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臂装配4
- 格式:doc
- 大小:228.00 KB
- 文档页数:9
腕臂柱的装配第一节腕臂柱组成1、腕臂柱的装配在现在的应用中,是最多、最广的一种支持装置。
2、从装配的结构形式较多(由于支柱位置、曲线半径、侧面限界等),按现在的类型主要分为:中间柱、转换柱、中心柱、道岔柱、定位柱。
如下图:(1)中间柱在区间和站场使用较多。
(2)转换柱在锚段关节的两锚柱之间,实现工、非支转换的支柱。
(3)中心柱在四跨锚段关节的两转换之间的支柱。
(4)道岔柱用于支持道岔处两工作支悬挂的支柱。
(5)定位柱多用于站场两端,仅起定位作用的支柱。
3、腕臂柱的装配,根据支柱在线路位置的不同(如直线、曲线内侧、曲线外侧等),侧面限界的不同,它的装配形式也都不同。
根据下面的腕臂柱结构图,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腕臂柱装配,主要是由支持装置和定位装置组成。
一、支持装置作用:支持接触悬挂,传递接触悬挂的负荷给支柱。
组成:由腕臂、水平拉杆及压管、绝缘子及其它连接零部件。
1、腕臂(1)、作用:用来支持接触悬挂,并起传递负荷的作用。
(2)、所用材料:一般是用圆形钢管制成、槽钢和角钢。
(3)、型号:2"-3.0,1½"-2.8,(按钢管的粗细和长度确定型号),TG型为加强腕臂。
(4)、按其电气性能分为绝缘腕臂和非绝缘腕臂。
2、水平拉杆(杵环杆)及压管(1)、水平拉杆只能承受拉力。
(2)、用料:一般用直径Ø16的圆钢制成。
(3)、型号:10、12、14、16、18、21、23,(按长度确定)。
(4)、安装时注意事项:水平拉杆的杵头侧与绝缘子连接,耳环侧与调节板连接,耳环侧的焊口应朝下。
(5)、在受压和难以判断是受拉还是受压的时候应采用压管。
(6)、用料:一般用1½"、1"的钢管制成。
(7)、型号:Y-19,Y-23,(按长度确定)。
(8)、安装时注意事项:①压管与棒式绝缘子连接时,防滑顶丝与铁锚压板开口朝上,棒瓷漏水口朝下。
②在调整压管时,使其保证套管内余留200mm。
③在紧固铁锚压板和抱箍时应该注意U型螺栓两侧受力均衡。
项目四地面腕臂装配一、工具、材料准备1.工具准备名称规格数量个人工具1套钢卷尺2000mm 1把力矩扳手(含套筒)1套单腕臂支柱安装图1份2.材料准备名称规格数量粉笔1支腕臂上底座2个腕臂下底座2个棒式绝缘子QBN2.5AQBN2.5各2套平腕臂2根斜腕臂2根套管双耳各种规格2个承力索底座各种规格2个定位管各种规格2根定位环各种规格2个定位器各种规格2个定位支座各种规格2个斜拉线各种规格2个定位线夹各种规格2个管帽各种规格4个二、考核要求1、考核内容:工具使用、作业程序、质量标准、安全产生。
2.质量符合工艺要求。
3.考核时限:15min完成作业、准备材料5分钟附:腕臂组装图1、下底座2、上底座3、平腕臂4、套管双耳5、管帽6、承力索支座7、定位支撑8、定位管卡子9、定位管10、定位管管帽11、限位定位器12、定位环13、单耳腕臂(斜腕臂) 14、棒式绝缘子合肥供电段接触网工实作技能考评表项目:地面腕臂组装日期姓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项目及配分考核内容评分标准扣分因素得分作业程序质量70分1在地面用粉笔画一直线代表支柱,用皮尺测量确定平腕臂、斜腕臂旋转底座的安装位置,并用皮尺测量确定线路中心的位置并画线确定侧面限界。
每错1处扣5分2将平腕臂底座→棒式绝缘子→腕臂→套管双耳→承力索底座→管帽按图纸标注距离连接组装起来。
每错1处扣2分3将斜腕臂底座→棒式绝缘子→斜腕臂→套管双耳与平腕臂连接组装。
每错1处扣2分4将定位环一定位管一定位器连接组装,在相应的位置通过定位环连接在腕臂上;用粉笔标注受电弓中心线、拉出值、定位坡度.结构高度数据。
每错1处扣2分,数据和线缺1项扣5分5将斜拉线卡子安装在定位管上,通过斜拉线与承力索底座连接。
每错1处扣2分6将定位管官帽安装在定位管上。
每错l处扣3分7选用零件型号正确每错1件扣3分8标注的零件安装位置、尺寸正确。
多装,错装每处扣3分9零件损坏或状态不良。
