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寓言故事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11
寓言故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寓言故事群文阅读导言:寓言故事是一种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学形式,通过对动物或其他虚构人物的描写,传达出一定的道德或人生哲理。
在教学中,通过群文阅读寓言故事,并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围绕寓言故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展开讨论。
一、教学目标通过群文阅读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中的道德寓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写作,使学生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寓言故事群文阅读:选择一系列经典的寓言故事,如《羊与狼》、《乌鸦喝水》、《乌龟与兔子比赛》等。
寓言故事分析与讨论:通过学生集体讨论和小组活动,分析寓言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含义和启示。
寓言故事写作:要求学生根据所读的寓言故事,撰写自己的寓言故事,通过写作进一步学习和理解道德寓意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阶段一:引入1. 教师介绍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2. 教师给出第一篇寓言故事《羊与狼》并全班朗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阶段二:群文阅读1. 学生个体阅读故事,并作简短读后感写作。
2. 小组合作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总结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并准备小组分享。
阶段三:寓言分析与讨论1. 学生参与小组分享,展示各组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并与全班进行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寓言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并引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
阶段四:寓言故事写作1. 学生根据所读的寓言故事,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改编和创作。
2. 学生撰写自己的寓言故事,并互相分享讨论。
阶段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寓言故事进行集体点评,并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
2. 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提高的方向。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寓言故事的音频或视频,以及展示学生的写作作品。
2.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寓意。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二、教学内容1. 选择五个寓言故事,每个故事用时约20分钟。
2. 故事主题涵盖友谊、诚信、勤奋、勇敢等方面。
3. 故事难度适中,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五个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寓意。
3. 分享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讲述故事中的道理。
4. 教师点评:教师总结学生分享的内容,针对每个故事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拓展延伸:教师提出与寓言故事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喜爱程度。
3. 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五个寓言故事文本。
2. 相关寓言故事的图片或插图。
3. 学生阅读记录表。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运用讨论教学法,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4.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引起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每个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3. 分享与讨论: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和启示。
4. 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理解寓意。
八、教学反馈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检查学生对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讨论记录和读后感,分析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寓言故事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题:群文阅读:寓言故事之智慧篇
阅读材料:
寓言故事之智慧篇三:1、《驮盐的驴》2、《自作聪明的墨鱼》3、《蝙蝠和黄鼠狼》
阅读目标:
1、通过多文本阅读,在阅读比较的过程中,举三反一,强化对寓言故事的结构形式的掌握,从而学会抓故事主角、事情发展变化快速阅读寓言的方法。
2、在寓言结构框架内模仿:改编故事经过、结局等。
阅读过程:
一、开门见山,说明阅读任务:学习三篇寓言故事(寓言三则)
二、阅读方法提示:
1、寓言是故事,是故事就有……(故事主角、故事变化),讲故事的目的是……(道理)。
2、请同学们速度稍快的默读这三篇寓言故事,看看它们分别写了什么人的什么事?又通过这些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阅读记录:
1、故事的主角分别是?(驴、墨鱼、蝙蝠)
2、故事的变化有几次?结果同不同?(第一次、结果,第二次、结果。
)
(1)邻座交流是否一样
(2)全班交流
3、为什么同样的方法结果不一样?(变化原因)
(1)小组交流是否一样
(2)全班交流
4、这三篇寓言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要随机应变)
这个道理是做人方面的,做事方面的,还是学习方面的?
四、改编故事:
1、故事的结局怎样?如果我们想改变故事的结局?又怎样来改编故事的经过呢?
