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选课规则
- 格式:doc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19
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一篇: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广东财经大学文件粤财大〔2017〕85号关于印发《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的通知各党政管理、群团、教学、科研、教辅、附属单位:《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业经2017年7月12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严格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广东财经大学2017年8月9日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为规范学校普教本科生学籍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等法律法规和《广东财经大学章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入学与注册第一条按国家招生规定,经本校录取的新生,必须持《广东财经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材料,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事先提出书面申请,持有关证明向学校招生部门请假,假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
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新生报到时,由学校招生部门组织相关学院对新生的入学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予以注册学籍;审查发现新生的录取通知、考生信息等证明材料,与本人实际情况不符,或者有其他违反国家招生考试规定情形的,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后,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条新生因伤病、店铺和创业等原因申请保留入学资格,须向学校提交《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生保留入学资格申请审批表》(附件1),经批准后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保留入-2复查中发现学生身心状况不适宜在校学习,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需要在家休养的,其可以申请保留入学资格。
第七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按学校规定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办理暂缓注册手续。
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有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第二章学制、学习年限与学分第八条学校实行弹性学制。
附件2: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选课规则一、总则(一)根据《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课程修读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则。
(二)学校实行自主选课制,学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教务管理系统选课。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先修后修关系的课程,原则上应按先修后修关系循序选课。
(四)学生原则上不宜跨校区选课。
(五)选课分三个轮次进行。
第一、二轮安排在课程修读前一学期的第14-16 周进行,第三轮安排在课程修读学期的第1、2周进行。
新生第一学期修读课程在第1-2周进行选课。
(六)学生完成注册手续方取得选课资格,其中第一轮选课前尚需完成网上评教(新生第一学期修读课程的选课除外)。
(七)按规定缴清当学期专业学费和所选课程学分学费后方能取得所选课程的修读资格。
二、选课学分与门数(一)每学期主修选课原则上不超过32个学分;主修学业进度和质量达到规定要求的(主修已获学分数达到或超过同年级、同专业学生平均水平且累计平均学分绩点排名进入同年级、同专业学生前5%),每学期主修选课不超过38个学分。
(二)每学期主修选课和辅修选课合计不超过38个学分。
(三)前一个学期考核不合格课程达到或超过6个学分的,当学期选课不超过20个学分。
(四)通识选修课每学期选课上限为4学分(新生第一学期修读的通识选修课上限为2学分)。
(五)体育选项课每学期选课上限为1门(学生在三水校区学习期间修读体育选项课上限为3门)。
(六)重修课程每学期选课上限为3门。
(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I》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门课程,每学期选课上限为1门(中外合作本科实验班的学生除外)。
三、优先级设置(一)第一、二轮选课中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辅修课选课设置筛选优先级,通识选修课、体育选项课不设置筛选优先级,第三轮所有课程选课均不设置优先级。
2024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选科指引一、背景2024年,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高校本科招生,选拔的标准和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方向,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份2024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选科指引。
