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
- 格式:doc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选择题(1-7单选,每小题2分。
8-10多选,每小题3分。
共23分。
)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A.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 .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D .保护电路2. 现有一个水果电池和导线若干,水果电池的正负极求知,选用下列哪一器材,可判断水果电池的正负极()A .电压表B .电铃C .变阻器D .电灯3. 小宁的探究小组在练习使用电压表时,军军把电压表接成了如图2-2所示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所发生的现象是:()A.灯泡亮、电压表有示数 B .灯泡亮、电压表无示数C.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 D .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4 .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其电阻一定增大 B .导体中的电流增大,其电阻一定减小C.若导体不接入电路,其电阻为0 D .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及通过的电流无关。
5.图2所示的是小涛在测量一个电路时的电表示数,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流表的读数是2.3AB. 电压表的示数是13VC. 电流表的读数是2.3VD .电压表的示数是2.3V6 . 一只标有电阻值20Q的定值电阻,若通过的电流是0.5A,那么电阻两端的电压是:()A. 40V B . 10V C . 0.025V D .条件不足7. 两只电阻组成串联电路,R与R电阻值之比是4:1,这两只电阻两端电压之比:()A. 4:1 B . 3:1 C . 1:3 D . 1:4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伏 B .家庭电路中的插座应与灯座串联起来C.在家庭电路中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D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电能的仪表9 •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了安全,人体不能靠近高压电B •不能用湿手触摸开关、填空题(每空1分,共仃分)11.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_________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V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电路两 端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年级物理 第1页,共 2 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一、请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3分 共36分)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 )A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 .北京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C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0 ℃的冰与0 ℃的水相比较( )A.0 ℃的冰比0 ℃ 的水冷B.0 ℃的水比0 ℃ 的冰冷C.0 ℃的冰与0 ℃ 的水冷热程度相同D.无法比较3.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0C 的房间里,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 )A .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B .冰水温度都升高C .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D .冰水温度都不变 4.在运输食品的过程中,常用干冰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 ) A .干冰熔化时可吸热 B .干冰升华时可以吸热 C .干冰汽化时可吸热 D .干冰先熔化后汽化时要吸热 5.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哪个( ) A.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B.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 C.固体都有一定熔点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6.夏天,有时能看到自来水管的表面出现许多细小的水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夏天,金属会出汗”,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水管有孔,水渗了出来 B.水是管中的水分子的扩散所致 C.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 D.是水蒸发形成的7.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 A .室内的水气留在眼镜上 B .眼镜上有灰尘C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D .受到感动热泪盈眶8.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C.用扫帚把积水摊开D.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9.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严冬,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B.饭桌上冒出的热气是水蒸气C.初冬的早晨常见到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固而形成的D.夏天看到棒冰冒的“白气”,这是棒冰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11.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7℃。
2024-2025学年八上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2 3 4 5 6 7 8 9A C CB B A BD CD 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0.B; 2.8011.低;热胀冷缩12.匀速;513.B;2014.车窗;窗外景物15.向右运动;向左倒车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6.17.四、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8.(1)B;38;晶体;(2)吸收;(3)固液;5019.D;8;吸收;不变;达到熔点,继续吸热;非晶体;20.钟表(秒表);固液混合;吸收;不变;液化;有孔的纸板(硬纸板);98;低于;21.(1)A(2)时间(3)下落高度;大(4)变速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22小题8分,23小题9分,24小题10分,共27分。
)22.(1)根据出租车的发票知,小明乘坐的时间为:18:428:2220min h3t=-==;(4分)(2)整个过程平均速度:11.3km33.9km/h1h3svt===(4分)23.(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为9h35min-9h5min30mint==(3分)(2)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120k-70km=50kms=(3分)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50km10030hh60km/svt===(3分)24.(1)车内温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液化成小水珠,所以玻璃上会起雾。
(3分)(2)吹风能加快小水珠的蒸发,所以雾很快消散了。
(3分)(3)小明的想法有道理,玻璃热了,水蒸气就不容易在玻璃上液化了。
但刚开始吹热风时,玻璃还没有那么快热起来,热风里水蒸气的温度比原来车内的水蒸气温度更高,更容易在较冷的玻璃上液化,所以玻璃上起雾现象更严重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八五班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9分)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冷热程度________,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热胀冷缩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_内______( 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____外___( 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3、如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35℃-42℃______,分度值为:__0.1℃_____,示数是_37.5_______。
4、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水___________________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5、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吸___热,温度____不变____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吸热___热,温度_____上升_____。
如下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___80___ ℃;其中 5-10分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_____固液共存状态。
X6、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_________现象;钢水浇铸成钢球是__________现象;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是__________现象;早晨有浓雾是_________现象。
冬天下雪__________;冰消雪融__________。
7、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蒸发_______和______沸腾_____,汽化要___吸______热。
8、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压缩体积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____降温__________。
9、在电冰箱里从压缩机送来的气态氟利昂在冷凝器中_________,从而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把热排到冰箱外;而在电冰箱的蒸发器内,液态氟利昂迅速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使冷冻室内的温度降低。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卷+答案详解(北师大版)(考卷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考试范围:北师大版2024第一章+第二章。
5.难度系数:0.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
一段时间后,杯内物块均变小。
甲杯内有液体出现,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内仍然是干燥的,外壁有一层薄霜生成。
