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基本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关爱不同民族的情感,树立平等、互助、团结的观念。
3.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基本特点,培养民族团结意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民族差异,树立平等、互助、团结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五十六个民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个民族的特点。
2.讲解教师简要介绍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分布、风俗习惯等。
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
3.互动环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个民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本民族的特点,并进行展示。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学会尊重和理解。
4.案例分析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案例,如: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第一环节:导入教师出示五十六个民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个民族的特点。
第二环节:讲解教师简要介绍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分布、风俗习惯等。
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
第三环节:互动环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个民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本民族的特点,并进行展示。
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了解本民族的特点,如:服饰、节日、饮食等。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学会尊重和理解。
2.分享展示:每个小组代表进行分享,展示本民族的特点。
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学会尊重和理解。
第四环节:案例分析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案例,如: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讲解、互动、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基本特点,培养了民族团结意识。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幼儿小班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基本认识、分布特点、特色文化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名称和基本特点,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2. 培养幼儿对民族团结、互助、友爱的认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五十六个民族的名称、分布、特点及文化。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让他们了解民族团结、互助、友爱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五十六个民族的图片、地图、民族文化展示板、音乐播放设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五十六个民族》歌曲,让幼儿初步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的名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向幼儿展示五十六个民族的图片,结合地图讲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各民族的特点和文化。
3.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民族服饰绘画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
4. 例题讲解:以藏族为例,讲解藏族的风俗习惯、特色文化,让幼儿深入了解一个民族。
5. 随堂练习:让幼儿说出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特点和文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1. 板书《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2. 板书内容:(1)五十六个民族的名称(2)民族分布特点(3)民族文化展示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并简单介绍该民族的特点。
2. 答案:根据幼儿画的民族服饰,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引导幼儿深入了解民族特点。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民族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课后收集其他民族的相关资料,进行分享交流,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组织家长参与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
活动案例设计
56个民族是一家
常德市鼎城区花船庙小学聂金兰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知道各民族是平等的,各民族间应平等对待;
3、了解各民族所居住的地方;
4、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10个少数民族小朋友图片;歌曲《爱我中华》、《金孔雀》、《北京的金山上》、《娃哈哈》,各民族分布图。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谈话:谁想说说歌里唱了些什么?
3、揭题:56个民族是一家。
二、开展活动
(一)、比一比,谁知道的民族多!
1、谈话: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广阔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像我和大部分同学就是汉族人,刚才演唱歌曲《爱我中华》的宋祖英就是土家族人。
2、说一说:你知道的还有那些少数民族?
3、小结:常见的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土家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白族、布依族、侗族、傣族、瑶族、朝鲜族、水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二)、认识少数民族的小朋友
1、分组看图片讨论
你能从他们的服饰、姓名看出是哪个民族的吗?再说说你对这个民族还知道些什么?
2、发言贴图(上台)
分组上台介绍,并把图贴在黑板上。
3、边贴边补充
依丽娜:维吾尔族,小姑娘都有长长的辫子,喜欢唱歌跳舞;
卓玛:藏族,穿藏袍,哈达;
阿丫:苗族,她头上戴的头饰好漂亮;
金秀:壮族,他们个个都心灵手巧,特产是织锦;
马康:回族,用白头巾裹头,穿着小马甲;
阿兰:彝族,手拿乐器(月琴),爱好音乐,小姑娘戴鸡冠帽;
蓝齐儿:满族,清朝的皇帝是满族,身穿旗袍好漂亮;
虎森:赫哲族,住在黑龙江,很冷,戴着很厚的帽子;
马图:蒙古族,马背上的民族,住蒙古包;
叶波月摆:傣族,跳孔雀舞,他们住竹楼。
(三)、找家乡
1、课件出示版图,找自治区
我们国家把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划为自治区,你能从图上找到哪些自治区?
2、老师介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我国西北部,维吾尔族人。
3、学生相互交流后介绍其他自治区。
三、我家乡的少数民族
1、我们班上有少数民族的同学吗?
没有:我们这里主要住的是汉族人。
有:能给我们说说你的民族吗?
2、在我们常德,你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许家桥:回族乡;
桃源:有维吾尔族人居住。
四、知识竞赛
同学们的民族知识还真不少,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
1、组织比赛
两名同学主持,分组比赛;
介绍规则:老师当评委,哪一组同学对就给一面小红旗,比赛结束时哪组的小红旗多就获胜。
2、比赛(课件出示赛题)
3、评比发奖
五、民族联欢
1、少数民族的人都能歌善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老师表
演几个民族舞,你能说出是哪个民族的吗?
2、教师表演舞蹈《娃哈哈》(维吾尔族舞蹈)、《北京的金山上》(藏族舞蹈)、《金孔雀》(傣族舞蹈)。
3、集体表演
同学们你们想学吗?那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学跳民族舞吧,如果将来有机会去那儿,还可以加入他们欢乐的队伍。
六、总结活动
同学们,“56个星座,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爱我中华》这首歌唱出了我国56个民族亲如兄弟的手足情,56个民族像56朵鲜花绽放在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语言、服饰、饮食等生活习惯,但我们有着相同的血脉,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让我们再一次感受《爱我中华》的磅礴气势吧!
同学们,你们今天的出色表现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用掌声祝贺我们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