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鹭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10
白鹭有多高,多重,多宽,多长
大白鹭体长70-90厘米,体重4-6公斤之间;小白鹭体长20-30厘米左右,体重1-2公斤之间,个别的体长达到50厘米,体重3公斤左右;中白鹭体长60-70厘米,体重3-4公斤之间。
1、白鹭的大小不一,通常大白鹭的体长为70-90公分,体重在4-6公斤之间;中白鹭的体长大约为60-70厘米左右,体重在3-4公斤之间;小白鹭的体长大约在20-30厘米左右,体重大约为1-2公斤之间,个别的体长可达到50厘米左右,体重可达到3公斤左右;黄嘴白鹭的体长大约为46-65厘米左右,体重大约为320-650克左右。
2、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和黄嘴白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均是中等体型(45-90厘米)的白色鹭。
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小白鹭和黄嘴白鹭体型小,羽冠及胸饰羽全有;黄嘴白鹭身体纤瘦而修长,嘴,颈,脚均很长,身体轻盈,有利于飞翔。
白鹭的外貌1、大白鹭:体大羽长,体长约90cm,是白鹭属中体型较大者,夏羽的成鸟全身乳白色;嘴巴黑色;头有短小羽冠;肩及肩间着生成丛的长蓑羽,一直向后伸展,通常超过尾羽尖端10多厘米,有时不超过;蓑羽羽干基部强硬,至羽端渐小,羽支纤细分散;冬羽的成鸟背无蓑羽,头无羽冠,虹膜淡黄色。
此鹭栖息于海滨、水田、湖泊、红树林及其他湿地。
常见与其他鹭类及鸬鹚等混在一起。
大白鹭只在白天活动,步行时颈劲收缩成S形;飞时颈亦如此,脚向后伸直,超过尾部。
繁殖时,眼圈的皮肤、眼先裸露部分和嘴黑色,嘴基绿黑色;胫裸露部分淡红灰色,脚和趾黑色。
冬羽时期,嘴黄色,眼先裸露部分黄绿色。
2、中白鹭:体长60~70厘米;全身白色,眼先黄色,虹膜淡黄色,脚和址黑色;繁殖羽背部和前颈下部有蓑状饰羽,头后有不甚明显的冠羽,嘴黑色。
栖息和活动于河流、湖泊、水稻田、海边和水塘岸边浅水处。
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亦与其他鹭混群.生性胆小,很远见人即飞。
飞行时颈缩成“S”形,两脚直伸向后,超出于尾外,两翅鼓动缓慢,飞行从容不迫,且成直线飞行。
主要以小鱼、虾、蛙、蝗虫、蝼蛄等动物为食。
中白鹭在我国南方为夏候鸟,亦有部分留下越冬。
3、小白鹭:体态纤瘦,乳白色:夏羽的成鸟繁殖时枕部着生两条狭长而软的矛状羽,状若双辫;肩和胸着生蓑羽,冬羽时蓑羽常全部脱落,虹膜黄色;脸的裸露部分黄绿色,嘴黑色,嘴裂处及下嘴基部淡角黄色;胫与脚部黑色,趾呈角黄绿色。
通常简称为白鹭。
小白鹭场栖息于稻田、沼泽、池塘间,以及海岸浅滩的红树林里。
常曲缩一脚于腹下,仅以一脚独立。
白天觅食,好食小鱼、蛙、虾及昆虫等。
繁殖期3~7月。
繁殖时成群,常和其他鹭类在一起,雌雄均参加营巢,次年常到旧巢处重新修葺使用。
卵蓝绿色,壳面滑。
雌雄共同抱卵。
卵23天出雏。
白鹭
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
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
白鹭在繁殖期所生的冠羽和蓑羽可作装饰用,俗称白鹭丝毛,常远销欧美和世界各地。
生活习性:白鹭的羽毛价值高,羽衣多为白色,繁殖季节有颀长的装饰性婚羽。
习性与其他鹭类大致相似,但有些种类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
英语中egret(或aigrette)一词亦指白鹭的羽毛,白鹭成大群营巢,又无防御能力,结果因人类的滥捕而濒于绝灭。
后来人们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白鹭的数量又有所增加。
白鹭是涉禽,常去沼泽地,湖泊,潮湿的森林和其他湿地环境,捕食浅水中的小鱼,两栖类,爬虫类、哺乳动物和甲壳动物。
在乔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筑起凌乱的大巢。
分布范围:中国拥有鹭科鸟禽20种,其中以白鹭属的最为珍贵。
