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实验报告之果胶酶
- 格式:doc
- 大小:1008.00 KB
- 文档页数:12
实验报告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一.实验目的1.探究不同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2.探究不同 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3.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生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果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处于最适温度时,活性最高。
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成正比。
2.果胶酶的活性受ph影响,处于最适ph,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此值活性均下降。
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成正比。
3.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酶浓度的增加,果汁的体积增加;当酶浓度达到某一数值后,在增加酶的用量,果汁的体积不再改变,此值即是酶的最适用量。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苹果、果胶酶、盐酸溶液、榨汁机、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烧杯、量筒、试管、漏斗、温度计、玻璃棒、滤纸、滴管、三脚架四.实验步骤(一)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1.制备果汁选取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 约 200g) 洗净后,不去皮,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加入约 200ml 水,榨取 2min,制得苹果泥。
量取一定体积的苹果泥,不同条件下处理后,用滤纸进行过滤即可得到果汁;2.取9支试管编号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汁和果胶酶;3.将9支试管分别放入30℃、35℃、40℃、45℃、50℃、55℃、60℃、65℃、70℃的水浴锅中保温10分钟;4.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里量,并记录数据。
(二)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1.制备果汁;2.取5支试管编号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汁和果胶酶;3.将5支试管放入40℃恒温水浴锅中加热;4.待试管内温度稳定后在5支试管分别加入ph分别为5、6、7、8、9的盐酸溶液;5.恒温保持10min;6.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里量,并记录数据。
(三)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生产的影响1.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准确称取纯的果胶酶1mg、2mg、3mg、4mg、5mg、6mg、7mg、8mg、9mg,配制成相等体积的水溶液,取等量放入9支试管中,并编号1~9。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果胶酶的提取方法。
2. 探究不同提取条件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3. 测定果胶酶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果胶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包括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和果胶酶等。
它们能将果胶分解为低聚果胶、果胶酸和果胶单糖等,从而降低果胶的粘度,提高果汁的澄清度。
本实验通过提取果胶酶,并测定其活性,旨在了解果胶酶的提取方法和活性。
三、实验材料1. 材料:新鲜柑橘皮、硫酸铵、吐温-80、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葡萄糖标准液、蒸馏水等。
2. 仪器:电子天平、高速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烧杯、量筒、移液器、试管等。
四、实验方法1. 果胶酶的提取(1)将新鲜柑橘皮洗净,去皮,切成小块。
(2)将柑橘皮与蒸馏水按1:10(质量比)的比例混合,置于高速离心机中,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
(3)取上清液,加入硫酸铵,使硫酸铵的终浓度为0.5 mol/L,置于4℃冰箱中沉淀过夜。
(4)将沉淀物重新溶解于蒸馏水中,加入吐温-80,使吐温-80的终浓度为1%,混匀后置于高速离心机中,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
(5)取上清液,用0.1 mol/L磷酸缓冲液(pH 6.0)透析,去除硫酸铵,透析时间为4小时。
(6)透析后的溶液即为果胶酶提取液。
2. 果胶酶活性测定(1)绘制标准曲线:以葡萄糖标准液为参比,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糖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2)酶活性测定:取1 mL果胶酶提取液,加入0.5 mL 0.5%果胶溶液,混匀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40℃下反应30分钟。
(3)终止反应: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 mL 1 mol/L NaOH溶液,混匀。
(4)测定吸光度: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葡萄糖浓度。
(5)计算酶活性:根据葡萄糖浓度和反应体系体积,计算果胶酶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胶酶提取结果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果胶酶,提取液呈淡黄色,说明果胶酶提取成功。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酶的特性和作用机制。
2. 掌握果胶酶提取和纯化的方法。
3. 学习果胶酶在不同条件下的酶活性测定。
4. 探究果胶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果胶酶是一类能够降解果胶的多糖水解酶,主要分为三种: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和果胶裂解酶。
