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穿耐压装置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8
绝缘垫耐压试验标准
一、试验电压
绝缘垫的耐压试验电压应按照规定进行选择,通常根据绝缘垫的额定电压和试验电压的有效值来选择。
通常情况下,试验电压应高于额定电压的1.5倍以上,以确保绝缘垫在正常工作电压下不会出现击穿或损坏现象。
二、试验时间
绝缘垫的耐压试验时间通常分为两个阶段:预加压阶段和保持阶段。
预加压阶段主要是将绝缘垫逐渐加压至试验电压,并保持一段时间,以检查绝缘垫是否有电晕、放电等现象。
保持阶段则是在预加压阶段后,将电压保持在该水平上,持续一段时间,以便观察绝缘垫的性能表现。
保持时间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选择,一般不少于5分钟。
三、泄漏电流
泄漏电流是指在耐压试验过程中,流过绝缘垫的电流。
在试验过程中,应实时监测泄漏电流的变化情况,以确保其不超出规定范围。
如果泄漏电流过大,则说明绝缘垫的绝缘性能不良,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击穿电压
击穿电压是指在耐压试验过程中,绝缘垫被击穿的瞬间所承受的电压。
击穿电压是衡量绝缘垫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值越高,说明绝缘垫的绝缘性能越好。
在试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绝缘垫的变化情况,避免出现击穿事故。
五、耐压保持时间
耐压保持时间是指在耐压试验过程中,从开始加压到试验结束的时间。
耐压保持时间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选择,一般不少于5分钟。
在耐压保持期间,应对绝缘垫进行密切监视,以确保其不出现任何异常现象。
直流耐压试验和交流耐压试验的各自作用和区别1.直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又称为直流击穿试验,是指在设备或元件的两个不同极性之间施加一定电压,以测试设备或元件的绝缘强度。
直流耐压试验的作用是检测设备或元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其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漏电或击穿等故障。
直流耐压试验是用于对绝缘强度进行评定的一种有效手段。
-检测电器设备的绝缘表面、绝缘材料以及其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绝缘强度,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承受额定电压。
-检测电器设备在运行时可能出现的漏电故障。
-发现设备或元件中潜在的绝缘缺陷,以及预测其寿命。
-简单易行:直流耐压试验通常采用简单的电路,测试仪器操作简单易行。
-检测灵敏度高:直流耐压试验可以检测到微小的绝缘弱点和绝缘材料中的缺陷。
2.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也称为交流击穿试验,是指在设备或元件的两个不同极性之间施加一定频率和电压的交流电流,以测试设备或元件的绝缘强度。
交流耐压试验的作用是检测设备或元件是否能够在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而不发生绝缘击穿故障。
交流耐压试验是用于对电气设备进行耐压性能评定的一种重要手段。
交流耐压试验通常应用于以下情况:-检测设备或元件在额定电压下的耐压性能,以保证其不发生绝缘击穿故障。
-检测设备或元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绝缘击穿故障,以确保其运行安全可靠。
-检测设备或元件的绝缘材料质量和制造工艺。
交流耐压试验的优点:-可以模拟设备或元件在运行时的实际工作环境,更贴近实际使用条件。
-可以检测设备或元件在交流电压下的绝缘性能,更有助于预测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
-耐压试验电压波形不同:直流耐压试验是施加直流电压,而交流耐压试验是施加交流电压。
-测试对象不同:直流耐压试验通常用于检测设备或元件的绝缘强度,而交流耐压试验则用于检测设备或元件在额定电压下的耐压性能。
-显示结果不同:直流耐压试验以击穿电压为评价指标,而交流耐压试验则以耐压电流为评价指标。
-频率不同:直流耐压试验的频率为0Hz,而交流耐压试验的频率一般为50Hz或60Hz。
