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与配送管理第6章
- 格式:pptx
- 大小:5.44 MB
- 文档页数:40
仓储与配送管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仓储:利用仓库存放、储存不需要即时使用的物品的行为。
2、仓储管理:指将物品存入仓库并对存放于仓库里的物品进行保管、控制等管理活动,也就是对物品的入库、保管和出库等作业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工作。
3、仓储管理内容:(1)仓库的选址和建筑作业(2)仓库设施与设备的选择与配置(3)采购管理(4)库存控制(5)仓库的业务管理4、仓储的功能:(1)储存和保管(最基本功能)(2)调节供需,创造时间价值(3)调节运输能力(4)降低物流成本(5)配送和流通加工(6)其他功能:调节物品的价格波动;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更好的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的需求;通过物品在消费地的仓储,可以获得更高的消费者满意度;仓储可以为逆向物流提供场所,是逆向物流必不可少的通道和场所。
5、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6、配送内涵:(1)配送是按客户的要求进行的(2)配送是由物流据点完成的(3)物资配送是流通加工、整理、拣选、分类、配货、配装、末端运输一系列活动的集合(4)配送在将货物送交收货人后即告完成。
7、配送与送货的区别:(1)送货至是配送的一个环节和流程(2)配送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服务(3)配送是与最新技术进步紧密相连的(4)配送与送货的目的不同8、配送的功能与作用:(1)配送能够促进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2)配送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3)配送能够有效促进流通的高效运行(4)配送促进了整个物流系统的完善9、配送管理:配送管理是用现代管理方法,对配送活动进行有效的指挥、控制、协调、监督等工作的总称。
10、配送管理的总体目标:在恰当的时间(Time)、恰当的地点(Place)和恰当的条件(Condition)下,将恰当的产品(Product)以恰当的成本(Cost)和恰当的数量(Quantity)提供给恰当的客户(Customer)。
《仓储与配送管理》习题答案第一章仓储管理概述习题一、判断题(×)1. 加工服务属于仓储的基本功能。
(×)2. 着力提升职工素质属于仓储管理的宏观任务。
(×)3. 美国仓储业是一个发展缓慢的行业。
(√)4. 仓储中现货会使客户产生信任感,有利于交易的达成。
(√)5. 零库存、整合化管理是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
(×)6. 仓储企业人员配备多多益善。
(√)7. 仓储企业的组织结构建立要以仓储管理任务和经营目标为依据。
(×)8. 仓储管理的对象是设备和人。
(√)9. 没有商品的存储就没有商品的流通。
(√)10.保税仓是指经过海关核准的存放保税货物仓库。
二、单选题1. 物流库。
A.不再具有仓库的最基本功能B.储存和保管是其唯一功能C.只具有流通加工功能D.是物流节点,成为物品制造环节的延伸2.狭义的仓储仅指通过仓库等场所实现对在库物品的储存与保管,是一种静态仓储。
可喻之为。
A.河流B.蓄水池C.邸店或塌房D.都不是3.封闭式仓库适合存放和保管。
A.对温度和湿度要求不高,且出入库频繁的物品B.较大型的物品C.要求比较高的物品D.出入库频繁的物品4.加工中心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流通加工。
设置在消费地的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目的为。
A. 物流B.实现销售、强化服务C. AB都正确D. AB均不正确5.自营仓库是指由企业或各类组织自营自管,。
A.经营储运业务的仓库B.为自身提供储存服务的仓库C.面向社会提供储存服务的仓库D.以营利为目的的仓库6.仓储最基本功能是。
A.流通管理B.数量管理C.质量管理D.物资存储7.仓储生产管理的核心是,即实现最少的劳动量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品产出。
A.物资管理B.效率管理C.劳动力管理D.收益管理三、多选题1.现代企业用库存来更好地平衡供需,降低总成本的原因包括。
A.可避免由于产品需求模式不确定和产品多样性造成的产出水平的大幅度波动B.可以通过更大、更经济的运输批量来降低运输成本C.可以调整经济生产批量和生产次序来降低生产成本D.可以大幅度降低储存成本2.仓库是指储存和保管物品的场所,以下属于仓库的有。
(第6-8章)
一、名词解释
1 .配送: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 根据用户的要求, 对物品进行拣选, 加工, 包装, 分割, 组配等作业, 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2 .综合配送:将若干种相关的产品汇集在一处, 由某一个专业组织进行配送. 对用户提供比较全面服务的一种配送形势,它可以很快备齐用户所需的各种物资,从而减轻用户的进货负担
3 .配送作业:指按照用户的要求, 把货物分拣出来, 按时, 按量发送到指定地点的过程.
4 .自用型配送中心:包括原材料仓库和成品仓库在内的各种物流设施和设备归一家企业或企业集团所拥有, 作为一种物流组织, 配送中心是企业或企业集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般只服务于集团内部各个企业.
