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数(下)第六、七单元目标检测题
- 格式:doc
- 大小:152.56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六年级语文单元目标检测题第二单元一、基础知识检测。
(38分)1.一位同学在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后,写了下面一段话。
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每小题2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诱敌上山,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不甘被俘,最后英勇跳崖,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
当读到“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翼冀)【1】根据地大举进犯……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时,我感慨万千,就这么几个人,要抵挡几千个敌人,能行吗?不禁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然而六班的五位战士却在这危急的状况下,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用机枪、手(镏榴)【2】弹全神贯注地痛击敌人。
之后,五位战士一面在悬(涯崖)【3】绝壁上攀登,一面用石头砸敌人,不少敌人坠落山涧……到达顶峰时,他们弹尽粮绝。
五壮士最后毁掉枪支,(昂昴)【4】首挺胸,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最后勇敢跳下悬崖。
这气势,这声音真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啊!他们这种崇高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涧(jiàn),“贯”字的第一笔是横折。
B.山涧(jiān),“贯” 字的第三笔是横。
C.山涧(jiān),“贯” 字的第三笔是竖。
D.山涧(jiàn),“贯” 字的第一笔是竖折。
(2)选择恰当的字填入短文中的【1】【2】【3】【4】处,正确的一组是()A.翼镏崖昂B.冀榴崖昂C.冀榴涯昴D.翼镏涯昴(3)《现代汉语词典》中“感”字解释如下:①觉得;②感动;③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④中医指感受风寒;⑤感觉,情感,感想;⑥受外界某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
对文中“感慨万千”的“感”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寡不敌众” 中“寡”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孤陋寡.闻B.寡.妇C.寡.居D.清汤寡.水3.按要求做题。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历史的天空自我实践(日记图):同学们,欢迎你来到第三单元的学习板块,这里有“听、说、读、背 写”五个项目,每一项有 五个级别,如果你达到 了级别的要求,就可以涂上相应的颜色,如果 你达到了最高级别,就能和太阳公公手拉手。
还等什么,快来挑战自己吧!从这一刻开始。
老师为你加油!听 说 读 背写自我完善(他人言):超越自我,不断晋级学习目标卡:自我超越(感言栏):六年级语文(下)形成性检测卷(一)参考答案一、1. B2.饺子陈醋蒜瓣恰好染缸稠密诸侯搅拌栖息乌鸦3.C4.(1)道贺(2)贺电(3)祝贺5.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6.春节——正月初一中秋节——八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七夕节——七月初七清明节——4月5日介绍节日略7.(1)万事如意年年高。
(2)有头有尾年年有余。
(3)福从天降福运到来。
8.(1)春城无处不飞花(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地白(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二、1.(1)老舍舒庆春舍予《骆驼祥子》(2)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3)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4)先总后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数量、制作材料、外形描写元宵节的花灯。
2.(1)孝义的民俗文化三绝:皮影、木偶、碗碗腔农耕生产生活器具展厅、剪纸工艺展区好处:突显孝义民俗文化,也让广大群众尽情享受文化盛宴。
(2)孝义市贾家庄村的农耕文化展览馆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孝义的民俗文化三绝——“皮影、木偶、碗碗腔”让许多游客收获到了快乐。
(3)例:福气临门年年有余第一幅是灯彩,人们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4)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演员表演时的衣着与动作。
(5)例:传承农耕文明,弘扬民俗文化,发展现代农业。
三、略六年级语文(下)形成性检测卷(二)参考答案一、1.勤酬道天2.寂寞恐惧借贷挑剔缺乏倾覆栅栏书籍3.大显身手隔岸观火一叶障目楚河汉界4.D5.C6.例:这本部书厚得我几个月都看不完。
小学六年级语文单元目标检测题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检测。
(35分)1. 根据拼音写词语。
