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电气原理图的基本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626.50 KB
- 文档页数:13
电气原理图设计要求1、电气控制原理应满足工艺的要求在设计之前必须对生产机械的工作性能、结构特点和实际加工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来考虑控制方式,起动、反向、制动及调速的要求,设置各种联锁及保护装置。
2、控制电路电源种类与电压数值的要求对于比较简单的控制电路,而且电器元件不多时,往往直接采用交流380V或220V电源,不用控制电源变压器。
对于比较复杂的控制电路,应采用控制电源变压器,将控制电压降到110V或48V、24V。
这种方案对维修、操作以及电器元件的工作可靠均有利。
对于操作比较频繁的直流电力传动的控制电路,常用220V或110V直流电源供电。
直流电磁铁及电磁离合器的控制电路,常采用24V直流电源供电。
交流控制电路的电压必须是下列规定电压的一种或几种:6V,24V,48V,110V(优选值),220V,380V,50Hz。
直流控制电路的电压必须是下列规定电压的一种或几种:6V,12V,24V,48V,110V,220V。
3、确保电气控制电路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为保证电气控制电路可靠地工作,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电器元件的工作要稳定可靠,符合使用环境条件,并且动作时间的配合不致引起竞争。
复杂控制电路中,在某一控制信号作用下,电路从一种稳定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稳定状态,常常有几个电器元件的状态同时变化,考虑到电器元件总有一定的动作时间,对时序电路来说,就会得到几个不同的输出状态。
这种现象称为电路的“竞争”。
而对于开关电路,由于电器元件的释放延时作用,也会出现开关元件不按要求的逻辑功能输出的可能性,这种现象称为“冒险”。
“竞争”与“冒险”现象都将造成控制电路不能按照要求动作,从而引起控制失灵。
通常所分析的控制电路电器的动作和触点的接通与断开,都是静态分析,没有考虑电器元件动作时间,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电磁线圈的电磁惯性、机械惯性、机械位移量等因素,使接触器或继电器从线圈的通电到触点闭合,有一段吸合时间;线圈断电时,从线圈的断电到触点断开,有一段释放时间,这些称为电器元件的动作时间,是电器元件固有的时间,不同于人为设置的延时,固有的动作延时是不可控制的,而人为的延时是可调的。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有哪些基本规则?
电气原理图绘制的基本规章。
1、原理图中,全部电动机、电器等元件都应采纳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来表示。
属于同一电器的线圈和触点,都要用同一文字符号表示。
当使用相同类型电器时,可在文字符号后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来区分。
2、原理图一般分为主电路和帮助电路两部分画出。
主电路就是从电源到电动机绕组的大电流通过的路径。
帮助电路包括掌握回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及爱护电路等,一般由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接触器的线圈和触点、按钮、照明灯、信号灯、掌握变压器等电气元件组成。
一般主电路用粗实线表示,画在左边(或上部);帮助电路用细实线表示,画在右边(或下部)。
3、原理图中,各电气元件的导电部件如线圈和触点的位置,应依据便于阅读和分析的原则来支配,绘在它们完成作用的地方。
同一电气元件的各个部件可以不画在一起。
4、原理图中,全部电器触点都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开闭状态画出。
如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线圈未通电时的状态画;按钮、行程开关的触点按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掌握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等。
5、原理图中,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的连接点,要用黑圆点表示。
无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交叉处不能画黑圆点。
6、原理图中,无论是主电路还是帮助电路,各电气元件一般应按动作挨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可水平或垂直布置。
1。
电气原理图的画法及阅读方法电气控制线路主要由各种电器元件(如接触器、继电器、开关、按钮)和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组成。
