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气体间隙的击穿强度
- 格式:ppt
- 大小:6.75 MB
- 文档页数:123
第三章气隙的电气强度第三章气隙的电气强度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要求:冲击电压下的气息击穿:标准波形,放电时间,伏秒特性及其实际意义,50%冲击击穿电压,放电的分散性。
大气条件的影响及换算方法,提高气体间隙击穿的措施沿面放电:均匀与不均匀电场中沿面放电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提高沿面放电电压的方法。
§3-1气隙的击穿时间静态击穿电压:长时间作用在气隙上能使得气隙击穿的最低电压。
如果所加电压的瞬时值是变化的,或者所加电压的延续时间很短,则该气隙的击穿电压就不同于静态击穿电压(一般高于)静态击穿电压。
所以,应该说,对于某一气隙,当不同波形的电压作用时,将有相应不同的击穿时间和击穿电压。
一.静态击穿电压U0使气隙击穿的最小电压二.击穿时间tb从加压的瞬时起到气隙完全击穿为止的总时间由三部分组成1.t0 (升压时间):电压从零升到静态击穿电压U0所需的时间2.ts (统计时延):从电压达到U0 的瞬时起到气隙中形成第一个有效电子为止的时间。
3.tf (放电形成(发展)时延)从产生第一个有效电子的瞬时到气隙完全被击穿为止的时间这里所讲的有效电子是指该电子能发展一系列的电离过程,最后导致间隙完全击穿的那个电子。
气隙中出现的自由电子并不一定能成为有效的电子(有效电子--能发展一系列的游离过uU程,最后导致间隙完全击穿的那个电子)。
这是因为下列原因:有效电子:形成负离子扩散到间隙外游离中途衰亡4.tl (放电时延):tl =ts +tftl 的特点:根据电场的不同,tl具有分散性和随机性(1)在短间隙、均匀场中tf〈〈ts→tl =ts即:均匀电场的放电时延tl 主要是产生有效电子的时间,ts的长短具有统计性质,可取其平均值,称为平均统计时延。
影响ts的因素:电极材料、外施电压、短波光照射、电场情况(2)在长间隙不均匀场中,由于电场的不均匀性容易产生有效电子,使tf 〉〉ts →tl =tf即:不均匀长间隙电场中,先导放电的发展占放电时延的主要部分影响tf 的因素:间隙长度、电场均匀度、外加电压§3-2气隙的伏秒特性和击穿电压的概率分布一.标准试验电压波形对于不同性质、不同波形的电压,气隙的击穿电压是不同的。
第三章 气隙的电气强度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要求:冲击电压下的气息击穿:标准波形,放电时间,伏秒特性及其实际意义,50%冲击击穿电压,放电的分散性。
大气条件的影响及换算方法,提高气体间隙击穿的措施沿面放电:均匀与不均匀电场中沿面放电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提高沿面放电电压的方法。
§3-1气隙的击穿时间静态击穿电压:长时间作用在气隙上能使得气隙击穿的最低电压。
如果所加电压的瞬时值是变化的,或者所加电压的延续时间很短,则该气隙的击穿电压就不同于静态击穿电压(一般高于)静态击穿电压。
所以,应该说,对于某一气隙,当不同波形的电压作用时,将有相应不同的击穿时间和击穿电压。
一.静态击穿电压U0使气隙击穿的最小电压二.击穿时间tb从加压的瞬时起到气隙完全击穿为止的总时间由三部分组成1.t0 (升压时间):电压从零升到静态击穿电压U0所需的时间2.ts (统计时延):从电压达到U0 的瞬时起到气隙中形成第一个有效电子为止的时间。
3.tf (放电形成(发展)时延)从产生第一个有效电子的瞬时到气隙完全被击穿为止的时间这里所讲的有效电子是指该电子能发展一系列的电离过程,最后导致间隙完全击穿的那个电子。
气隙中出现的自由电子并不一定能成为有效的电子(有效电子--能发展一系列的游离过程,最后导致间隙完全击穿的那个电子)。
这是因为下列原因:有效电子:形成负离子扩散到间隙外游离中途衰亡UuU4.tl (放电时延):tl =ts +tftl 的特点:根据电场的不同,tl 具有分散性和随机性(1)在短间隙、均匀场中tf 〈〈ts → tl =ts即:均匀电场的放电时延tl 主要是产生有效电子的时间,ts 的长短具有统计性质,可取其平均值,称为平均统计时延。
影响ts 的因素:电极材料、外施电压、短波光照射、电场情况(2)在长间隙不均匀场中,由于电场的不均匀性容易产生有效电子,使tf 〉〉ts → tl =tf即:不均匀长间隙电场中,先导放电的发展占放电时延的主要部分影响tf 的因素:间隙长度、电场均匀度、外加电压§3-2气隙的伏秒特性和击穿电压的概率分布一.标准试验电压波形对于不同性质、不同波形的电压,气隙的击穿电压是不同的。