(5分)对面穿着红色yī shang()的姑娘,对着我们微微一笑,露出些许xiū sè()的笑容,像天边斑斓的彩虹,像空谷中yōu yǎ()的香气,使我不禁有些huǎng hū()了,仿佛又回到那些mó hu()却美好的时光中去了。
2. 下列词语中的“顾”与“顾影自怜”的“顾”意思相同的是()(2分)A.三顾茅庐B.奋不顾身C.左顾右盼D.统筹兼顾3. 春天到了,万物生长,花园中生机勃勃。
下面与这个情景没有关系的一项是()(2分)A.芬芳馥郁B.翠色欲流C.寒风萧瑟D.争奇斗艳4. “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这句话中的“恍然”的意思是词语“恍然大悟”也是这个意思。
与“恍然大悟”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如梦初醒、、。
(3分)5. 从读到的词想开去。
(3分)看到“硕大无朋”一词,我能想到的事物有、;看到“行色匆匆”一词,我能想到的情景是。
6.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我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
春天到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雪色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人也似乎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A.断断续续映进轻灵B.时断时续映进轻灵C.时断时续扑进轻盈D.断断续续映进轻盈7. 按要求做题。
(6分)(1)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3分)①用“”画出描写月光下丁香的词语,我能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丁香的。
②请你仿照第二句的写法,补充下面的句子。
阳光下的野菊花,黄的,白的;的,,。
(2)仿照修辞补充句子,说说排比句的作用。
(3分)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清凉凉的水;如果你是,那快乐就是;如果你是,那快乐就是。
作用是。
8.下面对分号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A.“有的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雪茄;有的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会蔬菜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周测培优卷2百分数(二)的应用能力检测卷一、我会填。
(每空2分,共28分)1. 缴纳的税款叫做( ),( )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 )。
2. 8000的10%是( ),60减少15%是( )。
3.今年稻谷产量是去年的120%,今年稻谷产量比去年增产( )成。
4. 算出下面各商品打折后的价钱。
九折:______ 八五折:______5. 根据打折后的价格算出各物品的原价。
原价:______ 原价:______6. 王大爷将60000元存入银行,定期3年,年利率是2.75%,到期后王大爷可以取回本息共( )元。
7. 李叔叔的果园去年产水果2.4吨,今年比去年增产了一成五,果园今年的水果产量是( )吨。
8. 赵阿姨家开了一家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平均每月需缴纳750元税款。
这家商店平均每月的营业额是( )元。
9. 某商品促销,“买三送一(同款)”,相当于打( )折销售。
二、我会辨。
(每题2分,共6分)1.“打六折”就是现价比原价便宜60%。
( )2.利率越高,到期后利息就越多。
( )3.王老师到商店买篮球,一个篮球打八折后是64元,原价是80元。
( ) 三、我会选。
(每题3分,共15分)1.一条裙子原价580元,现在打八五折出售,比原价便宜( )元。
A.580×85% B.580×(1+85%)C.580÷85% D.580×(1-85%)2. 今年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就是说今年北京出游人数( )。
A.是去年的20%B.是去年的80%C.是去年的102%D.是去年的120%3.张叔叔买了一套总价180万元的商品房,按规定缴纳1.5%的契税那么张叔叔应缴纳契税( )元。
A.270 B.2700 C.27000 D.2700004.爷爷购买了年利率是4.5%的国库券3000元,定期3年,3年后到期可取出( )元。
A.3405 B.3135 C.135 D.4055.一个保温杯的价格是100元,打八折销售,买两个这样的保温杯比原来便宜( )元。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4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40 B.42C.38 D.22.一城市准备选购一千株高度大约为2 m的某种风景树来进行街道绿化,有四个苗圃生产基地投标(单株树的价格都一样).采购小组从四个苗圃中都任意抽查了20株树苗的高度,得到的数据如下:A.甲苗圃的树苗B.乙苗圃的树苗C.丙苗圃的树苗D.丁苗圃的树苗3.衡量样本和总体的波动大小的特征数是().A.平均数B.方差C.众数D.中位数4.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2次,其中3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9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则该射手射中环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A.8,9 B.8,8C.8.5,8 D.8.5,95.对于数据3,3,2,3,6,3,10,3,6,3,2.有下列说法: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1个B.2个C.3个D.4个6.