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04猜字谜-学习任务单
- 格式:doc
- 大小:5.34 MB
- 文档页数:3
《猜字谜》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字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猜字谜的方法和技巧。
2、通过猜字谜活动,提高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
3、培养对汉字文化的兴趣,感受汉字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二、学习内容1、字谜的定义和分类定义:字谜是一种以汉字为谜底的谜语,通过对汉字的字形、结构、读音、意义等方面的巧妙运用,来设计谜面。
分类:字谜可以分为会意字谜、象形字谜、离合字谜、谐音字谜等多种类型。
2、猜字谜的方法会意法:根据谜面的意思,通过联想和推理来猜出谜底。
例如,“山上还有山”,谜底是“出”,因为“山上还有山”表示两个“山”字叠加。
象形法:根据汉字的形状特点,将谜面与汉字的形状进行类比,从而猜出谜底。
比如,“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谜底是“鱼”,因为“刀”象形为鱼的尾巴,“顺水漂”表示鱼在水中游动,“有眼睛,没眉毛”则形象地描绘了鱼的样子。
离合法:通过对谜面中汉字的部件进行拆分、组合,从而得出谜底。
例如,“一口吃掉多半截”,谜底是“名”,因为“多”的一半被“口”吃掉了。
谐音法:利用汉字的同音或近音关系,将谜面中的某个字换成谐音字,从而猜出谜底。
比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这里就是用“舅”的谐音“旧”来得出谜底。
3、常见字谜举例会意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拿)象形字谜:“河边一只鸟”(鸿)、“半个月亮”(胖)离合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雷)、“十八乘六”(校)谐音字谜:“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4、字谜与汉字文化探讨字谜如何反映汉字的特点和演变。
了解字谜在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中的作用。
三、学习资源1、相关书籍:《字谜大全》《趣味汉字》等。
2、网络资源:字谜网站、汉字文化论坛等。
3、字谜游戏 APP:如“猜字谜达人”“汉字谜题”等。
四、学习活动1、每日猜字谜练习每天在学习资源中选择 5-10 个字谜进行猜测,记录猜测的过程和结果。
《猜字谜》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思维能力。
2、增加汉字知识储备,加深对汉字结构和意义的理解。
3、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汉字的魅力。
二、学习内容1、字谜的类型象形法:根据汉字的形状来猜谜,如“一口吃掉多半截”(名)。
会意法:通过领会谜面的意思来猜出谜底,像“山上还有山”(出)。
形声法:利用形旁和声旁的特点猜谜,例如“有耳能听到,有口能请教,有手能摸索,有心就烦恼”(门)。
增损离合法:通过对汉字的笔画进行增加、减少或分离、组合来解谜,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2、字谜的特点简洁性:谜面通常简洁明了,用简短的语言表达。
趣味性:充满趣味,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
逻辑性:谜底的得出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
3、猜字谜的步骤仔细阅读谜面,理解其含义和暗示。
分析谜面中可能涉及的汉字结构、意义、读音等方面。
尝试运用不同的猜谜方法进行思考和推测。
验证谜底是否符合谜面的要求。
三、学习资源1、相关书籍:《字谜大全》《趣味猜字谜》等。
2、在线网站:_____、_____等,上面有丰富的字谜资源和解析。
3、手机应用:_____、_____等字谜类 APP,方便随时练习。
四、学习活动1、每日猜谜练习每天在学习资源中选取 5-10 个字谜进行猜测,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答案。
2、小组讨论与同学组成小组,分享自己遇到的有趣字谜,共同探讨猜谜思路。
3、举办猜谜比赛在班级或小组内组织猜谜比赛,设置奖项,激发学习积极性。
4、创作字谜尝试自己创作字谜,锻炼思维和对汉字的运用能力。
五、学习评估1、自我评估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猜谜的准确率、速度、思考方法的运用等,进行自我评价。
2、同伴评估与小组同学相互交流,让同伴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建议。
3、教师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比赛成绩等进行综合评估。
六、拓展延伸1、研究汉字的演变历史,了解汉字的发展与字谜的关系。
2、探索其他与汉字相关的传统文化形式,如对联、灯谜等。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 猜字谜》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汇。
3.学生能够通过猜字谜的方式巩固词汇记忆,提高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4.学生能够应用课文中的词汇进行造句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准备1.课文《识字4 猜字谜》教材及相关教辅资料。
2.黑板、彩色粉笔。
3.学生词卡。
4.猜字谜游戏道具:字卡、谜面卡。
5.造句练习题目。