二、选科原则1.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在选择考试科目时,考生首先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考量。
对于那些对理工科有着浓厚兴趣和优秀数理化基础的学生,可以选择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相关科目;而对于对语言、文学、历史等人文科学有一定兴趣的学生,则可以选择相应的科目进行考试。
2.根据报考专业进行选择在进行选科的时候,考生还应该考虑报考专业的要求。
不同的专业对考生的学科要求和考试科目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在选择考试科目时需要充分考虑自己报考的专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科目进行考试。
3.全面发展,兼顾综合素质除了学科能力外,高校本科招生考试还会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
考生在进行选科时需全面发展,兼顾多方面的能力。
选科时需要考虑到综合素质的要求,选择能够全面考察自己综合素质的科目进行考试。
三、选科建议1.理工科考生建议(1)数学数学作为理工科考生的基础学科,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一门考试科目。
数学在理工科专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考生需要在数学上建立扎实的基础,因此在选科时必须选择数学进行考试。
(2)物理物理学科对于理工科考生也非常重要,物理知识在工程、计算机、理科等专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理工科考生需要选择物理进行考试。
(3)化学化学是理工科考生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化学工程、化学物质、材料科学等专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理工科考生也需要选择化学进行考试。
2.人文科学考生建议(1)语文语文是人文科学考生不可或缺的一门考试科目。
语文是人文科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对于文学、历史、语言学等专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科学考生需要选择语文进行考试。
(2)历史历史是人文科学考生的重要考试科目之一,对于古代文化、历史文化、考古学等专业有着重要作用。
广财选课须知——遐思抢课大作战即将来袭,你准备好了吗?新一轮抢课大作战即将来袭,一点点经验之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杀手需谨慎,但是不要一棍打死,之所以能成为杀手,也必须有资本,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学到东西,杀手的可是很值得听的~师生互相尊重,老师也不会狠到哪里去的。
选修课最好借书,无需浪费~一、选课须知1、专业限选要修够12学分,通识选修要修够12学分。
(不同专业不同,具体看教务处教学计划)2、通识选修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系列,方法论系列5个模块3、具体各模块的分数要求不是很清楚,具体看教务处自己专业的教学计划注意:大四是没得选修的,大部分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到大三才可以选,所以最好在大二之前多修一点学分,不然大三课程是很多的。
尤其先修方法论和自然版块,最好在三水修完(本部可能会不开课,如果没修完,还要回来三水上课)!!!二、选课规则1.第一轮选课规则:(1)选课门数:选修通识选修课和全校任选课的门数不超过2门(不需要抢的)(2)选课规则:随机筛选,高年级同学优先2.第二轮选课规则:(1)选课对象:经第一轮选课筛选后选课门数未达到2门的学生(不包括专业选修课)。
(2)选课规则:采取先选先得方式3.第三轮选课规则:(1)选课门数:选修通识选修课和全校任选课(没有学分的,不是太无聊就不要选了)的门数不限(2)选课规则:采取先选先得方式由于抢课的操作步骤各位班助都会详细讲解,在此不再赘述,只简单讲讲各门课程情况吧!一、关于老师广财杀手榜:罗振跃罗东俊鲁恒青谭韵张荣国司马晓雯徐忠爱白越先庄礼斌苏盾谭德礼敖卫平雷四兰麦思杰,广财杀手联盟。
杀手的课最好不要轻易去碰,除非你不是一般人。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不是一般人,于是他们偏要选了,结果都证明他们还是一般人。
个人看法:杀手的课很有质量,但同时要求也高,老师很严格,如果你只是想混学分,就不要选,有兴趣的建议旁听!!!推荐老师:刘俊峰(清风) 蔡静诚侍小玲顾文静姚澜万万和董福荣孟国碧吴建华宋太庆徐鹏二、关于课程【读老子】徐俊峰:清风老师的课,你懂的,广财少有的名师。
2024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为了让广大考生更清楚地了解2024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的要求,我们特别制定了以下指引,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选考科目。
一、选考科目种类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2024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分为文科和理科两类。
文科包括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和政治等科目;理科包括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
不同专业对应的选考科目也有所不同,考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合理安排。
二、选考科目要求1.语文:文科和理科均需参加语文考试。