果胶酶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汁澄清、果酱生产、果胶降解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柑橘皮、淀粉酶、葡萄糖标准液、酚酞指示剂等。
2. 仪器: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1. 果胶酶的提取(1)将柑橘皮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2)将柑橘皮放入组织捣碎机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捣碎成浆状。
(3)将浆状物过滤,得到果胶酶提取液。
2. 果胶酶的纯化(1)将果胶酶提取液加入适量的硫酸铵,使蛋白质沉淀。
(2)离心,收集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得到粗果胶酶。
(3)将粗果胶酶加入适量的硫酸铵,使蛋白质再次沉淀。
(4)离心,收集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得到纯果胶酶。
3. 果胶酶的酶活性测定(1)配制果胶溶液:称取一定量的果胶,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果胶溶液。
(2)取一定量的果胶溶液,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在恒温水浴锅中反应一定时间。
(3)加入酚酞指示剂,用葡萄糖标准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记录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液体积。
(4)根据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液体积和果胶溶液的浓度,计算果胶酶的酶活性。
4. 果胶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果汁澄清实验:将柑橘汁中加入适量的果胶酶,观察果汁澄清效果。
(2)果酱生产实验:将柑橘皮与果胶酶混合,观察果酱的质地和口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胶酶的提取和纯化实验成功提取了果胶酶,并通过硫酸铵沉淀法进行了初步纯化。
2. 果胶酶的酶活性测定通过酶活性测定,得到了果胶酶的酶活性为XX U/mg。
3. 果胶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在果汁澄清实验中,加入果胶酶的柑橘汁澄清效果明显优于未加果胶酶的柑橘汁。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酶的提取方法;2. 掌握果胶酶活性的测定方法;3. 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果胶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由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和半乳糖醛酸酶组成。
它能够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使植物组织变得柔软,便于提取。
本实验通过提取黑曲霉等真菌中的果胶酶,并测定其活性,以了解果胶酶的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黑曲霉菌种- 柑橘皮- 硫酸铵- 乙酸乙酯- 氯化钠- 碳酸氢钠- 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钠- 果胶- 水浴锅- pH计- 离心机- 移液器- 烧杯- 试管- 滴定管- 酶标板- 酶标仪2. 实验试剂:- 磷酸盐缓冲液(pH 6.8)- 果胶酶提取液- 果胶溶液- 氯化钠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 磷酸氢二钠溶液- 磷酸二氢钠溶液四、实验方法1. 果胶酶提取(1)将黑曲霉菌种接种于装有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48小时。
(2)将培养好的黑曲霉菌种接种于装有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培养48小时。
(3)将培养好的菌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菌体。
(4)将菌体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5)将洗涤后的菌体加入硫酸铵溶液中,搅拌溶解,调节pH至7.0。
(6)将溶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
(7)将沉淀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8)将洗涤后的沉淀加入乙酸乙酯溶液中,搅拌溶解,去除蛋白质。
(9)将溶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
(10)将沉淀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11)将洗涤后的沉淀加入氯化钠溶液中,搅拌溶解,调节pH至7.0。
(12)将溶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
(13)将沉淀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14)将洗涤后的沉淀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搅拌溶解,调节pH至7.0。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
2. 探究不同果胶酶用量对果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确定果胶酶的最适用量,为果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材料:苹果泥、果胶酶溶液、蒸馏水、pH试纸、恒温水浴装置、试管、漏斗、滤纸、量筒、试管夹。
2. 试剂: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体积分数为0.1%的缓冲液。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6组,分别编号为1~6。
2. 苹果泥处理:取等量的苹果泥,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调节至4.8。
3. 果胶酶溶液添加:向1~6号试管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果胶酶溶液(如:0.1mL、0.2mL、0.3mL、0.4mL、0.5mL、0.6mL)。
4. 恒温水浴:将装有苹果泥和果胶酶溶液的试管放入45℃恒温水浴装置中,保温相同时间(如:30分钟)。
5. 过滤:使用漏斗和滤纸将苹果泥过滤,收集果汁。