3. 教学内容及流程3.1 词汇学习•展示词卡上的生字词汇,帮助学生正确读音并理解词义。
•通过反复朗读、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3.2 猜字谜游戏1.教师出谜面,学生猜生字,并解释词义。
2.学生分组进行猜字谜游戏,增强学生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3.3 课文阅读1.学生跟读整篇课文,教师解释生字生词。
2.学生理解全文内容,回答问题,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4 造句练习1.教师指导学生使用课文中的词汇进行造句练习,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学生展示自己所造句子,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检测和改进。
4. 课堂活动设计1.暖身活动:快速复习上节课的生字词汇。
2.主体活动:词汇学习、猜字谜游戏、课文阅读、造句练习。
3.结束活动:学生自主书写一篇小短文,运用本节课所学词汇。
4.针对不同学生,教师差异化辅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
5.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阅读兴趣,掌握词汇,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未来在课堂教学中,将继续引入类似的趣味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语文)学科预习单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识字4《猜字谜》2.达成目标:(1)认识“相、遇”12个汉字和又字旁、两点水2个偏旁。
(2)会写“字、左”等7个汉字。
(3)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
二、学习任务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下列学习任务:(一)我会看仔细观察,说一说《识字4》有几个谜语。
(二)我会读1.重点词语认读:你能读正确下面词语吗?生字左右红火有时万里无云要求:每位同学把词语读5遍,特别是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发音要到位。
2.读好课文。
相遇喜欢最怕互相令人感动纯净左右红火有时万里无云要求:词语的要读得连贯,而词和词之间要适当停顿;读短语要做出合适的停顿。
(三)我会认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下面生字呢?要求:通过看图、熟字比较、动作演示的方法识记生字。
(四)我会猜在认识本课生字词后,猜一猜,谜底到底是什么?1.揭晓谜底(秋),看看猜对没有。
从哪些词语可以肯定左边是“禾”字?2.最后的谜底是什么?(青)“青”像妈妈,生出了一群字宝宝:请、情、晴、清。
这四个字的发音就是从“青”而来。
(五)我会写学写7个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
要求:1.观察结构和关键笔画;2.说笔顺;3.描红、临写;4.比较、完善。
三、作业设计1.看拼音,写汉字。
shēnɡ zì zuǒ biɑn yòu shǒu hónɡ huo shí jiān()()()()()2.比一比组词吹()怕()静()欢()拍()净()3.先描红,再仿写。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猜字谜》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相、遇”等 6 个生字和又字旁 1 个偏旁,会写“字、红”等 5 个生字。
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谜底。
3.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的构字规律。
【学习准备】准备好课本、田格本。
边观看边做记录。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1)联系猜谜语,明确什么是“字谜”;(2)初读谜语,识字正音,随文识字;(3)读文猜字,说出理由;(4)复习巩固,书写生字。
【作业设计】1.拼一拼,写一写。
2.选一选,猜字谜。
春相令米八十八…………………………………………………………三人一日………………………………………………………双mù不是林……………………………………………………今天多一点……………………………………………………3.阅读字谜,回答问题。
银燕把它撒下来,好似花儿满天开。
又像亭子空中立,飘飘悠悠落下来。
(1)谜底是什么呢?( )A.降落伞B.雨伞(2)“银燕把它撒下来”中“银燕”指( )。
A.燕子B.飞机【参考答案】1.写字左右红色2.八十八-米三人一日-春双 mù不是林-相今天多一点-令3.(1)A (2)B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言、互”等 6 个生字和两点水 1 个偏旁,会写“动、万”2 个生字。
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
3.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学习准备】准备好课本、田格本。
边观看边做记录。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1)初读谜语,识字正音,随文识字”。
(2)读文猜字,说出理由,巩固形声字构字特点。
(3)复习巩固,书写生字。
