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9
《园林花卉学教案》一、课程简介《园林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卉的分类、生长发育、繁殖技术、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为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花卉的分类及特点;2. 了解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3. 学会花卉的繁殖技术;4. 掌握花卉的栽培管理方法;5. 熟悉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花卉分类及其特点花卉的分类系统常见花卉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2. 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周期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3. 花卉的繁殖技术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组织培养4. 花卉的栽培管理土壤与肥料水分管理修剪与整枝病虫害防治5. 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花卉配置原则花卉应用形式园林花卉造景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花卉的基本知识、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技术、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2. 实践:安排课外实习,参观园林花卉基地,亲身参与花卉的栽培管理及造景实践;3. 讨论:组织学生就花卉学相关话题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4. 考察:组织学生考察园林景观,分析其中花卉的应用情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2. 实习报告:课外实习后的总结报告,占总评的30%;3.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考试,占总评的4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园林花卉学》,作者:,出版社:园林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2. 辅助教材:《园林花卉学实验指导》,作者:,出版社:园林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3. 网络资源:中国园林网、中国花卉网等;4. 实地资源:本地园林花卉基地、公园、植物园等。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64课时,其中理论讲授40课时,实践操作20课时;2. 授课方式:每周4课时,共16周完成;3. 实践操作:安排在第8-16周,每周2课时。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周:花卉分类及其特点;2. 第5-8周: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3. 第9-12周:花卉的繁殖技术;4. 第13-16周:花卉的栽培管理及应用。
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园林花卉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 掌握园林花卉的栽培方法和养护技巧。
- 能够识别常见的园林花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园林花卉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园林花卉的分类和特点。
- 园林花卉的栽培方法和养护技巧。
2.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园林花卉。
- 如何进行园林花卉的养护和管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园林花卉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园林花卉的兴趣。
2. 新课讲授- 园林花卉的分类和特点-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园林花卉,引导学生认识它们的分类和特点。
- 园林花卉的栽培方法- 讲解园林花卉的种植、施肥、浇水等基本栽培方法。
-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掌握栽培技巧。
- 园林花卉的养护技巧- 讲解园林花卉的病虫害防治、修剪、疏蕾等养护技巧。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应对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园林花卉,并制定养护计划。
4.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种植、养护自己选择的园林花卉。
5. 总结与反思- 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范文课题:园林花卉的栽培与养护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园林花卉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 掌握园林花卉的种植、施肥、浇水等基本栽培方法。
- 能够识别常见的园林花卉,并了解其养护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花卉学教案及讲稿第一章:花卉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掌握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了解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互动法:讨论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案例分析法:分析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1.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图片:各种花卉的图片视频:花卉种植和养护的视频资料1.5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讲解:讲解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讨论:讨论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总结:总结花卉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第二章: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2.1 教学目标掌握花卉的分类方法和特点了解花卉的生长习性和需求学会鉴别不同种类的花卉2.2 教学内容花卉的分类方法和特点花卉的生长习性和需求不同种类的花卉鉴别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花卉的分类方法和特点实践操作法:观察和鉴别不同种类的花卉小组讨论法:讨论花卉的生长习性和需求2.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图片:各种花卉的图片花卉标本:进行观察和鉴别2.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讲解:讲解花卉的分类方法和特点观察:观察和鉴别不同种类的花卉讨论:讨论花卉的生长习性和需求总结:总结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的重要性第三章:花卉的种植和养护3.1 教学目标学会花卉的种植技术和方法掌握花卉的养护管理和修剪技巧了解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3.2 教学内容花卉的种植技术和方法花卉的养护管理和修剪技巧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3.3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演示花卉的种植和养护技巧互动法:讨论花卉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小组合作法:进行花卉种植和养护的实践活动3.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图片:花卉种植和养护的图片视频:花卉种植和养护的视频资料花卉种植基地:进行实践活动3.