重庆九龙坡区白市驿镇三多桥村,有全国第一个白鹭自然保护区。
区内有各种鹭类2万多只。
厦门有10类鹭类,占中国鹭科鸟类总种数的50%。
其中白鹭属的5个种齐全,反映了厦门的地理位置和湿地环境在鹭类资源分布上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近年来,每年厦门的鹭科鸟类数量高达3万只,按照国际标准,表明厦门海域潮间带及围海成湖的湖面的生境,是中国、国际上有关鹭科鸟类的重要湿地。
在江苏仪
征市枣林湾也分布有白鹭。
辋川镇锋崎村的麒麟山上也有许多白鹭。
三峡大坝蓄水后成为水鸟白鹭的重要栖息地,这使白鹭在中国的分布发生重大变化。
使这里成为观鸟胜地之一。
白鹭的大概意思白鹭是一种大型的水鸟,属于鹭科鹭属。
它们通常生活在湿地、沼泽、湖泊和河流附近的湿润环境中。
白鹭的身体呈现出纤细的形状,羽毛大部分为白色,嘴长而尖,腿长而细。
白鹭的形态特征是它们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它们的身体修长,长约60-70厘米,翼展可达到100-110厘米。
白鹭的头部和颈部相对较长,嘴呈长而尖的形状。
嘴的颜色为黑色,嘴端呈黄色。
白鹭的眼睛为黄色,眼周围有一圈黑色的皮肤。
白鹭的腿长而细,呈黑色。
白鹭主要以鱼类为食,也会捕食青蛙、蝌蚪、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等。
它们通常在水边或浅水中觅食,利用长而尖的嘴迅速捕捉猎物。
白鹭的嘴部有着特殊的结构,能够快速捕捉到猎物。
当它们找到猎物后,会将嘴迅速伸入水中,然后迅速抓住猎物。
白鹭在繁殖季节会形成小型的繁殖群体。
它们通常选择在树上或灌木丛中筑巢,巢的材料主要由树枝和枯叶构成。
白鹭通常是一夫一妻制,一对白鹭会共同筑巢并照顾幼鸟。
白鹭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雌鸟会产下2-4个白色的卵。
孵化期为25-26天,孵化后的幼鸟需要依靠父母的照顾生活。
白鹭是一种喜欢群居的鸟类,它们经常会在水边或树上聚集成群。
这种群居行为不仅有助于它们互相保护,还有助于寻找食物。
白鹭是迁徙性鸟类,它们会在冬季迁徙至更温暖的地区,以避免寒冷的气候。
白鹭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对湿地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白鹭通过捕食小型水生生物,调节了生物群落的结构,维护了湿地的生态平衡。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栖息地破坏,白鹭的数量逐渐减少。
湿地的垃圾污染、水污染和栖息地破坏都对白鹭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
因此,保护白鹭及其栖息地成为了当务之急。
政府和环保组织应该采取措施,加强湿地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恢复和重建白鹭的栖息地,以确保白鹭能够继续在我们的大自然中繁衍生息。
总结来说,白鹭是一种美丽而优雅的水鸟,它们以其纤细的身形和长而尖的嘴著称。
它们主要以鱼类为食,生活在湿地环境中。
大白鹭
>>
物种多样性>>
红树林动物>>鸟
纲>>大白鹭
大白鹭
Casmerodius albus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鹭科Ardeidae
英文名Large Egret
全长约95cm。
体羽全白。
繁殖羽:脸颊裸露皮肤蓝绿色嘴黑腿部裸露皮肤红色脚黑。
非繁殖羽:脸颊裸露皮肤黄色嘴黄而嘴端常为深色脚及腿黑色。
虹膜黄色。
大白鹭栖息于海滨、湖泊、河流、沼泽、水稻田等水域附近站姿甚高直从上方往下刺戳猎物。
飞行优雅振翅缓慢有力。
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
国外分布于北美地区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非洲中南部地区印度洋中美洲南美洲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太平洋诸岛屿华莱士区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白鹭的科普知识白鹭是一种属于鹭科的大型鸟类,具有优美的外貌和独特的生活习性。