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赛学生每分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结果如下表:(1)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2)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 (3)甲班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小.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1)(2)(3) B .(1)(2) C .(1)(3)D .(2)(3)7.某学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纪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则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 ).A .甲C .甲、乙D .甲、丙8.人数相同的八年级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x甲=x 乙=80,s 2甲=240,s 2乙=180,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 ).A .甲班B .乙班C .两班成绩一样稳定D .无法确定9.期中考试后,学习小组长算出全组5位同学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M ,如果把M 当成另一个同学的分数,与原来的5个分数一起,算出这6个分数的平均值为N ,那么M ∶N 为( ). A .56B .1C .65D .2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是同一个数B .一组数据中中位数可能不唯一确定C .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D .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有多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3,5,7,8,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__.12.有一组数据如下:2,3,a,5,6,它们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___. 13.某公司欲招聘工人,对候选人进行三项测试:语言、创新、综合知识,并按测试得分1∶4∶3的比例确定测试总分.已知某候选人三项得分分别为88,72,50,则这位候选人的招聘得分为__________.14.如果样本方差s 2=14[(x 1-2)2+(x 2-2)2+(x 3-2)2+(x 4-2)2],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样本容量为________.15.已知x 1,x 2,x 3的平均数x =10,方差s 2=3,则2x 1,2x 2,2x 3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方差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16.(10分)图①,②分别是根据某地近两年6月上旬日平均气温情况绘制的折线统计图,通过观察图表回答:去年6月上旬 今年6月上旬① ②(1)该地这两年6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分别是多少?(2)该地这两年6月上旬日平均气温的极差分别是多少?由此可以判断哪一年6月上旬气温比较稳定?分析:折线图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能比较容易地看出变动范围,求出极差,运用时还要注意观察,通过纵横坐标的交点寻找所需要的数据信息,根据信息和题目要求作出正确分析.观察图可知去年6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单位:℃)分别是:24,30,29,24,23,26,27,26,30,26.由图可知今年6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单位 ℃)分别是:24,26,25,26,24,26,27,26,27,26.然后求这两年的平均气温及极差.17.(10分)某乡镇企业生产部有技术工人15人,生产部为了合理制定产品的每月生产定额,统计了15人某月的加工零件个数如下:(1)(2)假如生产部负责人把每位工人的月加工零件数定为260(件),你认为这个定额是否合理,为什么?18.(15分)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下图是其中的甲、乙两段台阶的示意图.请你用所学过的有关统计的知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回答下列问题:(1)两段台阶路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哪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3)为方便游客行走,需要重新整修上山的小路.对于这两段台阶路,在台阶数不变的情况下,请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图中的数字表示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单位: cm).并且数据15,16,16,14,14,15的方差223s =甲,数据11,15,18,17,10,19的方差2353s =乙)参考答案1答案:B 点拨:由题意知原来数据的平均数比新数据的平均数大40,所以为42.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B5答案:A 点拨:这组数据的众数为3,中位数为3,平均数为4. 