第三章 气隙的电气强度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要求:冲击电压下的气息击穿:标准波形,放电时间,伏秒特性及其实际意义,50%冲击击穿电压,放电的分散性。
大气条件的影响及换算方法,提高气体间隙击穿的措施沿面放电:均匀与不均匀电场中沿面放电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提高沿面放电电压的方法。
§3-1气隙的击穿时间静态击穿电压:长时间作用在气隙上能使得气隙击穿的最低电压。
如果所加电压的瞬时值是变化的,或者所加电压的延续时间很短,则该气隙的击穿电压就不同于静态击穿电压(一般高于)静态击穿电压。
所以,应该说,对于某一气隙,当不同波形的电压作用时,将有相应不同的击穿时间和击穿电压。
一.静态击穿电压U0使气隙击穿的最小电压二.击穿时间tb从加压的瞬时起到气隙完全击穿为止的总时间由三部分组成1.t0 (升压时间):电压从零升到静态击穿电压U0所需的时间2.ts (统计时延):从电压达到U0 的瞬时起到气隙中形成第一个有效电子为止的时间。
3.tf (放电形成(发展)时延)从产生第一个有效电子的瞬时到气隙完全被击穿为止的时间这里所讲的有效电子是指该电子能发展一系列的电离过程,最后导致间隙完全击穿的那个电子。
气隙中出现的自由电子并不一定能成为有效的电子(有效电子--能发展一系列的游离过程,最后导致间隙完全击穿的那个电子)。
这是因为下列原因:有效电子:形成负离子扩散到间隙外游离中途衰亡UuU4.tl (放电时延):tl =ts +tftl 的特点:根据电场的不同,tl 具有分散性和随机性(1)在短间隙、均匀场中tf 〈〈ts → tl =ts即:均匀电场的放电时延tl 主要是产生有效电子的时间,ts 的长短具有统计性质,可取其平均值,称为平均统计时延。
影响ts 的因素:电极材料、外施电压、短波光照射、电场情况(2)在长间隙不均匀场中,由于电场的不均匀性容易产生有效电子,使tf 〉〉ts → tl =tf即:不均匀长间隙电场中,先导放电的发展占放电时延的主要部分影响tf 的因素:间隙长度、电场均匀度、外加电压§3-2气隙的伏秒特性和击穿电压的概率分布一.标准试验电压波形对于不同性质、不同波形的电压,气隙的击穿电压是不同的。
高电压工程基础3 气体间隙的击穿强度虽然用气体放电理论可以解释气体击穿的试验现象和规律,但理论还不完善,不能对击穿电压进行精确的计算。
实际工程上一般通过参考一些典型电极的击穿电压来选择绝缘距离;或根据实际电极的位置,通过试验来确定击穿电压。
空气间隙的放电与外施电压的形式电场的情况?电极形状大气环境有关高电压工程基础3.3 操作冲击电压下的击穿操作过电压由电力系统在操作或故障时,因系统状态突然变化引起的持续时间较长、幅值高于系统相电压几倍(最高可达3~3.5倍)的冲击电压。
330kV以下设备,用工频耐压试验来考核绝缘可承受的操作冲击的能力;330kV及以上设备,需进行操作冲击试验。
--长间隙操作冲击。
在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中,气隙的50%(雷电和操作)与工频击穿电压(峰值)几乎相同。
3.5 SF6气体间隙的击穿SF6是理想的气体绝缘介质和灭弧介质,在均匀电场中SF6气体的绝缘强度约为空气的2.5倍,其灭弧能力是空气的100以上。
SF6气体的液化温度较低,一般可满足工程实际的应用,如0.75MPa (7个大气压,作为断路器的绝缘)的液化温度是-25℃,0.45MPa (4个大气压,作为GIS绝缘)的液化温度不高于-40℃。
SF6气体的应用可大大降低设备尺寸,与空气介质相比,500kV的GIS是敞开式的1/50。
SF6气体广泛应用于高压断路器、GIS、充气管道电缆,充SF6气体的变压器和开关柜也在发展中。
只有在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SF6气体才能发挥其优异的绝缘性能,因而一般应用SF6气体做绝缘时,应尽量保证其电场的均匀性。
此外,SF6气体中水含量的增加,将会大大降低其绝缘性能,因而使用中应定期检测其微水含量。
SF6气体价格高,温室效应相当于CO2的23900倍,且SF6气体不会自然分解,在大气中寿命长达3200年。
一般工程中多采用N2-SF6混合气体。
3.6 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措施提高气隙击穿电压一般有两种途径:改善电场分布,使之均匀化;设法削弱或抑制气体介质中的电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