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56个民族是一家
- 格式:docx
- 大小:15.71 KB
- 文档页数:3
56个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
”“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国庆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邀请来自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的13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来到北京参加国庆活动,9月3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他们,并通过他们向全国56个民族的同胞致以节日问候和良好祝愿,同时发表了饱含深情的讲话。
这一生动感人的场景和深刻动人的讲话,真切而充分地表明,国家始终把56个民族同胞放在心上,把民族大团结的旗帜高高举起,把各民族人民的利益和梦想作为奋斗目标。
正如总书记所深情回忆的:“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各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交流交融,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各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使各民族凝结为心心相印、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
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共同抵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历史进程中,56个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结成一道新的长城,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顽强而勃发的生命状态。
总书记所说的财富和优势,其根本正在于这种民族团结的无穷伟力。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一条基本结论。
历史充分表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中华民族就会任人欺凌、蹂躏与宰割;同心共济、团结一心,中华民族就顽强不屈、坚不可摧。
今天,中华民族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向前,面临的时和势总体有利,但面临的艰和险在增多。
光荣的使命、艰苦的任务告诉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必须更加牢不可破,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从容自信地抵达梦想的彼岸。
56个民族团结手抄报56个民族团结是一家,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团结在一起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看祖国的美好河山。
有句话说的好“团结就是力量”,中国有56个民族,但是我们56个民族都是一家人,我们共同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只要各个民族之间团结一心,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我们在各方面都需要团结。
我们的大家庭更需要团结,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的繁荣昌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愉快。
第一集0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02.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03.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04.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05.要想健康快活,学会自己找乐。
06.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07.祸从口出,病由心生。
08.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09.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10.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第二集1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12.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1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1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15.哭一哭,解千愁。
16.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17.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18.先睡心,后睡眼。
19.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20.饭养人,歌养心。
第三集2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2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7.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28.常吃素,好养肚。
2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民族团结一家亲
56个民族是一家,56颗心儿紧相连,56种语言各不同,56个民族是亲人!民族之间互帮互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56个民族传统文化不同,语言不同,但是我们的心却相同,大家是离不开的。
我们班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3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有汉族、回族,东乡族。
这三个民族团结一心,互相帮助。
马冰逸同学是东乡族。
学习一般,和马心悦做同桌,我看到马心悦和马冰逸互相探讨,成绩很快提高了。
当马冰逸有困难时马心悦会不厌其烦地给她讲题。
马冰逸开心得留下了高兴的笑容。
这样的例子举胜举,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
在我们这个3个民族中的大家庭中,一定要学习这“三个离不开”。
让我们大家一同分享快乐,永远不分离,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56个民族是一家》教学反思1、《56个民族是一家》教学反思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强调教师:“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
”“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育活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走进儿童的生活,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拓展他们心灵的空间。
作为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师,当我面对同一节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教学时,只因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不同,使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出现不同,从而在三个班教出了三个不同的结果。
面对这三个不同的结果,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学反思。
第一次探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是《好大的一个家》主题单元中的第一课,主要是对小学生进行我国的民族认知和民族团结教育。
第一堂课的教学,我按照传统的做法,认真地钻研了教材和教参,直到自认为所有的内容都吃透了,也准备充分了,才走进课堂。
我预料:这部分内容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起来难度较大,因为“民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生活中没有人为民族挂牌。
因此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学生的提问。
上课了,我用问话的形式开了头:“同学们,你们知道‘民族’这个词吗?”生:“知道!”“你喜欢哪个民族?”生:(沉默,茫然,没有回答)“那你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吗?”生:“威海族的。
”生:“中国族的。
”……孩子们没有任何疑问,也没有任何兴趣,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
于是,我费尽了口舌,从民族的生活习惯到民族的风俗文化,自认为很尽力、很到位、很清楚地讲了一节课,但从学生的表情看,“民族”留给孩子们的仍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遥远的感觉,他们并没有获取知识的快感和对这一主题的深刻认知。
我知道我失败了。
后面还有两个班要上这一课,我应该怎么办?第二次探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幼儿园社会《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范文三篇第一篇: 幼儿园社会《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活动目标】1、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能够说出一些少数民族的名称。
2、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傣族、朝鲜族等民族服饰的特征,初步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和民俗环境。
3、懂得尊重少数民族。
【活动准备】挂图9号;《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民族娃娃。
【活动过程】一、通过回顾歌曲《大中国》引入活动。
1、播放大中国的音乐,让幼儿跟着录音唱起来。
2、师:老师刚刚在歌曲中听到这样一句歌词:兄弟姐妹都很多。
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中国有56个民族)3、师:小朋友们知道我们的兄弟姐妹是哪些少数民族吗?请你说一说他们的名字。
4、教师根据幼儿提到的少数民族,逐一出示相应的民族娃娃。
二、看挂图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的典型特点。
1、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挂图上的少数民族娃娃,看看他们的穿着打扮有什么特点?与我们相比又有什么不一样?2、幼儿交流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民族服装的特点: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戴绣花小帽,穿长筒皮靴。
妇女喜欢穿薄纱连衣裙,外面套件小背心。
女孩喜欢编许多小辫子。
蒙古族:穿蒙古袍,这种长袍很宽大,腰间系上红绿绸缎腰带。
妇女喜欢用布包头。
藏族:女人喜欢穿五彩的横条围裙,男人喜欢穿一只衣袖。
傣族:女人喜欢穿长至脚背的筒裙。
朝鲜族:女人穿斜襟短上衣、长裙,胸前系飘带。
三、看挂图了解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特产和风土人情。
1、师:从挂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来XX族住XX样的房子,有XX特产,他们喜欢干XX。
(教师举例介绍一个少数民族)2、请小朋友们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其他少数民族的特点。
