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学
- 格式:doc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30
《园林花卉学教案》一、课程简介《园林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卉的分类、生长发育、繁殖技术、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为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花卉的分类及特点;2. 了解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3. 学会花卉的繁殖技术;4. 掌握花卉的栽培管理方法;5. 熟悉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花卉分类及其特点花卉的分类系统常见花卉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2. 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周期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3. 花卉的繁殖技术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组织培养4. 花卉的栽培管理土壤与肥料水分管理修剪与整枝病虫害防治5. 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花卉配置原则花卉应用形式园林花卉造景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花卉的基本知识、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技术、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2. 实践:安排课外实习,参观园林花卉基地,亲身参与花卉的栽培管理及造景实践;3. 讨论:组织学生就花卉学相关话题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4. 考察:组织学生考察园林景观,分析其中花卉的应用情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2. 实习报告:课外实习后的总结报告,占总评的30%;3.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考试,占总评的4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园林花卉学》,作者:,出版社:园林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2. 辅助教材:《园林花卉学实验指导》,作者:,出版社:园林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3. 网络资源:中国园林网、中国花卉网等;4. 实地资源:本地园林花卉基地、公园、植物园等。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64课时,其中理论讲授40课时,实践操作20课时;2. 授课方式:每周4课时,共16周完成;3. 实践操作:安排在第8-16周,每周2课时。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周:花卉分类及其特点;2. 第5-8周: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3. 第9-12周:花卉的繁殖技术;4. 第13-16周:花卉的栽培管理及应用。
《园林花卉学》目录总论和个论前六章是总论对各类花卉都适用第七章是专类个论设计方向考试的重点是前六章第二章,五,六是重点中的重点第一章绪论【2012名词】花卉广义: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植物。
狭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园林花卉广义:指适用于园林和环境绿化、美观的观赏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花卉的栽培种、品种和一些野生种,又称园林植物,不仅包括以花为主要观赏部位的乔灌木和草花,也包括以观赏叶、果等其他部位的观赏乔灌木和草本植物,如观赏竹观赏针叶树等。
狭义;仅指广义花卉中的草本植物,有时也称草花。
花卉在园林中的主要作用及特点①是人工植物群落的构成成分之一②具有精神、卫生防护等作用③在美化环境中有重要作用④形成独特的园林景观⑤应用方便⑥应用方式灵活多变第二章园林花卉分类花卉的分类都很重要1•按花卉的生活周期好而地下形态特征分类: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一年生花卉名词解释二年生花卉名词解释多年生花卉的名词解释多年生哈辉根据底下形态特征又可分为: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2014名词】①宿根花卉:为多年生花卉中底下根系正常的种类(芍药、荷包牡丹、沿阶草)②球根花卉:多年生花卉中底下器官变态肥大的种类(大丽花、水仙、郁金香)2•按花卉原产地气候类型分类①中国气候性花卉(大陆东安气候型花卉)气候特点:冬寒夏热,年温差大,夏季降雨较多地理范围:中国大部分省份、朝鲜、日本、美国东南部、巴西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北部分类:根据冬季气温高低不同又可分为温暖型花卉和冷凉型花卉②欧洲气候性花卉气候特点:冬季温暖夏季气温不高,一般不超过15~17度,年温差小,降水不多,但四季都有,里海西海岸降水少原产重要花卉有: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③【2016简答】地中海气候型花卉气候特点: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子安6~10度,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25度,从秋季到次年春末为降雨器,夏季降雨极少,为干燥期原产重要花卉: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秋季球根花卉)④墨西哥气候类型花卉气候特点:周年平均气温在14~17,温差小。
园林花卉学引言园林花卉学是关于园林中种植和管理花卉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学科。
花卉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美丽的色彩和芬芳的香气给人带来愉悦和放松的感觉。
园林花卉学涉及花卉的选种、栽培、养护以及景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是园林设计师和花卉爱好者必备的学科。
花卉的选种与分类花卉的选种是园林花卉学中的重要环节,种植适宜的花卉品种能够确保园林的美观和花卉的健康生长。
在选种过程中,需要考虑花卉的用途、栽培环境、生长周期、花期等因素。
根据花卉的生长形态和花朵结构,花卉可以被分为丹顶鹤、牡丹、菊花等多个类别。
不同的花卉有着不同的生长要求和观赏特点,因此在园林设计中需要合理安排不同类别的花卉,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花卉的栽培与管理花卉的栽培与管理是园林花卉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进行花卉栽培时,需要考虑土壤的肥力、光照条件、水分供给、温度等因素。
