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课件使用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2
交互式课件教学设计包含课件框架和栏目及其功能
交互式课件教学设计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的框架和栏目:
1. 首页/导航栏:
- 介绍/概述课件内容
- 提供导航链接到其他栏目
2. 目录/章节导航栏:
- 提供课件章节目录和导航链接
- 方便学生查找和跳转到具体章节内容
3. 知识点/内容展示栏目:
- 显示具体的学习内容,如文本、图像、视频等
- 提供相关的解释、例子、练习等信息
4. 问答/互动栏目:
- 提供学生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
- 学生可以提问问题,教师或其他学生可以回答或讨论
5. 练习/测验栏目:
- 提供学生进行课后练习或测验的环节
- 可以包含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6. 扩展/拓展栏目:
- 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或拓展内容
- 可以包含相关链接、推荐书籍、参考资料等信息
7. 总结/复习栏目:
-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或复习
- 提供重要知识点的回顾和巩固练习
8. 反馈/评价栏目:
- 学生可以给出对课件教学设计的反馈和评价
-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做出改进和调整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交互式课件教学设计的框架和栏目,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调整和扩展。
浅谈交互式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传统演示课件只能单一地演示内容,学生只能单调地观看课件演示,被动接收课堂知识,学习兴趣不高。
而交互式课件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科学性,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文章介绍了什么是交互式课件,分析了交互式课件的教学优势,并通过教学实践,阐述了交互式课件在课堂中的应用及如何做好交互式课件。
关键词:交互式课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一、什么是交互式课件交互式课件是一种具有互动性质的多媒体课件,其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教学效果。
交互式课件能够将文本、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素材集合于一体,并通过科学合理的交互功能设计,最终成为具备交互式操作的辅助教学课件。
交互式课件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不同操作,进行与之相对应的反馈,实现人与课件之间的互动,学生学习不再是单一地接收知识,而是可以对课件进行操作得到不同的反馈结果从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二、交互式课件的教学优势传统的多媒体课件只能简单地进行演示,比较单一、无趣,实际教学使用过程中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交互式课件能够充分创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原本枯燥的学习充满了生机和魅力,给使用者提供了难忘的学习体验,与以往的电影式多媒体课件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交互式课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交互式课件可以将一些比较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
不仅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教师也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讲解这部分用语言难以描述清楚的知识点,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交互式课件在课堂中的应用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数组”章节是学生必学的内容之一,也是重点难点。
在学生学习完一维数组以后,有相关习题需要对一维数组里不按顺序排列的数字进行规则排列(比如从小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