6答案:B 点拨:甲班的方差比乙班的方差大,说明甲班的波动大. 7答案:C 点拨:甲得分为90×50%+83×20%+95×30%=90.1. 乙得分为98×50%+90×20%+95×30%=95.5. 丙得分为80×50%+88×20%+90×30%=84.6. 8答案:B 点拨:乙班的方差小.9答案:B 点拨:因为6个分数的平均数为(M +5M )÷6=M ,所以M ∶N =1. 10答案: B 点拨:中位数是唯一确定的. 11答案:7 812答案:2 点拨:由题意知(2+3+a +5+6)÷5=4,得a =4.故s 2=22222(24)(34)(44)(54)(64)5-+-+-+-+-=2.13答案:65.75分 点拨:88×18+72×48+50×38=65.75(分). 14答案:2 415答案:20 12 点拨:平均数变为原来的2倍,方差变为原来的22=4倍. 16解:(1)去年和今年6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分别是26.5 ℃,25.7 ℃.(2)去年和今年6月上旬平均气温的极差分别是:7 ℃,3 ℃,今年6月上旬气温比较稳定.17解:(1)平均数:260(件) 中位数:240(件) 众数:240(件)(2)不合理,因为表中数据显示,每月能完成260件的人数一共是4人,还有11人不能达到此定额,尽管260是平均数,但不利于调动多数员工的积极性.因为240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多数人能达到的定额,故定额为240较为合理.18解:(1)相同点:两段台阶路台阶高度的平均数相同. 不同点:两段台阶路台阶高度的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均不相同. (2)甲段路走起来更舒服一些,因为它的台阶高度的方差小.(3)由于每个台阶高度均为15 cm(原平均数)时,可使得方差为0,因此应把每个台阶的高度统一修为15 cm 高.。
第六单元评价测试卷(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
(16分,每小题2分)1.在“我的老师是……教师”一句中的省略号处加上以下几个修饰成分,正确的序号是()①年轻的②一位③特级④具有改革精神的⑤小学A.②①④⑤③B.②①④③⑤C.②④①⑤③D.②⑤①③④2.下列适合填在横线上的句子是()“”老师的培育深情,我们将永远铭记。
A.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B.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下列不适合作为“成长关键词”的一项是()A.阴郁的心情B.奋斗的目标C.学习的心态D.灿烂的明天4.“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是一首()的小诗。
A.描写景物B.励志C.爱护花草树木D.赞美老师5.对《老师领进门》一文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我”尊敬老师,从多年后见到自己的小学老师,恭恭敬敬地行礼可以看出来。
B.田老师不仅口才好,而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C.田老师不仅教我们学知识,而且教育我们怎样做人,从教一首小诗就可以看出来。
D.田老师在教导学生时,对“我”特别偏爱,让“我”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6.对《作文上的红双圈》一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我”成了作家,感谢老师,感谢报栏,同时也要感谢父亲。
B.“我”之所以写《补考》这篇作文,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不好,在亲身经历中写出了这篇文章。
C.语文老师推荐“我”的作文《补考》,这篇作文连续登在了县刊物上、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D.受到语文老师的鼓励,“我”毕业后从事写作,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为作家。
7.在制作成长纪念册时,下列做法错误的一项是()A.制作时,所准备的材料可以是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与成长相关的习作、书法、美术作品和老师、同学的寄语祝福等。
B.制作时,可以采用“编年体”的方式制作成长纪念册,把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一年一年地展示出来。
C.制作成长纪念册时,必须买一本装饰精美,带有音乐和散发淡淡香味的笔记本作为母本。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后又一次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本单元教材内容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
本单元内容是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基础。
教材将6~1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有机结合。
在认识数的过程中体会数的组成,通过拼摆引出有关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材提供现实背景展示了6~10各数概念的内涵,提供了经历数概念形成过程的情境和机会,能抽象出6~10的数概念,形成数感。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能按顺序数出6到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认识“>”“<”“=”的含义,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能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能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能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促使情感、态度等健康发展。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6和7基础性作业数一数,有几个就写几。
