、疫情报告后的处理1.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2.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应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等工作。
3.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待确诊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疫情报告奖励与处罚1. 对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教职工和家长,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隐瞒、谎报传染病疫情,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负责解释。
注: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如有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
引言概述:
疫情防控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而在幼儿园这个特殊的教育场所,如何有效地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和处理疫情信息,保障幼儿健康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建立原则、具体操作、应急处理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重要性
1.1 保障幼儿健康安全
1.2 防止疫情扩散
1.3 提高疫情应对效率
二、建立原则
2.1 及时性
2.2 全面性
2.3 透明度
三、具体操作
3.1 建立疫情报告流程
3.2 制定疫情报告标准
3.3 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
四、应急处理
4.1 针对疫情爆发制定相应预案
4.2 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药品
4.3 隔离疑似病例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五、监督管理
5.1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评估机制
5.2 定期进行疫情报告制度的培训和演练
5.3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的督导机制
结语:
建立健全的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是保障幼儿健康安全的重要举措。
惟独做好疫情报告工作,及时掌握疫情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疫情,才干确保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安全稳定,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场所。
希翼各幼儿园能够重视疫情报告制度建设,共同维护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近年来,传染病不断出现,威胁着幼儿园小朋友的健康。
为了保障幼儿园小朋友的身体健康,我园制定了一套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下面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一、报告范围
我园的传染病疫情报告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疫情的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病。
二、报告流程
1.发现传染病病例:当幼儿园小朋友发现患有传染病时,应立即告知老师和幼儿园医务室。
2.医务室负责人记录:医务室负责人记录病情、时间、地点等信息,并向教育局、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接触者提示:医务室负责人会及时通知接触者,告知注意事项并进行隔离,以减少疫情的扩散。
4.疫情通报:幼儿园负责人会及时向家长与员工进行通报,告
知疫情的出现及应对措施,保障大家的安全。
三、防控措施
遇到传染病病例,我园会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隔离:将出现传染病症状的幼儿隔离至医务室申请家长接回,确诊之前不得返回班级。
2.消毒:对于接触处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通风:加强教室、通风设施的维护,增强空气流通,杀灭病菌。
4.监测:定期组织健康检查、卫生常规检查,尽早发现隐患并
及时处理。
四、总结
传染病防控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将一直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践行传染病防控工作,以保障幼儿园小朋友的身体健康为己任。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8篇】第1篇: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为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预防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根据《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相关规定、结合我园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姓名:刘某某幼儿园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园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园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2、协助本园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3、定期对全园幼儿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g?/p>4、负责指导全园幼儿的晨检工作。
5、负尙幼儿园传病度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6、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隔离。
7、协助上级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对幼儿园发生的传染病情等突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对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
二、报告内容及时限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幼儿(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某某,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幼儿园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三、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2篇: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根据学校《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安全,及时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传播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疫情监测及报告1.1 定期健康检查: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观察咳嗽、流涕等症状,以及检查皮肤是否有异常。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
1.2 疫情监测:幼儿园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健康状况和就医情况。
同时,每天对幼儿的体温进行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应即将报告给相关部门。
1.3 疫情报告:幼儿园应建立健康档案,并及时向相关卫生部门报告幼儿园内的传染病疫情,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2.1 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幼儿园应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师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等。
2.2 环境卫生管理:幼儿园应保持教室、餐厅、洗手间等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确保空气流通,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2.3 食品安全管理:幼儿园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避免食品成为传染病传播的途径。
三、疫情应急处理3.1 疫情报告及时性:一旦发现幼儿园内有传染病疫情,应即将向相关卫生部门报告,并按照像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停课、隔离患病幼儿等。
3.2 家长配合:幼儿园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告知疫情情况,并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疫情防控措施,如及时就医、隔离患病幼儿等。
3.3 疫情跟踪和评估:幼儿园应对疫情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防控措施,并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的发展和处理情况。
四、疫情后的恢复工作4.1 教室和设施消毒: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幼儿园应对教室和设施进行全面消毒,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安全卫生。
4.2 健康恢复辅导:幼儿园应为患病幼儿提供健康恢复辅导,匡助他们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变化。
4.3 疫情总结和改进:幼儿园应对疫情的处理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改进管理制度,提高传染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三篇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一为加强我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园内的会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幼儿园内传播流行,我园设置指导老师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园内的保健医、班级教师、保育员等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分析报告人因。
一旦发生传染病疑似疫情和疫情时,责任报告人应立即报告社区服务医院,医院联系电话:。
1、各班保健班主任负责管理负责做好晨检,并做好记录。
保健医生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各班因病缺课幼儿的情况;2、对患传染病管理模式儿童返校情况进行管理。
(如要求为客户提供病愈证明)3、建立并复印件在校学生健康档案。
配合医院做好每年新入园儿童的接种查验工作。
4、做好托幼儿童的预防保健及消毒隔离工作;三、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各班教师、保育员)指有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1、立即隔离病人及密切接触者。