为了设计、研究分析、安装维修时阅读方便,在绘制电气控制线路图时,必须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电气设备图样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气设备安装图、电气设备接线图。
一、 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表示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电器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而不考虑电器元件实际安装的位置和实际连线情况。
电气原理图一般由主电路、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指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1.绘制电气原理图遵循的规则(1) 电气控制线路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主电路用粗实线绘出,而控制电路用细实线画出。
一般主电路画在左侧,控制电路画在右侧。
(2) 电气控制线路内的所有电机、电器和其它元件的通电部分均应在原理图中画出。
(3) 电器元件的各部件不按实际位置画出,而是以阅读和分析线路工作原理的需求为主画出。
(4) 同一电器的不同部件可画在线路的不同地方,但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电器的不同部件要用同一文字符号来表示。
(5) 图中电器的各个部件,均以“常态”画出,即电器未受激(通电)时的状态画出。
(6) 在原理图中,若有几个同一种类的电器,在表示名称的文字符号后加上一个数字序号,以示区别。
(7) 控制线路的各分支线路,基本上按动作顺序由上而下(从左到右)平行排列,两根以上的导线连接处要用黑点标明。
2.电气原理图的阅读方法(1) 清楚电路中所用到的各个电器元件及电器元件的各导电部件在电路中的位置。
对于复杂的控制线路,应首先阅读电气元件目录表。
(2) 先看主电路,再看控制电路,最后再看照明、信号指示及保护电路。
(3) 总体检查:化整为零,集零为整、二、 电气设备安装图电气设备安装图表示各种电气设备在机床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柜的实际安装位置。
各电气元件的安装位置市由机床的结构和工作要求决定的,如电动机要和被拖动的机械部件在一起,行程开关应放在要取得信号的地方,操作元件要放在操作方便的地方,一般电气元件应放在控制柜内。
绘制电气原理图时的注意事项电气图是电气专业的工程语言,一套电气图一般包括原理图、平面布置图、接线图、设备材料表等,原理图是电气图的基础。
元件及材料的造型、平面布置图、接线图都要遵照原理图要求,正确地进行扩展。
在一张电气原理图中要体现出电气专业的常规性画法。
空气断路器及刀开关要根据现场安装要求正确绘制,表示电从何而来,到何处去。
一般空气断路器的上桩头为进电端,下桩头为出电端。
刀开关也是上桩头为进电端,下桩头为出电端,典型电路如右图所示.这是变压器和低压配电柜都在一楼的变电所电气原理图。
l#(lOkV)电源进变压器1B降至0.4kV.进刀开关QSI上桩头,再进空气断路器QF1上桩头.QF1空气断路器下桩头出线返回柜顶工段0.7kV母线.2#变压器受电同l#变压器。
QF3是I、Ⅱ段母线联络开关,QF3是平着画的,实际上安装为竖直安装。
QF3的l端为上桩头.2端为下桩头。
从右图判定联络开关QF3上桩头接QF2出线方向.QF3下桩头接QF1出线方向,QF3受电端因运行方式而变化。
QF3的变化为左图的画法,接线方式发生了改变。
QF3上桩头接QF1出线方向.QF3下桩头接QF2出线方向。
由于变电所土建的影响,会形成空气断路器下桩头进电。
例如,某炼铁厂高炉变电所,一楼为变压器室和高压配电室,二楼为电缆隔屡,三楼为低压配电室。
由于变压器容量比较大,为1250kV A。
用铜排作变压器低压出线,电气图如上图所示。
之所以变电空气断路器从下桩头进电,是因为着以上桩头进电,母排要拐二个弯,使母排接头增多,不利于安全运行。
空气断路器无论是竖直画法,还是水平画法,都要符合规定,如右图、左图的QF3水平画法,上图的QF3与QFI、QF2的竖直画法。
控制电气图的画法:如竖直布置原理图,应从左到右按顺序画。
继电器,接触器辅助结点,活动触头在左,固定触头在右,不能出现既有左端活动触头,也有右端活动触头。
分析《对(单相电动机定时正反转控制电路)一文的两点商磋意见》一文,空气断路器QF画法不妥。
绘制电气原理图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基本规则(1) 为了区别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在绘线路图时主电路(电机、电器及连接线等),用粗线表示,而控制电路(电器及连接线等)用细线表示。
通常习惯将主电路放在线路图的左边(或上部),而将控制电路放在右边(或下部)。
(2) 动力电路、控制电路和信号电路应分别绘出:动力电路——电源电路绘水平线;受电的动力设备(如电动机等)及其它保护电器支路,应垂直电源电路画出。
控制和信号电路——应垂直地绘于两条水平电源线之间,耗能元件(如线圈、电磁铁,信号灯等)应直接连接在接地或下方的水平电源线上,控制触头连接在上方水平线与耗能元件之间。