每处扣3分工具使用10分1工具使用不当,每次扣2分2工具损坏,每件扣5分安全及其他20分1.按规定穿戴个人劳保用品,每少1件扣5分2.出现皮外伤扣5分3.出现较重伤害失格考核时间:20分钟,每超时1分钟出扣2分.超时5 分钟失格合计100分考评员:。
腕臂地面装配一、腕臂及定位装置的组成(如图1)图1 直线正定位的安装形式(一)定位装置的安装1、定位装置材料2、定位装置装配图(1)矩形铝合金定位器(3EGF008281Z3063)(2)定位线夹(3EGF004267Z3163)(3)定位支持器Ø55(3EGF008557Z3063)(4)定位器电联接线(3EGF008600Z3063)(5)定位管管帽Ø55(3EGF004834Z3063)3、定位装置安装步骤及技术要求(1)定位器的头朝下,在定位支持器底部的凹进处把定位器从其开口处套入,然后把定位器另一端的接触线线夹固定在接触线上。
(2)在定位器和定位支持器上安装螺栓、垫片。
螺母为M10(3)在安装定位器之前安装定位线夹,所有螺栓紧固的接触线和承力索线夹均须抹无酸锂基润滑脂。
注意U型塞钉的方向,从里向外安装且U形销钉的末端向上弯曲60°,定位线夹注意受力面。
(4)定位线夹的螺母紧固力矩为25Nm(二)腕臂旋转组件的安装1、腕臂旋转组件的材料2、腕臂旋转组件装配图(1)套管单耳Ø70(垂直定位环)3EGF005636Z3063(2)旋转接头(3EGF004831Z304)(3)双耳套筒Ø55(3EGF004830Z3064)3、腕臂旋转组件安装步骤及技术要求(1)垂直定位环的螺丝最大力矩为70Nm,两个螺丝的力矩应该一致。
(2)双耳套筒的顶丝力矩为75Nm,螺母的力矩为50Nm。
(三)悬吊装置的安装1、悬吊装置材料2、悬吊装置装配图(1)定位管吊线(软态6.0-SE A4)3EGF009198Z3064(2)吊钩定位环Ø55(3EGF005584Z3063)(3)水平定位环Ø55(3EGF005442Z3063)(4)防风拉线(含卡子)3EGF006983Z30633、悬吊装置安装步骤及技术要求(1)吊钩定位环的螺母最大力矩为35Nm,两螺母的力矩应一致。
腕臂地面组装的作业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腕臂地面组装的作业流程是一项关键的制造工艺,它涉及到多个步骤和程序。
腕臂预配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1、劳动组织2、工机具3、主要材料、设备二、网件力矩表23 Nm 弹性吊索线夹螺栓25接触线/承力索螺母~32 Nm 吊弦线夹25 Nm M10螺母线岔80~螺母M1890 Nm 腕臂底座120螺母M20~135 Nm1、腕臂预配的技术标准腕臂及定位装置零件上的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螺栓、○1销钉的穿向详图如下:○腕臂预配时,平腕臂、斜腕臂、承力索座、套筒座、定位管、2定位环等必须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内。
○型所有止动垫圈(承力索座压块的紧固螺栓、套管单耳的U3型螺栓、定位线夹螺栓等)必须等到最终调整完U螺栓、定位环的成后,方可扳动到位。
所有止动垫圈的短止动肢贴紧螺母,长止动肢贴紧本体。
○腕臂组装完成后,分别进行标记安装区间及支柱号,当为关4节双腕臂安装时,需要标明安装在支柱的上行方向或下行方向。
各类零件的紧固力矩值,见提供的力矩值,严禁超力矩紧固○5三、腕臂预配工艺流程图1、提料预制组根据腕臂预配表提取材料,从库房领取,并进行外观检查和型号数量确认、零部件活动部分应保证灵活,严禁使用不合格品。
2、下料根据腕臂预制表,在作业台上用钢卷尺测量出平、斜腕臂、定位管及腕臂支撑的下料长度,并用划线(用0.5mm黑色或红色)笔在管上做标识。
将腕臂管、定位管及腕臂支撑管用卡具卡紧,用切割机切取预配所需用料,断面应整齐且与本体垂直。
平、斜腕臂下料后需在与棒式复合绝缘子相连端单侧钻孔,打眼。
3、腕臂预配腕臂安装的顺序:依次为斜腕臂与复合绝缘子的连接安装、平腕臂与绝缘子的连接、腕臂支撑与斜腕臂的连接。