2、及时护送病人到指定的医院主动进行治疗。
3、认真落实卫生部门提出的卫生管理、隔离、消毒等措施,协力疾控中心基本完成完成疫情调查、应急接种等工作。
4、疫情期间,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晨检,尽量避免进出校园的人员。
5、教师要稳定幼儿恐慌情绪,做好幼儿家长的人生观工作,维持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6、不得擅自向社会公布鼠疫。
疫情报告人 ***为加强我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园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护理人员机构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为严防疫情在幼儿园内传播流行,登革热我园设置园长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园内的保健医、班级教师、保育员等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人。
一旦发生流行病疑似疫情和疫情时,责任报告人需先白皮书报告社区医院,医院联系电话:。
2023年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5篇书目第1篇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第2篇一休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第3篇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范本第4篇y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第5篇s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s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仔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幼儿园要组织教职员工仔细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需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
班主任对早晨到园的每个(幼儿)进行视察、询问,了解幼儿出勤、健康状况。
对因病缺勤的幼儿,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老师发觉疫情应当马上报告幼儿园领导,幼儿园发觉疫情要在2小时内报告疾病预防限制中心和县教委。
幼儿园要指定专人负责幼儿园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务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幼儿园由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为报告人)。
1.法定传染病(1)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 卫生部确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确定根据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缘由不明的传染病。
3.不明缘由肺炎病例和不明缘由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4.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幼儿(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像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特制定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幼儿园疫情报告人的设置幼儿园园长为幼儿园疫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第一责任人,卫生保健教师是幼儿园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
幼儿园其他教职员工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园长和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园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2、每天要对全园幼儿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3、负责指导全园幼儿的晨检工作和传染病疫情的防治及各类卫生消毒、食品监督等工作。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1、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即幼儿园教职工如发现有传染病疫情或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在第一时间向园长报告,随后园长和疫情报告人根据传染病疫情或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教育局——办公室、学前科;卫生局——儿保、疾控、卫监等、公安局——警署等)2、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3名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时,疫情发现人和疫情报告人应当第一时间报告园长并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并协助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幼儿病因排查结果登记表。
3、在幼儿园同一班级中,如果一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3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幼儿病因排查结果登记表。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
5、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幼儿园实际情况,特制定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组织机构幼儿园应成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卫生保健人员、班主任、保育员等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组织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以及处理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
二、报告制度1. 幼儿园应建立传染病疫情监测机制,定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病例。
2. 幼儿园应实行晨检制度,每天对入园幼儿进行体温、呼吸、皮肤、口腔等部位的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
3. 幼儿园应建立传染病病例登记制度,详细记录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日期、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症状、就诊情况、排查结果、采取措施等信息,并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4. 幼儿园应建立传染病报告责任制度,明确传染病报告责任人,确保传染病疫情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
5. 幼儿园应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及时向家长和教职工通报传染病疫情信息,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
三、防控措施1. 幼儿园应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工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
2. 幼儿园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幼儿园进行消毒、通风,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
3. 幼儿园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幼儿饮食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 幼儿园应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防护意识。
5. 幼儿园应建立传染病隔离制度,对传染病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传染病在幼儿园内传播。
四、法律责任幼儿园应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报告。
对违反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幼儿园,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保障幼儿园全体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幼儿园的传播和流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疫情报告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成立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园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组长:_____(园长)职责:全面负责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领导和指挥,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和措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副组长:_____(副园长)职责: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监督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成员:_____(保健医生)、各班班主任保健医生职责:负责幼儿的日常健康检查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指导班级做好消毒和隔离工作。
各班班主任职责:负责本班幼儿的健康观察和日常管理,及时向保健医生报告本班幼儿的异常情况,配合保健医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疫情报告流程1、班级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发现幼儿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疑似传染病症状时,应立即将幼儿隔离,并及时通知保健医生。
2、保健医生诊断保健医生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对幼儿进行诊断,初步判断是否为传染病。
如果不能确诊,应建议家长带幼儿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3、确诊病例报告如果幼儿被确诊为传染病,保健医生应在 24 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疫情处置在疫情报告的同时,幼儿园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对患病幼儿进行隔离治疗,直至痊愈或排除传染病。
(2)对患病幼儿所在班级进行消毒和通风,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和检疫。
(3)加强全园的卫生消毒工作,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三、疫情报告内容1、传染病名称报告的传染病应按照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法定传染病名称填写。