6kv电缆耐压试验标准6kV电缆耐压试验是电力行业中对电缆的一项重要试验,它主要用于检验电缆在额定电压下的绝缘性能,确保电缆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漏电、击穿等故障。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供您参考:1. 耐压试验的目的和意义耐压试验是为了验证电缆绝缘介质的抗电压能力,确保电缆在额定电压下能够正常运行,同时提高电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耐压试验的标准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6kV电缆耐压试验的标准要求包括额定电压、耐压时间和试验结果判定等内容,以确保电缆的耐电压能力符合要求。
3. 耐压试验的试验装置和仪器耐压试验的试验装置包括高压发生器、耐压室、耐压试验仪等。
高压发生器用于提供试验所需的高电压,耐压试验仪用于监测电缆的绝缘性能变化。
4. 耐压试验的试验方法耐压试验通常分为交流耐压试验和直流耐压试验两种方法。
交流耐压试验一般采用交流高压进行试验,直流耐压试验则采用直流高压进行试验。
5. 耐压试验的试验过程耐压试验的试验过程包括试验前准备、试验参数设置、试验过程监测等环节。
在试验过程中,要确保试验参数准确可靠,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及时监测。
6. 耐压试验的试验结果判定根据国家标准,电缆耐压试验合格的判定指标包括试验时间内无击穿、无闪络、无异常放电等。
只有在所有指标均符合要求时,才能判定试验合格。
7. 耐压试验的安全注意事项耐压试验需要高电压,因此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的措施,如试验仪器的接地、人员的防护措施等,以确保试验的安全进行。
总之,6kV电缆耐压试验的标准和方法是保证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的关键环节。
通过遵循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试验,可以确保电缆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电缆故障的发生,保障用电安全与可靠。
tnc接头耐压指标
TNC接头是一种常见的射频连接器,通常用于无线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和其他高频设备中。
关于TNC接头的耐压指标,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全面的回答。
首先,TNC接头的耐压指标取决于其设计和制造质量。
一般来说,TNC接头的耐压指标可以分为工作电压和击穿电压两个方面。
工作电压是指TNC接头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所能承受的电压,通常在几百伏特至数千伏特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制造商和产品型号。
而击穿电压则是指TNC接头在超过其承受范围时发生击穿的电压,一般会比工作电压高出很多,这是为了确保在意外情况下接头不会受损。
其次,TNC接头的耐压指标还与工作频率有关。
由于TNC接头主要用于高频设备中,因此其在高频条件下的耐压能力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般来说,高频条件下的耐压要求会更加严格,因为高频信号会带来更高的电压和电场强度,对接头的绝缘和耐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TNC接头的耐压指标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
潮湿、高温或者高海拔等特殊环境下,TNC接头的耐压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环境条件来评估其耐压性能。
综上所述,TNC接头的耐压指标是一个综合考量接头设计、制造质量、工作频率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
在选型和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和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TNC接头能够满足实际应用中的耐压要求。
耐电压测试仪示值误差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一、耐电压测试仪电压示值误差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1.1 测量依据:JJG795-2004《耐电压测试仪检定规程》。
1.2 测量环境: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75%RH ,交流电源电压(220±2.2)V 。