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演示:演示花卉的种植和养护技巧实践:进行花卉种植和养护的实践活动讨论:讨论花卉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方法总结:总结花卉的种植和养护的重要性和技巧第四章:花卉的应用和欣赏4.1 教学目标了解花卉的应用领域和价值学会花卉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培养对花卉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4.2 教学内容花卉的应用领域和价值花卉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花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花卉的应用领域和价值实践操作法:演示花卉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小组讨论法:讨论花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4.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图片:花卉欣赏的图片视频:花卉艺术设计的视频资料花艺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导入:回顾花卉的种植和养护讲解:讲解花卉的应用领域和价值演示:演示花卉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实践:进行花艺设计的实践活动讨论:讨论花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总结:总结花卉的应用和欣赏的重要性和技巧第五章:花卉的市场营销和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花卉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会花卉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培养对花卉市场分析和决策的能力5.2 教学内容第六章:花卉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6.1 教学目标掌握花卉市场的现状和主要趋势了解花卉市场的细分和消费者行为分析花卉市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6.2 教学内容花卉市场的现状和主要趋势花卉市场的细分和消费者行为花卉市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讲授法:讲解花卉市场的现状和主要趋势互动法:讨论花卉市场的细分和消费者行为案例分析法:分析花卉市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6.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数据报告:花卉市场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视频:花卉市场的实地考察视频6.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花卉的应用和欣赏讲解:讲解花卉市场的现状和主要趋势讨论:讨论花卉市场的细分和消费者行为分析:分析花卉市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总结:总结花卉市场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第七章:花卉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7.1 教学目标学会花卉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了解花卉营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掌握花卉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结构7.2 教学内容花卉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花卉营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花卉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结构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花卉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互动法:讨论花卉营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模拟演练法:进行花卉管理的模拟实践活动7.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案例研究:花卉营销成功案例分析模拟工具:花卉管理模拟软件7.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花卉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讲解:讲解花卉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计划:制定花卉营销计划实施:实施花卉营销计划管理:进行花卉管理实践活动总结:总结花卉营销和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第八章:花卉病虫害的防治8.1 教学目标了解花卉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发生原因学会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技巧掌握花卉病虫害防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8.2 教学内容花卉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发生原因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技巧花卉病虫害防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花卉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发生原因实践操作法:演示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技巧小组讨论法:讨论花卉病虫害防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8.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图片:花卉常见病虫害的图片视频:花卉病虫害防治的实况录像实验室设备:进行病虫害识别和防治实践8.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花卉的种植和养护识别:识别花卉常见病虫害防治:学习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技巧计划:制定花卉病虫害防治计划实施:实施花卉病虫害防治计划总结:总结花卉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方法第九章:花卉的繁殖和育种9.1 教学目标掌握花卉的繁殖方法和技巧了解花卉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学会花卉繁殖和育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9.2 教学内容花卉的繁殖方法和技巧花卉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花卉繁殖和育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9.3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演示花卉的繁殖方法和技巧讲授法:讲解花卉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小组讨论法:讨论花卉繁殖和育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9.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图片:花卉繁殖和育种的图片视频:花卉繁殖和育种的视频资料实验室设备:进行繁殖和育种实践9.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繁殖:学习花卉的繁殖方法和技巧育种:了解花卉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计划:制定花卉繁殖和育种计划实施:实施花卉繁殖和育种计划总结:总结花卉繁殖和育种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为“花卉学教案及讲稿”,共包含十个章节。
