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与思想以及苏词对宋词的深远影响。

2.初步了解苏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

3.通过比较,了解苏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及豪放词的艺术风格。

学法指导:

1.使用比较法,将苏词与晏词、柳词比较,将豪放词与婉约词比较,认识苏词特色。2.注重探究,多方走问、占有资料,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加深对苏轼其人其词的认识。专题导语: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从晚唐五代到北宋中叶,在文人的观念中,词始终被视为“娱宾遣兴”的“诗余”、“小道”,让歌妓唱来助酒的风流小曲,写来写去转不出儿女情长、悲欢离合的圈子。直到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才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这叫“新天下耳目”。凡能写进词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而且,他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形成了一种与诗相通的、雄壮豪放、开阔高朗的艺术风格。

第一课时

学习《定风波》

一、词人名片

三起六落之人生——一起二落

苏轼(1037~1101),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士家庭。父苏洵由发愤读书而入仕,受父亲影响,苏轼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二十岁时,受欧阳修的赏识,考取进士,治平三年,任命直史馆,开始了似乎大展才华的仕宦生涯。但不久,因不主张骤然变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杭州通判,后徙知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期间,体恤民情,改革邑政,颇有政绩。元丰二年因诗讥新法,以“讪谤朝政”罪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获释,贬黄州团练副使,移汝州。

二、文题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三、品读,鉴赏评析

1.借助词前小序,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

1.苏轼身居贬谪之地,骤雨淋身,依旧以洒脱、旷达的态度相对。词人穿行雨林中,昂首啸吟,慢步徐行,一种风吹雨打浑不怕的高昂气概。“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达观态度,超然物外的人生观。

2.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2.“莫听”表现了词人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态度,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态度。“何妨”写出词人在风雨面前还要吟诗长啸悠然信步,更隐含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

3.试分析“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含意。

3.①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已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表达了词人对生活中发生的种种难测之事,甚至没顶之灾的等闲视之的达观态度。

②“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则使我们联想到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词人分明在说,不幸也好,灾难也罢,一旦雨过天晴就不应再消沉,就算是依旧有“料峭春风”,归路依旧“萧瑟”,也应以“谁怕”的豪放之心面对。

4.说说《定风波》这首词是如何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日常生活小景有机统一的?

4.遇雨本是极平常的事,但不同的人在遇雨时的不同表现,能充分显示不同的心性修养。这首词虽从下雨写到雨停,但其意不在写遇雨经历,而在通过遇雨的经历、通过眼前生活中的平常景象,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自己坦荡的胸襟、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全篇上下片都是从叙事到抒感,作者的感受、襟怀、见解和个性,都是紧密地联系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形象地体现出来的。

学习《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一、词人名片

三起六落之人生——三起四落

支持王安石变法的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原来反对新法的司马光等人入朝任要职,新法被逐一废除。苏轼被召入京,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职。善拔擢后进,一时才士聚集左右,互栩诗文酬和,传为文坛佳话。因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遭旧派疑忌,再度请求外任,出知杭州,后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因受人诬告,又出知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

二、文题背景

1.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乙卯即熙宁八年。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词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2.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卑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的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3.王弗

王弗十六岁嫁给苏轼,生有一子苏迈。她美丽贤淑,“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亡妻墓志铭)她经常劝苏轼待人接物要谨慎,可惜恩爱不长,在二十七岁时因病去世。临终前对苏轼说:“妇从汝于艰难时,不可忘也。”

三、品读,鉴赏评析

1.本词题为“记梦”,其实只有下片前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该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构思?请试作分析。

1.本词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以梦为线索,分为三层。上片写梦前的思念,表达对亡妻的死别之痛、相思之苦。下片前五句转入写梦,实乃因“思”而成“梦”,先写所“思”后写所“梦”,自然成章。“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上片词意虽不涉梦,但写“思”即是写“梦”,仍然切合“记梦”的题意。“夜来幽梦忽还乡”,笔墨轻巧地一转,即十分自然地转入写梦。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相逢,用生活小细节抒发伉俪间的深情。结尾三句写梦醒后的悲凉心情,进一步抒发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之情。这种真挚、深沉的感情,在梦前、梦中、梦后一步步深化,凄婉哀伤,催人泪下。

2.“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这样写有何用意?

2.这三句话是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即使夫妻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纵使”表让步,其效果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一层,相逢而不相识却比不能相逢更使人不堪。虽是刻画了人物的外部形象,却表现出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3.对结尾三句“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含意及表现手法作简析。

3.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妻,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眷恋人生,难舍亲人,柔肠寸断;作者梦醒,料想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辉洒满大地,这样一种孤寂凄哀的情景,作者也不免肝肠寸断。这种表现手法,不仅说自己如何,而且说对方如何,意味更蕴蓄。

4.《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词。请反复诵读作品,想一想,词人是如何把现实和梦境交织起来抒写悼亡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