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世界艺术大师作品欣赏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5
配一点天蓝色的花蕊,凡高把色彩用绝了,他把黄色使用得如此动人,使黄色发挥出感人的魅力。
——梵·高《向日葵》当代艺盟网当代艺盟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优质的艺术品投资平台世界名画欣赏1.蒙娜丽莎1503年-1506年莱奥娜多·达·芬奇意大利77cm53cm板油彩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
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外表的欢愉。
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安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
这正是现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妙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2.入睡的维纳斯约1510-1511年乔尔乔内意大利108.5cm175cm布油彩德累斯顿国度美术馆藏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
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照应。
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
这种充满人文肉体的美的创造,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梦想"美"的典范的。
3.无名女郎1883年I.N.克拉姆斯柯依俄国75.5cm99cm布油彩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
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
终究"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
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画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武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生机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光之间,第559号康定斯基作品赏析光之间:探寻第559号康定斯基作品的艺术之美一、引言在艺术世界中,光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元素。
它赋予作品生命,塑造画面的氛围与情感,同时也是艺术家表达个人情感和观念的重要媒介。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光之间的意义,并以康定斯基的第559号作品为例,展开深度的赏析与解读。
二、光之间的意义1. 光的表现形式在艺术作品中,光可以以各种形式出现,如自然光、人工光、抽象光等。
它们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明暗层次,犹如生活中的种种情感、经历和观念,为作品赋予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2. 光的象征意义光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它可以代表希望、启示、真理或者情感的绽放。
艺术家通过对光的运用,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生的感悟,使作品蕴含更深层次的内涵。
三、第559号康定斯基作品赏析康定斯基是20世纪著名的抽象艺术大师,他的作品以色彩和形状的丰富变化而闻名。
第559号作品则是他在光与色彩上的杰作之一,它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出光之间的微妙变化与那内在的情感共鸣。
1. 色彩的运用在第559号作品中,康定斯基运用了大量饱和度极高的暖色调,如红色、橙色和黄色,这些色彩仿佛是光在画面上的跳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光影的渗透通过对光影的层层叠加,第559号作品中呈现出了光的渗透与交织,这种艺术手法使得画面有了立体感与层次感,观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光与色彩的共振之美。
3. 情感的抒发康定斯基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精准运用,表达了对于光之间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包含了对生命的热爱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这种情感的抒发,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与观赏性。
四、总结与回顾本文深入探讨了光之间的意义,并以康定斯基的第559号作品为例,展开了艺术赏析与解读。