(1)平腕臂1)根据施工组装图及预配表在预配作业平台进行平腕臂上各部件的安装:平腕臂上安装的零件包括:①支撑管卡子②套管双耳③承力索座④管帽)根据施工组装图及预配表领料,对照结构示意图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2 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紧固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灵活。
)根据施工组装图及预配表,确定平、斜腕臂、定位管的长度后(所有管3.并用油性记号笔在管上做标识,需要用自喷锌重新镀锌保护),类在现场切割后,标明站区、锚段、支柱号。
第四节转换柱、中心柱、道岔柱的了解
一、直线非绝缘转换柱的装配图及材料:
直线非绝缘转换柱非支腕臂计算查对表:
非受力部分)作为基数,Cx只要每增加(或减少)0.1m,腕臂净长度就会增加(或减少)75mm。
直线非绝缘转换柱的装配时注意事项:
(1)、腕臂底座应安装正确。
(2)、腕臂与棒瓷连接时,铁锚压板开口应对着悬瓷的方向,漏水孔应朝下。
(3)、套管绞环、套管双耳、2"定位环、1"定位环的安装都在同一个断面内。
(4)、套管绞环、2"定位环、1"定位环的缺口应对着受力零件的反方向安装。
(5)、腕臂的非受力部分露头长为100-200mm。
(6)、套管绞环沿线路方向,垂直安装,缺口向上,在紧固螺母时应对角紧固并使各个螺母受力均衡。
(7)、调节板与水平拉杆连接时,不得少于2孔,也不宜装入最后一孔(一般在2-8孔)。
(8)、水平拉杆的杵头侧与绝缘子连接,耳环侧与调节板连接,耳环侧的焊口应朝下。
(9)、压管与棒式绝缘子连接时,防滑顶丝与铁锚压板开口朝上,棒瓷漏水口朝下。
(10)、在调整压管时,使其保证套管内余留200mm,在紧固铁锚压板和抱箍时应该注意U型螺栓两侧受力均衡。
(11)、定位管安装后应呈水平状态,允许仰头,但不超过30mm。
(12)、定位管的偏移方向正确,偏移最大不能超过定位管长度的⅓。
(13)、定位环与定位管的定位钩连接处应垂直,防止扭劲。
(14)、定位环安装位置距定位管的根部不小于40mm。
(15)、定位管与防风支撑间的夹角α:在直线区段α为35º-70º间;在曲线区段α为30º-75º间。
(16)、定位器坡度:1/5-1/10之间,设计规范中规定在1/3-1/7之间,一般按1/5进行调整。
(17)、定位器的偏移方向正确,当在平均温度时,定位器垂直于线路;当大于或小于平均温度时,定位器与此处导线的伸缩值一致;当达到限界温度时,定位器的偏移值不能超过定位器长度的⅓。
(18)、定位线夹在安装时受力面装在受拉方向。
(19)、锚支卡子的U型螺栓应紧固。
(20)、工支、非支两悬挂各部分(包括零部件)之间在设计极限温度下应保持50mm以上的距离。
(21)、转换柱之间两接触线的水平距离为100mm,允许误差30mm。
非支接触线应高于工支接触线200—250mm。
二、直线绝缘转换柱的装配图及材料:
直线绝缘转换柱非支腕臂计算查对表:
通过上表可知:当Cx=2.8m时,腕臂净长度为2.885m(不加非受力部分)作为基数,Cx只要每增加(或减少)0.1m,腕臂净长度就会增加(或减少)75mm。
直线绝缘转换柱的装配时注意事项:
(1)、腕臂底座应安装正确。
(2)、腕臂与棒瓷连接时,铁锚压板开口应对着悬瓷的方向,漏水孔应朝下。
(3)、套管绞环、套管双耳、2"定位环、1"定位环的安装都在同
一个断面内。
(4)、套管绞环、2"定位环、1"定位环的缺口应对着受力零件的反方向安装。
(5)、腕臂的非受力部分露头长为100-200mm。
(6)、套管绞环沿线路方向,垂直安装,缺口向上,在紧固螺母时应对角紧固并使各个螺母受力均衡。
(7)、调节板与水平拉杆连接时,不得少于2孔,也不宜装入最后一孔(一般在2-8孔)。
(8)、水平拉杆的杵头侧与绝缘子连接,耳环侧与调节板连接,耳环侧的焊口应朝下。
(9)、压管与棒式绝缘子连接时,防滑顶丝与铁锚压板开口朝上,棒瓷漏水口朝下。
(10)、在调整压管时,使其保证套管内余留200mm,在紧固铁锚压板和抱箍时应该注意U型螺栓两侧受力均衡。
(11)、定位管安装后应呈水平状态,允许仰头,但不超过30mm。
(12)、定位管的偏移方向正确,偏移最大不能超过定位管长度的⅓。
(13)、定位环与定位管的定位钩连接处应垂直,防止扭劲。