3、教师补充小结:维吾尔族:新疆,盛产甜甜的葡萄和哈密瓜,男女老少能歌善舞。
蒙古族:内蒙古,有辽阔的草原,住蒙古包,喜欢骑马、摔跤,弹着马头琴唱歌跳舞。
藏族:西藏,有连绵的雪山,藏族人有献哈达的礼仪,耗牛是高原上的交通工具。
傣族:云南西双版纳,孔雀之乡,住竹楼,泼水节是傣族的重要节日。
民族团结演讲稿:56个民族一家亲引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爱的同胞们:大家好!我代表xx组织在此向各位发表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民族团结,56个民族一家亲》。
在这个伟大的时刻,我深感责任重大,也深感荣幸。
近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民族团结。
我们的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基石,也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56个民族的和谐共处我们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正是这样的多样性,构成了我们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然而,多元的文化背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面对这些问题,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加强民族交流,促进相互了解首先,我们应该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促进相互了解。
只有真正了解对方,才能减少误解和偏见,增进友谊和信任。
政府应该加大对民族交流的支持力度,鼓励各个民族之间的学术、文化、体育和经济交流。
同时,我们个人也要主动融入不同民族的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习俗和传统,通过交流建立友谊,实现真正的民族融合。
建设和谐的社区其次,我们要共同努力建设和谐的社区,让每一个民族都能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无论是社会资源的分配还是基础公共服务的提供,都不能因为民族的差异而有所偏颇。
我们要倡导平等待人、尊重多样性的价值观念,树立文明多元和谐的社会风尚。
加强民族教育,弘扬中华文化同时,加强民族教育是保持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应该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每一个民族都能自豪地发展自己的文化。
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和艺术形式在教育中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使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文化是有价值的,并为之自豪。
打击种族歧视,反对分裂言论最后,我们要坚决打击种族歧视现象和分裂言论的传播。
这些言论不仅伤害了个体,也破坏了民族团结的大局。
我们应该共同呼吁,为了民族团结共同努力,不容忍任何危害民族团结的言行。
政府和媒体应该加强监管,对于种族歧视和分裂言论进行有力的打击和批评。
56个民族一家亲的句子56个民族一家亲是中华民族的座右铭,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的追求。
下面列举了10个关于56个民族一家亲的句子,以展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1. 56个民族一家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2.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拥有56个各具特色的兄弟民族,彼此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和多元文化。
4. 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各具特色,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
5. 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各个民族的传统艺术、音乐、舞蹈等都为国家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6. 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在历史上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共同为保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做出了巨大贡献。
7. 中国政府一直倡导民族团结,加强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8. 中国的民族政策始终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原则,保障各个民族平等参与国家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9. 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民族权利,包括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等。
10. 56个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观和行动准则,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
这些句子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政府对民族平等和和谐社会的追求。
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国的独特魅力和美丽多彩的文化景观,他们在历史上共同抵御外敌入侵,为保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民族团结,加强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在中国的民族政策中,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基本原则,保障各个民族平等参与国家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民族权利,包括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等。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弘扬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繁荣导语: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拥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倡导“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理念,强调民族团结和融合。
本文将探讨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含义、意义以及如何促进国家的繁荣。
第一部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含义和重要性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是指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这是中国特色的民族理念,强调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友爱、团结和互帮互助。
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民族和睦共处:中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地域差异较大。
倡导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理念,有助于不同民族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增进相互的了解和认知。
这有助于消除偏见、成见和歧视,促进民族和谐与和平共处。
2. 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这种多样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理念,鼓励各民族之间相互借鉴和学习,保护和传承各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以实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3. 促进经济发展: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理念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各个民族拥有不同的经济资源和特长,通过加强合作和互利共赢,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强大和有活力的国家经济体系。
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援助,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实现全国范围的共同繁荣。
第二部分:推动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实践倡导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理念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何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以下是一些推动民族团结和互助的实践方法:1. 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教育培训,向全社会普及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理念和相关政策。
这有助于增强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减少民族偏见和歧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
2. 加强地区交流:各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实现民族团结与和谐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交流平台和举办文化活动,促进不同民族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2.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
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课件揭示)
二、新授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关系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
2.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
历史传统: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
初步明确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明确民族特点
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优点和优势
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经济文化: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
师小结: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
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
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
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
三、全课小结
进一步升华认识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