6. 果汁体积测量:使用量筒测量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得到以下数据(单位:mL):组号果胶酶用量(mL)果汁体积(mL)1 0.1 302 0.2 403 0.3 504 0.4 605 0.5 656 0.6 652. 结果分析:(1)随着果胶酶用量的增加,果汁体积逐渐增加。
当果胶酶用量达到0.5mL时,果汁体积达到最大值,之后继续增加果胶酶用量,果汁体积不再增加。
说明果胶酶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对果汁产量有显著影响。
(2)在实验中,果胶酶用量为0.1mL时,果汁产量较低,可能是因为果胶酶用量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其催化作用。
随着果胶酶用量的增加,果汁产量逐渐提高,但超过0.5mL后,果汁产量增加不明显,可能是因为酶活性已经达到饱和,继续增加果胶酶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不大。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果胶酶的最适用量为0.5mL。
在此用量下,果汁产量较高,且能保证果汁品质。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果汁产量和品质。
一把神奇的剪刀——果胶酶葡萄果实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物质、色素、单宁以及其他多酚类物质,这些成分绝大多数都存在于葡萄皮的细胞中,并被细胞外的保护层细胞壁紧紧地包裹起来。
如何将芳香物质、色素、单宁等成分充分浸提出来是酿酒师的头等大事。
而果胶酶好似一把神奇的剪刀剪开葡萄皮的细胞壁,将其包裹的芳香物质释放到葡萄酒中。
果胶是广泛存在于高级植物细胞中的一类多糖化合物,对植物组织起软化和连接作用。
而果胶酶是分解果胶质的多种酶的总称,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酶。
果胶酶也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主要作用是软化果胶组织,将果胶质分解,降低黏度。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的规定中允许在酿酒过程中加入果胶酶。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使用的果胶酶是由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分液态和固态两种。
最早的商业果胶酶是1922年由法国的 Rapidase 公司生产。
黑曲霉因为葡萄浆果的细胞壁成分不仅仅是果胶,还含有其他物质,且不同葡萄品种的酿造工艺有所差异,所以商业果胶酶多为复合果胶酶,包括果胶裂解酶(Pectinlyase)、果胶酯酶(Pectin esterase)和聚半乳糖醛酸酯酶(Polygalacturomases)等。
果胶裂解酶将果胶的长链裂解成短链,果胶酯酶和聚半乳糖醛酸酯酶则负责将短链的果胶分子变成更小的短链分子。
在葡萄酒酿制的过程中,复合果胶酶起到了增加葡萄出汁率、加速葡萄内杂质、果肉等物质的沉降和澄清的作用,缩短了杂质(泥土、果梗残留物)与果汁接触的时间,降低了不良气味带给葡萄酒的风险,如泥土味、生青味等。
另外,果胶酶还能提升多酚类物质(优质单宁)和香气前体物质的溶解、提升色素稳定性、增加香气成分的含量、加强葡萄酒的过滤效果。
影响果胶酶作用的因素果胶酶的使用和选择需要考虑葡萄品种、品质情况、成熟度、种植环境、采收方式、压榨力度和酿制工艺等等诸多因素。
不同葡萄品种的果胶含量不同,例如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与玫瑰香所含的果胶就有所差异。
实验报告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一.实验目的1.探究不同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2.探究不同 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3.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生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果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处于最适温度时,活性最高。
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成正比。
2.果胶酶的活性受ph影响,处于最适ph,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此值活性均下降。
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成正比。
3.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酶浓度的增加,果汁的体积增加;当酶浓度达到某一数值后,在增加酶的用量,果汁的体积不再改变,此值即是酶的最适用量。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苹果、果胶酶、盐酸溶液、榨汁机、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烧杯、量筒、试管、漏斗、温度计、玻璃棒、滤纸、滴管、三脚架四.实验步骤(一)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1.制备果汁选取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 约 200g) 洗净后,不去皮,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加入约 200ml 水,榨取 2min,制得苹果泥。
量取一定体积的苹果泥,不同条件下处理后,用滤纸进行过滤即可得到果汁;2.取9支试管编号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汁和果胶酶;3.将9支试管分别放入30℃、35℃、40℃、45℃、50℃、55℃、60℃、65℃、70℃的水浴锅中保温10分钟;4.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里量,并记录数据。
(二)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1.制备果汁;2.取5支试管编号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汁和果胶酶;3.将5支试管放入40℃恒温水浴锅中加热;4.待试管内温度稳定后在5支试管分别加入ph分别为5、6、7、8、9的盐酸溶液;5.恒温保持10min;6.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里量,并记录数据。
(三)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生产的影响1.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准确称取纯的果胶酶1mg、2mg、3mg、4mg、5mg、6mg、7mg、8mg、9mg,配制成相等体积的水溶液,取等量放入9支试管中,并编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