1.3 测量标准:AN2001耐压测试仪校验装置,测量范围:交直流电压:0.500-1.000-10.000kV ;交直流电流:0.500-20.00-200.00mA ;电压持续时间:0.01-999.99s 。
1.4 被测对象:型号规格为WB2672A 的耐电压测试仪的交流电压部份。
1.5 测量过程:将耐电压测试仪的高端和低端分别与耐压测试仪校验装置的高压输入和公共回路瑞分别对接,采用直接测量法,由耐压测试仪校验装置直接读取测试仪实际输出电压值。
1.6 评定结果的使用:符合上述条件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2、 数字模型ΔV=V x -V N式中:ΔV ——被测耐压仪的电压示值误差(kV );V x ——被测耐压仪的电压示值(kV );V N ——耐压测试仪校验装置的电压示值(kV )。
3、 标准不确定的评定3.1 标准不确定度u(V x )的评定输入量V x 的标准不确定度u(V x )主要是由被测耐压仪电压的测量重复性引起的,可通过连续测量列,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对一台耐压仪,选择5.00kV 点,连续测量10次,得到如表1所示的一列数据:表1被测耐压仪5.00kV 电压点的测量平均值为:1222.511==∑=ni xi x U n U (kV)按照贝塞尔公式可得单次实验标准差:0027.090000676.01)V V()V (12==--=∑=n s ni x xix (kV)自由度 ν(V x ) = n -1=10-1=93.2 标准不确定度u (V N )的评定输入量U n 的标准不确定度u (V N )主要是由耐压测试仪校验装置本身误差引起的,可以采用B 类方法进行评定。
astmd149击穿电压标准电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电气工程和绝缘材料研究领域,对电压击穿性能的测试与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ASTM D149标准电流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用于确定绝缘材料在特定电压下是否会发生击穿现象。
本文将对ASTM D149标准电流进行全面概述、说明和解释,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标准的应用与限制。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具体内容如下所示: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目的、结构和重要性。
第二部分详细讲解ASTM D149标准电流的概念、原理以及测试步骤。
第三部分对ASTM D149标准电流进行详细说明,并探讨其与绝缘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第四部分解释了ASTM D149标准电流的实际案例分析联系、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提出了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和条件。
最后一部分是对ASTM D149标准电流进行总结和评价,展望未来该领域发展方向的建议,以及对读者的呼吁或行动建议(如适用)。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ASTM D149标准电流并对其原理、步骤、计算公式和应用范围进行详细说明。
同时,通过解释实际案例分析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此外,文章还将探讨ASTM D149标准电流与绝缘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展望未来研究领域发展方向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ASTM D149标准电流,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以确保电气设备和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击穿性能。
2. Astm D149标准电流概述2.1 ASTM D149标准简介ASTM D149是一种用于测量绝缘材料的电压击穿性能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主要用于评估绝缘材料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耐电压能力,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测试绝缘材料的电压击穿强度,可以评估材料在承受高压时是否会发生突破或失效。
2.2 电压击穿测试原理电压击穿测试是基于将逐渐增加的直流电压施加到绝缘材料上,直到该材料无法再保持绝缘状态而发生击穿。