(3) 在原理图中各个电器并不按照它实际的布置情况绘在线路上,而是采用同一电器的各部件分别绘在它们完成作用的地方。
(4) 为区别控制线路中各电器的类型和作用,每个电器及它们的部件用一定的图形符号表示,且给每个电器有一个文字符号,属于同一个电器的各个部件(如接触器的线圈和触头)都用同一个文字符号表示。
而作用相同的电器都用一定的数字序号表示。
(5) 因为各个电器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分别作不同的动作,触点时闭时开,而在原理图内只能表示一种情况,因此,规定所有电器的触点均表示正常位置,即各种电器在线圈没有通电或机械尚未动作时的位置。
如对于接触器和电磁式继电器为电磁铁未吸上的位置,对于行程开关、按钮等则为未压合的位置。
(6) 为了查线方便。
在原理图中两条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处要打一圆点,且每个接一圆点,且每个接点要标一个编号,编号的原则是:靠近左边电源线的用单数标注,靠近右边电源线的用双数标注,通常都是以电器的线圈或电阻作为单、双数的分界线,故电器的线圈或电阻应尽量放在各行的—边(左边或右边)。
(7) 对具有循环运动的机构,应给出工作循环图,万能转换开关和行程开关应绘出动作程序和动作位置。
(8) 原理图应标出下列数据或说明:1)各电源电路的电压值,极性或频率及相数。
2)某些元器件的特性(如电阻,电容器的参数值等);3)不常用的电器(如位置传感器,手动触头,电磁阀门或气动阀,定时器等)的操作方法和功能。
绘制电气原理图的基本规则(1)电路图一般分为电源电路、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三部分绘制。
电源电路一般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 L2、 L3(U、 V、 W)自上而下依次画出,中线N和保护地线PE依次画在相线之下。
直流电源的“+”端画在上端,“–”端画在下端。
电压开关水平画出。
主电路是指受电的动力装置及控制、保护电器的支路,由主熔断器、接触器的主触头、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以及电动机等组成。
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是电动机的工作电流,电流较大。
主电路要画在电路图的左侧并垂直电源电路,通常主电路由粗实线表示。
辅助电路一般包括控制主电路工作状态的控制电路;显示主电路工作状态的指示电路;以及提供机床设备局部照明的照明电路等。
它是由主令电器的触头、接触器线圈及辅助触头、继电器线圈及触头、指示灯和变压器、照明灯等组成。
辅助电路通过的电流都较小,一般不超过5A。
画辅助电路图时,辅助电路要跨接在两相电源线之间,一般按照控制电路、指示电路和照明电路的顺序依次画在主电路图的右侧。
电路中,耗能元件(比如接触器线圈、指示灯、照明灯等)要画在电路图的下方,而电器的触头要画在耗能元件与上边电源线之间。
辅助电路用细实线表示。
(2)电气原理图中的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
对同类型的电器,在同一电路中的表示可采用在文字符号后加阿拉伯数字序号区分。
如按钮SB1和SB2等。
(3)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的原则安排。
同一电器元件的各部件根据需要可不画在一起,但文字符号要相同。
如图中交流接触器KM的线圈、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3)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都应按没有通电和没有外力作用时的初始开、关状态画出。
例如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吸引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按钮、行程开关等按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
(5)无论主电路还是控制电路,各电气元件一般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可水平布置或者是垂直布置。
电气制图应遵循的原则:第一部分:电气主接线图和展开式原理图一、绘制电气主接线图应遵循如下原则:1. 采用新标准规定的电气设备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常用设备的图形符号标准参照GB/T4728-2000,常用设备的文字符号标准参照GB7159-1987。
2. 三相交流系统采用单线图表示,但电流互感器应表示三相;3. 断路器、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等开关电器以断开状态表示;4. 在图上要标出电气设备的型号及技术参数。
二、绘制展开式原理图应遵循如下规则:1. 二次设备按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画出。
常用设备的图形符号标准参照GB/T4728-2000,常用设备的文字符号标准参照GB7159-1987。