下面将从白鹭的外貌特征、生活环境、食性习性等方面进行科普介绍。
一、外貌特征白鹭体形较大,体长可达80厘米以上,翼展可达130厘米左右。
它的羽毛主要以白色为主,头部和颈部有一些黑色的羽毛,腿部呈黑色。
白鹭的嘴很长且尖细,颜色为黄色,嘴端呈黑色。
它的眼睛为黄色,脸部裸露皮肤呈红色。
白鹭展翅飞翔时,翼下部呈黑色,非常壮观。
二、生活环境白鹭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区,常见于湖泊、河流、沿海地区和稻田等水域环境。
它们喜欢栖息在树林、沼泽和湿地等地方,常以树木为栖息地,在这些地方繁殖和觅食。
三、食性习性白鹭以鱼类、青蛙、螃蟹、昆虫等为主要食物。
它们通常采取站立或慢慢行走的方式觅食,以嘴快速捕捉猎物。
白鹭的颈部非常灵活,可以向前伸展,帮助它们更好地捕捉食物。
在觅食过程中,它们通常会在水中找到猎物后,将头部和颈部一起向下伸展,将猎物吞下。
四、繁殖习性白鹭通常在春季进行繁殖,它们会选择湖泊、河流或海岸附近的树林等地建立巢穴。
白鹭的巢是由树枝和草等材料搭建而成,巢的形状较大且结构稳固。
白鹭一般会产下3-5枚蓝色的蛋,雌鸟和雄鸟轮流孵化蛋,并共同照顾幼鸟。
幼鸟孵化后,它们会在巢上待上几个月,直到能够独立觅食。
五、保护现状白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各地都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白鹭的数量逐渐减少。
目前,许多地方已经采取了措施保护白鹭的栖息地,加强对它们的保护和管理,以确保其种群数量的稳定和增长。
六、与人类的关系白鹭是一种受人类喜爱的鸟类,常常成为人们观赏和拍摄的对象。
白鹭的优美外貌和独特的飞行姿态,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好者。
同时,白鹭也在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控制鱼类和昆虫等种群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白鹭是一种美丽而独特的鸟类,具有丰富的科普知识。
了解白鹭的外貌特征、生活环境、食性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自然界的了解,还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大白鹭 Large Egret
鹳形目 > 鹭科 > 白鹭属
CICONIIFORMES > Ardeidae > Casmerodius albus
描述:体大(95厘米)的白色鹭。
比其他白色鹭体型大许多,嘴较厚重,颈部具特别的扭结。
繁殖羽:脸颊裸露皮肤蓝绿色,嘴黑,腿部裸露皮肤红色,脚黑。
非繁殖羽:脸颊裸露皮肤黄色,嘴黄而嘴端常为深色,脚及腿黑色。
虹膜-黄色。
叫声:告警时发出低声的呱呱叫kraa。
分布范围:全世界。
分布状况:于繁殖区为地方性常见,其余则罕见。
指名亚种繁殖于黑龙江及新疆西北部,迁徙经中国北部至西藏南部越冬。
亚种modesta繁殖于河北至吉林、福建及云南东南部,在中国南方、海南岛及台湾越冬。
习性:一般单独或成小群,在湿润或漫水的地带活动。
站姿甚高直,从上方往下刺戳猎物。
飞行优雅,振翅缓慢有力。
参加海峡两岸鸟类会议,周游全岛,祖国美丽的宝岛
嘴开始变色的大白鹭,脚色好像也要变啊。
白鹭的简介资料白鹭(学名:Egretta garzetta),别名小白鹭、白鹭鸶、白翎鸶、春锄、白鸟、小白鹭、白鹤,中型涉禽,属于鹭科白鹭属。
分布于欧洲南部、日本、印度、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非洲、马达加斯加、巽他群岛、菲律宾、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甘肃、陕西、河南、四川、长江以南、山东、北京等地,一般栖息于低海拔的沼泽、稻田、湖泊或滩涂地,营巢于阔叶林或杉林的树冠处,在贵州见于海拔300~2400米。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义大利。
外形特徵中型涉禽,体长52~68厘米。
