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寓言故事中的对比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7
群文阅读——寓言中的对比(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群文阅读,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对比手法,掌握故事主旨,并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寓言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摒弃。
教学内容1. 文本选择:选取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寓言故事,如《狐假虎威》、《乌鸦和狐狸》等,作为群文阅读材料。
2.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寓言故事中的对比手法,如角色对比、情节对比等,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通过对比手法理解寓言故事的能力。
2. 难点:指导学生深入分析寓言故事中的对比手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其他文本阅读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故事插图、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故事书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寓言故事动画或讲述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阅读选定的寓言故事,让学生自主发现故事中的对比手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
3.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典型的寓言故事,深入分析其中的对比手法,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深层含义。
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寓言故事,分析故事中的对比手法,并准备进行分享。
5. 分享与讨论:每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1. 群文阅读——寓言中的对比2. 关键词:对比、寓言、寓意、人物、情节3. 故事列表:《狐假虎威》、《乌鸦和狐狸》等4. 教学要点:对比手法的理解、故事寓意的把握、人物性格的分析作业设计1. 必做题:阅读一篇寓言故事,分析其中的对比手法,并写出自己的理解。
2. 选做题: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寓言故事,进行深入分析,并准备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寓言故事中的对比手法,并能够应用到其他文本阅读中。
2020年群文阅读教学计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合江县白鹿镇水竹小学校)课题寓言中的对比授课年级三年级议题及分析寓言中的对比群文阅读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它是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手法,以分享阅读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阅读教学。
寓言有着深刻的寓意、睿智的叙述。
有些寓言由于故事生动、寓意贴近儿童的生命,成为儿童喜闻乐见的阅读资源,选择寓言故事为读本,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
选文篇目选文来源文本解读选文篇目选文来源《浓烟与烟囱》《群文阅读·语文新课程1+X读本》《白帆与木桨》《群文阅读·语文新课程1+X读本》《叶公好龙》《群文阅读·语文新课程1+X读本》《狐》《群文阅读·语文新课程1+X读本》《橡树和芦苇》《群文阅读·语文新课程1+X读本》选文都为寓言,且每个寓言故事都有对比,有的是不同人物的对比,有的是同一人物前后的对比。
且每个寓言都具有一定的道理。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阅读寓言故事,了解内容,粗知寓意。
2.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知道对比的好处,通过对比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尝试仿编寓言故事。
3.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重点难点: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知道对比的好处,通过对比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尝试仿编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播放动画片《陶罐和铁罐》,这两个人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是的,他们就是咱们学过的一则寓言——《陶罐和铁罐》中的主人公。
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这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说得很准确。
同学们有没有仔细想过,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推进故事情节展开,揭示寓言的寓意的?教学环节(一)教师引导,同样是国王御厨中的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一个易碎,一个坚硬,这就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是的,那寓言中除了人物、特点(板书:人物)的对比,还有哪些对比呢?归纳并板书:性格特点结局是呀!他们一个谦虚,一个骄傲,很多年后一个仍然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很有价值,一个连影儿也没有了,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咱们就要一起去探寻藏在寓言故事中的对比。
《寓言故事中的“对比”》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走进寓言故事”是一节群文阅读课,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是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手法,以分享阅读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阅读教学。
首先,为了让学生感受阅读乐趣和引发对寓言文体特点的一些思考,阅读文本要经过精心选择,能为学生搭建横向比较的桥梁。
其次,尽量减少教师的提问和精心设计的课堂环节,把时间留给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
最后,通过渗透一些阅读策略,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在阅读实践中选择、分析、整合信息。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寓言故事,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潜移默化地接受阅读方法的训练。
3、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4、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
【教学流程】课前交流:猜谜游戏:老师说寓言故事中的关键词,学生说寓言故事的名字。
一、师生看图,聊对比1、出示图片,在图片欣赏中感受对比的作用2、过渡:寓言故事中也有很多对比,也因为有了这些对比,才让寓言故事显得深刻。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寓言故事,去感受对比的精妙。
(补充板书:对比)二:师生共读,找对比1、生人手一份,运用快速浏览的读书方法阅读寓言《驮盐的驴》,找出寓言中哪些地方运用对比的方法,勾画出来。
2、出示阅读记录表,指名口头填空。
3、改变一个条件,与原来故事进行对比,谁更好。
(条件改为:驴第二次驮的是白糖果,跌入水中会怎样?)4、小结:形成对比,是这类寓言最精妙的地方,寓言的寓意也是因对比而深刻。
5、同桌讨论:通过对比,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6、课件出示金钥匙:浏览寓言,找出“对比”——借助对比,得出寓意。
三、自读自悟,品对比1、借助金钥匙,自学寓言《松鼠和松鸡》,完成阅读记录表。
2、展示阅读记录表3、拓展延伸:运用金钥匙,课外自学《自作聪明的墨鱼》四、从读到写,用“对比”1、引导:同学们读了三个故事,找到了很多的“对比”,这些“对比”让我们对故事中人物的印象更深了,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也更明了了。