《园林花卉学教案》第一章:园林花卉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 掌握园林花卉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范围。
3. 了解园林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定义和分类。
2. 园林花卉的作用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3. 园林花卉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4. 我国园林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 讨论法:探讨园林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及产业发展。
第二章: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
2. 了解园林花卉的生物学特性。
3. 掌握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环境因素。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园林花卉的生物学特性。
3. 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环境因素。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物学特性。
2. 实验法:观察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环境因素。
第三章: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的繁殖方法。
2. 了解园林花卉的繁殖材料。
3. 掌握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繁殖方法。
2. 园林花卉的繁殖材料。
3. 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繁殖方法和繁殖材料。
2. 实践操作:演示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
第四章: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2. 了解园林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3. 掌握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2. 园林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3. 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2. 实践操作:演示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
第五章:园林花卉的景观应用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方法。
2. 了解园林花卉的配置原则。
3. 掌握园林花卉的造景技巧。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方法。
2. 园林花卉的配置原则。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Landscape Floriculture课程编码:082820069总学时:24 学分:1.5适用对象:风景园林专业二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植物学、园林树木学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园林花卉学》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整个风景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一门主干课程。
2.目的和任务:通过园林花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花卉的分类、识别、生态习性等基本知识及相关理论,掌握重要园林花卉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了解园林花卉的繁殖、栽培的原理,为风景园林设计、水景观规划设计、植物造景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0-1 掌握花卉的定义与花卉学的研究范畴0-2 了解中国和世界花卉栽培的历史和现状0-3 掌握花卉的分类0-4 了解花卉的分布重点:花卉的概念,花卉分类的目的和意义难点: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总论:第1章:园林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l 了解花卉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1-2 了解花卉生长发育与光照的关系1-3 了解花卉生长发育与水分的关系1-4 了解花卉生长发育与土壤的关系重点:花卉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需求(花卉按其对环境因子的需要如何分类)难点:环境对花卉生长发育过程(包括形态建成)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控制措施第2章:园林花卉的繁殖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2-l 掌握园林花卉的有性繁殖2-2 掌握园林花卉的无性繁殖重点:花卉繁殖类型及特点难点:有性、无性繁殖的花卉种类、条件和技术要求第3章:园林花卉的栽培与管理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3-1 掌握花卉保护地类型、花盆类型与特点3-2 掌握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3-3 了解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3-4 了解促成和抑制栽培3-5 了解无土栽培重点:保护地的适时与适地栽培作用;一、二年生花卉、球根花卉、宿根花卉、水生花卉、岩生花卉及地被植物等主要的栽培管理要点难点:花卉各种保护地类型与作用;培养土配制的基本方法、盆栽的各种技术如上盆、换盆、肥水管理等第4章:园林花卉的应用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4-1 掌握花卉在花坛、花境、花台、花池、花丛中的应用4-2 了解花卉立体应用和专类园中的应用4-3 了解花卉在篱垣和棚架中的应用4-4 掌握花卉在台阶、坡面及地面绿化中的应用4-5 了解花卉装饰重点: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难点:花丛、花带、花台、花坛、花境等园林应用形式的适宜花卉选择各论:第5章:一、二年生花卉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5-1 掌握一、二年生花卉繁殖栽培应用的特点5-2 重要一、二年生花卉栽培示例重点:一、二年生花卉的繁殖与栽培管理要点及识别难点:一、二年生花卉在园林中的灵活运用第6章:宿根花卉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6-1 掌握宿根花卉繁殖栽培应用的特点6-2 重要宿根花卉栽培示例重点:菊花的品种分类体系以及盆菊、切花菊的栽培管理模式难点:宿根花卉的识别及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第7章:球根花卉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7-1 掌握球根花卉繁殖栽培应用的特点7-2 重要球根花卉栽培示例重点:介绍春植和秋植球根花卉种植和栽培管理要点难点:球根花卉的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以及重点花卉的种球繁殖和栽培管理第8章:观叶植物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8-1 掌握观叶植物繁殖栽培应用的特点8-2 重要观叶植物栽培示例重点:各类室内观叶植物的繁殖与栽培养护技术难点:室内观叶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需求特点第9章:藤本花卉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9-1 了解藤本花卉繁殖栽培应用的特点9-2 重要藤本花卉栽培示例重点:藤本花卉的生态习性与观赏价值难点:藤本花卉的形态特征与识别第10章:兰科花卉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0-1 了解兰科花卉繁殖栽培应用的特点10-2 兰科花卉的形态特征与识别重点:兰科花卉的生态习性难点:洋兰与国兰在栽培管理、繁殖方面的差别第11章:水生花卉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1 掌握水生花卉的习性、繁殖、栽培与应用的特点11-2 