语文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内容。
2.数学:文科和理科均需参加数学考试,但文科和理科的数学试题内容略有不同。
文科数学考试主要以基础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为主,理科数学考试主要以数理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为主。
3.外语:外语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英语水平,包括英语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等部分。
4.历史、地理、政治:文科考生需要在这三门学科中选择一至两门进行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历史、地理和政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物理、化学、生物:理科考生需要在这三门学科中选择一至两门进行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选考科目的合理安排考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合理安排,避免盲目跟风,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
合理安排选考科目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也可以提高考试的成绩。
四、备考建议1.充分掌握基础知识:选考科目的备考过程中,考生要充分掌握基础知识,打好基础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2.备考策略:考生需要合理安排备考时间,针对不同科目采取不同的备考策略,举一反三,注重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模拟测试:考生可以多参加模拟测试,了解自己的考试水平,及时调整备考计划。
4.及时复习:考试前的复习阶段要及时,系统地复习考纲要求的知识点,尤其是易错难点。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一、前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各类高校本科招生也愈发严格和多样化。
作为学生在高考中最核心的一环——专业选考科目,其要求也日益复杂和具体。
本文将围绕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对广大高中生以及家长有所帮助。
二、理工科类专业选考科目要求1. 数学作为理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数学一直是普通高校本科招生的必选科目之一。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解题方法,包括代数、几何、微积分等方面的知识。
2. 物理物理作为理工科类专业的另一门重要科目,也是绝大多数高校本科招生考试中的必选科目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等方面的知识。
3. 化学在部分理工科类专业的招生考试中,化学也是必选科目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能力,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文史类专业选考科目要求1. 语文作为文史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语文一直是普通高校本科招生的必选科目之一。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语文的基本理论和写作能力,包括语法、修辞、作文等方面的知识。
2. 历史历史作为文史类专业的另一门重要科目,也是绝大多数高校本科招生考试中的必选科目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历史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能力,包括古代史、现代史、世界史等方面的知识。
3. 地理在部分文史类专业的招生考试中,地理也是必选科目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四、综合类专业选考科目要求1. 综合素质评价除了以上各类专业的具体科目要求外,部分高校还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考试的重要参考标准。
学生需要展现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文体素养、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2. 志愿填报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学生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确定报考专业和学校的顺序,以确保最终能够成功地被录取。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以下简称《指引》)是对《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和《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的整合和修订。
1、适用范围《指引》是高校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对学生提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要求的指导意见,对“3+3”选考模式和“3+1+2”选考模式的省份均适用。
“3+3”模式是指:前“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后“3”为考生须在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中选择3科。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和志愿进行投档录取。