1 用途本装置主要用于对单根电线电缆的绝缘进行工频耐电压试验。
2 主要技术数据变压器容量:2.5 kVA;输入电压:220V,50Hz;输出电压0-5 kV,50Hz;升压速度:0.5-1.5 kV/S,升压时间:1 min。
3 使用前的检查3.1 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的安全操作条件和使用方法,开机前将设备面板上开关全部置断开位置。
关好防护栏网门,接通电源,将示波器衰减旋扭置“1”位置,按下耐压起动按钮,电压自动上升并及时调节电压整定旋钮,使电压符合需要的试验值。
然后按下停止按钮,使电压自动下降回零位。
再次反复按下起动按钮,观察整定值是否准确,如不准确可以再次整定。
3.2 整定耐压时间的方法:线缆的耐压时间为5分钟,是通过调节操作面板上的“定时器”来实现。
每次都必须在断电状态下调节定时器,将高压输出端悬空。
调定位置后,接通电源,按下启动键,用钟表对照检查试验电压值保持的时间是否为5分钟,然后切断工作电源。
如此反复,直到耐压时间准确为止。
3.3 设备性能检测:切断设备电源,打开防栏网门,将一不能承受规定试验电压的电线(或电缆)试样接到设备高压端的测试导线上(试样浸在接地水箱内,露出两端头在水箱外面,其一端接高压端,另一端悬空),接通设备电源,按下耐压启动按钮,在电压升至规定试验值之前,设备发出试验被击穿的报警信号并能立即切断高压,则说明设备的性能满足试验要求,可以正常使用。
若设备达到规定试验电压时不能报警或不能切断电压,应及时检修直到设备的使用性能满足试验要求为止。
3.4 每次试验前,都要记录检查的结果,并作存档。
4 操作方法(步骤)4.1 切断设备电源,打开防护栏网门,将被测试样浸在接地水箱内,露出两端头在水箱外面,其一端接高压端,另一端悬空,然后关闭安全防护门。
接着将设备控制板上的开关全部置断开位置后,再接通设备主工作电源。
4.2 按下耐压启动按钮,给试样加上相应规定的试验电压,开始耐压试验。
4.3 试验承受了规定的时间,则试验结束,记录试验结果,按下停止按钮,将示波器衰减旋扭置“0”位置,切断试验电源。
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耐压装置的研究与应用发布时间:2022-03-30T09:14:21.844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33期作者:马银玲[导读] 传统电能表耐压试验,采集电力数据不便利,自动化控制水平低,并不适合流水线使用,使用自动化检定耐压装置能够自动采集数据,具有较高自动化水平,方便快捷。
马银玲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服务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传统电能表耐压试验,采集电力数据不便利,自动化控制水平低,并不适合流水线使用,使用自动化检定耐压装置能够自动采集数据,具有较高自动化水平,方便快捷。
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自动化检定系统结构,然后分析了耐压试验的应用。
以期能够便利采集数据,满足电能表自动化试验的需要,提高电力管理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电能表;自动化检定系统;耐压测试仪;耐压试验引言:为了提高电能表集中检定准确性,建设多条自动化检定流水线,传统耐压试验是人工鉴定台进行,自动化检定是利用自动化系统进行,全程无需人员干预,耐压测试是其中的一部分,提高了耐压试验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耐压测试作为重要检测项目,其可靠性关乎到智能电能表性能指标,对电力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因此针对耐压装置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系统结构自动检定系统使用分段流程以及异步并行两种方式进行控制,将多个子系统进行连接,在工作平台一侧设置传送机构,系统平台系统传送机构对接,用于传送检验单元给待测电能表。
子系统和传送机构的主控计算机和终端保持通信连接,计算机可以进行协同控制,实现分段多流程工作。
在自动化检表系统中划分为传动层、管理层以及执行层三部分,管理层具有控制系统、调度和通信的作用;传动层负责对整个系统自动化传动加以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化流程;执行层包括测量、检验子系统构成,包含分拣、仓储接口以及耐压测试等部分。
管理层发布指令后,能够按照程序设定完成各项检测任务。
耐压测试实验按照规范检测,试验要求不同于电能误差检定,独立进行性能测试。
20kv设备耐压标准20kV设备的耐压标准指的是20千伏电气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具备的耐受电压能力。
