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4曹冲称象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6
【精选】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4《曹冲称象》知识点+课文讲解一、我会写称chēng(称象、称一称、自称)柱zhù(柱子、石柱、支柱)底dǐ(底层、到底、底下)杆gǎn(笔杆、枪杆、杆子)秤chèng(秤杆、大秤、称秤)做zuò(做工、做事、做衣服)岁suì(岁月、几岁、周岁)站zhàn(站起、站立、站队)船chuán(轮船、大船、船只)然rán(然后、忽然、当然)二、我会认曹cáo(曹操、曹冲)员yuán(员外、队员、人员)根gēn(树根、根本、根治)议yì(议论、商议、提议)论lùn(言论、论文、论述)重zhòng(重量、重力、举重)砍kǎn(砍伐、砍柴、砍树)线xiàn(画线、线条、直线)止zhǐ(停止、阻止、截止)量liàng(力量、重量、数量)三、多音字杆gǎn (一杆秤)gān(旗杆)称chēng(称呼)chèn(称心)四、近义词高兴——开心议论——讨论办法——方法微笑——浅笑果然——果真五、反义词高兴——难过下沉——上浮六、理解词语官员: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船舷:船两侧的边儿。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七、句子解析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有的……有的……,说明官员们想出了很多的办法。
2.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这句话中的“才”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
他小小年纪却能想到称出大象重量的办法,说明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善于思考。
3.曹操点头微笑。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事实证明曹冲提出的果然是个好办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4 曹冲称象(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我将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4 《曹冲称象》为例,详细介绍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4 《曹冲称象》。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曹操为了测试自己的大象究竟有多重,命令手下人用秤来称,但大象体积庞大,无法直接放在秤上。
于是,曹操的儿子曹冲想出了一个聪明的方法,用船只和石头的重量来间接测量大象的重量。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曹冲称象》,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曹冲为何能够想出用船只和石头的重量来间接测量大象重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大象为主题,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象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讲解课文: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曹冲为何能够想出用船只和石头的重量来间接测量大象重量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目。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7.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曹冲称象2. 船只、石头、大象3. 用船只和石头的重量来间接测量大象的重量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曹冲称象的故事情节。
答案:曹操为了测试自己的大象究竟有多重,命令手下人用秤来称,但大象体积庞大,无法直接放在秤上。
于是,曹操的儿子曹冲想出了一个聪明的方法,用船只和石头的重量来间接测量大象的重量。
2. 请解释曹冲为何能够想出用船只和石头的重量来间接测量大象重量的方法。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内、课外阅读第三单元第一部分课内阅读4.曹冲称象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
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1.选文共有( )个自然段。
(1分)2.用“”画出文中描写大象的句子。
(2分)3.曹操和官员们想知道。
(1分)4.第一个人提出了什么方法称象?他的办法可以吗?为什么?(6分) . .4.曹冲称象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
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1.“舷”是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我还能写几个与它部首相同的字: 、、。
2.我会写反义词。
高大—( ) 下沉—( )议论—( ) 果然—( )3.我会排列曹冲称象的步骤。
( )在船舷上做记号。
( )赶象上船。
( )称石头的重量。
(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曹冲称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做具体说明。
一、教材《曹冲称象》这篇文章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
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爱动脑筋想出了秤大象的办法的故事。
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映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大胆表达的品质。
二、学情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
但曹冲称象这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生活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
三、教学目标遵循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到底”、“才”等重点词语表达的意思。
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朗读、交流、看动画、结合课后题等多种手段,根据步骤,用上表示顺序地词语,能说出曹冲称象的过程。
2.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四、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同时,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五、在课堂的教与学中,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方法:1.图文结合法。
借助多媒体,出示大象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象说话。
此外,在学习重点段时,通过演示图,让学生能根据提示完整的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
2.自读提示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两处自学提示,让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读书技巧,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曹、称、员、根、柱、议、论、重、杆、秤、砍、线、止、量”14个生字,学会写“称、柱、底、杆、秤、做、岁、站、船、然”8个生字,掌握“别人、一同、柱子、一边、到底、秤杆、力气、出来、船身、石头、地方、果然”1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3. 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 认识本课“曹、称、员、根、柱、议、论、重、杆、秤、砍、线、止、量”14个生字,会写“称、柱、底、杆、秤、做、岁、站、船、然”8个生字及“别人、一同”等12个词语。
2. 借助课后题的排序,通过阅读,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你们在市场,见过别人称东西吗?为什么要称东西?出示课件:大象图片,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这节课,我们就坐时光机去古代,看看一个叫曹冲的孩子,他是怎么想办法称大象的。
板书课题生认读“曹、称”。