数一数,涂一涂。
发展性作业选出表示“7”的图,在()里画“√”。
甲、乙、丙三个小朋友赛跑。
得第一名的不是甲,得第二名的不是丙,乙看见甲和丙都在自己的前面到达了终点。
甲得了第()名,乙得了第()名,丙得了第()名。
练习九基础性作业看图写数字。
发展性作业按规律填数: 0,1,3,6,10,(),()。
A、B、C三名运动员在一次运动会上都得了奖。
他们各自参加的项目是篮球、排球和足球。
现在我们知道:(1)A的身材比排球运动员高;(2)足球运动员比C和篮球运动员都矮。
数学试卷六年级(推荐6篇)数学试卷六年级第1篇讲评目标:1、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知识点。
2、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学习目标:认真细致进行错例分析,用心思考,积极交流,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体会数学方法和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典型错误的剖析与矫正。
讲评过程: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考试情况1、本次考试平均分87.3分,及格率94.1% ,优秀率68.6%,最高分110分,最低分21分。
2、根据本次成绩对前五名和进步比较大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成绩前五名:李俊宁110分,翁睿110分,张蒙丹110分,杨蕾,王烨,石殊凡,赵欣瑶,时若莹,沈建翔,王朝晖107分。
进步比较大的前五名学生:张琼月,刘子璇,董志强,吴姝静,张轩。
二、教师分析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不认真审题,不细心答题,如第6小题结果没有化简,第16小题没有注意x与y的顺序,第五大题的应用题,有的同学没有按题目的要求解,等。
2、部分学生计算的能力不强,表现为计算速度慢,计算的准确率低,不能灵活的使用运算律及一些运算方法。
如第1小题判断四个数能不能成比例的技巧,解比例时的一些运算方法,等。
3、不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第2题,有部分学生按边长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第3题,有的同学先算面积,然后再用比例尺算实际面积,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于附加题无从下手,等。
三、学生自我分析试卷学生的有一些问题是因为一时的疏忽做错;有一些是自己的知识不够牢固,经过自己的学习是可以自己解决的;有一些问题经过学生自己的再思考是可以自己解决的。
象这一类的问题肯定可以学生自己处理好,那么就不需要老师来帮忙,只要给以时间和信心就可以了。
四、小组内互帮互助学习当学生的问题自己解决掉自己能解决的之后,这时转入学生的互帮互助阶段,在小组内由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由会做的同学进行讲解。
小学语文三上《目标检测》答案1.大青树下的小学语言积累:早晨,学生们穿着绒球服,安静地排队B A A鲜艳的服装、敬爱的老师、飘扬的国旗、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洁白的粉墙挑选恰当的搭配语言理解:1.上课和下课的场景2.除第二句外,其他都是描述场景的3.选择B4.从画出的句子中选出一句进行抄写语言运用:无2.花的学校语言积累:落叶在荒野上舞蹈,双臂张开②①②①1.S 上衣裳2.罒 4.受罚湿润的东风在荒野上吹哨子”,这是拟人句语言理解:1.选择C2.花朵从土里生长出来3.下雨后,色彩更加丰富4.选择B语言运用:无4.古诗三首语言积累:寒径斜盖菊残静敬径城成___送送君军君tiǎo tiāo 挑水挑灯夜读挑选挑拨春天里,莲叶无穷无尽,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天里,墙角上数枝梅花,___独自开。
秋天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___。
冬天里,荷花已经凋谢,只有傲霜的菊花依然挺立。
语言理解:1.描述一个孩子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盏灯的情景。
思乡之情。
2.选择A语言运用:无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语言积累:平展、排列整齐、明亮、铺满规则的棕红色③②⑤④①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落下来,就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语言理解:1.选择B2.图23.描述雨后的叶子粘在水泥道上语言运用:无6.秋天的雨语言积累:香甜的梨子、淡黄色的颜料、丰收的果实B C D④③②①语言理解:1.描述颜色和气味2.描述颜色和树木3.联系下文,略4.选择C语言运用:无一、二单元综合练语言积累:招引、水泥、落叶、朗读、颜料、敬礼、跳舞、国旗、菊花、放假A B CA C BBC披头散发、面红耳赤、手忙脚乱、手疾眼快、口干舌燥、提心吊胆4 5 6语言理解:1.选择C2.兴高采烈、东倒西歪3.描述春天的诗句4.描述春天的景象5.符合短文内容即可语言运用:无1.我把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弄丢了,当妈妈问我的时候,我感到心慌意乱。
2.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名将善于骑射,能够在百步之外射穿___的叶子,真是神箭手。