合理的栽培方法能够促进花卉的生长和开花,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
花卉的管理包括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
定期浇水能够保持花卉的水分供给,而合理施肥能够提供花卉所需的营养物质。
修剪可以促进花卉的分枝和开花,并塑造出理想的形态。
另外,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避免花卉生长过程中受到病害的侵害。
花卉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花卉在园林设计中起到重要的装饰和点缀作用。
不同类型的花卉可以用于不同的园林场景,如花坛、花境、花廊等。
花卉的组合和色彩搭配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色彩搭配相近或对比强烈的花卉,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此外,花卉的高低错落和疏密有致也能够为园林增添层次感和立体感。
结论园林花卉学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学科,通过掌握园林中花卉的选种、栽培、养护和应用等相关知识,可以创造出美丽而宜人的园林景观。
园林花卉学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园林设计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一个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资料:1.《园林花卉学导论》2.《园林设计与施工指南》3.《花卉栽培与管理手册》。
园林花卉学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花芽分化: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在外界环境满足其生理要求植物由营养到生殖生长的整个过程。
2.花卉:花表示花卉植物,卉表示草,狭义的花卉为草本花卉,广义的花卉与观赏植物一样,泛指有观赏及应用价值的草本及木本植物。
3.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产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4.宿根花卉:指根系能够存活多年且地下部分不发生肥大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5.露地花卉:在当地自然条件下不加保护设施就能完成全部生长发育过程的花卉。
6.实生苗:由种子繁殖的花卉苗木。
7.嫁接:是指将需要繁殖的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移接到另一植物体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独立新个体的方法。
8.种子繁殖:用花卉种子进行繁殖的过程。
9.组织培养:把植物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与玻璃容器或其他器皿内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从而获得新植株的方法。
10.一、二年生花卉:指整个生活史在一、或两个年度完成的草本观赏植物。
11.一年生花卉:知生活周期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的花卉,一般春季播种,夏季开花,故又称春播花卉。
12.吸芽:吸芽为一些植物根际或近地面叶腋自然发生的短缩、肥厚呈莲座状短枝。
13.球根花卉:指地下部分变态肥大,地上部分开花后枯萎(或终年常绿),地下部分越冬或越夏后继续生长和开花的花卉。
14.温室花卉:原产在南方热带、亚热带温暖地区的花卉,北方必须在温室内培养或冬季需在温室内保护越冬的花卉种类。
15.丛植:将几株至一二十株同种类或相似种类的树种较为紧密地种植在一起,使其林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外轮廓线,这种配置方式称丛植。
16.群植:由二三十株以至数百株的乔灌木成群配植称为群植,形成的群体称为树群。
17.花坛:是在具有一定几何的轮廓的植床内种植花卉,以体现其色彩美或图案美的一种完全规则式的花卉应用形式。
园林花卉学实习报告园林花卉学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园林花卉学实习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园林花卉学知识理论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习,旨在提高自己对园林花卉植物的种植、管理和养护等方面的技术和工作水平,为今后从事园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本次实习选择了城市的公园作为实习地点,实习时间为一个月。
三、实习内容和方法1. 学习园艺植物的名称和分类: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各种园艺植物的名称、特点和分类,掌握其科属特征和生态环境适应性。
2. 学习园林花卉的种植技术: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园艺植物的繁殖方法、土壤要求、施肥技术和灌溉管理等,学习种植技术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3. 学习园林花卉的养护和管理:通过实地观察和操作,学习园林花卉的养护和管理技术,包括修剪、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四、实习收获1. 深入学习了各种园艺植物的特点和分类,对识别和命名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2. 掌握了园林花卉的种植技术,包括繁殖、土壤、施肥和灌溉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独立进行园林花卉的种植工作。
3. 学习了园林花卉的养护和管理技术,掌握了修剪、防治病虫害和水肥管理等方面的方法,能够进行园林花卉的养护工作。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园林花卉学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虽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和讨论,我能够积极解决,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同时,通过实习,我也意识到园林花卉的种植和管理工作需要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这对我今后从事园林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感想与展望通过实习,我深深感受到了园林花卉学的魅力和重要性,它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美丽和绿色,还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和身心健康的场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园林花卉学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建设美丽宜居的城市做出贡献。