“3+1+2”模式是指:“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等科目中选择2科。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按选考物理、选考历史两个类别分别公布招生计划,根据考生的成绩和志愿进行投档录取。
2、指引结构《指引》以本科专业类为单位设定科目范围一和科目范围二。
科目范围一包括物理、历史两科,高校可提1科或不提;科目范围二包括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在浙江可增选技术),高校最多提⒉科或不提。
在科目范围内,口表示某专业类可提该科目要求,■表示某专业类必须提该科目要求。
3、设置科目要求高校各专业要从科目范围一、二内,根据实际选择1科、2科、3科或不提。
选择1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选择⒉科或3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2科或者3科。
未提出科目要求的,考生可根据生源省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选考3科。
示例:哲学类的哲学专业:A高校科目范围一选择“历史”,科目范围二选择“政治”,考生选考科目中必须有“历史”和“政治”2科;B高校科目范围一选择“历史”,科目范围二未提要求,考生选考科目中有“历史”即可。
(注意以下只是部分人的个人经历,仅供参考用!!!!)本人在此衷心祝福大家可以选到好的选修课和遇到好的老师!一、选课基本常识关于杀手杀手的课最好不要轻易去碰,除非你不是一般人。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不是一般人,于是他们偏要选了,结果都证明他们还是一般人。
杀手之所以成为杀手,剑下都流淌过无数先辈的鲜血,不要用你的脖子去试剑,要试,你也要学会用别人的脖子。
杀手榜上的杀手不一定是真的杀手,因为里面有学生挟私报复的成分,要知道,编写杀手榜的,都是冤魂。
杀手榜上的主席,往往都是真正的杀手,因为得此殊荣的,绝对不会是浪得虚名。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都是经过实践反复考验的。
杀手一般不会滥杀无辜,因为一名合格的杀手,都会有自己的职业操守。
很多人死了,都是死于咎由自取。
任何杀手都不能容忍别人亵渎他的劳动,一旦你亵渎了,那请不要怪罪他剑下无情。
关于选课聪明的选课者,选的不是课,是人。
有的人可以把一门很枯燥的课讲得很精彩,有的人可以把一门很精彩的课讲得很枯燥,所谓事在人为,大抵如此。
所以不要看课程题目多么的诱惑,最重要的是要打听清楚开这门课的是什么人。
或者可以先选定某个人,然后再去选他的课,无论什么课,都可以去听一听。
课都是人选出来的,不仅要看选什么人的课,还要看是什么人选课。
你选课之前,首先问问自己,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纯粹想混个学分而又不怎么想去听课,那么,学校会有一批很合适的老师专门供你这类人选择,当然,这一批老师往往不是学生心目中的名师。
那些名师的课,你选了又不去听,完全是资源的浪费,与其让这些资源被浪费掉,你还不如把机会让给别人。
关于板块不要过分担心板块分修不足,要知道学校不会轻易让你不毕业。
每个版块都会有一些好的老师开的课,也有一些不那么好的老师开的课,如果你选了后者,那很可能你就失去了选择前者的机会。
选课的时候要尽量对每个版块的精华一击即中,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事情除了技巧,有时候还需要运气。
方法论板块和人文版块在本部的选择机会会多一些,自然科学版块在三水的选择机会会多一些,所以要学会在机会多的时候选择,要在合适的时机选合适的课。
广东财经大学选课操作指南一、选课系统的下载与解压1.选课系统的下载在IE或者其他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downfile/广东财经大学选课系统.rar ,按回车健就会出现下载的提示框,然后把系统保存到本地硬盘。
2.系统的解压点解右键下载在到本地硬盘的“广东财经大学选课系统.rar”文件,选择解压到当前文件夹(当前文件夹包含“选课操作指南”、“体育选课操作步骤“和“公共选修课一览表”的电子稿,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二、选课系统的登录本系统是绿色软件,无需安装,可以COPY到U盘上(需要复制解压后的全部文件),在任何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上都可以直接使用。
选课系统的主程序为main.exe,只要在解压目录中运行main.exe文件,就会弹出登录框,帐号为学号,密码为自己在教务系统中的密码。
三、选课系统的使用1.体育选课体育课选课开放时,登录成功后,系统显示学生所属板块的课程,点击项目后面的选课框,然后按“提交选课”提示选课成功并在已选课程中体现就完成选课了2.其他课选课2.1选课界面介绍除体育选课期间外,其余时间系统登录后,默认进入“本专业选课”功能菜单。
系统主界面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课列表显示当前用户专业选修课与全校公选课所有可选的课程。
第二部分已选课程显示当前用户已经提交了的课程。
第三部分我的课表显示当前用户的课表与按钮是实现当前用户在专业选修课与全校公选课选课可选课程列表的切换。
主要实现已选人数刷新功能。
查找输入框实现的功能主要是课程信息的全查找功能。
例如想查找所有姓张的老师在周三所上的课程,我们可以在查找输入框内输入“张”空格“周三”,系统会自动查找出相应的课程信息。
请注意,由于数据格式的原因,上课时间格式为周一,所以想查找周一的课程必须输入“周一”,不能在输入“星期一”或者是“周1”。
2.2. 选课流程介绍:选择在自己想选的课程后面的选课复选框,如果有冲突,系统自动判断,并提示与课表某课程冲突选择好相应的课程后,按右下角的“提交选课”按钮,弹出再次确认对话框后,按确定就完成选课了。
大学关于选课的若干规定选课是学分制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学组织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管理,保证全校本科生的选课顺利实施,特制订本规定。
一、选课的原则1.学生每学期修读课程的数量和顺序应以本专业或本专业大类的培养计划为依据。
