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下脚料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17
罗非鱼下脚料华丽变身身价暴涨百倍罗非鱼鱼片近年来大受欧美尤其是北美市场青睐,可观的利润刺激了罗非鱼加工业的发展,我国罗非鱼加工产品出口量也逐年攀升。
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罗非鱼出口量为21.5万吨,出口额为4.9亿美元;2008年出口量为22.4万吨,出口额为7.3亿美元;2009年出口量为25.9万吨,出口额为7.1亿美元。
鱼肉加工后被高价卖出,留在加工厂数以万吨的加工下脚料又当如何处理呢?据了解,目前大多加工厂将下脚料作廉价饲料卖掉。
那么下脚料能不能也如鱼肉一样加工处理,创造新的价值呢?记者日前参观了位于广东汕尾的五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先进的水产胶原肽生产线,能对罗非鱼下脚料进一步加工。
在这里,罗非鱼下脚料被加工成精美包装的化妆品面膜、乳液和高档保健食品,身价暴涨百倍!下脚料也能身价百倍五丰的副总经理黄君铭告诉我们这样一组数据:一般的加工厂制作的冷冻鱼片大多只利用了约占罗非鱼体36%的体侧两块大肌肉,如果鱼片修饰加工的话还会有3%的碎肉被修剪下来,取肉后剩下的鱼头、鱼皮、鱼骨、内脏等剩料约占整条鱼的50%。
修剪下的碎肉大多卖给动物饲料加工厂,做成猫、狗等宠物的饲料罐头,而腥臭的下脚料由于很多加工厂都没有成熟的处理技术,大多以每吨800元的价钱卖给其他工厂做廉价饲料处理,其经济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如果将下脚料加工成保健品,每吨可以卖15万元;加工成化妆品,每吨可以卖29万元;加工成药物,每吨可以卖到60万元。
2009年广东罗非鱼鱼片出口量为4.9万吨,估算每年要产生约7万吨的下脚料。
如果这几万吨的下脚料经精深加工成保健品、化妆品、药物再卖出,而不再是以每吨800元卖出,那将带来多么丰厚的回报!百倍升价从7%的改变开始五丰在下脚料的处理上不走传统路,罗非鱼下脚料中的鱼皮和鱼鳞在这里被深加工,做成形形色色的化妆品和保健食品。
虽然这些包装纷繁、形状迥异的化妆品和保健食品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黄经理告诉我们,产品中都含有高渗透性胶原蛋白!黄经理向记者展示了一种质地细腻得像珍珠粉一样的白色粉末---高渗透性胶原蛋白粉,它就是用占罗非鱼体重7%的鱼皮和鱼鳞提取出来的。
罗非鱼加工下脚料利用的研究进展摘要:罗非鱼产品主要是冻鱼片和冻全鱼,这种普通的产品价格价低,而且罗非鱼在加工过程产中50%~60%的下脚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因此,为了实现最大化利益,国内外都开发研究罗非鱼系列产品。
关键字:罗非鱼下脚料发展中国罗非鱼养殖业发展迅速,产量从2000年的62.9×104t增加到2010年的120万吨左右,在中国量多并且国际竞争实力的品种,同时最具产业化发展条件的品种。
目前,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地罗非鱼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并带动了种苗、饲料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除了鲜食外,中国罗非鱼的加工业近年来也发展较快,罗非鱼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但罗非鱼产品主要是冻鱼片和冻全鱼,这些产品的加工水平较低,品种单一,附加值不高;而且罗非鱼在加工过程中产生50%~60%的下脚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中鱼鳞鱼皮5%~6%鱼排占10%~13%鱼头占16% ~18%,鱼下巴占12%~14%,内脏占7%~9% [1]。
因此,提高罗非鱼的精深加工水平和综合利用能力与开发品种多样的罗非鱼系列产品,开拓国内外罗非鱼消费市场,提高罗非鱼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利益最大发的目标与变废为宝。
罗非鱼加工下脚料研究进展1. 加工下脚料胶原蛋白质的提取胶原蛋白( collagen) 是一种高分子蛋白质,丝状的胶原蛋白纤维能使皮肤保持结实而有弹性。
这些特性使胶原蛋白在食品、医疗、保健及美容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2]。
因为水产胶原蛋白与陆生胶原蛋白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如低抗原性、低过敏性、分子结构较脆弱导致酶解较容易等[3]目前以利用来自陆生哺乳动物皮的胶原蛋白为主,但陆生哺乳动物在信仰伊斯兰教、回教等人群的食品中,来源于牲畜的胶原蛋白的应用受到限制,此外由于疯牛病、口蹄疫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使人们对来源于牲畜的胶原蛋白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
[3]这些因素有力地促进了对鱼皮鱼鳞等水产品加工下脚料胶原蛋白的研究与开发随着罗非鱼加工出口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含有丰富胶原蛋白的鱼鳞、鱼皮等下脚料,关于罗非鱼胶原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罗非鱼鱼皮、鱼鳞为原料,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及胶原蛋白的特性方面。
罗非鱼加工下脚料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彭燕;李瑞伟;巩育军;谢意冰;王辉【摘要】对罗非鱼加工下脚料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维生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下脚料富含钙、维生素D和E,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其质量分数分别为13.10%,14.77%.在下脚料的氨基酸组成中,必需氨基酸总质量为氨基酸总质量的57.3%,氨基酸组成模式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模式.【期刊名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0)006【总页数】3页(P18-20)【关键词】罗非鱼;下脚料;营养成分【作者】彭燕;李瑞伟;巩育军;谢意冰;王辉【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茂名,525000;茂名市,茂南三高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525000;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茂名,525000;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茂名,525000;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524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40 引言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又称白色三文鱼,属于鲈形目(Perclformes)鲡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中小型鱼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养殖的一种热带亚热带暖水性经济鱼类,养殖品种包括尼罗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福寿鱼、奥利亚罗非鱼等多种品种,主要在亚洲、中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养殖生产[1],其中中国是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和出口国,2007年罗非鱼产量达113万吨,出口量达21.5万吨,出口额为4.9亿美元[2]。