通过对光的表现形式、象征意义以及康定斯基作品的具体解读,我们不仅对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领略了康定斯基作品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情感共鸣。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光作为画面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艺术表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现代艺术大师作品欣赏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il),1904年5月11日生于西班牙菲格拉斯,1989年1月23日逝世。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他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和想象力的画家。
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而令人激动的形象方面,他对超现实主义、对二十世纪的的艺术。
达利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十足的超现实主义者,以至其它的超现实主义者对他的笃诚和绘画成就,抱有强烈的怀疑态度。
达利年轻时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学习美术,曾兼收并蓄多种艺术风格,显示出作为画家的非凡技能。
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为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达利开始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
达利发现这一方法后达利的画常搜集梦幻中的表现题材,有些画题直接点题为"梦"。
但他的"梦"与其他超现实主义画家画上所展现的"梦"的区别在于,比如1929年他画的一幅《欲望的顺应》、1935年的《雾状的头盖骨鸡奸三角钢琴》皆是如此;到1951年,他又画了《年轻妇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在战前虽也有些表现人类欲望的"梦"画,但没有这个时期来得狂热。
《哥伦布之梦》取材于15世纪末哥伦布亲率三艘中世纪后期的木帆船,顶着惊涛骇浪,经过70天旅程,终于到达达利对于这段历史作了神奇的构思,画上出现许多为古代人的仪仗队伍所习用的旗幡,有十字架、耶稣像和圣母画处的船也正在源源不断地随来,由于风雪交加,一切似乎是模糊的,处在雾蒙蒙的混沌之中。
它不是一幅实景,是一达利在描绘这类题材时,尤其强调直觉性,或者同时运用意识流,展现人生梦中所能组合的一切。
有的直接是从一处的。
细致入微与荒诞不经纠缠在一起,一些内容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气氛独特,令人不可捉摸。
这就是画家所要达到的达利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充满着重重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最好办法是精神堕落和呆痴"。
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作品《泉》在英国艺术界举行的一项评选中,已故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作品《泉》打败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两部作品成为20世纪最富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而所谓《泉》其实就是一个陶瓷小便池,而且这个小便池也不是杜尚自己制作的,而只是从商店买来,签上他的大名,并冠以《泉》的名字而已。
评选结果令人惊讶英美媒体纷纷以《杜尚的小便池打败了毕加索》或者《一个小便池成最具影响力艺术品》等为题报道了这一令人感到吃惊的结果。
要知道,组成评审团的并不是缺少艺术细胞的普罗大众,而是500名英国艺术界最权威的专家,包括艺术家、艺术品交易商、艺术批评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工作人员。
在许多人看来,这一结果令人吃惊不仅仅是因为杜尚竟打败了在现代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毕加索和马蒂斯,更主要的是小便池这一艺术作品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
《每日电讯报》更评论说,从评委们的趋向可以看出今天的艺术到了“多么不堪”的地步。
毕加索落后20多个百分点1917年,法国艺术家杜尚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起名为《泉》,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成为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杜尚之所以把小便池命名为《泉》,除了它确实水淋淋的外表之外,也是对艺术大师们所画的泉的讽刺。
在这次评选中,64%的评委把票投给了杜尚的《泉》,而名列第二位的毕加索名画《亚威农少女》只得到了42%的选票。
《亚威农少女》被看作是立体画派的开山之作,也一度被艺术界奉为现代艺术的第一部伟大杰作。
野兽派代表画家马蒂斯的《红色画室》在这次评选中名列第五。
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参加投票的艺术家中没有一个人选马蒂斯的作品。
对此,泰特美术馆前馆长威尔逊这样解释:“今天的艺术家都希望艺术能间接表达社会或者政治观点,传递政治或道德信息。
而马蒂斯说过,他的艺术就像一把在一天结束后让你坐下休息的躺椅,是纯粹的感性主义,现在的艺术家对此并不推崇。
”现代艺术争议颇多负责向公众解释评选结果的专家西蒙·威尔逊是泰特美术馆的前馆长。