此过程中()A.冰块和干冰都在吸热,乙杯的温度比甲杯低B.冰块和干冰都在放热,甲杯的温度比乙杯高C.甲杯外壁的水珠是杯内冰熔化形成的D.乙杯外壁的薄霜是杯内干冰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2.一般来说,飞机比汽车的速度大得多,所以飞机比汽车()A.通过的路程长得多B.运动的时间少得多C.运动快得多D.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少得多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s时甲在乙的前方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4.“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5.我国航天事业正高速发展。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八五班姓名赵豫啸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9分)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冷热程度________,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热胀冷缩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_内______( 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____外___( 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3、如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35℃-42℃______,分度值为:__0.1℃_____,示数是_37.5_______。
4、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水___________________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5、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吸___热,温度____不变____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吸热___热,温度_____上升_____。
如下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___80___℃;其中5-10分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_____固液共存状态。
X
6、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
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_________现象;
钢水浇铸成钢球是__________现象;
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是__________现象;
早晨有浓雾是_________现象。
冬天下雪__________;冰消雪融__________。
7、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蒸发_______和______
沸腾_____,汽化要___吸______热。
8、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压缩体积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____降温__________。
9、在电冰箱里从压缩机送来的气态氟利昂在冷凝器中_________,从而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把热排到冰箱外;而在电冰箱的蒸发器内,液态氟利昂迅速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使冷冻室内的温度降低。
10、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____融化______时要____吸___热,后者是酒精____蒸发_____时要____吸___热。
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凝固时___放____热,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会冻坏。
11、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其示数将____不变____. ( “升高”、“降低”或“不变”)
1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块-10℃的冰_____不会____(会,不会)立即熔化;把0℃的冰放在0 ℃的水里,冰______不会____(会,不会)熔化。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6 分)
1、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 )
A、相等
B、甲高于乙
C、甲低乙
D、不能判定
2、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人呼出的水蒸气
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
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3、把-5℃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空气是0℃),过了一段时间,()
A、冰的数量增多
B、水的数量变多
C、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用数量相同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效果()
A.水好
B.冰好
C.一样好
5、在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冰棒的温度:()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先降低后升高
6、在25℃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25℃的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7、把冰水混合物拿进-6℃的冰柜里,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将()
A、保持不变
B、温度降低
C、温度上升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8、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
C、一定不变
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9、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A、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B、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吸热,温度不变
D、放热,温度不变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
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
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
D. 樟脑丸在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
11、海波的熔点为48℃,那么48℃的海波处于:()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
A.熔化、汽化、升华
B. 熔化、液化、凝华
C.汽化、液化、升华
D. 凝固、液化、凝华
13、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先升华后凝华
14、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白气”,这现象()
A、液化
B、汽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15、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 )
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到42℃
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D、体温计比较短
16、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
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A 、37.5℃和38.5℃
B 、37.5℃和38℃
C 、38℃和38℃
D 、38℃和38.5℃ 17、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面的哪种方法 ( )
A 、用自来水冲洗
B 、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C 、在沸水中煮,高温消毒
D 、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洗
18、如图2-18,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
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
A 、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B 、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
C 、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 、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三、简答题:(5分)
1、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为什么?而对手持续吹气,会使手感到凉,又是为什么?
四、实验题:(16分,每空一分)
1、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1)温度计的________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2)要稍候一会儿,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________(可以,不可以)离开液体,视线与温度计__________.如图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若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当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到水面破裂开来 。
某同学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可见水的沸点是_______℃。
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3、在“探
究固体熔
化的实
验”中,
(1)把装着海波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熔化用了_________分钟。
(3)在方格纸上画出熔化的图象。
4分
五、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4分
将液体分别放在盘子里和碗里,质量相同;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可发现盘子里的比碗里的液体蒸发速度快。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答案
一、1、冷热程度,热胀冷缩。
2、内,外 3、35---42,0.1℃,37.6℃ ,
5
10
min
4、汽化,吸
5、吸,不变,吸,升高,80,BC ,固液共存
6、升华,凝固,凝华,液化,凝华,熔化。
7、蒸发,沸腾,吸。
8、压缩体积,降低温度。
9、液化,放出,汽化(蒸发),吸收。
10、熔化,吸,蒸发,吸,放,
11、不变。
12、不会,不会。
二、
三、对着手哈气,口中哈出的水蒸气在手上液化时放热,使手感到暖和。
而对着手吹气,加快空气流动,加快手上水分蒸发,蒸发过程吸热,使手感到凉。
四、1、玻璃泡,不可以,垂直,8℃,-3℃.
2、减少散热(减少水蒸发吸热),越来越大,98℃,不变。
3、缓慢均匀受热,80℃,3。
五、把同样多的酒精(少量)倒入大小不同的两个烧杯里,观察哪个杯中酒精先干,大烧杯中酒精先干,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其它方法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