罗非鱼作为我国主要的一种创汇淡水鱼类,主要以冷冻罗非鱼片的形式出口,在加工罗非鱼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包括鱼头、鱼皮、鱼骨、内脏和碎肉),其重量约为原料鱼的40%~55%[3,4],这些加工副产物仅少部分被利用制成鱼粉、鱼溶浆等低值产品,其余大部分均被丢弃,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对周围环境严重的污染,因此有必要对罗非鱼下脚料进行开发利用。
酶解罗非鱼下脚料制备降血压肽的研究作者:赵阔张红建陈艳邹易谢娇梅郑联合来源:《农产品加工·上》2018年第11期摘要:以罗非鱼加工下脚料为原料研究制备降血压肽的工艺。
首先,对比分析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等6种蛋白酶水解罗非鱼下脚料的效果,从中筛选出复合蛋白酶作为目标酶,之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复合蛋白酶酶解工艺进行了优化,最后得到最适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7 ℃,加酶量2 000 U/g,底物质量分数20%,pH值7.5,此工艺条件下酶解度和ACE抑制率分别达到77.45%和70.12%。
关键词:罗非鱼加工下脚料;降血压肽;水解度;ACE抑制率中图分类号:TS254.9; ; ; 文獻标志码:A; ; doi:10.16693/ki.1671-9646(X).2018.11.003Study on Antihypertensive Peptides from Tilapia Heels by Enzymatic HydrolysisZHAO Kuo,ZHANG Hongjian,CHEN Yan,ZOU Yi,XIE Jiaomei,ZHENG Lianhe (Hainan Institute of Grain and Oil Science,Qionghai,Hainan 571400,China)Abstract: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tihypertensive peptides with tilapia heels as raw material by enzymatic hydrolysis. Firstly,studied the enzymolysis effect of six enzymes(alkaline protease,pepsin,trypsin,neutral protease,papain,and compound protease)respectively on tilapia heels,and acreened the compound protease as target enzyme. Then optimization hydrolysis conditions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 mono-factor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temperature 47 ℃,the amount of enzyme 2 000 U/g,substrate concentration 20%,pH 7.5. Under this condition,the hydrolysis degree and ACE inhibition ratewere 77.45% and 70.12%,respectively.Key words:tilapia heels;antihypertensive peptides;hydrolysis degree;ACE suppression ratio高血压是困扰全球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常伴有血管、大脑、心、肾等器官器质性病变,是诱发中风、冠心病、脑卒死、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因素,被称为“无声杀手”[1-3],已发展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4]。
罗非鱼下脚料酶解工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罗非鱼是一种适应性强的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
罗非鱼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健康营养成分,具有高营养、高附加值和广泛的市场前景。
而在罗非鱼加工过程中,鱼骨、鱼鳞等废弃物料所含的蛋白质和酶,能够通过酶解技术转化为功能性肽和氨基酸等高附加值产品,具有经济和环境效益。
因此,罗非鱼下脚料酶解工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以罗非鱼下脚料为原料,利用酶解技术制备功能性多肽和氨基酸等高附加值产品,研究其工艺条件、酶源选择、理化特性等关键问题,为罗非鱼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罗非鱼下脚料的处理:去鳞、去皮、清洗、切割等操作,制备成符合酶解工艺的原料。
2. 酶解工艺的优化:比较不同酶源的酶解效果,对酶解参数(pH、温度、酶用量、加酶时间等)进行优化,确定最佳酶解条件。
3. 酶解产物的分离和纯化:通过离心、滤液、凝胶过滤等手段分离出酶解产物,利用离子交换、凝胶过滤、透析等技术进一步纯化。
4. 酶解产物的理化特性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技术对酶解产物进行理化特性分析,包括分子量分布、氨基酸序列等方面。
四、研究意义1. 研究罗非鱼下脚料酶解工艺,可以将鱼类资源的浪费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得鱼类加工利用得到最优化。
2. 酶解产物中具有多肽和氨基酸等高营养成分,可以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 本研究的酶解工艺、理化特性分析方法等对于其他淡水鱼类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研究难点1. 罗非鱼下脚料中多种酶的作用机制复杂,如何在不影响酶解效果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宜的酶源和酶解参数,是本研究中的难点之一。