(14)、定位环安装位置距定位管的根部不小于40mm。
(15)、定位管与防风支撑间的夹角α:在直线区段α为35º-70º间;在曲线区段α为30º-75º间。
(16)、定位器坡度:1/5-1/10之间,设计规范中规定在1/3-1/7之间,一般按1/5进行调整。
(17)、定位器的偏移方向正确,当在平均温度时,定位器垂直于线路;当大于或小于平均温度时,定位器与此处导线的伸缩值一致;当达到限界温度时,定位器的偏移值不能超过定位器长度的⅓。
(18)、定位线夹在安装时受力面装在受拉方向。
(19)、锚支卡子的U型螺栓应紧固。
(20)、转换柱之间两接触线的水平距离为400--500mm,非支接触线应高于工支接触线400—500mm。
三、直线绝缘中心柱的装配图及材料:
直线绝缘中心柱的装配时注意事项:
(1)、腕臂底座应安装正确。
(2)、腕臂与棒瓷连接时,铁锚压板开口应对着悬瓷的方向,漏水孔应朝下。
(3)、套管绞环、套管双耳、2"定位环、1"定位环的安装都在同一个断面内。
(4)、套管绞环、2"定位环、1"定位环的缺口应对着受力零件的反方向安装。
(5)、腕臂的非受力部分露头长为100-200mm。
(6)、套管绞环沿线路方向,垂直安装,缺口向上,在紧固螺母时应对角紧固并使各个螺母受力均衡。
(7)、调节板与水平拉杆连接时,不得少于2孔,也不宜装入最后一孔(一般在2-8孔)。
(8)、水平拉杆的杵头侧与绝缘子连接,耳环侧与调节板连接,耳环侧的焊口应朝下。
(9)、定位管安装后应呈水平状态,允许仰头,但不超过30mm。
(10)、定位管的偏移方向正确,偏移最大不能超过定位管长度的
⅓。
(11)、定位环与定位管的定位钩连接处应垂直,防止扭劲。
(12)、定位环安装位置距定位管的根部不小于40mm。
(13)、定位管与防风支撑间的夹角α:在直线区段α为35º-70º间;在曲线区段α为30º-75º间。
(14)、定位器坡度:1/5-1/10之间,设计规范中规定在1/3-1/7之间,一般按1/5进行调整。
(15)、定位器的偏移方向正确,当在平均温度时,定位器垂直于线路;当大于或小于平均温度时,定位器与此处导线的伸缩值一致;当达到限界温度时,定位器的偏移值不能超过定位器长度的⅓。
(16)、定位线夹在安装时受力面装在受拉方向。
(17)、锚支卡子的U型螺栓应紧固。
(18)、中心柱处两接触线工作转换点的高度应尽量一致,允许误差20 mm,两接触线的水平距离为400--500mm。
四、L型、Y型、LY型道岔柱的装配图及材料:
L 型、Y 型、LY 型道岔柱的装配时注意事项:
(1)、腕臂底座应安装正确。
(2)、腕臂与棒瓷连接时,铁锚压板开口应对着悬瓷的方向,漏水
孔应朝下。
(3)、套管绞环、套管双耳、2"定位环、1"定位环的安装都在同一个断面内。
(4)、套管绞环、2"定位环、1"定位环的缺口应对着受力零件的反方向安装。
(5)、腕臂的非受力部分露头长为100-200mm。
(6)、套管绞环沿线路方向,垂直安装,缺口向上,在紧固螺母时应对角紧固并使各个螺母受力均衡。
(7)、调节板与水平拉杆连接时,不得少于2孔,也不宜装入最后一孔(一般在2-8孔)。
(8)、水平拉杆的杵头侧与绝缘子连接,耳环侧与调节板连接,耳环侧的焊口应朝下。
(9)、压管与棒式绝缘子连接时,防滑顶丝与铁锚压板开口朝上,棒瓷漏水口朝下。
(10)、在调整压管时,使其保证套管内余留200mm,在紧固铁锚压板和抱箍时应该注意U型螺栓两侧受力均衡。
(11)、定位管安装后应呈水平状态,允许仰头,但不超过30mm。
(12)、定位管的偏移方向正确,偏移最大不能超过定位管长度的⅓。
(13)、定位环与定位管的定位钩连接处应垂直,防止扭劲。
(14)、定位环安装位置距定位管的根部不小于40mm。
(15)、定位管伸出支持器的端部长度一般为50-150mm,但不能超过150mm。
(16)、定位器坡度:1/5-1/10之间,设计规范中规定在1/3-1/7之间,一般按1/5进行调整。
(17)、定位器的偏移方向正确,当在平均温度时,定位器垂直于线路;当大于或小于平均温度时,定位器与此处导线的伸缩值一致;当达到限界温度时,定位器的偏移值不能超过定位器长度的⅓。
(18)、定位线夹在安装时受力面装在受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