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3)
- 格式:doc
- 大小:210.61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的气候分布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气候。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不同,中国的气候可分为五大气候类型:寒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湿润气候和高原气候。
1. 寒温带季风气候寒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和东北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分布均匀。
冬季,冷空气来自西伯利亚,导致气温骤降,同时也带来了大风和降雪。
夏季,暖湿的季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带来高温和降水。
2.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华北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冬季,冷空气从北方吹来,导致气温下降,同时也带来了降水。
夏季,暖湿的季风从东南方向吹来,给这个区域带来了高温和降水。
3.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南地区和台湾。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冬季,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给江南地区带来阴雨天气。
夏季,气温升高,季风吹拂,给这个区域带来了高温和降水。
4. 热带湿润气候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海沿岸地区,如海南岛和广东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气温相对较为稳定。
冬季,气温仍然较高,但北方寒冷空气的影响也会带来降温和降水。
夏季,这个地区的气温非常高,同时也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降水充沛。
5. 高原气候高原气候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如西藏和青海。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低温、干旱,气压低。
由于地形的关系,这个地区的气温较为稳定,冬季非常寒冷,夏季则相对凉爽。
降水非常有限,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总结:中国拥有多种气候类型,从北方的寒温带季风气候到南方的热带湿润气候,再到西南的高原气候,每个地区的气候都有其独特之处。
这种多样性为中国的自然景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种类的生活环境。
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以保护我们珍贵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活环境。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周次授课时间课题第二节中国的气候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2.了解中国大陆性特征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教学重点1.中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2.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3.中国大陆性特征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1.中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2.夏季风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
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
第3课时课时数3课时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
一、导入新课(1′)
〖师〗指导学生阅读P41“中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的国家”材料,教师设疑:这是为什么呢?(与季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承转〕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了解我国的又一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
二、讲授新课(25′)
〖师〗〔展示〕多媒体展示课本P40图2-30“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
〔讲授〕什么是季风?季风是指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变化的风。
冬天盛行的风叫冬季风,夏天盛行的风叫夏季风。
那么,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什么呢?
〔展示〕多媒体展示“世界政区简图”。
〔讲授〕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位置差异显著。
(海陆因素和纬度因素)
那么,影响我国的季风有哪些呢?。
《中国的气候》教学方案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
2.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三、教学策略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和“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标准”指向十分明确:一是能运用气候资料,包括地图(如气温、降水量分布图),气候直方图、气候统计资料、示意图等,归纳出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含气温和降水特征);二是能简单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三是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本节中专指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
按照“标准”要求,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抓住了三条线索:第一是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4类干湿地区,还有青藏高原面积广大的高山高原气候;第二是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第三是多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包括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和洪涝、干旱等主要气象灾害。
课时分配上分为4个课时。
此为第3课时。
在教学策略上,通过《凉州词》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作为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春风指的是什么?春风为什么不能度过玉门关呢?从而引出正文内容。
首先读图学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以及季风区的范围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冬夏季风的来源。
继而列表总结季风区和非季风的区别,并据此呼应引入中的“春风”的概念。
接着通过示意图来分析冬夏季风的成因。
最后通过雨带的位置关系来分析季风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四、教学流程1.下列盆地位于季风区的是()A. 准噶尔盆地B. 四川盆地C. 柴达木盆地D. 塔里木盆地2.下列关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学习内容】第一章中国的自然资源2.2 中国的气候(3)【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了解“季风气候”是我国的主要气候特征之一。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1.理解气候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会分析当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同时理解该气候也会带来灾害性。
【学习过程】○自主先学一、气候类型:(1)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
(2)西北部大多为气候。
青藏地区为独特的气候。
2、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有利于,使中国的资源比较丰富。
(2)有利于开展,使中国的、、、综合发展。
(3)有利于的,形成中国各具特色的。
二:影响中国的季风1、显著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
影响中国的季风有两种,分别是季风和季风。
2、能受到影响的区域称为季风区;受影响不明显(或较小)的区域称为非季风区。
3、分界线:习惯上以以东一线为界。
三:夏季风对中国降水的影响1、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季风区降水,主要集中于。
非季风区降水,全年都比较。
2、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的推移。
每年月开始,雨带大致推移,月后撤退。
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的局面。
四:大陆性特征显著1、原因:中国广阔,伸入亚洲内陆。
2、表现:主要表现为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明显,夏季气温明显。
五:多特殊天气我国特殊的天气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沙尘暴等。
_______ 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
___________ 是对我国农业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
○小组讨论与展示:活动一、读图2-27,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不同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有哪些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即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因为阳光直射与斜射、季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低而形成,是分地域分类型的,各个地方气候类型是不一样的,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有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