2、发病时间准确记录幼儿发病的具体时间。
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班级详细填写患病幼儿的个人信息。
4、诊断结果注明医院的诊断结论。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疫情防控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幼儿园作为儿童的重要学习和成长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疫情报告制度,以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二、目的建立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是及时掌握幼儿园内部的疫情信息,确保疫情得到及时处置,保护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
三、内容1. 报告对象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报告对象包括幼儿园管理层、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
2. 报告内容(1)感染情况报告:幼儿园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应当及时报告自己或家庭成员的感染情况,包括是否出现疑似症状、是否接触过感染者等。
(2)接触史报告: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应当报告自己或家庭成员的近期接触史,包括接触过哪些地区、人员等。
(3)旅行史报告: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应当报告自己或家庭成员的近期旅行史,包括是否有国内外旅行史,旅行地点及时间等。
(4)防控措施报告: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应当报告自己或家庭成员的防控措施,包括是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3. 报告方式(1)线上报告:幼儿园可以通过建立疫情报告平台或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要求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在线上填写相关报告表格。
(2)线下报告:幼儿园可以设置疫情报告专用邮箱或投递箱,要求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将相关报告书面提交。
4. 报告流程(1)教职员工报告流程:①发现自身或家庭成员有感染情况、接触史或旅行史时,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
②部门负责人将情况汇总后,及时向幼儿园管理层报告。
③幼儿园管理层根据报告情况,决定是否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学生及家长报告流程:①学生或家长发现本人或家庭成员有感染情况、接触史或旅行史时,立即向班主任或学校负责人报告。
②班主任或学校负责人将情况汇总后,及时向幼儿园管理层报告。
③幼儿园管理层根据报告情况,决定是否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5. 报告保密幼儿园应当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保密处理,不得随意泄露报告人的个人信息,以保护报告人的隐私权。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学习与预防为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确保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幼儿园应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 传染病防治法》,提升全员预防意识。
各班级应严格执行每日晨检制度,班主任对到园的每位幼儿进行观察与询问,了解其出勤情况与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幼儿,班主任应及时追查病因并做好登记。
二、疫情报告与管理1. 教师在发现疫情时,应立即报告幼儿园领导。
幼儿园在确认疫情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县教委。
幼儿园应指定专人《如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负责园内传染病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2. 包括甲类传染病《 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 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丙类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以及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3. 包括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以及同一班级或宿舍内短时间内多例《如5例以上)幼儿出现相似症状 如发热、皮疹、腹泻等)的情况。
4. 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例,或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疫情报告人应在1小时内上报相关信息。
三、防治管理组织与任务1. 幼儿园应建立以XX为组长、XX、XX为副组长,各班卫生保健员及一名教师为成员的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2. 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由分管副园长负责领导,医务室与班主任承担具体工作。
3. 重点把控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的“五早”原则。
四、疫情报告流程与要求1. 疫情报告人发现符合报告条件的情况时,应立即以最便捷的方式《如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同时向教育管理中心与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2023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第1篇: 2023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一、指导思想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幼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园实际,贯彻落实防治传染病,本着科学预防、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实现对传染病的控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可能引发的幼儿传染病突发传染病事件可分为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非典、禽流感、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和副伤寒等)、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等)三、预防措施1、幼儿园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
2、卫生保健老师和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每天晨检工作,保健老师在晨检中应做到一摸、二问、三看、四查,并认真填写幼儿全日观察登记表,保证幼儿园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3、幼儿园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前需进行体检,持健康证方可上岗;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方可入园。
4、幼儿园开展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保证每周的健康教育,教会师生一般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幼儿园学习场所、生活场所要通风换气和定期消毒。
6、班主任应加强对幼儿的巡视,发现传染病病例或凝视病例,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向分管保健老师或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报告,不得隐瞒实情,分管保健老师应在第一时间到达发病班,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同时根据幼儿入园报名表上提供的紧急联络人信息与之联络医院诊治。
其原则是: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7、按疾控制定的《各类物品消毒方法》做好各项预防性消毒工作。
幼儿园疫情报告工作制度
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和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按照“科学排查、及时上报”的原则,特制订本制度。
一、疫情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
疫情报告员:
疫情排查员:
疫情登记员:
沈平幼儿园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园长室。
二、学校疫情报告员职责:
1、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3、定时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4、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午检工作。
三、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
1、晨检应在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进入教室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
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卫生状况,发出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排查人,学校疫情排查人要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午检也如此)
2、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排查人,学校疫情排查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呼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3、学校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排查人。
学校疫情排查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
4、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报告方式:
(1)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向伏山镇教办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学校疫情排查人
------校长------教办------卫生防疫站
(2)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
(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报告顺序:班主任或任课老师(2分钟)→学校疫情排查人(2分钟)→校长组织排查(5分钟)-镇教办。
(3)有事由校长按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报告,无事由学校疫情排查人向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