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与环境》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14
01环境描写基本概念与分类Chapter环境描写定义及意义定义意义自然环境描写特点与技巧特点技巧社会环境描写内容及方法内容方法场景设置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场景设置的作用场景设置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02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功能Chapter烘托氛围,增强感染力塑造人物形象,展示性格特征环境的变化和转换可以引导读者进入不同的场景,从而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利用环境描写设置悬念、伏笔等叙事技巧,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往往承担着重要的叙事功能,能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推动情节发展,构建故事框架传达作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环境描写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评价,传达给读者相应的情感倾向。
环境描写中的自然景观、城市风貌等元素,往往代表着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看法。
通过环境描写与人物、情节的交融,进一步传达作者对于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03自然环境描写技巧与实例分析Chapter季节变化对自然环境影响呈现春季夏季秋季冬季01020304晴天雪天雨天雾天天气现象在自然环境描写中运用地貌特征对自然景观塑造作用01020304高山平原湖泊沙漠动植物在自然环境描写中角色动物植物04社会环境描写方法与案例分析Chapter时代背景对社会环境影响揭示政治制度与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统治方式对社会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如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竞争等。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繁荣与衰退直接影响社会环境的面貌,如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现代科技推动的信息化等。
文化氛围与价值观念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在社会环境描写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繁荣、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价值观等。
风俗习惯在社会环境描写中体现传统节日与庆典礼仪规范与行为准则民间艺术与娱乐方式现代建筑风格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等风格强调功能性和审美性的结合,为社会环境注入了现代气息和创新精神。
古典建筑风格古希腊罗马建筑、哥特式建筑等古典建筑风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在社会环境描写中营造出庄重典雅的氛围。
小学美术《人物与环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人物与环境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学习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人物与环境。
3. 学习合作绘画,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人物与环境的技能。
2. 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使人物与环境形成和谐的画面。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人物和环境图片,用于教学演示和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人物和环境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观察,引发学生对人物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人物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学: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人物与环境,讲解绘画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合作完成一幅表现人物与环境的绘画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醒学生注重环保。
7.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家后绘制一幅表现人物与环境的绘画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物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人物与环境的技能。
3. 学生在合作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意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亲身感受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