它是20kV电气系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关乎到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20kV设备的标准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接地极耐压、主回路耐压、绝缘子耐压、绝缘间隙耐压、开断电容器耐压、继电器耐压、断开开关耐压等内容。
首先,接地极的耐压标准是保证设备接地连接在规定电位下不发生击穿现象。
对于20kV设备的接地极,其耐压标准一般为无损击穿电压+2kV。
无损击穿电压是指正常工作条件下,接地电极上的电压不会导致材料损坏或绝缘失效的最高电压。
其次,主回路的耐压标准是确保设备主回路内的绝缘系统能够承受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电压。
根据国家标准,20kV设备的主回路耐压标准通常为:相间耐压2.5kV,相对地耐压2kV。
绝缘子的耐压标准是确保绝缘子能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绝缘性能良好。
绝缘子的耐压标准一般要求其串联电压不小于额定电压的1.5倍。
绝缘间隙的耐压标准是用来保证设备的绝缘间隙能够承受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电压。
绝缘间隙耐压的标准一般根据设备的额定电压来确定。
20kV设备的绝缘间隙耐压标准为1min不发生击穿。
开断电容器的耐压标准是确保开断电容器能够正常工作并不发生击穿。
开断电容器的耐压标准一般为开断电容器的额定电压+2kV。
继电器的耐压标准是为了保证继电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承受一定的电压。
继电器的耐压标准一般为继电器的额定电压+2kV。
断开开关的耐压标准是为了确保断开开关能够承受额定电压下的正常工作。
断开开关的耐压标准一般为断开开关的额定电压+2kV。
总的来说,20kV设备的耐压标准是为了保证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安全可靠运行。
各个部分的耐压标准是根据不同设备部件的特点和功能确定的,合理的耐压标准能够保证设备的绝缘性能以及安全可靠性,防止因设备击穿而导致的事故发生。
在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和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相应的耐压要求。
绝缘油耐压试验标准
绝缘油耐压试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试验电压:根据设备电压等级和绝缘水平,选择合适的试验电压。
在一般情况下,试验电压为设备额定电压的75%\~90%。
2. 试验时间:试验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但具体时间需要根据设备的类型和大小来确定。
3. 泄漏电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泄漏电流应不超过规定值。
4. 击穿电压:在绝缘油耐压试验中,击穿电压是衡量绝缘油耐压能力的重要指标。
不同的电压等级和设备类型有不同的击穿电压要求。
5. 介质损耗因数:绝缘油的介质损耗因数也是衡量其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试验中,应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并与规定值进行比较。
6. 温度:在绝缘油耐压试验中,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绝缘油变质或损坏设备,而过低的温度则可能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执行绝缘油耐压试验时,务必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08年04月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APPLICATION在CSA,UL和IEC标准中,几乎各种电器安全标准都会要求对产品进行耐压测试。
这就可以看出耐压测试是电器安全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耐压测试(Dielectric Voltage Withstand Test)也就是俗称的高压测试(High Voltage Test),通过对设备施加一个高于其额定值的电压并维持一定时间来判定设备的绝缘材料和空间距离是否符合要求的测试。
本文介绍的美国和加拿大标准的耐压测试特点,详细地叙述了耐压测试步骤及其指标和方法,以帮助中国企业制造出真正符合北美市场标准的电器设备。