群众阅读教学设计《寓言故事中的对比》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 了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对比的概念及其在寓言故事中的运用;- 分析和比较寓言故事中的对比情节;- 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寓言故事中的对比》。
将选取一些经典的寓言故事,通过分析比较故事中的对比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故事中的寓意。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和讨论1. 列举几个寓言故事的名字,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他们所了解的寓言故事。
2. 引导学生讨论,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步骤二:对比概念的介绍1. 解释对比的概念,并以简单明了的语言给出几个例子,如黑白、大小、高矮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对比在生活中和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步骤三:分析寓言故事中的对比情节1. 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寓言故事,如《乌鸦喝水》和《乌龟和兔子比赛》等。
2. 阅读这些寓言故事,并让学生找出故事中存在的对比情节。
3. 引导学生讨论对比情节的作用和寓意。
步骤四:小组活动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寓言故事,并分析故事中的对比情节。
2. 小组展示并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
步骤五:课堂讨论1. 学生展示的同时,老师引导全班进行讨论。
2. 学生互相提问,探讨对比情节的意义和故事的寓意。
步骤六:总结与评价1.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对比在寓言故事中的重要性。
2. 老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学生发言、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来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情况。
2.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阅读理解题目,检测学生对于寓言故事和对比的理解水平。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寓言故事中的对比情节,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互动的活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需要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寓言故事中的“相比》”群文阅读教案《寓言故事中的“相比》》群文阅读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来让学生理解和研究“相比”这一语言现象。
寓言故事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比”的用法。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更加灵活地运用“相比”。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2. 帮助学生理解“相比”的含义和用法;3. 通过阅读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寓言故事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
可以选择一两篇寓言短篇故事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寓言故事的特点和魅力。
第二步:讲解“相比”的含义和用法向学生详细讲解“相比”的含义和用法,包括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较级的用法等。
第三步:阅读寓言故事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寓言故事让学生阅读,例如《老鼠嫁女》、《蚂蚁和蜘蛛》等。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研究其中运用了“相比”的语言表达。
第四步:讨论和解析让学生讨论和解析所阅读的寓言故事,鼓励他们提出关于“相比”的问题,引导他们运用“相比”的语言现象来分析故事的深层含义。
第五步:写作练要求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寓言故事,撰写一个短文,运用“相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鼓励学生创作具有寓言故事特点的作品。
第六步:总结和展示在课堂结束前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要求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教学评价本教案通过寓言故事的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相比”的语言现象。
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能更加灵活地运用“相比”,提高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寓言故事中的“对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陶罐和铁罐》《蚂蚁与屎壳郎》《芦苇与橡树》等【教学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借助求同思维,互文印证,在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全面开放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1.互文阅读《蚂蚁与屎壳郎》《芦苇与橡树》,了解内容,粗知寓意;2.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3.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重点难点】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流程】课前交流:猜谜游戏:同学们,课前,咱们先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好吗?老师说寓言故事中的关键词,你们说寓言故事的名字。
(课件出示:河,船舷,宝剑,刻舟求剑;农夫,庄稼,兔子,守株待兔;狼,洞,羊圈,亡羊补牢。
)看来,大家对学过的寓言故事印象都很深刻!(板书:寓言故事)一、聚焦课内,引“对比”1.回顾课文(出示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这两个人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是的,他们就是咱们三年级上册学过的一则寓言——《陶罐和铁罐》中的主人公。
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这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同学名说得很准确。
2.揭示课题同学们有没有仔细想过,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推进故事情节展开,揭示寓言的寓意的?预设一:(学生能说出——对比,板书:对比)教师引导:是的,那寓言中都有哪些对比呢?归纳并板书:人物性格特点结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去探寻藏在寓言故事中的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对比。
(出示课件,补齐板书:中的)预设二:(学生不能说出对比)教师引导:老师提示一下大家,同样是国王御厨中的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一个易碎,一个坚硬,这就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
是的,那寓言中除了人物、特点(板书:人物)的对比,还有哪些对比呢?归纳并板书:性格表现结局是呀!他们一个谦虚,一个骄傲,很多年后一个仍然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很有价值,一个连影儿也没有了,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咱们就要一起去探寻藏在寓言故事中的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