园林花卉学实习报告精选4篇(二)实习报告:园林花卉学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概况在园林花卉学实习中,我选择了一家知名花卉园艺公司作为实习单位。
《园林花卉学教案》第一章:园林花卉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 掌握园林花卉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范围。
3. 了解园林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定义和分类。
2. 园林花卉的作用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3. 园林花卉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4. 我国园林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 讨论法:探讨园林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及产业发展。
第二章: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
2. 了解园林花卉的生物学特性。
3. 掌握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环境因素。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园林花卉的生物学特性。
3. 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环境因素。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物学特性。
2. 实验法:观察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环境因素。
第三章: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的繁殖方法。
2. 了解园林花卉的繁殖材料。
3. 掌握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繁殖方法。
2. 园林花卉的繁殖材料。
3. 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繁殖方法和繁殖材料。
2. 实践操作:演示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
第四章: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2. 了解园林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3. 掌握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2. 园林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3. 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2. 实践操作:演示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
第五章:园林花卉的景观应用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方法。
2. 了解园林花卉的配置原则。
3. 掌握园林花卉的造景技巧。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方法。
2. 园林花卉的配置原则。
园林花卉学
1、花卉的含义:狭义的花卉仅指草本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广义花卉又称观赏植物,包括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木本植物的总称。
2、一年生花卉含义:是指其生活周期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经营养生长至开花结实最终死亡的花卉。
代表花卉:矮牵牛、半支莲、美女樱、矢车菊、紫茉莉。
3、二年生花卉含义:生活周期经两年或两个生长季节才能完成,及播种后第一年仅形成营养器官,次年开花结实而后死亡。
代表花卉:风铃草、毛地黄、美国石柱、紫罗兰、桂竹香。
4、多年生花卉含义:地下茎和根连生长地上部分多次开花结实,即其个体寿命超过两年。
5、宿根花卉含义:是指植株根系形态正常,能够宿存越冬,次春仍能萌开花并延续多年的花卉。
代表花卉:菊花、桔梗、万年青。
6、球根花卉含义:指地下部分的根或茎发生变态,肥大呈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花卉。
代表花卉:郁金香、百合、风信子。
7、长日照花卉:大于12个小时的日照长度,1416个小时为宜,日照
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代表花卉:唐菖蒲、天人菊。
8、短日照花卉及代表花卉:短于12小时,812小时为宜。
如:秋菊、寒菊、一品红
9、中日照花卉及代表花卉:对日照长度不敏感。
如:大丽花、扶桑、木槿
10、花芽分化的概念:花卉植物的生长有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的过程。
11、温度的“三基点”:指花卉生命生活中的最适宜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12、无性繁殖的概念及类型:也称营养繁殖,是用花卉营养体的一部分(根、茎、叶、芽)材料,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获得新的植株的繁殖方法。
园林花卉学第一章1.园林花卉定义广义:用于园林和环境绿化、美化的观赏植物。
狭义:是指广义园林花卉中的草本植物。
2.园林花卉学的定义:研究花卉的分类,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栽培的繁殖和管理的一门学科。
3. 中国园林花卉栽培应用发展状况殷商-西周-春秋-秦-汉-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战国:有了物候、生态和大规模种植香料的记载;有许多记载花卉文化的内容。
汉: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园林植物引种驯化试验。
东晋:有了中国第一部园林植物专著,戴凯之的《竹谱》记载了70多种竹子。
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园林植物的一些栽培原理与技术。
唐:花卉园艺相当繁荣,花卉种类和栽培技术有了很大进展。
主要花卉著作有《园庭草木疏》、《平原山居草木记》宋:花卉园艺达到高潮,名花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在宋代后期更为突出。
明:国力回复,造园渐胜,私家园林很多,园林植物常为造景材料,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