为什么要进行耐压测试?正常情况下,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形是正弦波。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由于雷击、操作、故障或电气设备的参数配合不当等原因,引起系统中某些部分的电压突然升高,大大超过其额定电压,这就是过电压。
过电压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直接雷击或雷电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称为外部过电压。
雷电冲击电流和冲击电压的幅值都很大,而且持续时间很短,破坏性极大。
但由于城镇及一般工业企业内的3-10kV与以下的架空线路,因受厂房或高大建筑物的屏蔽保护,所以遭受直接雷击的概率很小,比较安全。
而且这里讨论的是民用电器,不在上述范围内,就不进一步讨论。
另一类是因为电力系统内部的能量转换或参数变化引起的,例如切合空载线路,切断空载变压器,系统内发生单相弧光接地等,称为内部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是确定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正常绝缘水平的主要依据。
也就是说,产品的绝缘结构的设计不但要考虑额定电压而且要考虑产品使用环境的内部过电压。
耐压测试就是检测产品绝缘结构是否能够承受电力系统的内部过电压。
测试点和测试电压值测试点和测试电压值依据具体产品的相关标准来确定。
美国和加拿大除了其本身的北美体系的标准以外还有以IEC为基础的新标准。
这里就用“Motor-Operated Appliances(Household and Commercial)” CAN/CSA-C22.2 No.68-92和“Portable Electrical Motor-Operated and Heating Appliances: General Requirements”C22.2 NO. 1335.1-93的标准来介绍美国和加拿大标准的耐压测试的特点。
变压器油耐压标准ki25
变压器油是变压器正常运行的关键润滑和绝缘介质,其性能直
接影响到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和寿命。
而变压器油的耐压性能则是其
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KI25是变压器油的耐压标准之一,它代表了变
压器油在高压下的绝缘性能。
根据KI25标准,变压器油的耐压性能主要包括击穿电压和击穿
电压损失值两个指标。
其中,击穿电压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变压器
油在电极间的绝缘击穿所承受的电压。
而击穿电压损失值则是指变
压器油在绝缘击穿后所承受的电压损失。
这两个指标直接反映了变
压器油在高压下的绝缘性能,对于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KI25标准规定了变压器油在不同温度下的耐压性能要求,以及
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
只有符合KI25标准的变压器油才能够保证其
在实际运行中能够有效地绝缘和耐压,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因此,对于变压器油生产企业来说,严格遵守KI25标准,确保
生产的变压器油符合耐压要求,是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的重要
举措。
同时,对于变压器用户来说,选用符合KI25标准的变压器油,定期检测和维护油质,也是确保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总之,KI25标准作为变压器油耐压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保障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只有生产企业和用户共同遵守和执行这一标准,才能够确保变压器油的耐压性能达到要求,从而保障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1 影响绝缘材料击穿的主要原因对于绝缘材料,在不损坏其绝缘性能的情况下施加高电压的过程称为耐压(抗电)试验;在破坏其绝缘时施加高电压的过程称为击穿试验,击穿时的电压值称为击穿电压。
电气设备的质量检查是靠耐压试验完成的。
若用连续均匀升压或逐级升压方法对厚度为d(mm)的绝缘材料试件施加高电压,当试件击穿时的电压值V(kV)就是击穿电压。
试件在击穿时每单位厚度上所承受的电压值,或试件的击穿电压值与两个电极间试件的平均厚度之比称为击穿强度:Eb =Vb/d(kV/mm),有的也称为绝缘强度或介质强度。