嘴、脚较长,黑色,趾黄绿色,颈甚长,全身白色。
繁殖期枕部着生两根狭长而软的矛状饰羽。
背和前颈亦着生长的蓑羽。
眼先粉红色。
嘴、颈和脚均甚长,通体白色。
夏羽枕部着生两条狭长而软的矛状羽,状若头后的两条辫子;肩和背部着生羽枝分散的长形蓑羽,一直向后伸展至尾端;羽乾基部强硬,至羽端羽枝纤细分散;前颈下部也有长的矛状饰羽,向下披至前胸。
冬羽全身亦为乳白色,但头部冠羽,肩、背和前颈之蓑羽或矛状饰羽均消失,仅个别前颈矛状饰羽还残留少许。
虹膜黄色,嘴黑色,眼先裸出部分夏季粉红色,冬季黄绿色,胫和跗跖黑绿色,趾黄绿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350~540g,♀330~525g;体长♂540~624mm,♀535~687mm;嘴峰♂72~91mm,♀75~86mm;翅♂260~290mm,♀245~273mm;尾♂83~103mm,♀78~102mm;跗跖♂90~106mm,♀89~102mm。
(注:♂雄性;♀雌性)生活习性迁徙:部分留鸟,部分迁徙。
长江以北繁殖的种群多为夏候鸟,秋季迁到长江以南越冬,春季于3月中下旬迁到北部繁殖地。
长江以南繁殖的种群多不迁徙,为留鸟。
习性:喜集群,常呈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于水边浅水处。
晚上在栖息地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白天则分散成小群活动。
常一脚站立于水中,另一脚曲缩于腹下,头缩至背上呈驼背状,长时间呆立不动。
白鹭的说明文400字篇一:白鹭是一种大气的动物,大气、优雅、高尚,很讨人喜欢。
他们体羽皆是全白,世通成白鹭。
大型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与,中型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
白鹭并不吃虫,还是吃小的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动物和潜水中的甲壳类动物。
它们在树木上、灌木丛或地面上。
白鹭白天觅食或照顾幼崽等,它们好像很怕夜晚的来临,一到晚上就会归巢。
白鹭不像苍鹭,即便到了夜晚视力依旧很好。
他们十分警觉,一到夜晚他们就会赶紧归巢。
因为它们在夜晚时视力很差,它们很怕遇见敌人,所以一到夜晚他们就会赶紧归巢。
白鹭自由极了,总是展开它那又大又白的翅膀在高空中自由翱翔。
它们在自己的领域里飞翔时好似自己就是王,无论飞多高,总是一会儿就飞向天空。
白鹭打窝的时候,先把枯草茎和草叶把一个外形做好,距地面最高不超过1米,也有矮树下的草丛间筑巢的。
白鹭一胎生卵2~4枚。
白鹭繁殖期为5~7月。
白鹭总在河流里翻滚,游动是在干什么呢?原来白鹭在自己认为安全的河流里翻滚,游动是在洗澡。
它们把身上的脏东西在水里一泡,自己就干净了许多。
篇二:白鹭很美。
它的体型偏瘦,体长约六十厘米。
它的长喙是铁色的,约七至八厘米。
并且它的脖颈纤细,腿修长,羽毛像雪一样洁白,不禁让人称赞。
若把白鹭的精巧跟其它鸟比,其它鸟肯定是比不过的,白鹤太大而且太生硬,粉红的朱鹭和灰色的苍鹭不仅比白鹭大了些,还太不寻常了。
白鹭全身的搭配己经很完美了,就算再调整那么一点点也会觉得难看。
在清水田里,白鹭偶尔会在那儿捉鱼,它那白白的背在阳光下被晒得“闪闪发光”。
在天气好的时候,白鹭喜欢站在小树的顶部。
为什么它喜欢这样做呢?因为站得高,看得远,这样才能更好地去预防被袭击;也是因为站得高,其它动物便比较难攻击到自已。
白鹭不仅在外形上跟其它鸟有差别,在飞行方面上它跟其它鸟也有很多不同呢。
白鹭飞行时,它的头会往回收缩至肩背处,颈向下曲成袋状,两脚会向后伸直。
它那两个宽大的翅膀,缓慢地鼓动——动作十分优美。
搜集有关白鹭的资料简要白鹭是一种独特的大型鸟类,属于鹳科,常见于南亚、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区的湿地和沿海地带。
它们以其优美的外观和独特的生活习性而闻名于世。
白鹭的身长一般在80-90厘米左右,翅膀展开后可达130厘米。
其身体呈纤细而匀称的白色,嘴呈黑色,腿部长而细长。
白鹭的头部较小,嘴部相对较长,形状独特。
它们的翅膀宽大而坚实,适合长时间的飞行。
白鹭以鱼类、青蛙、龙虾等水生动物为主要食物,也会吃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