仔细看这两个字,你怎么记住它们?“曹”是姓氏,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然后介绍曹操和曹冲两个人物,了解故事的背景。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一)自主识字,读通课文1.学案导学出示自学指导(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他们。
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多字落字。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我会读cáo chēng yuán gēn zhù yì lùn zhòng gǎn曹称员根柱议论重杆chèng kǎn xiàn zhĭ liàng rán dĭ chuán秤砍线止量然底船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内两两互查“学案”中的“我会读”,相互纠错。
小组内互查,小组长做好评价。
(二)多种形式,识记字词1.认读生字词,检查生字词识记情况课件出示:我会读cáo chēng gēn zhù yì lùn zhòng liàng kǎn曹冲称象一根柱子议论重量砍树chèng gǎn zhĭ rán dĭ chuán zhàn xiàn秤杆为止然后到底船身站出来画线(1)指生拼读,呼读,齐读。
(2)去掉音节读,开火车读,指生领读,齐读。
2.自主交流识字方法课件出示:我会记员根柱杆秤议论重量砍线站止然岁小结识字方法。
三、整体感知,指导朗读1. 过渡:同学们的识字本领可真了不起,现在这些字跳回了课文里面,那你们还认识它们吗?2.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现在请同学们分段读课文。
同学在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都读准了吗,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学生分段读课文,订正错误,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四、合作交流,规范书写同学们的课文读得很棒,接下来的学习一定会更棒。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要会写的生字朋友吧。
课件出示:我会写称柱底杆秤做岁站船然1. 自读一遍生字,指生读一遍生字。
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组两两讨论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3. 集体交流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指导“底、船”的书写。
4. 师范写“底、船”,学生书空。
5. 学生在课后田字格内描一写二。
6. 评议,订正,把字写得更好。
五、随堂练习1.读一读,连一连称秤柱议重为官曹砍画杆子象量止员论树线冲2.辨字组词。
称()柱()底()做()秤()住()低()作()六、课后作业1.朗读课文。
2.读一读,写一写。
称象人称称呼柱子圆柱到底井底底下秤杆一杆秤电子秤岁月年岁船身小船轮船做事做工做作业站立站住自然然后天然《4曹冲称象》学案【学习目标】1.我会认“曹、称、员、根、柱、议、论、重、杆、秤、砍、线、止、量”14个生字,会写“称、柱、底、杆、秤、做、岁、站、船、然”8个生字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他们。
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多字落字。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我会读cáo chēng yuán gēn zhù yì lùn zhòng gǎn曹称员根柱议论重杆chèng kǎn xiàn zhĭ liàng rán dĭ chuán秤砍线止量然底船《4曹冲称象》随堂练习1.读一读,连一连称秤柱议重为官曹砍画杆子象量止员论树线冲2. 辨字组词。
称()柱()底()做()秤()住()低()作()《4曹冲称象》作业1.朗读课文。
2.读一读,写一写。
称象人称称呼柱子圆柱到底井底底下秤杆一杆秤电子秤岁月年岁船身小船轮船做事做工做作业站立站住自然然后天然《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一)做游戏,复习生字1、开火车。
课件出示词语。
2、摘果子。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二)设疑导入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课件出示大象图(生:一头大象。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
)练读,体会象的高大。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学案导学1. 出示自学指导:(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2)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用“——”画出来。
2. 学生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 对比学习。
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问:官员的办法为什么不好? 指导指生读第三自然段相关语句,理解“曹操听了直摇头”的意思。
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
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
(二)学习曹冲称象的过程。
曹冲是怎样称象的?指生读一读。
想一想:曹冲的办法需要几个步骤?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
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5、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在船舷上画线呢?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6. 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给下面的内容排序,然后用上“先、再、然后”说一说曹冲称象是过程。
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8、师生接读: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师:看船身(生读)师:就沿着水面(生读)师:再把大象(生读)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师:然后(生读)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
那时,他才几岁?出示课件: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二)拓展延伸。
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四、随堂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Chēng xiàng zhù zi dào dĭ zuò chèng gǎn( ) ( ) ( ) ( )qī suì rán hòu chuán shēn zhàn chū lái( ) ( ) ( ) ( )2.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曹操听了直.摇头。
()A从上到下。
B公正的。
C不断地。
3.学了《曹冲称象》一课,我们认识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孩子。
五、课后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册第2至4题。
板书设计4 曹冲称象曹操官员造大秤宰直摇头曹冲把…再把…然后微笑聪明才智过人点点头善于观察善于动脑《4曹冲称象》学案【学习目标】1. 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我能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学习过程】1. 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2. 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用“——”画出来。
《4曹冲称象》随堂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chēng xiàng zhù zi dào dĭ zuò chèng gǎn( ) ( ) ( ) ( )qī suì rán hòu chuán shēn zhàn chū lái( ) ( ) ( ) ( )2.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曹操听了直.摇头。
()A从上到下。
B公正的。
C不断地。
3.学了《曹冲称象》一课,我们认识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孩子。
《4曹冲称象》作业完成配套练习册第2至4题。
经济开发区马家河小学郄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