影响介质击穿的主要客观因素有[1][2]: 1.1 施加电压的时间多数绝缘材料的击穿电压与加电压的时间有关系,击穿电压随加电压的时间加长而明显下降,见图1,基本遵循下述经验公式:式中,Vt——加电压时间视为无穷长时的最小击穿电压;Vi——加电压后t时刻的击穿电压;a——与材料和试验条件有关的常数;t——加电压的时间。
图1 击穿电压与加电压时间的关系1.2 温度和湿度在低温范围,击穿电压随温度的升降变化不大;在较高的温度范围,不管是绝缘材料本身还是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和湿度增加,击穿电压都下降。
对厚材料更为显著,见图2和图3。
图2 击穿电压与温度的关系图3 击穿电压与湿度的关系1.3 电压频率交流电压对绝缘材料的考验最严格。
随着交频率的增加,击穿电压值下降见图4,这是因为频率增加时介质的热效应也增加,而且加速了局部放电的流破坏过程。
图4 击穿电压与交流频率的关系在直流电压作用下,试件内部的局部放电过程容易自行衰减,而且介质损耗一般要比在交流电场中小,所以直流击穿电压要比交流击穿电压高。
在脉冲电压作用下,由于电压有效作用时间很短,热的积累效应和局部放电造成的破坏来不及形成,因而其击穿电压要比直流击穿电压高1.4 施加电压的速度及其他因素升压的速度越快,击穿电压值越低。
在高空条件下(相当抽气时的“真空”状态),空气密度减小,单位容积的热容量减小,冷却条件恶化。
根据巴中定律可知空气击穿电压减小了,因而介质击穿电压明显降低。
被试样件的击穿电压值可按下式校正:V 0=Vn/A式中:V——标准气压下的试验电压:Vn——在空中某高度(或抽气状态)的试验电压:A——随高度改变的绝缘强度系数,A≤1,其值见表1。
表1 随高度改变的绝缘强度系数此外,击穿电压还受空气间隙、试件本身厚度、放射线的照射、机械外力的作用、电极材料及其极性等原因的影响。
2 耐压击穿装置的指标外加电压的量值及其波形失真度是公认的指标,击穿装置的容量也是不可缺少的指标。
2.1 容量2.1.1 定义目前我国所用的交流耐压击穿装置可简化成图5的原理。
其中T1是自耦变压器;T2是高压变压器;R为保护电阻;J是过流继电器。
直流击穿装置一般是在高压变压器的高压端增加一整流器。
当按规定的程序调节T时,在高压变压器的输出端可得到要求的高电压。
所谓耐1压击穿装置的容量就是该装置能够输出的最大容量或最大功率。
图5 交流耐压击穿装置原理2.1.2 确定容量的依据国内参考文献和技术标准都是依据试件的电容量确定耐压击穿装置的容量指标。
这样不够全面,还应考虑试件的击穿电流问题。
为了系统起见,在此一并加以说明。
.试件的电容一般认为,在绝缘材料的击穿试验和大量绝缘结构的耐压试验中,试件都呈现容性阻抗,而且试件在击穿前的绝缘电阻均很高,因此对交流的耐压和击穿试验,装置的容量可按照试件在试验电压作用下所流过的交流漏电流确定,所以规定其容量指标不应小于[3]~[7]P=wCV2式中:V——施加在试件上的有效电压;w——角频率,w=2πf,f为电源频率;C——试件呈现的等效电容值。
做击穿试验的绝缘材料试件的电容量一般为几十到几百pF,而击穿电压不超过100kV,所以一般技术标准规定的击穿装置容量应是保证其输电流小于0.1A;而在绝缘结构的耐压试验时,对于电容量较大的器件,如发电机,电力电容器和电缆等,另有专门规定,需用较大容量的击穿装置。
这样,对于不同的最高额定工作电压,击穿装置的容量可取表2的数值。
表2 击穿装置容量数值对于直流耐压击穿装置,因为w=2πf=0故不存在电容电流。
即使当高电压施加在试件两端面时能产生充电电流,吸收电流和电导电流等,但总的直流漏电流之和也不会超过几毫安,所以核算到击穿装置上的容量可忽略不计。
由于绝缘试件表面无显著电压降,所以不管离接地点多远,试件的绝缘表面与电极间的电位都相当高,这样就能使远离接地处的绝缘弱点也能击穿,这便是直流耐压击穿装置的独到之处。
.击穿电流根据固体材料的击穿理论,在高电压作用下绝缘材料的击穿原因有:①电击穿:当电场强度超过某临界值时,电子从电场中获得的能量超过损耗能量,致使电子不断加速而产生击穿。
②热击穿:在电场作用下,除了绝缘材料本身介质损耗而发热外,还有因电流通过导体而产生的大量热量传到介质中来,因此,虽然介质所处的电场强度并不足以发生电击穿,但由于热量的积累,致使介质内部温度升到某一临界值,造成破坏。
③局部放电击穿:若绝缘体内存在气隙,固体材料和气隙中的电场强度与介电系数成反比,而气体的介电系数一般比固体小,所以气隙中的电场强度大于固体材料中的场强,同时气体的击穿强度总比固体低,因此当外加电压足够高时,则气隙先开始放电(击穿),而固体材料一般仍保持完好,击穿只发生在气隙这一局部,有时会扩展到两极。
流过介质的电流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6所示。
在低电压时,电流随外加电压而线性变化,当外加电压接近击穿电压值时,其变化关系不再符合欧姆定律,电流突然增加,直至介质击穿。
击穿电流的大小随材料、试件和击穿扩展程度的不同而差异很大。
由图5可知,如果击穿装置的容量(输出电流)不够大,即过流继电器调整得太灵敏(自保电流太小),就有可能出现假击穿现象,在接近或达到击穿电压却尚未完全击穿的情况提前断开高压以示击穿,因而可能增加产品的不合格率或降低了击穿电压的指标。