对于有严格的先行后续关系的课程,应先选先行课程,再选后续课程; 一学期同时开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应先选必修课,后选选修课,学生必须保证必修课的学习。
对于不同平台的必修课,学生应选的课程不得低于本专业或本专业大类的培养计划规定的层次。
2.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应根据本人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决定选择每学期修读的课程。
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安排拥有自主选择权的同时,亦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应慎重使用自己选择权,并对自己的选择负全部责任。
3.学生可自主选择上课时段与任课教师。
在一学期内有多位教师同时开设同一门课程时,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上课时段与任课教师。
4.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可以多修、少修部分课程或申请免修有关课程,但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每学期选修的学分不得少于17学分。
5.学生选课,一经确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缴清相应的费用,按时听课、完成作业及实验实习报告、参加相应的实践环节,并参加课程考核,否则作旷课或旷考论处。
未办理选课手续或未经批准而自行听课的课程,一律不安排实验、实习,不予考核,不记成绩和学分。
任课教师也不得自行接受学生选课或退课。
6.选定的课程原则上不能退选。
二、选课程序学校设有选课中心,实行网上选课。
在每次选课前,由选课中心在教务管理系统统一发布选课信息、选课时间、选课地点。
1.学校在每学期规定的时间公布下学期预排课程总表(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学分、授课教师、授课教师代码、授课时间、开班容量等内容),学生在所选课程的听课时间互不冲突的前提下进行选课。
2.学校在每学期选课前下发学生选课随机号,此号码由计算机随机产生。
学生应在随机号对应的选课时段及以后的时间内选课,不得提前进行选课。
2024年广东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近年来,广东省教育部门为了提高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质量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招生专业选考科目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根据最新的规定,以下是2024年广东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指引。
一、必考科目1.语文。
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各个专业的基石,考察学生对于语言文字运用和理解能力的掌握程度。
语文考试内容包括阅读理解、写作与表达、文学常识等方面。
2.数学。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理科、工科、经济学类等专业尤为重要。
数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集合与函数、数列与数列求和、初等函数、数与式、几何与变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3.外语。
外语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外语成绩在很多专业中也有较大的比重。
二、选择性科目除了必考科目外,学生还需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选考科目。
广东省招生委员会规定的选考科目共有十几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选择自然科学作为选考科目的考生主要是对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有较高兴趣和能力的学生。
2.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
选择社会科学作为选考科目的考生主要是对社会现象和人文发展有较强兴趣和理解能力的学生。
3.艺术类。
艺术类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
选择艺术类作为选考科目的学生主要是对艺术创作和审美表达有较高天赋和兴趣的学生。
4.体育类。
体育类包括田径、游泳、篮球等运动项目。
选择体育类作为选考科目的学生主要是对体育运动有较高的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五、考试内容1.语文。
语文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于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2.数学。
数学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基础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外语。
外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阅读理解。
广东财经大学文件粤财大〔2016〕91号关于印发《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课程修读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各党政管理、群团、教学、科研、教辅、附属单位:《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课程修读管理规定(试行)》于2016年10月26日经校长办公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印发,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规定适用于2016年及以后入学的普教本科生,除下列情形外,也适用于我校2015年及以前入学的在校普教本科生:(一)2015级及以前的在校生主修必修课采取预制方式,不需学生选课。