花卉品种有了显著增加,有大量花卉专著和综合性著作出现。
清:清代建造的园林数量和规模超过历史上任何朝代,园林植物应用种类和方式多样,花卉栽培也繁盛。
出现很多著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花卉园艺事业得以恢复。
4. 园林花卉观赏范围(1)观叶类:肾蕨,文竹,天门冬,叶兰,孔雀竹(2)观芽类:银牙柳(3)观茎类:伽兰菜,生石花,酒瓶兰(4)观花类:鸽子树,牡丹,芍药,佛肚树,兰花,荷花,桂花(5)观果类:佛手,香橼,金桔,代代5. 中国十大名花: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山茶,荷花,桂花,水仙6. 江南四大名园:詹园,留园,寄畅园,拙政园3.系统分类:一是恩格莱系统,二是哈钦松分类法4.种:是自然分类法的基本单位。
同种的植物个体发育有同近的形态特征,源于共同祖先,能进行自然交配形成后代。
5.6.花卉按照原产地分类(要求掌握7个类型及其分布中心)1.)中国气候型花卉———一长江为界,向南适合温暖型花卉,向北适合冷凉型花卉。
《园林花卉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花卉学概述1.1 花卉的定义与分类1.2 花卉产业的发展概况1.3 花卉栽培的意义与价值1.4 花卉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花卉形态学2.1 花卉的器官结构2.2 花卉的生长发育2.3 花卉的生殖生物学2.4 花卉的形态变异与演化第三章:花卉生态学3.1 花卉的生态习性3.2 花卉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3 花卉的适应性与生态分类3.4 花卉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法第四章:花卉栽培技术4.1 花卉繁殖方法4.2 花卉育苗技术4.3 花卉栽培管理技术4.4 花卉的病虫害防治第五章:花卉观赏与应用5.1 花卉的观赏特性5.2 花卉配置与造景5.3 花卉的应用类型5.4 花卉鉴赏与评赏方法第六章:常见园林花卉介绍6.1 草本花卉6.2 木本花卉6.3 球根花卉6.4 兰科花卉第七章:花卉繁殖与育苗技术7.1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7.2 种子繁殖技术7.3 扦插繁殖技术7.4 分株繁殖技术7.5 组织培养技术第八章:花卉栽培与管理8.1 土壤与肥料管理8.2 水分管理8.3 光照与温度管理8.4 修剪与整枝8.5 花卉的更新与改造第九章:花卉病虫害防治9.1 病害识别与防治9.2 虫害识别与防治9.3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9.4 农药的使用与安全第十章:花卉应用与园林设计10.1 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10.2 花卉配置的原则与技巧10.3 园林花卉设计案例分析10.4 花卉展览与鉴赏第十一章:花卉繁殖的辅助技术11.1 花卉组织培养概述11.2 花卉组织培养的设施与技术11.3 花卉的快速繁殖技术11.4 花卉的基因转化与遗传改良第十二章:花卉生理学12.1 花卉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2.2 花卉的水分生理与营养代谢12.3 花卉的生长发育周期12.4 花卉的逆境生理第十三章:花卉保护学13.1 花卉保护的意义与任务13.2 花卉保护的生物技术措施13.3 花卉保护的化学防治方法13.4 花卉保护的综合管理策略第十四章:现代花卉产业技术14.1 现代花卉生产技术概述14.2 花卉生产的设施农业技术14.3 花卉物流与市场经营14.4 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十五章:园林花卉的鉴赏与研究15.1 园林花卉的审美特征15.2 园林花卉的鉴赏方法15.3 园林花卉的研究途径与方法15.4 园林花卉学科的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花卉的定义与分类、花卉产业的发展概况、花卉栽培的意义与价值、花卉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园林花卉学知识要点
园林花卉学是研究各种花卉植物的生长、种植、管理、利用及其在园
林设计中的运用的学科。
它涉及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植物分类学、植
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园艺技术、园林设计等。
下面将为你总结园林花
卉学的主要要点。
1.植物分类学:了解植物的科属及命名,能够区分不同植物的特征和
习性,为后续的种植和管理提供依据。
2.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营养吸收、生理代谢等,了
解植物对光照、水分、温度等环境因素的适应和反应机制。
3.植物病理学:掌握常见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解植物病害的病因、病程和防治措施,保证花卉健康生长。
4.园艺技术:熟悉花卉的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培育、穴盆栽培、肥料
施用、病虫害防治、修剪和摘蕾等技术,以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
5.花卉养护:了解花卉的生长周期和养护要求,包括浇水、修剪、施肥、疏草、病虫害防治等,保持花卉的健康和美观。
6.花卉繁殖:掌握花卉的繁殖方法,包括播种、扦插、分株、嫁接等,繁殖出符合要求的植株,满足园林设计和种植的需求。
7.园林设计:了解花卉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包括植物组合、空间布局、色彩搭配等,创造美丽和谐的园林景观。
8.风景园林植物学:研究适合园林环境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了解植物的生态特性,为园林设计提供合理的植物选择。
9.标本采集与保存:学会采集标本并进行鉴定和保存,了解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后续的研究和教学提供实物资料。
10.花卉市场化:学习了解花卉市场的需求和销售渠道,掌握花卉的市场营销策略,开展花卉产业化生产和经营。
第一章绪论1、园林花卉的含义:广义:适用于园林和环境绿化、美化的观赏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花卉的栽培种、品种和一些野生种,又称园林植物,不仅包括以花为主要观赏部位的观花乔灌木和草花,也包括以观赏叶、果等其他部位的观赏乔灌木和草本植物,如观赏竹、观赏针叶树等。
狭义:仅指广义园林花卉中的草本植物,有时也成为草花。
2、分类:观赏栽培、生产栽培、科研栽培3、生产栽培主要有:切花、盆花、观叶植物、花坛花卉、种子种球等。
4、园林花卉的主要作用和特点:(1)是人工植物群落的构成成分之一(2)具有精神、卫生防护的功能(3)在美化环境中有重要作用(4)形成独特的园林景观(5)应用方便(6)应用方式灵活多变5、中国古代花卉著作戴凯之竹谱——中国第一部园林植物专著贾思勰齐民要术王庆芳园庭草木疏李德裕平泉山居草木记王观扬州芍药谱王贵学兰谱刘蒙菊谱范成大范村梅谱陈思海棠谱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陆游天彭牡丹谱张峋洛阳花谱袁宏道瓶史——中国第一部插花专著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中国第一部区域性植物志第二章园林花卉分类1、按花卉的生活周期和地下形态特征分类(1)一年生花卉:当年完成全部生活史。