(4)再猜字谜,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1. 拼一拼,写一写。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4猜字谜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4猜字谜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相、遇”等12个生字和又字旁、两点水2个偏旁;会写“红、时”等7个字。
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的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
3.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借助谜面巩固“青”字族汉字,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整体识记词语,情境表演识记“相遇”;字源理解记忆“喜欢”;借助认识和理解“纯净”。
借助经验,利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比较识记“怕、令、动、万”,扩词识记“互、言”。
(2)写字:“时、红”左窄右宽;“动”左右等宽,细微差别,要提醒学生注意;绞丝旁和宝盖头第一次书写,要注意观察;“左、右”二字结构相同,字形略有差异;“万”可联系已学的“方”字迁移书写。
2.朗读指导本课的两则字谜都具有儿歌的节奏和韵律:第一则字谜节奏轻快,可让学生自读后边拍节奏边读,读出韵律感;第二则字谜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四字词语,借助停顿符号提示学生读好句子的停顿。
3.理解运用第一则字谜的线索是层层递进的,可以带领学生逐句读,边读边想,必要时根据学生提取的信息加以提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相遇、喜欢、怕”等字词。
第二则字谜涉及《小青蛙》一课中的“青”字族生字,教学时可以联系学过的知识帮助学习,在读谜猜谜的过程中,相机进行词语的教学,创设情境理解“互相尊重”,借助理解“万里无云、纯净透明”等。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相、遇”等5个生字和又字旁1个偏旁;会写“字、左”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一则字谜。
3.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的特点猜出第一则字谜的谜底,了解合体字的构字规律,感受猜字谜的乐趣。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4《猜字谜》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说读认字,理解诗歌内容;2.认真研读文章,积极发言;3.积极进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学会概括诗歌内容;2.掌握生字生词;3.增加诗歌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能力;2.掌握韵脚技巧。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简单介绍整个诗歌的内容;2.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构建与诗歌相关的想象画面。
第二步:学习诗歌1.让学生阅读诗歌内容,并反复朗读;2.解释诗歌中不理解的生字生词;3.分段解释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步:韵脚分析1.解释什么是韵脚,韵脚的作用;2.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韵脚,体会诗歌的美感。
第四步:小组讨论1.全班分成小组,每组讨论诗歌中的难点内容;2.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引导学生思考。
第五步:课文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诗歌内容,突出重点;2.引导学生逐句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歌。
第六步:诗歌朗诵1.让学生依次朗诵诗歌,加深印象;2.学生自由发挥表演,增加诗歌的趣味性。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猜字谜》这首诗歌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和韵脚技巧,提高了诗歌的理解能力。
七、布置作业1.背诵本节课学习的诗歌;2.思考诗歌中的难点问题,准备下节课的互动讨论。
以上就是本节课《猜字谜》的教案,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培养他们的文学阅读能力和创造力。
识字4猜字谜导入()分钟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字谜左右红绿及时雨动人万里无云(课件出示11)(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4》。
(板书:识字4)【设计意图:在重温旧字词的基础上,导入本课,为下面的学习扫清了障碍。
】新课教学()分钟二、学习谜语,重点突破。
1.学习第一则谜语。
(1)出示谜语,自读。
(课件出示12)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
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2)小老师教读。
(3)逐句读读猜猜。
①读了第一句想到了什么?边读边想:什么是绿色的?什么是红色的?植物是绿色的,小草、禾苗。
太阳是红色的,火是红色的。
教师板画两个长方形,引导学生发现谜底是合体字。
(板书:左边绿禾右边红火)②“左右相遇起凉风”是什么时候?(秋天起凉风。