重要水生花卉栽培示例重点:介绍水生花卉的类别;重要水生花卉繁殖与栽培示例难点:不同原产地水生花卉的环境管理;水生花卉种类的识别和在水景园中的应用三、实验(具体要求见《园林花卉学》实验教学大纲)四、学时分配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花卉学》,包满珠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参考书:《植物景观设计》,陈月华、王晓红主编,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苏雪痕编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植物造景》,苏雪痕编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观赏园艺概论》,郭维明、毛龙生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水生植物造景艺术》,李尚志编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观赏植物生物学》,赵梁军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六、课程考核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园林花卉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花卉学概述1.1 花卉的定义与分类1.2 花卉产业的发展概况1.3 花卉栽培的意义与价值1.4 花卉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花卉形态学2.1 花卉的器官结构2.2 花卉的生长发育2.3 花卉的生殖生物学2.4 花卉的形态变异与演化第三章:花卉生态学3.1 花卉的生态习性3.2 花卉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3 花卉的适应性与生态分类3.4 花卉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法第四章:花卉栽培技术4.1 花卉繁殖方法4.2 花卉育苗技术4.3 花卉栽培管理技术4.4 花卉的病虫害防治第五章:花卉观赏与应用5.1 花卉的观赏特性5.2 花卉配置与造景5.3 花卉的应用类型5.4 花卉鉴赏与评赏方法第六章:常见园林花卉介绍6.1 草本花卉6.2 木本花卉6.3 球根花卉6.4 兰科花卉第七章:花卉繁殖与育苗技术7.1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7.2 种子繁殖技术7.3 扦插繁殖技术7.4 分株繁殖技术7.5 组织培养技术第八章:花卉栽培与管理8.1 土壤与肥料管理8.2 水分管理8.3 光照与温度管理8.4 修剪与整枝8.5 花卉的更新与改造第九章:花卉病虫害防治9.1 病害识别与防治9.2 虫害识别与防治9.3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9.4 农药的使用与安全第十章:花卉应用与园林设计10.1 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10.2 花卉配置的原则与技巧10.3 园林花卉设计案例分析10.4 花卉展览与鉴赏第十一章:花卉繁殖的辅助技术11.1 花卉组织培养概述11.2 花卉组织培养的设施与技术11.3 花卉的快速繁殖技术11.4 花卉的基因转化与遗传改良第十二章:花卉生理学12.1 花卉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2.2 花卉的水分生理与营养代谢12.3 花卉的生长发育周期12.4 花卉的逆境生理第十三章:花卉保护学13.1 花卉保护的意义与任务13.2 花卉保护的生物技术措施13.3 花卉保护的化学防治方法13.4 花卉保护的综合管理策略第十四章:现代花卉产业技术14.1 现代花卉生产技术概述14.2 花卉生产的设施农业技术14.3 花卉物流与市场经营14.4 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十五章:园林花卉的鉴赏与研究15.1 园林花卉的审美特征15.2 园林花卉的鉴赏方法15.3 园林花卉的研究途径与方法15.4 园林花卉学科的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花卉的定义与分类、花卉产业的发展概况、花卉栽培的意义与价值、花卉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花卉园艺工花卉教案第一章:花卉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花卉的基本概念,掌握花卉的生物学特性。
2. 熟悉花卉的分类方法,了解各类花卉的特点。
教学内容:1. 花卉的基本概念:花卉的定义、花卉的特点、花卉的价值。
2. 花卉的生物学特性:花卉的生长发育、花卉的生殖、花卉的生态习性。
3. 花卉的分类方法:形态分类、生态分类、用途分类。
4. 各类花卉的特点:草本花卉、木本花卉、球根花卉、宿根花卉、藤本花卉、多肉植物。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发育与养护管理教学目标:1. 掌握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影响花卉生长的因素。
2. 学会花卉的养护管理技术,提高花卉的生长质量和观赏价值。
教学内容:1. 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2. 影响花卉生长的因素:光照、温度、水分、肥料、土壤、病虫害。
3. 花卉的养护管理技术: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繁殖、换盆换土。
第三章:花卉的繁殖与栽培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花卉的繁殖方法,掌握各种繁殖技术的操作要点。
2. 学会花卉的栽培技术,提高花卉的成活率和观赏价值。
教学内容:1. 花卉的繁殖方法: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组织培养。
2. 各种繁殖技术的操作要点:种子繁殖的播种、扦插繁殖的插条处理、嫁接繁殖的接穗选择、压条繁殖的环剥处理、组织培养的实验室操作。
3. 花卉的栽培技术:选择合适的栽培地点、花卉的移栽与定植、栽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花卉的病虫害防治教学目标:1. 了解花卉的主要病虫害,掌握其防治方法。
2. 学会合理使用农药,提高花卉的抗病虫能力。
教学内容:1. 花卉的主要病虫害: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虫害。
2. 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3. 合理使用农药:农药的选择、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
第五章:花卉的观赏与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花卉的观赏价值,提高花卉布置与应用的能力。
花卉学教案及讲稿第一章:花卉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花卉的分类方法和生长习性。
3. 了解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1. 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花卉的定义、特点、研究内容和方法。
2. 花卉的分类方法:形态分类、生态分类、用途分类等。
3. 花卉的生长习性: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4. 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花卉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花卉在园林、农业、室内装饰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生长习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花卉品种,了解其生长习性和应用领域。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花卉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花卉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花卉分类方法和应用领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花卉进行研究,了解其生长习性和应用情况。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发育一、教学目标1. 掌握花卉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2. 了解花卉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3. 掌握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和调控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花卉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株开花等。