如百日草、凤仙花(2)二年生花卉:跨年完成生活史,必须经过冬季低温,其生活史实际时间可能不足12个月。
如须苞石竹、紫罗兰(3)多年生花卉:个体寿命超过两年,可以生存多年,多次开花。
一些地上部分每年冬季枯死,地下部分可以存活多年。
而一些地上部分可以跨年生存。
A:宿根花卉:地下根系正常。
地上枯死:芍药,宿根福禄考,荷包牡丹。
地上跨年:土麦冬,沿阶草,君子兰B:球根花卉:地下器官变态肥大。
地上枯死:郁金香,水仙,大丽花。
地上跨年:蟆叶秋海棠,百子莲2、按花卉原产地气候型分类(1)中国气候型花卉(大陆东岸气候型花卉)特点:冬寒夏热,年温差大,夏季降水较多。
A:温暖型花卉:一二年生花卉、喜温暖的球根花卉和不耐寒的宿根花卉。
中国石竹、凤仙、福禄考。
报春、捕蝇草、非洲菊。
《园林花卉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掌握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发育、繁殖、适应性等。
3. 学习花卉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水分、养分、修剪等方面的管理。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花卉的繁殖和栽培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定义及分类2. 园林花卉的特点3. 花卉的生物学特性4. 花卉的栽培技术5. 花卉的繁殖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园林花卉的分类、特点、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和繁殖方法。
2. 教学难点:花卉的生长发育、适应性、土壤、水分、养分、修剪等方面的管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等理论知识。
2. 采用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花卉的栽培、繁殖等实际操作。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花卉的栽培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园林花卉学》2. 教学课件3. 花卉实物标本4. 花卉栽培工具5. 实验室或实习基地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安排4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0课时,实践教学20课时。
2. 教学进程安排:第1-10课时:讲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特点及生物学特性。
第11-20课时:讲解花卉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水分、养分、修剪等方面的管理。
第21-30课时:讲解花卉的繁殖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七、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2. 实践操作考核:考察学生的花卉栽培、繁殖等实际操作能力,占总成绩的30%。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园林花卉种植基地,了解花卉的种植现状和新技术应用。
2. 邀请园林花卉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花卉栽培经验和最新研究动态。
3. 开展花卉栽培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花卉学3.学时/ 学分:50/3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5.先修课程:植物学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2.课程目标:园林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繁殖学、种苗学等。
通过花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分类、识别、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花卉的产业化栽培和经营和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目标是以合理的教学方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之以实验实习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花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分类原理及方法;花卉种质资源及分布特点:花卉的生态习性及花卉生长发育基本规律;花卉繁殖、栽培的原理;花卉应用的基本原则等。
在实践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熟练识别250-300 种,掌握各类花卉繁殖、栽培的方法和主要步骤,能够安排花卉的周年生产,动手进行花坛、花境等园林种植设计与布置。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理解花卉的概念;2.了解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花卉产业发展的历程和趋势;3.明确花卉学在园林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4.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1.花卉的定义与花卉学的研究范畴2.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3.中国花卉业的概况4.世界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花卉的基本概念;2.花卉学习的意义。
难点:1.区分狭义的花卉、广义的花卉、本课程研究的对象;2.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园林花卉学知识要点
一、园林植物分类
(一)根据植物形态来划分
1、造型植物:树木、灌木、藤本、蕨类等,主要用于景观整体搭配,影响园林整体风貌。
2、观花植物:牡丹、百合、月季、蝴蝶兰等,主要是为观赏花卉,
以花色、花期长短来作为观赏的重点。
3、分形植物:牡丹叶、桂花叶、海棠叶、薄荷叶等,以植物叶片的
形态、色彩作为观赏的主要内容。
4、灌木植物:合歡、荆芥、鸡爪槭、萱草等,主要用于填塞园林空间,影响园林空间的美观度。
(二)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来划分
1、水生植物:铁线莲、芦蒿、芦苇、莎草等,主要用于水池设计或
水景造景中。
2、气生植物:兰花、牡丹、百合、月季等,主要用于悬崖花坛设计、绿坡设计等。
3、沙生植物:沙果、沙棘、沙金花、沙百合等,主要用于沙堆造景
或沙景设计中。