2. 按供给二次设备的各个独立电源划分回路,各回路在图上分开表示。
交流电路以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的一个次级线圈作为独立电源;直流电路以每组熔断器后引出作为独立电源。
各种回路说明如下:(1) 交流回路:分为交流电流回路(保护、测量、自动装置等)和交流电压回路(保护、测量、自动装置、同期等);(2) 直流电路:分为操作回路(断路器、隔离开关、灭磁开关、机组及其辅助设备、闸门等)、信号回路(位置、事故、预告、指挥信号等)和保护回路(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母线、电动机保护等)。
3.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线圈和接点、仪表的电流和电压线圈、控制开关的各对接点、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各个辅助接点,都分开画在所属的回路中,但同一设备的文字符号必须相同。
4. 二次设备的连接次序从左到右,动作顺序从上到下,接线图的右侧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5. 开关电器的触点采用开关断开时的状态,继电器的接点采用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即不带电表示法)。
必须注意,继电器的线圈通电以后,并不一定就会改变线圈不通电时接点的状态,只有通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或所加的电压)超过其整定值而使继电器动作时,接点的状态才会转换。
6. 二次设备之间的连接按等电位原则和规定的数字进行标号。
绘制电气原理图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电气原理图表示电气掌握线路的工作原理、各电器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它包括全部电气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点,但不反映电气元件的实际位置、大小和连线状况。
绘制电气原理图应遵循的主要规章如下:
1)原理图应分成若干图区
简单的图采纳纵横分区,纵向用大写字母编号,横向用数字标号;简洁的图可只作横向分区,图区的编号写在图的下部,并在原理图的上方标明该区电路的用途与作用。
2)电气线路分为主电路和帮助电路。
主电路一般用粗线画在左边;帮助电路一般用细线画在右边。
无论主电路还是掌握电路,各元件一般应按动作挨次从上到下、自左至右依次排列。
3)图中全部电器的状态均为未通电时的状态;二进制规律元件是置“零”时的状态;手柄是置于“零”位、没有受外力作用或生产机械在原始位置时的状态。
4)同一电器的各个部件可不画在一起(如接触器的主触头画在主电路上,而其线圈和帮助触头则画在帮助电路中),但须用同一文字符号标注。
5)原理图中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用实心圆点表示;可拆接或测试点用空心圆点表示。
无直接电联系的交叉点则不画圆点。
6)原理图上应注出必要的技术数据或说明。
电气原理图的作图要求
电气原理图中,全部电器元件的图形、文字符号必需采纳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
一、画主电路回路
绘制主电路时从电源端开头,按电路连接方式用实线画出主要用电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变频器、热继电器、电动机等。
二、画掌握电路回路
1、掌握电路是通过弱电流的电路,由开关、按钮、电器元件的线圈、信号指示、接触器的帮助触点、继电器的触点等组成。
2、我们要按各部分需完成的功能,分割成若干个局部掌握电路,然后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逐个画出每个局部环节,再找到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3、同一电器元件的各部件在掌握回路图中可以不画在一起,但要用相同的文字符号标出,假如有多个同一种类的电器元件,可在文字符号后加上数字序号。
4、电气图面的构成:边框线、图框线、标题栏、会签栏组成。
5、幅面及尺寸:边框线围成的图面啊图纸的幅面。
8、标题栏是用以确定图样名称、图号、张次、更改和有关人员签名等内容的栏目,相当于图样的“铭牌”。
标题栏的位置一般在图纸的右下方或下方。
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看图方向,会签栏是供各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会审图样时签名和标注日
期用。
9、图样编号由图号和检索号两部分组成。
10、图幅的区分:在图的边框处,竖边方向用大写拉丁字母,横边方向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的挨次从标题栏相对的左上角开头,分区数就是偶数。
区的为字母+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