2.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生长的作用、生殖生长的条件。
3. 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
4. 花卉生长发育的调控方法:肥料施用、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卉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2. 实验观察法:观察花卉的生长过程,了解其环境需求。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花卉品种,了解其生长发育的特点。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花卉生长发育环境因素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花卉,了解其生长发育的调控方法。
《园林花卉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掌握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发育、繁殖、适应性等。
3. 学习花卉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水分、养分、修剪等方面的管理。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花卉的繁殖和栽培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定义及分类2. 园林花卉的特点3. 花卉的生物学特性4. 花卉的栽培技术5. 花卉的繁殖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园林花卉的分类、特点、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和繁殖方法。
2. 教学难点:花卉的生长发育、适应性、土壤、水分、养分、修剪等方面的管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等理论知识。
2. 采用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花卉的栽培、繁殖等实际操作。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花卉的栽培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园林花卉学》2. 教学课件3. 花卉实物标本4. 花卉栽培工具5. 实验室或实习基地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安排4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0课时,实践教学20课时。
2. 教学进程安排:第1-10课时:讲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特点及生物学特性。
第11-20课时:讲解花卉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水分、养分、修剪等方面的管理。
第21-30课时:讲解花卉的繁殖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七、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2. 实践操作考核:考察学生的花卉栽培、繁殖等实际操作能力,占总成绩的30%。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园林花卉种植基地,了解花卉的种植现状和新技术应用。
2. 邀请园林花卉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花卉栽培经验和最新研究动态。
3. 开展花卉栽培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林花卉学Flower garden school课程编号:1313122214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数:66 课内实验时数:18学分:3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教研室适用专业:园林专业适用对象: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园林花卉学是高等农林业院校园林专业的专业课,是必修课。
园林花卉学课程是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专业课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龄前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园林花卉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园林花卉繁殖、栽培和应用的基本技能。
为园林设计类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为园林花卉生产、栽培、养护管理、园林设计和园林绿化服务。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气象学、土壤肥料学等是本课程的先修课。
本课程与园林树木、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和园林苗圃学、草坪与地被等课程关系密切。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第一章绪论园林花卉的含义[2];花卉在园林中的作用[1];国内外花卉栽培及应用历史和现状[1];本课程简介和要求[1];重点:园林花卉含义难点:园林花卉发展前景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我国园林花卉发展前景?第二章园林花卉分类种质资源及分布[1];依据生态习性的分类[3];依据园林用途的分类[1];依据经济用途分类[1];依据自然分布的分类[1];依据栽培方式分类[2];依据形态特征分类[3];依据生态条件分类[2];依据观赏用途分类[2];重点:依据生态习性分类难点: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园林花卉有哪些分类方法?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第三章环境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第一节花卉生长发育特性花卉的生命周期[3];花卉的年生长周期[3];花卉的童龄期[2];春化作用[1];重点:花卉的年生长周期难点:花卉的生命周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花卉生长发育有哪些特性?第二节花卉与环境因子△花卉生长与气体[1];温度对园林花卉的影响及其调控[3];光对园林花卉的影响及其调控[3];水分对园林花卉的影响及其调控[3];养分对园林花卉的影响及其调控[3];土壤对园林花卉的影响及其调控[2];空气成分对园林花卉的影响[2];重点:温度、光照、水分、养分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难点: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的调控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花卉生长发育有哪些特性?第四章园林花卉繁殖第一节种子繁殖种子繁殖的特点[1];花卉种子的寿命及贮存[2];花卉种子萌发条件及播种前的处理[3];播种时期和方法[3];重点:播种时期和方法难点:花卉种子萌发条件及播种前的处理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种子繁殖的优缺点?第二节扦插、压条和分生繁殖分生繁殖定义、特点、类型[2];扦插的种类及方法[3];扦插时间[2];扦插生根的环境条件[3];压条繁殖时期和方法[3];重点:扦插、分生、压条繁殖方法难点:扦插生根的环境条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分生繁殖有哪些类型?第三节嫁接繁殖嫁接定义[1];嫁接繁殖原理[2];嫁接繁殖前的准备[1];嫁接繁殖时期及方法[3];嫁接繁殖后的管理[3];重点:嫁接繁殖时期及方法难点:嫁接繁殖技术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嫁接繁殖的优缺点?第五章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第一节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整地做畦[1];间苗、移植[3];△灌溉、施肥、中耕除草及轮作[1];整形修剪[3];防寒越冬[3];重点:防寒越冬难点:整形修剪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露地花卉如何防寒越冬?