(三)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来划分
1、常绿植物:榉树、竹、槐树、梧桐树等,其叶子一年四季青翠,
用于景观冬季造景中。
2、落叶植物:枫树、槐树、梧桐树等,叶子变色落叶,用于整体景观春季色彩造景中。
二、园林花卉养护
(一)植物更换
园林花卉要定期更换,更换时要选择合适的季节。
园林花卉学园林花卉学是一门研究花卉及其分布、生殖、品种、造景及其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学科,它涉及到花卉生物学、水土资源、艺术景观、自然保护等多个专业领域。
园林花卉学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工的结合,把自然环境中的花卉及其分布规律、花卉的学科性特点、花卉发展的动态和关系、花卉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在含义以及花卉在自然景观中的作用等等方面,都融入了其中。
花卉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人们就开始种植花卉,以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社会的发展,花卉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它还成为了艺术家、政治家以及文人墨客们创作艺术作品、向自然祈祷以及追求理想生活的重要元素。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花卉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很多新的花卉品种也出现了,而且种植的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花卉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花卉在建筑、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而多变的角色,而园林花卉学则是这种花卉种植及其管理技术的科学基础,它涉及到生物学、水土资源、景观艺术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学科。
园林花卉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花卉的品种研究、花卉的分布规律研究、花卉的空间分布研究、花卉的形态特征研究、花卉的营养生态学研究、花卉的病虫害生物学特性研究、花卉的种植技术研究、花卉的造景艺术研究以及花卉的环境保护管理等等。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花卉生物学性能和美学性能,并且为实现植物园林的绿色技术、花卉资源保护以及生态环境解决和改善提供依据。
当今世界景观艺术发展迅速,花卉变得越来越重要,园林花卉学的发展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复合性的学科,它在研究花卉的形态特征、花卉的空间分布等一些基础性研究的同时,也要注重花卉的艺术造景、花卉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花卉与其他植物的相互作用。
园林花卉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它结合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给花卉种植和花卉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园林花卉学的研究除有助于提高花卉的种植技术与艺术创作水平外,也有助于保护和改善花卉的生态环境,它是实现美丽宜人自然景观的重要学科。
园林花卉学1、花卉学的狭义定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代表花卉:矮牵牛(荔枝科)、半支莲、步步高、鸡冠花、五色苋。
2、园林花卉的广义定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木本植物和盆景等总称。
代表花卉:仙人球(金琥)、杜鹃、一品红。
3、花卉的观赏范围:观叶类,观芽类,观茎类,观花类,观果类,其他....4、园林花卉学:又叫花卉园艺学,主要研究花卉的分类,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栽培繁殖和管理应用的一门学科。
5、园林花卉科学的科研任务:(1)传统名花系统研究,(2)球根花卉的引种、繁殖及栽培技术的研究,(3)一、二年生草花及宿根花卉引种、育种、良种繁殖的研究,(4)鲜切花品种选育、引进及栽培技术的研究,(5)观叶植物引种、育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6)盆景及插花技术研究,(7)细胞工程在花卉繁殖及其育种技术的研究。
6.中国十大名花:梅花、牡丹、菊花、兰花(中国兰)、月季、杜鹃、山茶、荷花、桂花、水仙。
世界四大切花: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7.花卉种质资源: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和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总称。
8.种: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
自然分类法的基本单位。
9.器官和组织:种子块根块茎鳞茎叶花果实珠芽果实愈伤组织分生组织花粉合子10.细胞和分子:原生质体染色体核酸11.花卉种质资源外源包含三个层次:(1)种与品种。
(2)器官和组织。
(3)细胞和分子。
12.研究植物种质资源的意义:(1)是丰富城市园林多样化的基础。
(2)是育种、科学研究、创造有价值栽培作物新类型。
13.花卉优良遗传品质突出:(1)多季开花的种与品种多(2)草花种类及品种多(3)珍稀的黄色种类及品种多(4)奇异类型与品种多14.奇异类型及品种多:(1)变色类的品种。
(2)台阁类型品种。
(3)天然龙游品种。
(4)枝条天然下垂的品种。
(5)微型与巨型种类与品种。
(6)抗性强的种类和品种多。
园林花卉学引言园林花卉学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
它研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选择、栽培、养护和利用花卉,以创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
本文将介绍园林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应用。
一、园林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园林花卉学是研究园林中各种花卉植物的特点、分类、生态、用途及栽培养护等问题的学科。
它不仅仅关注花卉的美观,还考虑到营造健康、舒适的园林环境所需要的各种要素。
园林花卉学涉及到植物学、园艺学、景观设计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二、园林花卉学的基本原则1.多样性原则:在园林花卉的选择和布局中,应当注重多样性,既有不同类型的花卉,也包括不同季节的开花植物,以实现全年景观的变化和丰富性。
2.适应性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水质条件的花卉植物,以确保它们能够良好生长和抵御病虫害。