固城中心小学六数(下)第六、七单元目标检测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33分)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 ),高相当于梯形的(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所以梯形的面积=( )
2、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5
3,还剩全长的( ),修了的是剩下的( ),剩下的是已修的( )。
3、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 )与( )之间的关系。
4、小伟:这周我得了6朵小红花。
小芳:这周我得了7朵小红花。
(1)小伟小红花朵数是小芳的 ( )% (2)小伟小红花朵数比小芳少 ( )%
(3)小芳小红花朵数比小伟多 ( )% (4)小伟小红花朵数是两人和的( )%
(5)小芳和小伟小红花朵数的比是( )
5、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
( ) ( ) ( )
6、简单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 )统计图。
7、7.7,8.4,6.3,7.0,6.4,7.0,8.6,9.1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平均数是( )。
8、右图中图形的周长是( )。
5cm
9、右图中甲部分的周长 10cm
和乙部分的周长( )。
10、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明天( )会下雨。
太阳( )从东边落下。
哈尔滨的冬天( )会下雪。
这次测验我( )会得100分。
11、如果要表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选( )统计图比较合适;如果要表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选( )统计图比较合适。
12、要统计某学校各年级的人数,可以选用( )统计图。
13、要反映某食品中各种营养成份的含量,最好选用( )统计图。
二、选择(8分)
1、有一组数据4,5,4,2,4,3,8,6,4,5他们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分别为( )。
(1)4,4,6 (2)4,6,4.5 (3)4,4,4.5 (4)5,6,4.5
2、对于数据2,2,3,2,5,2,10,2,5,2,3,下面结论正确有( )。
A 、众数是2;
B 、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
C 、平均数与众数数值相等;
D 、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
(1)1个 (2)2个 (3)3个 (4)4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不太可能就是不可能;(2)必然发生与不可能发生都是确定现象;
(3)很可能发生就是必然发生;(4)可能发生的可能性没有大小之分。
4、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有1个面上写“1”,2个面上写“2”,3个面上写“3”。
任意抛这个正方体,数字“3”朝上的可能性是( )。
(1)21 (2)31 (3)6
1 三、判断题。
(6分)
1、计算分数乘法时,把分数乘法转化为分数除法进行计算。
( )
2、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可以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 )
3、求圆柱体的体积时,可以把圆柱体转化为由一定数量的完全相同的圆片堆积而成。
( )
4、在25,20,32,30,40这一组数中,32是中位数。
( )
5、一本书,看了全书的3
1,没有看的是已看的2倍。
( ) 6、体育组合唱组人数的比是8:5,体育组比合唱组人数多3。
( )
四、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或面积。
(10分)
(1)求图形周长。
(2)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 平方米。
A 、的中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解决问题(43分)
1、实验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几人?(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6分)
2、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已经完成这批零件的9
4,还有50个没有完成,王师傅已经完成这批零件多少个?(5分)
2 3、有三堆围棋子,每堆60枚。
第一堆黑子与第二堆的白子同样多,第三堆有
3是白子,这三堆一共有黑子多少枚?(5分)
4、某农场养黄牛580头,比水牛的5倍还多30头。
养水牛多少头?(5分)
4分)
(2)你认为是用平均数还是用中位数代表这组女生的身高比较合适?(3分)
6、小明家四月份支出及储蓄情况统计图(下图):
⑴小明家四月份的伙食费共花了800元,小明家的支出及储蓄总共是多少元?(4分)
⑵根据扇形统计图,把下表填完整。
(5分)
7、下图是某地区6~~12岁儿童平均体重情况:
看图回答问题:
⑴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随年龄的增长,平均体重有什么变化?(2分)
⑵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女生在哪个年龄段平均体重增加最快?(2分)
⑶平均体重的增加与年龄增长成正比例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