20世纪西⽅最伟⼤的前10位艺术家油画世界 ArtYouhua——分享世界油画,欣赏各国艺术——《泰晤⼠报》180万艺术读者评选20世纪最伟⼤的100位艺术家。
我们⼀起认识下其中前⼗位艺术家,毕加索、塞尚、克⾥姆特、莫奈、杜尚、马蒂斯、波洛克、安迪·沃霍、德库宁和蒙德⾥安。
——导语10位著名画家【1】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我的每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毕加索是当代西⽅最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极端变形和夸张的⼿法,呈现了畸形的社会和扭曲的⼈性,创造极富表现⼒的艺术语⾔。
《亚威农少⼥》1907《格尔尼卡》1937《格尔尼卡》是毕加索最著名的的抽象画,也是他蜕变时期(1932 - 1945)的代表作。
将⽴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结合,通过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创造出⼏何彩块堆积的抽象造型,⽣动呈现了灾难、痛苦与兽性的复杂情感。
《阿尔及尔的⼥⼈O版》毕加索的蓝⾊时期(1900-1903),受好友⾃杀和象征主义影响。
浓郁的蓝⾊调代表着贫⽼与孤苦,悲伤与绝望。
⼈⽣《La Vie》由于⽣活状态好转,画作由忧郁蓝⾊转为轻快的玫瑰红,进⼊了他的玫瑰时期(1904-1906)。
《⼿持烟⽃的男孩》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物,也是少数能在⽣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
遗世作品多达⼆万多件,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
天赋和才情,让后⼈叹为观⽌。
【2】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我⽋你的绘画真理,将在画中告诉你。
”塞尚被誉为“现代艺术之⽗”。
他重视⾊彩视觉的真实性,追求理性与秩序。
其“客观”观察⾃然⾊彩的独特性,迥异于以往“理智”或“主观”观察⾃然的⼿法,开辟了美术史上的新纪元。
《埃斯泰克的海湾》《圣维克多⼭》塞尚特有的⽴体的形及其透视安排,⾼⼭巍然庄严,⼭崖的简略形体潜藏着的运动。
塞尚的静物之美是得到公认的。
****:** ****:**学号:**********
《原子体》试赏析
谈到《原子体》,我想我们不得不先说说这尊雕塑的创造者亨利·摩尔,伟大的英国雕塑家。
他的超现实主义风格,他作品卓尔不群的韵律无疑给我的赏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虽然在这学期接受了黄梵老师短暂的艺术熏陶,对于我有了很大的启发,但是这篇赏析中肯定还是会有很多的不足,还望见谅。
从表面上看,这无疑是一尊标准式的摩尔作品,他
从空洞、薄壳、套叠、穿插
等等手法中把原子大胆而自由地异化为有韵律、有节奏的空间形态,把原子用如此抽象的形态表现了出
来。
赋予了原子他本不具有的动物的生气,雕塑具有了自身的生动性,其强烈的生命力使得雕塑本身更具有表现力。
那些安置在大自然中的不规则的模型不仅与山峦沟壑有着外形上的相似,而且有着大山般沉雄巍峨的气势和力量。
那些打磨得光滑圆润的青铜雕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尤其是在层林尽染的秋天的森林和原野上,迸发出强烈的动人心魂的美。
再从内涵上出发,雕塑顶部的圆是既是原子,也是源头。
由顶端的圆衍生出的空间,空洞,不规则的几何形状,都是在深层次的阐述着原子作为最基本组成单位,组成了世间万物,创造了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
雕塑的下方自成空间,而在这空间的支柱之后,有着斑驳的痕迹,我想这是时间的印记,仅仅拥有着空间是不完整的,空间与时间并存才造就了我们的宇宙,三维的宇宙!而雕塑下层的孔洞,更是极具神秘感。
孔洞的运用打破了“雕塑是被空间所包围着的实体”这样一个西方传统雕塑的固有概念,让空间穿透雕塑,使空间成为实体的一部分,让雕塑与空间融为一体。
摩尔本人宣称,人像身上的孔洞具有神秘的力量。
而从整体上观察,整个雕塑本身更像是一颗人的
头颅,这折射出了西方最基本的人文主义关怀。
这是一种有机的生物态抽象,因此,他的作品不论如何接近抽象,却比某些较具象的作品远为有力地表现了一种动物的生气。
摩尔那些安置在蓝天白云之下的雕塑作品,就像是自己从大地中生长出来的生物,洋溢着与整个大自然息息相通的生命气息。
终其一生,摩尔一直没有偏离对生命的关注,通过那些富有生命力的象征形体,摩尔谱写了一曲曲人类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颂歌。
我想,不论是科学还是艺术,都是来源于自然。
对于自然的观察与领悟更是一切灵感的源泉。
而当现实中的我们在虚拟的世界中沉醉,在电脑的屏幕中寻求着一切心灵的慰藉的时候,何不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灵去走进自然,去还原世界本身的美丽。
返璞归真,才是每一个生灵应当做的事。
大自然像是一首诗,一首恬静安逸的诗;大自然像是一幅画,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大自然更像是一本书,一本饱含着人生哲理的书。
热爱生活的人,对自然这本书会深有感悟。
大自然更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师,他会引导我们去领略每一种不曾见过的美,不论是美得波澜壮阔,亦或是于细微处盛开的生命的花朵。
只有在写了那么多之后才会发现什么叫做词穷,究其根本还是艺术修养的缺乏,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是要加强艺术的学习,走进自然,在自然中寻找自身的价值,完善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