3.协调性原则:在园林中,花卉的选择和搭配应与整体景观风格和主题相协调,形成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4.生态性原则:在园林设计和花卉养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花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5.功能性原则:园林中的花卉不仅仅是装饰物,还可以发挥其他功能,例如净化空气、吸引昆虫、遮荫等。
三、园林花卉学的应用园林花卉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园林景观的色彩、形态和氛围。
以下是园林花卉学的几个应用方面:1. 选择合适的花卉在园林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花卉。
例如,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阳光的花卉,而阴暗湿润的地方则适合选择阴性植物。
同时,还要考虑花卉的颜色和尺寸,以达到景观的整体效果。
2. 花卉的搭配和组合花卉的搭配和组合对园林景观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可以通过选择具有对比色或类似色彩的花卉进行搭配,创造出鲜明的视觉效果。
另外,还可以考虑花卉的高度、形态和花期等因素,来实现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
3. 花卉的养护和管理花卉的养护和管理是园林花卉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包括对花卉进行适时的浇水、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园林花卉学》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园林花卉学Ornamental Flowers课程号(代码):2041374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 81学时学分:5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园林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花卉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如花卉的分类、种质资源、环境因素及栽培设备等,掌握花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繁殖栽培的基本技术,为分析和解决花卉相关技术问题提供学术上的根据以及提高从事花卉生产的技术水平,促进园林花卉事业的发展。
(二)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注明重点、难点)绪论(2学时)1、教学目的:介绍花卉学的总体情况,花卉业的国内发展动态,使园林专业的学生对花卉学,花卉业及花卉在园林的应用有个总体的认识和了解。
2、讲授的内容纲要:一、花卉的涵义和范围1.花卉的定义和范围2.花卉生产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二、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1.花卉是美化环境、丰富人民生活的活材料花卉是色彩的来源,也是季节变化的一种标记。
2.花卉有提高环境质量,增进身心健康的功能。
3.花卉业是“朝阳产业”。
三、我国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四、我国花卉栽培简史及花卉事业现状(一)栽培历史(二)重点应研究的有:1.传统名花系统研究2.球根花卉的引种、繁育及栽培技术的研究:3.一、二年生草花及宿根花卉F1种及留种、育种、良种繁殖研究:4.鲜切花品种选育、引进及其栽培技术研究:5.观叶植物引种、育种及其栽培技术研究(以室内观叶植物为主:6.盆景及插花艺术研究:7.细胞工程在花卉繁殖及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花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存的研究:五、国外近代花卉事业发展概况(一)国外花卉业概况(二)花卉现代化经营的特点:1.温室化生产:2.工厂化生产:。
3.专业化生产:4.采用新的栽培技术:(1)广泛应用组织培养,培养和出售无病毒的试管苗。
(2)无土栽培:5.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注意:1重点掌握:花卉的含义和作用;2一般掌握: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概况;3基本了解:我国花卉栽培简史。
4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讲解和课件观看5板书及教学手段:多媒体6、习题:1)、花卉的定义2)、花卉业类型3)、现代花卉业的生产特点和发展趋势7、参考书:1)、花卉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多浆花卉----中国林业出版社3)、宿根花卉----中国林业出版社4)、中国花经---上海文化出版社5)、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第一篇总论(36学时)第一章花卉的分类(2)1学习目的:介绍花卉的不同的分类方式和分类特点,不同的目的对不同的分类的应用方法的选择及常用方式。
使园林专业的学生通过合理的使用花卉分类方法对花卉的识别和今后栽培应用有一个共性的认识和把握,便于今后花卉的深入学习。
2、授课的内容纲要:第一节依花卉生态习性分类一露地花卉1.一年生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即从播种到开花、结实,枯死均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
一般在春天播种,夏秋开花结实,然后枯死。
故一年生花卉又称春花卉。
如风仙花、鸡冠,波斯菊、半支连、麦杆菊、万寿菊等。
2.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
当年只生长营养器官,越年后开花、结实、死亡。
二年生花卉,一般在秋季播种,次年春夏开花。
故常称为秋播花卉。
如石竹、紫罗兰、桂竹香、羽衣甘蓝等。
3.宿根花卉:地下部分的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
如:萱草、芍药、玉簪等.4.球根花卉:地下部分变态肥大的花卉。
如:唐菖蒲、美人焦、大丽花等。
第二节依花卉原产地分类一.中国气候型:又称大陆东岸气候型,中国的华北及华东地区属于这一气候,此气候型的气候点是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
属于这一气候型的地区还有日本、北美洲东部、巴西南部、大洋洲东部、非洲东南部等。
中国与日本受季候风的影响,夏季雨量较多,这一点与美洲东部不同,这一气候型又因冬季的气温高低不同,分为温暖型与冷凉型。
二.欧洲气候型:又称大陆西岸气候型。
冬季气候温暖,夏季温度不高,一般不超过15~17℃。
雨水四季均有,而西海岸地区雨量较少。
属这一气候型的地区有:欧洲大部分、北美洲西海岸中部、南美洲西南角及新西兰南部。
三.地中海气候型:地中海沿岸、南非好望角附近、大洋洲东南和西南部、南美洲智利中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等地;气候特点是自秋季至次年春末为降雨期,夏季极少降雨,为干燥期,冬季最低温度为6~7℃,夏季温度为20~25℃。