(二)2015级及以前的在校生每学期通识选修课选课最多3个学分。
(三)2015级及以前的在校生前一个学期考核不合格课程达到或超过6个学分的,不影响当学期选课。
(四)2015级及以前的在校生修够教学计划规定的通识选修课应修总分即可,对各系列课程学分不作要求。
(五)2015级及以前的在校生课程考试不及格者,可以选择补考或直接选择重修(课程实验学时超过该门课程学时数80%的,只能选择重修)。
课程补考不及格者,须选择重修。
凡取消考试资格者、课程考试中旷考或违纪违规者,取消该门课程的重修资格,只能参加一次补考。
(六)2015级及以前的在校生同一门课程最多只能重修一次。
(七)2015级及以前的在校生辅修按《广东商学院全日制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管理办法》(粤商院〔2012〕15号)执行。
(八)2015级及以前的在校生按规定缴清当学年费用后方能取得所选课程修读资格。
特此通知。
广东财经大学- 2 -2016年11月23日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课程修读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课程修读管理,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修读课程,根据《广东财经大学章程》和《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课程修读范围为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
第三条学校保障主修、辅修、重修和计划提前毕业学生修读课程的权利。
第四条按规定缴清当学期专业学费和所选课程学分学费后方能取得所选课程修读资格。
第二章课程第五条主修专业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种性质。
必修课是指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选修课是指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供学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个性化发展需要自主选择修读的课程。
第六条必修课包括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包括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 3 -第七条辅修专业课程是指主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注辅修标识的课程。
第八条辅修专业课程全部为必修课。
第三章修读第九条完整的课程修读是指取得课程修读资格,按学校规定完成课程全程学习活动并参加课程考核的行为。
第十条一门课程累计缺勤达到或超过该门课程课时总数1/3的,取消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资格。
第十一条初次修读的课程考核不合格,必修课程必须参加补考,补考仍不合格的课程,可在次学期或在以后学期重修;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ERP软件II》、《企业行为模拟》和《校内仿真综合实习》)和不安排期末考试环节的课程必须重修。
第十二条选修课程考核不合格的可参加补考,也可选择重修该门课程或另选其他选修课程。
第十三条补考、重修课程按实际成绩折算绩点,在相应成绩记载栏中作补考、重修标识。
第十四条重修课程考核不合格的不再安排补考,可再次重修。
一个学期重修课程不得超过三门。
第十五条考核成绩60分(百分制)及以上或及格(五级计分制)及以上的课程不得重修。
- 4 -第十六条已获和在修学分合计达到或超过应修总学分85%的,经申请获得批准后,可提前修读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第十七条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修读要求是取得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必备条件。
第四章选课第十八条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主制定每学期选课计划,按《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选课规则》(附件1)选课。
第十九条每学期主修选课原则上不超过32个学分;主修学业进度和质量达到规定要求的(主修已获学分数达到或超过同年级、同专业学生平均水平且累计平均学分绩点排名进入同年级、同专业学生前5%),每学期主修选课不超过38个学分。
第二十条每学期主修选课和辅修选课合计不超过38个学分。
第二十一条前一个学期考核不合格课程达到或超过6个学分的,当学期选课不允许超过20个学分。
第二十二条有先修后修关系的课程,原则上应按先修后修关系循序选课。
- 5 -第五章免听第二十三条免听是指经批准可以不参加平时课堂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参加课程考核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上学期平均学分绩点达到或超过3.0者,初次修读的选修课程可以申请免听。
第二十五条重修课程可以申请免听。
第二十六条综合运用类课程、初次修读的必修课程和任课教师认为不宜免听的课程,不得免听。
第二十七条一个学期免听的课程累计不得超过3门。
第二十八条每学期第一、二周,学生可提交《广东财经大学课程免听申请审批表》(附件2)申请课程免听,经任课教师审核同意、教务处复核批准后准予免听。
第二十九条获准免听的课程考核,有期末考试环节的,以期末考试成绩核定总评成绩(不计平时考核成绩);无期末考试环节的,由任课教师制定考核方案,经课程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执行。
第六章免修与课程替代第三十条免修是指经批准不参与课程的教学环节,不参加课程考核直接获得该课程学分的行为。
课程共用是免修的一种情形。