2. 酶解产物的分离和纯化工艺需要综合考虑效率和成本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也是研究的难点之一。
六、预期结果和实际应用通过对罗非鱼下脚料的酶解工艺研究,预计可以获得具有多肽和氨基酸等高附加值的酶解产物,其特殊的营养成分有望在保健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得到应用。
鱼品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汇报人:日期:•鱼品加工下脚料概述•鱼品加工下脚料的主要成分与特性•鱼品加工下脚料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鱼品加工下脚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目•鱼品加工下脚料利用的挑战与前景•研究案例分享录01鱼品加工下脚料概述鱼品加工下脚料是指在鱼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鱼头、鱼骨、鱼皮、鱼鳞等部分。
定义鱼品加工下脚料主要来源于水产品加工厂、鱼类捕捞船队以及餐饮行业等。
来源鱼品加工下脚料的定义与来源鱼品加工下脚料的利用现状•现状:目前,鱼品加工下脚料主要被用于制作鱼粉、肥料、饲料等。
其中,制作鱼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利用方式,而其他利用方式如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制备功能食品等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重要性:鱼品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对于提高水产品附加值、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利用下脚料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鱼品加工下脚料利用的重要性02鱼品加工下脚料的主要成分与特性鱼皮是鱼品加工下脚料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
鱼皮鱼骨是鱼品加工下脚料中重要的成分之一,含有丰富的钙、磷等矿物质,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
鱼骨鱼鳞是鱼品加工下脚料中较为常见的成分之一,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矿物质,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
鱼鳞鱼头和鱼尾是鱼品加工下脚料中常见的成分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
鱼头和鱼尾主要成分分析鱼皮鱼皮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这些蛋白质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以作为生物材料用于制作医疗器械、化妆品等。
此外,鱼皮还含有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鱼骨鱼骨中含有丰富的钙、磷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此外,鱼骨还含有多种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肉类研究年第期总第期肉类研究M EA T RESEARCH2008.11罗非鱼肉及下脚料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究王 磊(西南大学 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6)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王磊(),男,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检测。
@摘 要:本文介绍了肉类加工中新型肉制品罗非鱼得加工和保鲜技术。
同时还介绍了加工过程中附带的鱼骨、鱼皮等下脚料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罗非鱼;加工保鲜技术;应用Study on Applications of Tilapia Meat and Heels in Food IndustryWANG Lei(Food Colleg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6,China)Ab stract:in this paper,the processing and freshing technology of Tilapia,a new material meat in meat products processing,have been repo rted.The applications of heels in food industry,such as fis hborn and fishskin,have been reviewed too.Key word s:Tilapia;processing and freshing technology;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T S25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23(2008)11-0091-030 前言罗非鱼(Tila p ia )是鲈形目(Perci formes )丽鱼科(Cich lidae)鱼的通称,全世界有3属约700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养殖和贸易对象之一,目前养殖地区已遍布75个国家和地区[1]。
目前养殖和繁育体系较为完善的品种有奥利亚罗非鱼(O r e o c h r o m i s au reus )、红罗非鱼(Oreoch omis sp )、吉富罗非鱼(Gift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 s )、奥尼罗非鱼(O.n iloticus ♀×O.au reu s ♂)等[2]。
浅谈鱼类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随着人们对鱼类及其制品的需求增加,鱼类加工业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其中之一便是如何处理下脚料。
下脚料是指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未被利用的鱼类尾部、鱼头、内脏等部分。
如何对这些下脚料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已成为鱼类加工业普遍面临的挑战。
鱼类加工下脚料的特点一般情况下,鱼类加工下脚料具有以下特点:1.产量大,数量众多。
在鱼类加工过程中,下脚料的产量基本可以达到鱼类原料总重量的40% ~ 60%。
2.营养丰富,但易腐败。