因夏季气候干燥,多年花卉常成球根形态,以防水分损失。
四.热带气候型:分布地域是亚洲、非洲、大洋洲及中美洲、南美洲。
气候特点及花卉生长发育习性,周年高温,温差小,有的地方年温差不到1度。
雨量大,分为雨季和旱季。
原产热带的花卉,在温带需要在温室内栽培,一年生草花可以在露地无霜期栽培。
五.沙漠气候型分布地域非洲、阿拉伯、黑海东北部、大洋洲中部、墨西哥西北部、秘鲁与阿根廷部分地区及我国海南岛西南部。
仙人掌科植物主产墨西哥东部及南美洲东部,其它科多浆植物主要原产在南非。
气候特点及花卉生长发育习性周年降雨量极少,干旱干燥,温差大,多为不毛之地。
原产于这一气候型的花卉植物适宜在干旱地区生长。
六.墨西哥气候型又称热带高原气候型,主要指热带及亚热带高山地区。
墨西哥高原、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非洲中部高山地区、中国云南省等地。
气候特点为周年温差小,温度近于14--17℃,降雨量因地区不同,有的雨量充沛均匀,也有集中在夏季的。
原产这一气候型的花卉耐寒性较弱,喜夏季冷凉。
七、寒带气候型分布地域是阿拉斯加、西伯利亚、斯堪的纳维亚等寒带地区及高山地区。
气候特点为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
夏季白天长,风大。
植物生长期只2—3个月。
植株低矮,生长缓慢,常成垫状。
第三节园林花卉的其他分类一、依栽培生境划分1.水生花卉:如荷花,千屈菜2. 岩生花卉:如岩生庭荠3. 温室花卉:在本地需要在温室中栽培,人工提供保护措施才能完成生长发育过程的花卉.4. 露地花卉:在本地自然条件下不需要人工提供保护措施即可安全越冬越夏,完成生活史的花卉.二、依植物科属或类群划分1 观赏蕨类:如:鸟巢蕨,桫椤.2 兰科花卉:如:春兰,蝴蝶兰.3 凤梨科花卉:如水塔花,绒叶小凤梨.4 棕榈科植物:如散尾葵,国王椰子.三、依观赏特性划分1食虫植物:如猪笼草、瓶子草等。
2多肉多浆类植物:指茎叶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呈肥厚多汁变态状的植物,包括仙人掌科及番杏科、景天科、大戟科、萝摩科、菊科、龙舌兰科等。
3 观叶植物:如竹芋,观音莲.4 观花植物:如百合,曼陀罗.5 观果植物:如火棘,金橘.四、依用途划分1 室内花卉:如豆瓣绿2 盆花花卉:如杜鹃,一品红3 切花花卉:如玫瑰,康乃馨.4 花坛花卉:如:三色堇.5 地被花卉;百三叶.6 药用花卉:如芍药7 食用花卉;如萱草.注意:1 重点掌握:花卉原产地的气候特点与花卉类型;2一般掌握:花卉在不同角度的分类方法。
如依据园林用途、观赏特性对花卉的分类。
3基本了解:其它分类方法.4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讲解和课件观看5板书及教学手段:多媒体6、习题:1) 请描述并绘出本章中提及到的花卉(35种)2) 请到各花店及花卉市场认识时下的常见花卉,填写下表(20种):第二章环境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10)1、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把以前学过的植物生理基础知识和花卉的栽培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一个连接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掌握今后以后栽培技术中所要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的理论基础。
2、授课的内容纲要:第一节草本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实----死亡(一二年生花卉)或休眠----萌发(多年生)花的形成过程:1 花发生:顶端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芽,而是向成花方向发展,出现花原基,成为花芽.2 花芽分化:花原基进一步分化,生长发育为花的各部分.3 开花:分化发育完全的花芽,在适宜条件下花萼和花瓣打开的过程.4 花芽分化的理论(1)营养物质论:如碳—氮比(C/N)学说;碳—氮比学说,即认为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是植物体内醣类的积累,并以C—N率来表示。
这种学说认为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与同化醣类含量的比例,是决定花芽分化的要关键,当醣类含量比较多,而含氮化合物少时,可以促进花芽的分化。
中外学者都支持这一观点。
从多数试验结果和事实证明:C—N率对于花芽分化有其特殊的重要性。
在同化养分不足的情况下,也就是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花芽分化将不能进行,即使有分化其数目少。
一些花序花数较多的种类,特别是一些无限花序的花卉,在开花过程中,通常基部的花先开,花形也最大,愈向上部,花形渐小,至最上部,花均发育不全,花芽停止分化,这说明同化养分的多少决定花芽分化与否和开花的数目。
同化养分的多少,也决定花的大小,如在菊花,芍药、香石竹的栽培中,为使花朵增大,常将一部分花芽疏去,以便养分集中于少数花中,使花朵增大。
C/N学说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这一学说有如下缺点:(1)缺乏具体比例数据,而且四种C/N比例关系与一些化学分析数据相矛盾。
(2)只笼统地说明碳水化合物与氮素化合物的平衡(或比例)关系,而不能具体地指出多种碳水化合物与多种氮素化合物的具体平衡关系对花芽形成的影响。
(3)完全排除了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的内源激素、遗传物质和高能物质的作用。
(2)成花物质论或成花激素论:“成花素”(也可称开花激素)学说则认为花芽分化是由于成花素的作用,认为花芽的分化是以花原基的形成为基础的,而花原基的发生则是由于植物体内各种激素趋于平衡所导致。
形成花原基以后的生长发育速度也主要受营养和激素所制约。
综合有关的研究和报道,目前都广泛认为花原基的发生与植物体内的激素有重要关系。
但有关成花素的形成、转移机理至今尚未搞清,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3)遗传基因控制论。
遗传基因控制论则认为,所有的细胞有同样的遗传全能性,但不是所有的基因在一个细胞的任何时期都能表现出它们的活性。
那些控制花芽分化的基因,要等到外界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刺激后,就会变得活跃或解除抑制,促进成花,而另一套外界条件和内部因素就不能刺激有关开花的基因的活化,而只能刺激营养生长或休眠等基因的活性。
除上述学说外,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植物体内有机酸含量及水分的多少也与花芽分化有关。
这些理论都对进一步促进花卉学及花卉生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复杂的花芽的形态建成,是花卉体内各种生理因素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花芽形成所必须的各种条件包括结构物质,调节物质,能量物质以及遗传物质,这四类物质缺一不可;花芽能否形成决定于结构物质、能量物质、生长调节物质和遗传物质四个条件的存在水平,以及四者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