- 6 -第三十一条取得辅修资格前修读“跨学科、跨专业”模块中的课程且获得学分,如该课程与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尚未修读课程完全相同,可以等效并打通共用。
第三十二条主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完全相同的,可以等效并打通共用。
第三十三条修读主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科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且获得学分,如该课程学分大于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尚未修读近似课程的学分,经申请批准,可以免修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尚未修读的课程。
反之亦然。
第三十四条本规定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二条中的课程“等效并打通共用”由教务管理系统自动实现,无需学生申请。
第三十五条每学期第九周,学生可提交《广东财经大学课程免修申请审批表》(附件3)申请课程免修,经开课单位审核同意、教务处复核批准后准予免修。
第三十六条课程替代是指用非本年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替代本年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
第三十七条与被替代课程内容近似且教学要求不低于被替代课程教学要求的课程,可以申请课程替代。
第三十八条课程替代分为事先替代和事后替代。
第三十九条事先替代是指在选课前提交《广东财经大学- 7 -课程替代申请审批表》(附件4)申请并获批,学生按替代课程选课的行为。
事先替代仅适用于按本年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但确认在今后连续2个学期内不再开课的课程。
第四十条事后替代是指转专业、休学等学籍异动的学生用已获得学分的课程替代本年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且尚未修读或已修读但不合格的课程。
第四十一条课程替代集中办理时间为每学期的第13周至第14周,学生提交课程替代申请,经学生所在学院和被替代课程归属单位审核同意、教务处复核批准后准予替代。
第四十二条获准免修的课程不得再申请课程替代;一门课程获准替代另一门课程,不得再用后者申请替代或免修其他课程;用一门课程申请并获准免修另一门课程,以上两门课程均不得再用于申请替代或免修其他课程。
第七章学分认定与转换第四十三条学分认定与转换是指学生已取得学分的外校课程和参加“开放式课程(项目)”获得的成果,经学校审核批准被认定并转换为本年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且尚未修读或未获学分的课程的行为。
第四十四条“开放式课程(项目)”获得的成果,须与被认定与转换课程性质相似、且达到或超过被认定与转换课程教学要求,否则不予认定与转换。
- 8 -第四十五条“开放式课程(项目)”获得的成果按“一项成果对应一门课程”的原则申请认定与转换。
第四十六条取得学分的外校课程,须与被认定与转换课程名称相同或相似、教学要求不低于被认定与转换的课程,否则不予认定与转换。
第四十七条对于在其他高校学习(留学)一个学期及以上的交换生,在其他高校学习(留学)修读且取得学分的课程,视情况可以按课程“一一对应”原则或按“打包”原则作认定与转换。
第四十八条学分认定与转换具体事宜,属“开放式课程(项目)”获得的成果学分认定与转换的,按《广东财经大学开放式课程(项目)学分管理办法》办理;属修读外校课程并取得学分的,按《广东财经大学国内交换生管理办法》或《广东财经大学国外交换生学分认定与转换规则》办理。
第八章附则第四十九条本规定适用于2016年及以后入学的普教本科生。
第五十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广东商学院学生修读课程管理规定》(粤商院〔2005〕124号)同时废止。
第五十一条本规定由学校授权法治处会同教务处负责解释。
- 9 -附件:1.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选课规则2.广东财经大学课程免听申请审批表3.广东财经大学课程免修申请审批表4.广东财经大学课程替代申请审批表附件1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选课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广东财经大学普教本科课程修读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学校实行自主选课制,学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教务管理系统选课。
第三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先修后修关系的课程,原则上应按先修后修关系循序选课。
第四条学生原则上不宜跨校区选课。
第五条选课分三个轮次进行。
第一、二轮安排在课程修读前一学期的第14-16周进行,第三轮安排在课程修读学期的第1、2周进行。
新生第一学期修读课程在第1-2周进行选课。
第六条学生完成注册手续方取得选课资格,其中第一轮选课前尚需完成网上评教(新生第一学期修读课程的选课除外)。
第七条按规定缴清当学期专业学费和所选课程学分学费后方能取得所选课程的修读资格。
- 10 -第二章选课学分与门数第八条每学期主修选课原则上不超过32个学分;主修学业进度和质量达到规定要求的(主修已获学分数达到或超过同年级、同专业学生平均水平且累计平均学分绩点排名进入同年级、同专业学生前5%),每学期主修选课不超过38个学分。
第九条每学期主修选课和辅修选课合计不超过38个学分。
第十条前一个学期考核不合格课程达到或超过6个学分的,当学期选课不超过20个学分。
第十一条通识选修课每学期选课上限为4学分(新生第一学期修读的通识选修课上限为2学分)。
第十二条体育选项课每学期选课上限为1门(学生在三水校区学习期间修读体育选项课上限为3门)。
第十三条重修课程每学期选课上限为3门。
第十四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I》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门课程,一、二年级每学期选课上限为1门(中外合作本科实验班的学生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