下脚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但由于腐败快,保存难度大,使得这些营养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3.占地面积较大。
由于下脚料数量多、利用难度大,需要占用较多的场地和设备,增加了加工成本和占地面积。
鱼类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方法为了更好地利用鱼类加工下脚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已经形成了多种综合利用方法。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鱼类下脚料的加工利用鱼类下脚料可以通过加工处理,制成各种加工制品。
例如,鱼头、鱼骨可以通过粉碎、浸提、脱水等工艺制成鱼类酱、鱼饲料等。
而鱼内脏可以制成鱼肝油、鱼子酱等高档食品,或者制成生物制剂、鱼精蛋白等细胞蛋白营养素,更好地为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服务。
鱼类下脚料的农业利用鱼类下脚料可以通过发酵、堆肥等方式,转化为高效有机肥料。
利用鱼骨、鱼鳞、鱼肉等下脚料制成的有机肥,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还能为农作物提供养分,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
同时,还能够为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鱼类下脚料的生物能源利用鱼类下脚料可以作为生物生成能源的一种原材料。
例如,可以制成与沼气发酵工艺相应的生物燃料,或者被利用为生物柴油等。
通过生物能源的转化利用,不仅可以更好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还能够节约资源,降低经济成本。
鱼类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是许多鱼类加工企业、农业生产者、能源开发公司等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通过加强鱼类下脚料的利用,可以更好地发挥资源的效益,保护环境,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活性炭吸附罗非鱼下脚料蛋白酶解液及对风味成分的影响李利敏;杨萍;张冠洲;洪鹏志【摘要】In this experiment w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carbon adsorption on enzymatic hydrolysate of tilapia scraps . Through uniform design experiment, the effect of activated carbon amount, temperature, time, pH on decolorization rate and protein losses of enzymatic hydrolysat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pH, activated carbon amount, temperature and time are 6.0, 0.85%, 50℃and 55 min, respectively. 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decolorization rate was 49.2%, protein loss rate was 6.6%. Enzymatic hydrolysate after absorption with light fishy smell is light yellow, clear and bright, and bitter taste is not obvious. The results of GC-MS analysis showed:The relative content of esters,ketones,acids reduced after adsorption,while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alcohols decreased,and aldehydes from 33.27%to 16.35%, alcohol from9.51%to 6.05%, amine from 3.76%to 2.03%.%研究活性炭吸附罗非鱼下脚料蛋白酶解液的效果。
基于高水解度的罗非鱼下脚料产脂肽基质的酶解条件优化探讨罗非鱼是一种高营养鱼类,其下脚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通过对蛋白质的酶解可以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肽,而脂肪的酶解则可以得到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脂肽基质。
本文基于高水解度的罗非鱼下脚料产脂肽基质的酶解条件优化展开讨论。
一、罗非鱼下脚料酶解的原理罗非鱼下脚料酶解的原理是通过添加蛋白酶和脂肪酶对蛋白质和脂肪进行酶解,从而得到蛋白肽和脂肪酸等有生物活性成分的混合物。
而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解效率与酶的种类、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值等因素有关。
二、罗非鱼下脚料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罗非鱼下脚料中的蛋白质主要为肌肉蛋白、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蛋白等,总蛋白质含量在10%~15%之间。
而脂肪主要为鱼油和油脂等,其总含量在5%~8%之间。
三、酶解条件的优化1.蛋白酶的选择选用适当的蛋白酶是酶解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蛋白酶主要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皮肤蛋白酶等。
其中,胃蛋白酶主要酶解非结构性蛋白,而胰蛋白酶则可酶解结构性蛋白。
因此,对于罗非鱼下脚料的酶解,建议使用胰蛋白酶。
2.蛋白质的酶解蛋白质的酶解时间和温度对酶解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过实验,最佳酶解时间为2~4小时,最佳酶解温度为50℃~60℃。
同时,需要调节酶解pH值,保持在7.5~8.5之间。
3.脂肪的酶解脂肪的酶解需要选择合适的脂肪酶,并进行优化。
其中,常用的脂肪酶主要有脂肪酶A和脂肪酶B。
实验表明,脂肪酶A适宜于在低温下进行酶解,而脂肪酶B则适宜在高温下进行酶解。
此外,对于罗非鱼下脚料的酶解,建议采用多酶体系,同时控制酶解pH值在7.0~8.0之间。
四、结论通过对高水解度的罗非鱼下脚料产脂肽基质的酶解条件的优化,可以得到高效、高纯度的蛋白肽和脂肪酸等生物活性成分。
同时,针对不同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酶解时间、温度、pH值等因素进行优化,对于提高酶解效率和得到高品质的产物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酶解过程中需控制酶的用量、酶解条件等因素,以取得理想的酶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