第二节温室花卉栽培管理温室花卉栽培方式[1];温室类型及结构[3];培养土的配制[3];盆栽方法及盆栽花卉的管理[3];温室环境的调节[1];重点:培养土的配制难点:温室花卉的肥水管理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温室花卉浇水原则?第三节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的定义和意义[1];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的途径[3];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的方法[3];重点: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的方法难点: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的途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有哪些途径?第六章园林花卉的应用露地花卉的应用[3];岩生花卉的应用[1];草坪及地被植物的应用[1];水生花卉的应用[2];盆花与切花的应用[3];园林应用中花卉的养护[1];重点:露地花卉的应用难点:园林花卉应用不同形式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露地花卉的应用有哪几种形式?第七章一、二年生花卉第一节概论含义及类型[2];园林应用特点[1];生态习性[3;繁殖栽培要点[3];重点:一、二年生花卉生态习性难点:一、二年生花卉栽培要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一、二年生花卉生态习性的异同点?第二节一、二年生花卉代表种类三色堇简介[1];三色堇形态特征[1];三色堇生态习性[3];三色堇繁殖[1];三色堇栽培要点[3];三色堇每年管理日历[1];重点:三色堇生态习性难点:栽培要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三色堇的生态习性?第三节常见的一、二年生花卉常见的一、二年生花卉形态特征[3];△生态习性[1];△栽培繁殖要点[1];重点:常用的一、二年生花卉形态特征难点:一、二年生花卉形态特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放图片讲解思考题:常见的一、二年生花卉的形态特征?第八章宿根花卉第一节概论含义及类型[2];园林应用特点[1];生态习性[3];繁殖栽培要点[3];重点:宿根花卉的生态习性难点:宿根花卉的栽培要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不同种类宿根花卉的栽培要点?第二节宿根花卉的代表种类芍药花简介[1];芍药花形态特征[1];芍药花生态习性[3];芍药花繁殖[1];芍药花栽培要点[3];芍药花每年管理日历[1];重点:芍药花态习性难点:芍药花栽培要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芍药花的生态习性?第三节常见的宿根花卉常用的宿根花卉形态特征[3];△宿根花卉生态习性[1];△宿根花卉栽培繁殖要点[1];重点、难点:常用的宿根花卉形态特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放图片讲解思考题:常见的宿根花卉的形态特征?第九章球根花卉第一节概论含义及类型[2];园林应用特点[1];生态习性[3];繁殖栽培要点[3];重点:球根花卉的生态习性难点:球根花卉的栽培要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不同种类球根花卉的栽培要点?第二节球根花卉的代表种类郁金香花简介[1];郁金香花形态特征[1];郁金香花生态习性[3];郁金香花繁殖[1];郁金香花栽培要点[3];郁金香花每年管理日历[1];重点:郁金香花生态习性难点:郁金香花栽培要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郁金香花的生态习性?第三节常见的球根花卉常见的球根花卉形态特征[3];△球根花卉生态习性[1];△球根花卉栽培繁殖要点[1];重点、难点:常见的球根花卉形态特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放图片讲解思考题:常见的球根花卉的形态特征?第十章水生花卉含义及类型[2];园林应用特点[2];生态习性[3];繁殖栽培要点[3];常见的水生花卉形态特征[1];重点:水生花卉的生态习性难点:不同种类水生花卉的栽培要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水生花卉的栽培要点?第十一章岩生花卉含义及类型[2];园林应用特点[2];生态习性[3];繁殖栽培要点[3];常见的岩生花卉形态特征[1];重点:岩生花卉的生态习性难点:不同种类岩生花卉栽培要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岩生花卉栽培要点?第十二章室内花卉第一节概述含义及类型[2];园林应用特点[2];生态习性[3];繁殖栽培要点[3];重点:室内花卉的生态习性难点:不同种类室内花卉栽培要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室内花卉栽培要点?第二节常见的室内花卉种类常见的室内花卉形态特征[3];△生态习性[1];△栽培繁殖要点[1];重点、难点:常见的室内花卉形态特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放图片讲解思考题:常见的室内花卉形态特征?第十三章专类花卉 ----- 兰科花卉含义及类型[2];园林应用特点[2];生态习性[3];繁殖栽培要点[3];常见栽培的中国兰[2];常见栽培的热带兰[2];重点:兰科花卉生态习性和栽培要点难点:中国兰和洋兰的栽培要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中国兰和洋兰生态习性有哪些不同?在栽培时应注意什么?第十四章专类花卉 ----- 仙人掌和多浆植物原产地及生物学特性[1];观赏特点及园林应用[1];繁殖技术[2];栽培管理要点[3];常见的仙人掌和多浆植物特征[1];重点:仙人掌和多浆植物的生态习性难点:不同种类的多浆植物栽培要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不同种类多浆植物栽培要点第十五章专类花卉 ----- 蕨类植物、食虫植物食虫植物概述[1];食虫植物的特点[2];常见的食虫植物栽培种类和形态特征[3];蕨类植物概述[1];常见的蕨类植物栽培种类和形态特征[3];重点、难点:蕨类植物和食虫植物的形态特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蕨类植物有哪些类型?食虫植物的特点?四、课内实验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详见园林花卉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五、课内实验进程安排六、学时分配表七、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2.考核方法:笔试;3.成绩评定:总评成绩100分=平时30分+期末考试70分平时成绩:考勤考纪:5分作业10分——每次作业占2分;实验15分——每项实验占5分,其中,预习报告占20%,实验过程占40%,实验报告40%。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花卉学3.学时/ 学分:50/3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5.先修课程:植物学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2.课程目标:园林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繁殖学、种苗学等。
通过花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分类、识别、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花卉的产业化栽培和经营和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目标是以合理的教学方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之以实验实习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花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分类原理及方法;花卉种质资源及分布特点:花卉的生态习性及花卉生长发育基本规律;花卉繁殖、栽培的原理;花卉应用的基本原则等。
在实践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熟练识别250-300 种,掌握各类花卉繁殖、栽培的方法和主要步骤,能够安排花卉的周年生产,动手进行花坛、花境等园林种植设计与布置。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理解花卉的概念;2.了解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花卉产业发展的历程和趋势;3.明确花卉学在园林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4.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1.花卉的定义与花卉学的研究范畴2.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3.中国花卉业的概况4.世界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花卉的基本概念;2.花卉学习的意义。