二.单项选择题
1 .配送是以( B )为基础,综合性.完善性和现代化的送货活动。
A .客户需求
B .社会分工
C .运输
D .仓储
2 .( B )是专门从事货物配送活动的流通企业,其设施和设备都比较齐全。
A .仓储企业
B .配送中心
C .运输企业
D .物流中心
3 .( A )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各专业组织的优势,便于用户根据自身的利益选择配送企业,从而有利于形成竞争机制。
A .专业性独立配送
B .集团配送
C .共同配送
D .专业配送
4 .看板供货形式是属于( D )配送方式的一种
A .即时
B .定时.定量
C .定量
D .定时
1。
《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教案李丽第一章仓储和仓储管理概述第一节仓储概述与管理一、仓储的概念、功能与种类(一)概念与性质1.概念: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2.性质:仓储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的持续是静态和动态的储存必须是特定的场所仓储对象是事物的动产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可移动的有形资产生活资料:供人们生活需要的那部分产品(二)仓储的功能1.仓储是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过程专业化生产:如1个人. 18道工序. 20枚/天劳动生产率提高10个人. 分工. 48000枚/天产品剩余,需要仓储另:原料也需有一定的储备2.调整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别,维持市场稳定调整供求时间差别,稳定市场(1)全年性生产,季节性消费和季节性生产,全年性消费。
(2)供求不平,造成价格失衡,需用仓储来调节供求,维持市场稳定。
3.劳动产品价值维持和增加的作用如:肥皂不能干裂,服装不能发霉生虫,菜刀不能生锈变形,塑料制品不能老化变色如:服装缝商标,贴条码,包装,组装,钢板统一剪切等4.流通过程的衔接生产————流通————消费生产者1 零售商1生产者2 仓储零售商2生产者3 零售商35.市场信息的传感器生产者:根据存量,调整生产流通者:根据存量,决定订货消费者:根据存量,决定购买量6.开展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7.提供信息保证(仓单)1.是供货方供货的保证2.用仓但作为融资工具8.现货交易的场所如:批发交易市场和仓储式商品(1万平方米以上)(三)仓储的种类1.按仓储经营主体划分:(1)企业自营仓储生产企业自用仓储,不对外经营流通企业(2)商业营业仓储——专业仓储单位,提供仓储服务或场地租赁服务,收取仓储费如:中储公司(中国物资运输公司)占地1300万平方米,货场450万平方米,库场200万平方米,仓储面积居全国同类企业之首。
(3)公共仓储———公共事业单位具有内部服务的性质:是车站,码头的运输和作业具有营业仓储的性质:无仓储合同,仓储费包含在运费中(4)战略储备仓储——国家政府适用于国防安全,社会稳定需要的影响2.按仓储对象划分:(1)普通物品仓储:无特殊保管条件,普通生产,生活用物质和用品(2)特殊物品仓储:需特殊保管条件如:危险品:监控,调温,防爆,防毒,泄压等装置冷库仓储,粮食仓储:恒温3.按仓储功能划分:(1)储存仓储——旅馆作用注意对物资的质量保管和维护(2)物流中心仓储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和组织: 1.主要面向社会服务2.物流功能健全3.完善的信息网络4.辐射范围大5.少品种,大批量6.存储吞吐能力强7.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如北方集散地:天津新港、华东:上海华南:广州、深圳西南:成都国际物流中心:香港、新加坡(3)配送中心仓储从事配送活动的场所和组织:1、主要面向特定用户服务2、配送功能健全3、完善信息网络4、辐射范围小5、多品种小批量6、配送为主、存储为辅(4)运输转换仓储——站台作用衔接不运输方式的仓储公路船如北京天津港海外(日本)仓储注重货物的周转作业效率和周转率(5)保税仓储保税货物:不用于国内销售、暂时进境、海关予以缓税如:棉布进口→保税仓库→加工成服装出口服装再如棉布进口保税仓储国外4.按仓储物的处理方式划分(1)保管是仓储——原物返还(2)加工是仓储例:木材的加工仓储:造纸厂:将树木磨成木屑家具厂:将原木加工成板材火箭切成不同形状的材料木板厂:树枝、树杈、碎木屑、参入其他材料制成复合木板(3)消费式仓储:——替代物返还所有权转移二、仓储管理的概念、任务与基本原则(一)仓储管理的概念就是对仓库及仓库的物质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包括仓库、机械人、资金、技术)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第一节配送概述一、配送的概念从配送活动的实施过程上看,配送包括两个方面的活动:(1)“配”是对货物进行集中、分拣和组配,(2)“送”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将货物送达至指定地点或用户手中。
可以对配送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配送不是一般概念的送货,也不是生产企业推销产品时直接从事的销售性送货,而是从物流结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
第二,配送不是一般的运输和输送,而是运输与其他活动共同构成的结合体。
第三,配送不是供应和供给,它不是广义概念的组织资源订货、签约、进货、结算及对物资处理分配的供应,而是以供应者送货到用户的形式进行供应。
第四,配送不是消极的送货发货,而是在全面配货的基础上,充分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服务,它是将“配”和“送”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全按照用户要求的数量、种类、时间等进行分货、配货、配装等工作。
第五,配送是一项有计划的活动。
配送需要根据客户的需要,以及从事配送的企业的能力,有计划地进行的送货活动,以满足客户预定的需要。
二、配送的分类(一)按实施配送的结点不同进行分类1.配送中心配送。
这种配送的组织者是配送中心,规模大,有一套配套的实施配送的设施、设备和装备等。
优点:具有能力强、配送品种多、数量大等。
缺点:灵活机动性较差,投资较高。
2.仓库配送。
它一般是以仓库为据点进行的配送,也可以是以原仓库在保持储存保管功能前提下,增加一部分配送职能,或经对原仓库的改造,使其成为专业的配送中心。
3.商店配送。
这种配送的组织者是商业或物资的门市网点。
商店配送形式是除自身日常的零售业务外,按用户的要求将商店经营的品种配齐,或代用户外订外购一部分本店平时不经营的商品,和本店经营的品种配齐后送达用户。
4.生产企业配送。
配送业务的组织者是生产企业。
一般认为这类生产企业是具有生产地方性较强的产品的特点,如食品、饮料、百货等。
(二)按配送货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类1.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这种配送适应于那些需要量大、品种单一或少品种的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