图6 电流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规律在贵重电子设备进行耐压试验时,有的人希望把耐压装置的输出电流调得很小,以期达到保护设备及元器件的目的。
其实这样做并不合理,其原因在于:耐压试验是在施加高于设备额定工作电压3~6倍的情况下检查设备的绝缘性能及发掘早期隐患、薄弱环节和潜伏故障,进而加以预防,实质规上这带有一定的破坏性质。
而试件在击穿过程总是伴有发声、打火和冒烟等现象出现;击穿后,在试件施加电压的方向和位置出现贯穿小孔、开裂或烧焦的痕迹,如果耐压装置的过流继电器输出电流太小,可能出现假击穿或隐击穿,此时没有上述现象。
这样,在正常情况下即使花费很长的时间也难找出故障准确位置;若不更换隐击穿已遭强烈破坏的元器件,无疑是更大的隐患。
在对贵重设备进行耐压检查时,应采用不太高的试验电压,最大两倍于其额定工作电压,并进行较长时间的耐压(1小时或数小时)。
这样既能考核产品的绝缘强度又不致于损坏产品。
可能有人要问,几十年来我国都是按照公式P=wCV2计算工频击穿装置的容量,为什么其结果都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呢?其实只有进一步分析一下实际情况就会一目了然。
为此选取绝缘材料的电容量为C=300pF(一般在几十到几百pF的量级),而低压电器的总电容量有时较大,可选取C =3000pF,电源频率f=50Hz,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如果将表3和表2相比较,则可明显看出,P规>>P计,即标准上规定的击穿装置容量值要比P=wCV2计算的容量值大十几倍甚至几百倍。
不管怎么说,实际上有意无意地为击穿电流保留了很大余地,客观上解决了需用电流问题。
表3 按P=wCV2计算的容量值对于直流耐压击穿装置,虽然不论什么容性试件都不考虑装置的容量指标问题,但是多数都规定了其容量值,一般规定直流耐压击穿装置的输出电流为20~50mA,实质上这是考虑了击穿电流的原因。
直流击穿装置小于交流击穿装置容量的原因是,在直流电压作用下,①容性试件无电容电流;②局部放电时的空间电荷形成反电场,降低了放电间隙的内电场,从而熄灭了局部放电;③在直流电场中的介质损耗一般要比交流电场小。
2.1.3 容量的保证措施.高压变压器:一般说来,高压变压器次级输出的最大容量就是该装置的容量。
所以在选用高压变压器时,首先保证其次初级绕组和矽钢片横截面积满足所规定的容量要求。
其次当高压变压器的额定次级输出电压在5kV~100k范围时,应保证其次级额定输出电流不小于0.1A。
.自耦变压器:它处在高压变压器的输入端,其容量应大于或等于高压变压器的容量。
2.1.4 耐压击穿装置的容量在研制或生产低压电器时,产生一般要进行5kVV以下的耐压试验。
因低压电器各点间的电容量有时较大,交流漏电流越大,而且各试验电压的额定值各不相同,所以耐压击穿装置的输出电流不能仍保持0.1A不变;其输出电流的大小应能使耐压击穿装置在额定耐压V0下达到0.5kVA的容量,即I=0.5kVA/V,例如,仪表、元器件、传感器的耐压试验电压额定值V0为3000V,则I=0.17A;吸尘器电机耐压试验电压额定值为1250V,则I=0.4A;半导体仪器、设备耐压试验电压额定值为500V,则I=1A,等等。
.过流继电器:由此控制高压变压器输入电流的大小。
当击穿电流超过额定值I时,则断开高压,以保证击穿装置不被烧坏;其次还起到阻止介质故障区域不继续扩大的作用,选定了击穿装置之后,过流继电器是调整其输出功率的关键器件,它直接决定着装置的实际容量大小。
过流继电器串接在高压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上,此时其电流值应调整为IR =Ii=In/ni(n/ni是高压变压器次,初线线圈的匝数比,I为规定的额定输出电流);有的过流继电器串接在高压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上,此时过流继电器的电流就等于规定的电流,即IR =I。
.保护电阻:当介质或构件击穿或闪络时,高压突然降低,相当一个冲击电压施加在高压变压器线圈上,可能将高压线圈层间或匝间击穿。
所以当试验电压较高时(一般高于20kV),应在高压变压器次级线圈上串联一只(0.2Ω/kV且其功率足够大的)线绕限流电阻,以保护高压变压器;当试验电压较低时(一般低于20kV)而且试件的电容量较大时,限流电阻可能产生较大的电压降,此电压会影响有效实验电压的高低,故不必串联保护电阻。
2.2 其他指标2.2.1 漏电流和击穿电流不管是交流还是直流耐压击穿装置,都应具备测量这两种参数的功能。
由于不同介质的击穿电流大小相差悬殊,有的即使介质已经击穿了但保护机构仍不断升高压,所以更有必要测量击穿电流。
漏电流和击穿电流的动态范围很宽,应按对数方式显承。
2.2.2 电压升降速度与高电压保持时间各种耐压击穿试验的技术标准或规范都明确规定了这两个参数的具体量值。
目前,在某些产品的生产线上,为了提高批生产的试验速度,国内外有的厂家采用了加速耐压试验法,即所谓的“秒试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