难点:1.区分狭义的花卉、广义的花卉、本课程研究的对象;2.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了解园林花卉的种类、生长习性及养护方法。
- 技能:掌握花卉的识别技巧,能够根据花卉特点进行搭配和布置。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园林花卉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园林花卉的种类及特点。
- 花卉的搭配与布置技巧。
2. 教学难点:- 根据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花卉。
- 创意性地进行花卉布置。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精美的园林花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花卉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3. 引导学生思考园林花卉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1. 花卉的种类与特点:- 讲解常见园林花卉的种类,如玫瑰、牡丹、菊花等。
- 分析各类花卉的生长习性、花期、花色等特点。
2. 花卉的搭配与布置:- 介绍花卉搭配的原则,如色彩搭配、形态搭配等。
- 展示优秀花卉布置案例,引导学生学习。
3. 实践操作:- 分组进行花卉搭配与布置实践。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园林花卉,为美化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作业布置1. 完成一份关于“我心中的理想园林”的手抄报。
2. 拍摄一组自己喜欢的园林花卉照片,并附上简要介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园林花卉的种类、特点及搭配技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
---园林花卉试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常见园林花卉的种类、生长习性及养护方法。
园林花卉学教案第二章环境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10)1、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把以前学过的植物生理基础知识和花卉的栽培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一个连接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掌握今后以后栽培技术中所要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的理论基础。
2、授课的内容纲要:第一节草本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实----死亡(一二年生花卉)或休眠----萌发(多年生)花的形成过程:1 花发生:顶端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芽,而是向成花方向发展,出现花原基,成为花芽.2 花芽分化:花原基进一步分化,生长发育为花的各部分.3 开花:分化发育完全的花芽,在适宜条件下花萼和花瓣打开的过程.4 花芽分化的理论(1)营养物质论:如碳—氮比(C/N)学说;碳—氮比学说,即认为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是植物体内醣类的积累,并以C—N 率来表示。
这种学说认为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与同化醣类含量的比例,是决定花芽分化的要关键,当醣类含量比较多,而含氮化合物少时,可以促进花芽的分化。
中外学者都支持这一观点。
从多数试验结果和事实证明:C—N率对于花芽分化有其特殊的重要性。
在同化养分不足的情况下,也就是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花芽分化将不能进行,即使有分化其数目少。
一些花序花数较多的种类,特别是一些无限花序的花卉,在开花过程中,通常基部的花先开,花形也最大,愈向上部,花形渐小,至最上部,花均发育不全,花芽停止分化,这说明同化养分的多少决定花芽分化与否和开花的数目。
同化养分的多少,也决定花的大小,如在菊花,芍药、香石竹的栽培中,为使花朵增大,常将一部分花芽疏去,以便养分集中于少数花中,使花朵增大。
C/N学说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这一学说有如下缺点:(1)缺乏具体比例数据,而且四种C/N比例关系与一些化学分析数据相矛盾。
(2)只笼统地说明碳水化合物与氮素化合物的平衡(或比例)关系,而不能具体地指出多种碳水化合物与多种氮素化合物的具体平衡关系对花芽形成的影响。
园林花卉学教案第二章环境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10)1、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把以前学过的植物生理基础知识和花卉的栽培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一个连接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掌握今后以后栽培技术中所要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的理论基础。
2、授课的内容纲要:第一节草本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实----死亡(一二年生花卉)或休眠----萌发(多年生)花的形成过程:1 花发生:顶端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芽,而是向成花方向发展,出现花原基,成为花芽.2 花芽分化:花原基进一步分化,生长发育为花的各部分.3 开花:分化发育完全的花芽,在适宜条件下花萼和花瓣打开的过程.4 花芽分化的理论(1)营养物质论:如碳—氮比(C/N)学说;碳—氮比学说,即认为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是植物体内醣类的积累,并以C—N 率来表示。
这种学说认为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与同化醣类含量的比例,是决定花芽分化的要关键,当醣类含量比较多,而含氮化合物少时,可以促进花芽的分化。
中外学者都支持这一观点。
从多数试验结果和事实证明:C—N率对于花芽分化有其特殊的重要性。
在同化养分不足的情况下,也就是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花芽分化将不能进行,即使有分化其数目少。
一些花序花数较多的种类,特别是一些无限花序的花卉,在开花过程中,通常基部的花先开,花形也最大,愈向上部,花形渐小,至最上部,花均发育不全,花芽停止分化,这说明同化养分的多少决定花芽分化与否和开花的数目。
同化养分的多少,也决定花的大小,如在菊花,芍药、香石竹的栽培中,为使花朵增大,常将一部分花芽疏去,以便养分集中于少数花中,使花朵增大。
C/N学说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这一学说有如下缺点:(1)缺乏具体比例数据,而且四种C/N比例关系与一些化学分析数据相矛盾。
(2)只笼统地说明碳水化合物与氮素化合物的平衡(或比例)关系,而不能具体地指出多种碳水化合物与多种氮素化合物的具体平衡关系对花芽形成的影响。
(3)完全排除了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的内源激素、遗传物质和高能物质的作用。
(2)成花物质论或成花激素论:“成花素”(也可称开花激素)学说则认为花芽分化是由于成花素的作用,认为花芽的分化是以花原基的形成为基础的,而花原基的发生则是由于植物体内各种激素趋于平衡所导致。
形成花原基以后的生长发育速度也主要受营养和激素所制约。
综合有关的研究和报道,目前都广泛认为花原基的发生与植物体内的激素有重要关系。
但有关成花素的形成、转移机理至今尚未搞清,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3)遗传基因控制论。
遗传基因控制论则认为,所有的细胞有同样的遗传全能性,但不是所有的基因在一个细胞的任何时期都能表现出它们的活性。
那些控制花芽分化的基因,要等到外界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刺激后,就会变得活跃或解除抑制,促进成花,而另一套外界条件和内部因素就不能刺激有关开花的基因的活化,而只能刺激营养生长或休眠等基因的活性。