它们通常在清晨和傍晚活动,白天则常常站立在浅水中等待猎物的出现。
白鹭的独特嘴部结构使得它们能够在水中迅速捕捉到猎物,尤其擅长利用嘴部捕捉鱼类。
白鹭是一种繁殖于湿地的鸟类。
它们通常在水边的树上筑巢,巢由树枝和茅草等材料构成。
一对白鹭通常会在一个巢中产卵,每次产卵数量为2-5枚。
白鹭的孵化期为21-25天,孵化后的雏鸟由父母共同照料。
雏鸟在孵化后的几个月内会逐渐长大并学会飞行。
白鹭是一种迁徙鸟类,它们通常在冬季迁徙到较温暖的地区度过寒冷时期。
在迁徙季节,白鹭会组成大型的鸟群,飞行距离可达数千公里。
它们通常以V字形编队飞行,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节省体力。
白鹭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白鹭常被描绘为祥瑞的象征,代表着吉祥和美好的未来。
在一些宗教中,白鹭被视为圣洁的象征,象征着纯洁和神圣的力量。
然而,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过度捕捞等原因,白鹭的数量正逐渐减少。
一些地区已经采取了保护措施,以保护这一珍稀的鸟类。
保护白鹭的栖息地和减少对其捕猎的限制是保护白鹭种群的关键措施。
白鹭作为一种独特的大型鸟类,以其优美的外观和独特的生活习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由于环境问题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白鹭的数量正逐渐减少。
保护白鹭的栖息地和限制捕猎是保护这一珍稀鸟类的关键措施。
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能够保护好白鹭这一美丽的生物,让它们能够继续在自然界中繁衍生息。
白鹭与大白鹭是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两种鸟类。
1. 科学分类和学名:白鹭(Egretta alba)被归类为鹭科(Ardeidae)下的一种鸟类,而大白鹭(Ardea alba)则属于鹭科中的另一种鸟类。
2. 外观特征:白鹭和大白鹭在外观上有些微的差异。
白鹭体长约为80-97厘米,翼展约为131-170厘米,羽毛为纯白色,具有长长的脖子和长喙。
大白鹭则略大一些,体长可达105-116厘米,翼展约为155-195厘米,也有纯白色的羽毛和长喙。
因此,大白鹭相对来说体型更大。
3. 分布地区:白鹭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和亚洲的沿海地区。
大白鹭则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包括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4. 生活习性:白鹭和大白鹭的生活习性非常相似。
它们是候鸟,经常栖息在湖泊、河流、河口、湿地和沿海地区。
它们多以鱼类、蛙类、螃蟹和昆虫为食,常常用喙快速地刺击水中的猎物。
总的来说,白鹭是大白鹭科中的一个种类,两者在外观上有些微的差异,并且大白鹭的分布范围更广。
白鹭的资料白鹭,是一种生活在湿地、沿海及内陆湖泊等湿地环境中的大型涉禽,是鹭鸟科白鹭属中的唯一一种。
一、形态特征白鹭体型较大,身长85-100厘米,翼展140-170厘米,重量约1-1.5千克。
头、颈、背、尾部等处为白色,胸部和腹部的羽毛有黑色纵条纹。
成年雄雌外表基本相同,但繁殖期雄鸟的胸部和上背部长出了特别装饰性的长羽毛。
在飞行时,白鹭展开的翅膀重叠于身体后方,腿向后伸直,整个身体呈直线飞行。
二、生态习性白鹭是一种群居性鸟类,常见于河口、海滨等湿地环境,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
繁殖期,它们会到沿海或周围岛屿、亚热带森林生活,食物主要是鱼类、甲壳类动物等。
非繁殖期,它们会到内陆河流流域、湖泊、沼泽和农田里觅食,主要是以鱼、蛙、虾、蟹、蛇、鼠等动物为食。
白鹭是一种喜欢在树上、高楼建筑物上筑巢的鸟类,最佳筑巢地点是在栖息环境附近一种高大的树上,巢的形状类似于浅盘或缲制的篮子,是由粗的棍子和枝条、叶子、鸟羽等搭建而成。
每年3-5月是白鹭繁殖的季节,雌雄两性共同筑巢,一个巢里通常有2-6颗蛋,孵化期约25-30天。