)理解“相遇”:你在什么地方,和谁相遇过?可以请学生演一演,两个学生相向而行,走在—起,就是相遇。
③什么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设计意图:逐句分析,边读边想,引导学生从文中捕捉信息,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的教学模式。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猜字谜》是由两则字谜组成第一则字谜的谜底是“秋”,谜面呈现了合体字的构字特点;第二则字谜的谜底是“青”,谜面呈现了“青”字族的形旁和字义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两则谜语语言通俗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读起来生动有趣,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2)一物生来味道好,半边有鳞半边角。
半边河里把水游,半边山上来吃草。
(鲜)(3)画个绿太阳,夏天真清凉;画个金太阳,秋收瓜果香;画个红太阳,冬天暖洋洋;三个太阳在一起,真呀真漂亮。
(晶)(4) 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
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
(问)(5)天无它大,人有它大。
(一)课后作业一、连线。
g ǎn dòng 相遇chún jìng 喜欢xi āng yù 害怕x ǐ huan 纯净hài pà 感动 二、写出下列各字的反义词。
《猜字谜》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字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猜字谜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2、通过猜字谜的练习,提高思维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
3、培养对汉字文化的兴趣,感受汉字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二、学习内容1、字谜的定义和分类定义:字谜是一种以汉字为谜底的谜语,通过对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的巧妙运用,让人们猜出谜底。
分类:字谜可以分为会意法、象形法、形声法、增损法、离合体等多种类型。
2、猜字谜的方法和技巧会意法:通过理解谜面的意思,猜出谜底。
例如:“山上还有山”,谜底是“出”,因为“山上”再加一个“山”就是“出”。
象形法:根据谜面所描绘的形象,联想出谜底的字形。
比如:“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
”谜底是“鱼”,因为鱼的形状像一把刀,在水中游动,且有眼睛没有眉毛。
形声法:利用汉字的形旁和声旁的关系来猜出谜底。
像“有口咩咩叫,有言细细讲。
”谜底是“咩”,左边的“口”表示与声音有关,右边的“羊”表示读音。
增损法:对谜面中的字进行增加或减少笔画来得出谜底。
比如:“一口吃掉多半截”,谜底是“名”,“多”的一半被吃掉,剩下“夕”,加上“口”就是“名”。
离合体:将谜面中的字进行拆分、组合得到谜底。
例如:“给一半,留一半。
”谜底是“细”,“给”的一半是“纟”,“留”的一半是“田”,组合起来就是“细”。
3、字谜的文化内涵汉字的演变:了解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的演变过程,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字谜中汉字的形态和结构。
传统文化的体现:字谜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典故、历史人物等,通过猜字谜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4、猜字谜的练习与实践提供大量的字谜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和猜测。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出题、猜谜,分享猜谜的思路和方法。
三、学习资源1、相关书籍:《字谜大全》、《汉字的故事》等。
2、在线网站:字谜网、汉字文化网等。
3、手机应用:猜字谜 APP 等。
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学习任务单
4 猜字谜
学习导航
小朋友,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新课文,快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一、连一连
小朋友,这一课的生字你一定都认识了,试着把汉字与拼音连起来吧!连线时,要借助尺子把线画直哦!
lǐɡǔ shì zhānɡ xìnɡ zhào wú qián ɡuān zhōu wánɡ sūn
古赵氏李姓张周王孙吴钱官
二、写一写
这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请认真书写,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写字姿势哦!
课堂学习课堂练习
写一写
请认真书写,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写字姿势哦!
一、猜一猜。
认真读读下面的字谜,相信你一定能猜出来。
1.一加一。
2.并无两点。
3.一口咬掉牛尾巴。
4.左边白天放光芒,右边夜晚圆又亮,
一个热来一个凉,合在一起放光芒。
5.得手怀里抱,给脚想溜掉,
有火就炸响,遇水就冒泡。
二、你可以搜集更多的字谜猜一猜,还可以自己试着编字谜呢!
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