2、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故事改编故事的经过和结局!。
守株待兔古时候有个种田人。
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蹿(cuān)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
可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掩耳盗铃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很想把它偷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立刻会被人发觉。
可是他想:“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画蛇添足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
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肯定不够,一个人喝才差不多。
要不这样?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
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
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
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
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会寓言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3)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思想和道德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寓言故事,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2)懂得诚实、勇敢、善良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择五个不同主题的寓言故事,如《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等。
2.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理解每个寓言故事的主题思想和道德寓意。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五个寓言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寓言故事。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故事的主题思想、道德寓意和启示。
4. 汇报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5. 教师总结:教师对每个寓言故事进行点评,总结故事的主题思想和道德寓意,强调其中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寓言故事,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在故事中学到的道理。
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德寓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汇报和交流中的表现,评价其课堂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读后感和生活实例的质量和创意。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寓言故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结构。
群文阅读之寓言————————————————————————————————作者:————————————————————————————————日期:群文阅读之“续编故事·点石成金”教学目标:1、通过接触大量寓言故事,对寓言这种体裁的文章有进一步的了解。
2、训练学生在创编故事中深入理解寓言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1、同学们学过的寓言有哪些?学生有的说乌鸦喝水,有的说掩耳盗铃,有的说滥竽充数……2、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寓言吗?生:有一定的道理。
生: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总结:寓言就是把道理寄寓在一个有趣的故事里。
有的故事里直接把道理说了出来,有的则没有提到。
今天咱们就给没有提到道理的寓言续编结尾,在这个结尾中你要把道理讲给主人翁听,点醒他们。
这个隐藏在故事中的道理啊,就算金子!3、怎么做呢?大家看课件上的四则寓言:新编的结尾中,哪一句话是金子呢?一只美丽的鸫鸟每年秋天都要去吃那桃金娘树上的果实。
有一年,桃金娘树上的果实还没有成熟,东鸟便每天跑到桃金娘树上唱歌:“美好的生活呀就要来临了,我的心里是多么欢唱,望着那儿的花儿在开放,我对它是多么向往。
”就这样鸫鸟每天都去,每天都唱。
一个猎人发现了,便守候在那。
等果实结出,鸫鸟每天都来吃一整天。
终于被猎人用粘棍粘住了。
它又唱:“桃金娘的果实是如此甜美啊,把我害苦的却是你,因为我太贪恋你那无比的香甜,因而送掉了我自己的性命……”故事新编点石成金:猎人把鸫鸟装进口袋,沿着小溪一路往家走。
溪水听到了鸫鸟的歌声,哈哈哈的笑着说:“美丽的鸫鸟啊,你空有一副美丽的外壳,却有一颗贪婪的心。
看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贪多啊!”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
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ﻫ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ﻫ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寓言故事群文阅读在寓言这种文体语境下,所使用的修辞就是灵活地运用语言,更好地表现寓意,最终实现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的目的。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群文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寓言故事群文阅读篇1:猪们的评议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般下水了,年轻人们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忙于做别的事情时突然来访。
”(凡夫)寓言故事群文阅读篇2:苛政猛于虎春秋时期,朝廷政令残酷,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老百姓生活极其贫困,有些人没有办法,只好举家逃离,到深山、老林、荒野、沼泽去住,那里虽同样缺吃少穿,可是“天高皇帝远”,官府管不着,兴许还能活下来。
有一家人逃到泰山脚下,一家三代从早到晚,四处劳碌奔波,总算能勉强生活下来。
这泰山周围,经常有野兽出没,这家人总是提心吊胆。
一天,这家里的爷爷上山打柴遇上老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这家人十分悲伤,可是又无可奈何。
过了一年,这家里的父亲上山采药,又一次命丧虎口。
这家人的命运真是悲惨,剩下儿子和母亲相依为命。
母子俩商量着是不是搬个地方呢?可是思来想去,实在是走投无路,天下乌鸦一般黑,没有老虎的地方有苛政,同样没有活路,这里虽有老虎,但未必天天碰上,只要小心,还能侥幸活下来。
于是母子俩依旧只有在这里艰难度日。
又过了一年,儿子进山打猎,又被老虎吃掉,剩下这个母亲一天到晚坐在坟墓边痛哭。
这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经过泰山脚下,看到正在坟墓边痛哭的这个母亲,哭声是那样的凄惨。
孔子在车上坐不住了,他关切地站起来,让学生子路上前去打听,他在一旁仔细倾听。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四则寓言的阅读, 学会阅读寓言, 体会寓意的深远和丰富。
2、感知寓言的魅力, 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尝试用寓言讲道理。
本质议题学习寓言的方法议题综述“走进寓言故事”是一节群文阅读课, 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是以一定议题为依托, 以粗读略读为手法, 以分享阅读感悟为核心, 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阅读教学。
教学思路首先, 为了让学生感受阅读乐趣和引发对寓言文体特点的一些思考, 阅读文本要经过精心选择, 能为学生搭建横向比较的桥梁。
其次, 尽量减少教师的提问和精心设计的课堂环节, 把时间留给学生进行阅读, 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
最后, 通过渗透一些阅读策略,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 在阅读实践中选择、分析、整合信息。
文本组织《井底之蛙》、《盲人摸象》、《狮子和蚊子》、《驴子的坏主意》教学流程一、猜谜导入, 激发兴趣1.猜谜游戏。
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老师给你们一些信息, 你们根据信息猜寓言故事的题目。
让学生自由的说与寓言有关的成语(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刻舟求剑)2.揭示寓言: 寓言是借助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一种文章。
3.板书课题《走进寓言》。
(一)二、阅读指导:(二)同学们, 在寓言故事里, 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 读寓言, 能使我们明白很多道理, 会使我们的头脑变得聪明起来, 会让我们充满智慧,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寓言故事, 在这智慧的海洋里遨游吧!今天我们聊聊寓言。
(三)开门见山, 说明阅读任务, 今天我们要进行一个寓言大比拼, 学习四篇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盲人摸象》、《狮子和蚊子》、《驴子的坏主意》。
1、教读寓言步骤:2、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则寓言《井底之蛙》。
(1)请快速默读课文。
板书: 读(2)和同桌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 讲(3)从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板书: 悟2、小结: 学习寓言的方法: 读、讲、悟(三)学生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