三、保护状况白鹭作为重要的湿地生态群落中的代表物种,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和生态服务,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目前,白鹭的种群数量较多,但随着世界湿地资源日益减少和人类水资源利用行为的影响,白鹭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白鹭这一重要生态资源,全球范围内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实施湿地保护、禁止非法捕杀、加强环境监测等措施,以维护白鹭及其种群的生存环境,并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四、白鹭在文化中的意义白鹭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白鹭是“鸟中之王”,“百鸟之长”的象征。
在古时候,将白鹭与梅花、兰花、竹子、菊花并列为文人雅士喜欢的四君子。
白鹭也成了文人墨客性情中的主题,多用来比喻文士的内心高洁、世态炎凉之美。
总之,白鹭既是湿地生态群落中的重要物种,也是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动物。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大白鹭相关资料
大白鹭是一种身材高大、善于捕鱼的鸟类。
以下是大白鹭的相
关资料:
1. 外貌特征:大白鹭体长约90-100厘米,羽毛洁白如雪,嘴
长而尖,腿长且纤细,常被用作标志性的鸟类形象。
2. 栖息地:大白鹭主要栖息在湖泊、河流、沼泽等水域较为湿
润的地方。
它们常常在水边静默地站立,等待着捕鱼的机会。
3. 饮食性:大白鹭主要以鱼类为食,它们利用长长的嘴和敏捷
的反应来捕捉鱼类。
除了鱼类,它们还会捕食蛙类、小型爬行动物等。
4. 繁殖行为:大白鹭通常在繁殖季节到来时建立临时性的群体。
它们在树上或岩石上筑巢,每次产卵1-3枚。
孵化后的幼鸟由双亲
共同照顾。
5. 文化象征:大白鹭在一些文化中被视为祥瑞的象征,代表着
纯洁和美好。
它们经常出现在绘画、诗歌和传说中。
以上是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关于大白鹭的相关资料,希望对
你有所帮助。
资料参考:
- 上海市第十七中学语文组.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有关白鹭的资料(简短)
白鹭是一种被誉为“环保鸟”的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它们属于鹤形目,大多数白鹭有着美丽的羽毛,繁殖季节时还会长出漂亮的羽毛。
它们的性和其他鹭鸟相似,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地和潮湿的森林里,属于涉禽类。
主要以小型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浅水中的甲壳类动物为食,它们的窝通常在树木、灌木丛或地面上。
白鹭的种类较多,其中大白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身长约90厘米,只有背上长羽毛。
另外一种叫做牛背白鹭,它们产
于非洲和亚洲,南美洲北部和美国偶尔也能看到,是一种小的白身XXX,身长大约50厘米。
牛背白鹭喜欢栖息在地面上,
常常与吃草的家畜及野生动物为伴,喜欢吃昆虫。
白鹭的羽毛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古代人喜欢用它们来装饰衣服,而西方人则喜欢用它们来点缀女帽。
由于羽毛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再加上白鹭喜欢群居,因此曾经遭受大量捕捉,数量锐减,几乎濒临灭绝。
幸运的是,随着人们穿戴和打扮方式的变化,以及严格的保护措施的采取,白鹭得以幸免于绝种。