我国的气候特点1、季风气候特点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变化,随着季风推进,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2、大陆性气候强,表现为冬夏两季的平均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和国家有较大差异,冬季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则高于同纬度地区。
3、气候类型多样,不仅地跨寒、温、热各种气候带,而且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使得往往在不大的水平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地带,正所谓“十里不同天”。
我国的气候类型1、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
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5℃,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2、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0~15℃,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3、温带季风气候: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3000~45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0℃、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但超过25℃的已很少见,属于比较温暖凉爽的。
4、高原山地气候:中国青藏高原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
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较小,但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5、温带大陆性气候: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以外最暖热的地方。
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
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温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
(2)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
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我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70.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地温上升,蒸发旺盛,但此时雨季还未到来。
71.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原因?(1)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暖、湿且短;降水适中,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2)原因: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较高,冬半年昼短夜长,获得的热量少;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处于北冰洋寒冷气流南下的通道,深受寒冷气流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冬季寒冷气流来自西北地区,冷空气从高而下,加剧寒冷。
72.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伏旱的成因?(江淮准静止锋)梅雨的成因:6月初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第一次北跳,脊线在20~25°N,雨带停留在长江—淮河地区。
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
伏旱的成因:三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旱。
73.台风的成因?产生台风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比较高的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三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荡处。
下层的空气受热后,就会往上升。
由于低纬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如果某地区正好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而且发生了激荡,那么这个激荡地区将引起大量空气上升,上升气流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下,在北半球风向是以反时针方向旋转,这也就是台风形成前的预兆。
中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中国地域广阔,纬度横跨辽阔的亚热带、亚寒带和寒带,狭长的国土纵深地跨出辽阔的热带、北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区带,因此中国的气候多样变化、复杂多变。
一、中国气候分区中国气候地域分布很明显,包括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多个气候带。
1.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区包括长江流域、南部和东南部地区。
夏季比较长,冬短温和,降水充沛。
这里年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
2.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区包括黄淮海平原,以及东北部和西南部。
这些地区冬寒夏热,降水充沛丰富。
3.寒带气候:中国的寒带气候包括新疆北部和东北部,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这些地区气温低且降水少。
二、气候要素中国气候变化的要素包括温度、降水、湿度、气压和风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中国的气候特点。
1.温度:中国的气温在不同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东部和南部地区气温较高,西部和北部地区气温较低。
年平均气温在-2摄氏度到18摄氏度之间。
2.降水: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充沛,但东北地区降水较少。
中国南方水汽充足,多雨的时间较短,北方则雨量较少。
3.湿度:中国南方湿度较大,北方湿度较小。
4.气压:中国气压的变化主要受季风、地形和气候带的影响,东部地区气压较大,西部地区气压较小。
5.风:中国东部地区风力较大,主要受季风的影响,南方地区多为暖湿季风,北方地区为干冷季风。
三、气候特点1.季风气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主要受东亚季风和西风带的影响。
东亚季风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西风带主要影响中国西部地区。
2.干旱气候:中国西北部和内蒙古地区属于干旱气候,降水少,干旱频发。
青藏高原处于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带。
3.高原气候:中国青藏高原气候属于高寒气候,气温低,气压低,降水少。
四、气候变化中国气候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变化等。
1.全球气候变暖:中国的气候变化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包括气温上升、降水模式变化等。
2.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城市化等因素也影响着中国的气候变化。
第二节
学习目标
1、掌握冬季风、夏季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及其分界线。
2、理解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季风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的影响。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季风气候显著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
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影响我国的季风包 和 读下图填表格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2、为什么冬季吹偏北风?
受海陆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 (高、
低),陆地上形成 气压,海洋形成 气压(高、低),
风从陆地吹向 洋和 洋,形成偏北风。
3、为什么说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
陆--- 大陆的东南部,东临世界最大的洋-- 洋,海
陆性质的差异巨大。
4、夏季风的影响区域主要是 冬季风的影响范围:除 高原、云贵高原、 岛和
岛外的地方。
二、多气象灾害:
1、我国的气象灾害中特殊的天气有:、、、
;寒潮带来得灾害是、、、,发生
在半年;台风的灾害是和,多发时间:
季,月为多,重灾区:;
梅雨:发生在,地区;
2、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切分布范围最广的灾害。
达标检测:
1、“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歌词反映了我国哪一种气候特征()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C.海洋性特征显著D.温差大
2、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3、A冬季风B夏季风C地形D纬度位置
3、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的是() A秦岭 B太行山 C阴山 D大兴安岭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在地理知识中应该指的是()A冬季风 B夏季风 C台风 D春天里的风
5、冬季风带来的天气灾害中,可能有①寒潮②洪涝和干旱③台风④沙尘暴符合选项的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6、下列盆地中,处于季风区的是( )
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
7.夏季风强、向北方推进较快的年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洪涝现象B.华北平原出现干旱现象
C.东北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现象D.北方地区出现洪涝现象
8.我国水旱灾害比较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低不同B.夏季风强弱不同C.海陆位置不同D.冬季风强弱不同(1)下列地区中,受寒潮影响最小的是 ( )A.内蒙古高原B.东北平
原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2)我国是水旱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
A.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B.受西南季风影响面积广大C.平原面积广大 D.地势落差大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