除上述学说外,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植物体内有机酸含量及水分的多少也与花芽分化有关。
这些理论都对进一步促进花卉学及花卉生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复杂的花芽的形态建成,是花卉体内各种生理因素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花芽形成所必须的各种条件包括结构物质,调节物质,能量物质以及遗传物质,这四类物质缺一不可;花芽能否形成决定于结构物质、能量物质、生长调节物质和遗传物质四个条件的存在水平,以及四者的相互关系。
营养物质的积累是花芽形成四个内部条件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环境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1、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把以前学过的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基础知识和花卉的栽培措施的合理使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掌握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同时,也能较灵活的根据具体情况对环境因子进行调控。
使学生能在今后栽培技术中能解决实际栽培问题。
2、授课的内容纲要:一、花卉与温度1 温度的变化规律2 花卉对温度的要求3 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二、花卉与光照1 光照强度对花卉的影响2?光照长度对花卉的影响3 光质对花卉的影响三、花卉与水分1 花卉对水分的要求2 花卉在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四、花卉与土壤1 土壤物理性状与花卉的关系2土壤化学性质与花卉的关系五、花卉与营养六、花卉与气体注意:1重点掌握:花芽发育过程及光照、温度与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2一般掌握:花卉生长发育的一般过程及水分、矿质营养对花卉的影响;3基本了解:土壤、气体与花卉生长的关系。
4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讲解和课件观看5板书及教学手段:多媒体6、习题:1) 简述草本花卉的一般生长发育过程2) 你认为在花卉生长的环境因子中哪些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并请回答出它们在花卉生长发育中是怎么样起作用的.第三章花卉的繁殖(10学时)1、教学目的:介绍花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法,使学生了解花卉繁殖的各种方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并能根据具体花卉种类和具体条件和生产要求选择不同的繁殖方法,掌握花卉常规繁殖技术并能综合运用。
2、授课的内容纲要:花卉繁殖是繁衍花卉后代、保存种质资源的手段,只有将种质资源保存下来,繁殖一定的数量,才能为园林应用,并为花卉选种、育种提供条件。
不同种或品种的花卉,各有其不同的繁殖方法和时期。
对不同种花卉适时地应用正确的繁殖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繁殖系数,而且可使幼苗生长健壮。
花卉繁殖的方法较多,可区分为如下几类:有性繁殖:也称为种子繁殖。
花卉(多数为被子植物)在营养生长后期转为生殖期,进行花芽分化和花芽发育而开花,经过双受精后,由合子发育成胚,由受精的极核(中央细胞)发育成胚乳,由珠被发育成种皮即通过有性过程而形成种子。
用种子进行繁殖的过程就称为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也称营养繁殖。
利用花卉营养体(根、茎、叶、芽)的一部分,进行繁殖而获得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通常又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压条等方法。
前者繁殖系数大、根系强健,但后代易出现分离现象,可用于花卉选种及育种。
后者繁殖系数较小,根系也不及前者,且无主根。
可是此法能保持原有的种质特性,仅有少数花卉的性状传递有变化。
如金边虎尾兰(Sansevieriatrifasciata var.Laurentii N.E.Br.),若用扦插法繁殖则叶片金边消失,欲保持原种特性需用分株法进行繁殖。
孢子繁殖:孢子是由蕨类植物孢子体直接产生的,它不经过两性结合,因此与种子的形成有本质的不同。
蕨类植物中有不少种类为重要的观叶植物,除采用分株繁殖外,也可采用孢子繁殖法。
组织培养:把植物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到一定培养基上,在玻璃容器内进行培养,从而得到新植株的繁殖方法称为组织培养。
又称为微体繁殖(Micropropagation)。
第一节播种繁殖一、花卉种实分类及发芽条件(一) 花卉种实分类花卉种类及品种繁多,其种(子)实(果实)的外部形态也是千变万化的。
在生产中,采下果实贮藏备用或进行交换。
通常有下述分类法:1.按粒径大小分类(以长轴为准):2.按种实形状分类:3.按色泽分类:4.按种皮厚度及坚韧度分类:(二) 花卉种子萌发条件及播种前的处理播种繁殖,一、二年生花卉应用最多,一些宿根及球根花会再杂交育种工作中,也常采用播种方法进行繁殖。
花卉的种实在适宜的水分、温度和氧气的条件下都能顺利萌发;仅有部分花卉的种实要求光照感应或者打破休眠才容易萌发。
1.水分:花卉的生命需要在有水分的条件下才能维持,而种实萌发首先需要吸收充足的水分。
2.温度:花卉种实萌发的适宜温度,依种类及原产地的不同而有差异。
通常原产热带的花卉需要温度较高,而亚热带及温带者次之.原产温带北部的花卉则需要一定的低温才易萌发。
3.氧气:是花卉种实萌发的条件之一,供氧不足就妨碍种实萌发。
但对于水生花卉来说,只需少量氧气就可供种实萌发。
4.光照:对于多数花卉的种实,只要有足够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氧气,有没有光照都可以发芽。
但对于某些花卉来说,在发芽期间必须具备一定的光线才能萌发,这一类被称为好光性种子。
如报春花(Primula malacoides)、毛地黄(Digitalis)、瓶子草(Sarracenia)等。
反之在光照下不能萌发的称为嫌光性种子,如黑种草(Nigelladamascena)、雁来红(Amaranthus gangeticus)等。
关于播种前对种实的处理,除上述提及的浸种、刻伤种皮、去除绵毛等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一些药物处理种实,常可产生以下作用:(1) 打破上胚轴休眠:(2) 完成生理后熟要求低温的种子,用赤霉素处理后,有代替低温的作用。
(3)改善种皮透性,促其发芽:二、花卉种实的寿命及贮藏了解花卉种子的寿命,不论在花卉栽培以及种子贮藏、采收和交换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种子的寿命决定于种子的内在因素和贮藏种子的环境条件。
(一)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花卉的种类不同,其种皮构造、种实的化学成分不一样,寿命长短差别比较大。
(二) 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条件1.湿度:对于多数草花来说,种子经过充分干燥,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可以延长寿命;相反,对于多数树木类种子,在比较干燥的条件下,容易丧失发芽力。
2.温度:低温可以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延长其寿命。
3.氧气:可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降低氧气含量能延长种子的寿命。
(三)种子贮藏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干燥贮藏法:耐干燥的一、二年生草花种子,在充分干燥后,放进纸袋或纸箱中保存。
2.干燥密闭法:把上述充分干燥的种子,装入罐或瓶一类容器中,密封起来放在冷凉处保存。
3.低温贮藏法:把充分干燥的种子,置于1~5℃的低温条件下贮藏。
4.层积贮藏法:某些花卉的种实,较长期地置于干燥条件下容易丧失发芽力,可采用层积法。
5.水藏法:某些水生花卉的种子,如睡莲、王莲等必须贮藏于水中才能保持其发芽力。
三、播种时期及方法(一) 播种时期不同花卉的播种期依耐寒力和越冬温度而定。
我国南北各地气候有较大的差异,冬季寒冷季节长短不一,因此露地播种适宜期依各地气候而定。
(二) 播种方法1.露地花卉播种繁殖:2.温室花卉播种繁殖:第二节分生繁殖一、分株(Grown division)将根际或地下茎发生的萌蘖切下栽植,使其形成独立的植株。
如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萱草(Hemerocallis)、玉簪(Hosta)、一枝黄花(Solidago)等。
此外,蜀葵(Althaea rosea)、宿根福禄考(Phlox paniculata)可自根上发生“根蘖”。
禾本科中一些草坪地被植物也可用此方法。
园艺上还有砍伤根部促其分生根蘖以增加繁殖系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