宋江湖湿地的白鹭资料白鹭是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和黄嘴白鹭四种鸟纲鹭科白鹭属鸟类的统称,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体羽都是白色的。
这四种鸟类都是中等体型,约为45-90厘米左右。
其中大白鹭体型大,没有羽冠和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没有羽冠但是有胸饰羽;小白鹭和黄嘴白鹭体型小,羽冠和胸饰羽都有。
一、大白鹭体型在90厘米左右,全身羽毛乳白色,嘴巴黑色。
大白鹭主要栖息在海滨、水田、湖泊等湿地,一般只在白天活动。
大白鹭属于濒危野生动物,是保护类候鸟。
二、中白鹭体型在60-70厘米左右,全身白色,嘴巴黑色。
栖息在河流、湖泊、海边等浅水处。
一般单独或者成小群活动,在我国南方为夏候鸟。
中白鹭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和栖息环境的协定》。
三、小白鹭小白鹭比较纤小,乳白色,脸部黄绿色,嘴巴黑色。
小白鹭常栖息于稻田、沼泽、池塘等地方,白天觅食。
我们常见的一只脚蜷缩于腹部下方,一只脚独立的就是小白鹭。
小白鹭属于濒危野生动物国际公约名单上的物种。
四、黄嘴白鹭体型中等,约为46-65厘米。
黄嘴白鹭夏季嘴巴为橙黄色,冬季嘴变为暗褐色。
夏季时背部、肩部和前颈部生长着长饰羽,被称为“蓑羽”,到了冬天这些就通通消失了。
黄嘴白鹭是国际濒危物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白鹭的羽毛很美,但是也容易引来有心人士的觊觎。
因为人类的肆意扑杀,白鹭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所以,现在世界各地都将白鹭列入保护动物的行列。
白鹭主要以各种小型的鱼类、两栖类、甲壳类动物为食,它们经常在水边最走边寻找食物,遇到目标就迅速啄食,有时候也会长时间伫立在水边,伺机捕食游过来的小鱼。
白鹭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东北北部黑龙江流域、新疆西部与中部、甘肃西北部、河北、四川、湖北、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基本都有分布。
由于气候的不同,低处我国北部的白鹭属于夏候鸟,冬天一般会迁徙到南方温暖的地方过冬。
而在我国云南等地,白鹭属于留鸟,在海南岛、台湾岛等地,白鹭属于冬候鸟。
白鹭的脚长
白鹭的脚一般长约13~17厘米,通常雄性白鹭的脚会比雌性白鹭要长一些,具体可能会根据白鹭的种类有所差异。
雄性白鹭的脚长一般在14~17厘米左右,雌性白鹭的脚长一般在13~15厘米左右。
大白鹭是一种大型涉禽,身长94-104 cm,翼展131-145 cm,体重1000g。
是白鹭中体型最大的鸟类。
体羽全白。
雌雄同色。
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具有丝状蓑羽,胸前有饰羽,头顶有的有冠羽,腿部被羽。
大白鹭嘴和眼先黑色,嘴角有一条黑线直达眼后。
冬羽和夏羽相似,全身也为白色,但前颈下部和肩背部无长的蓑羽,嘴和眼睑为黄色。
虹膜黄色,嘴、眼睑和眼周皮肤繁殖期为黑色,非繁殖期为黄色,胫裸出部肉红色,跗跖和趾黑色。
是国家的保护动物。
大白鹭栖息于海滨、湖泊、河流、沼泽、水稻田等水域附近,行动非常机警,见人即飞。
白昼或黄昏活动,以水种生物为食,食性以小鱼、虾、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水生昆虫为主,也食蛙、蝌蚪等。
常站在水边或浅水中,用嘴飞快地攫食。
迁徙种类。
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3-6枚,多为4枚。
卵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天蓝色,大小为51. 5-60mm ×34-41mm,重29-31g。
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孵化期25-26天,雏鸟晚成性,雏鸟孵出
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大约经过1个月的巢期生活后即可飞翔和离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