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黄六月荆花香 云门山 扬善 石刻
- 格式:pdf
- 大小:368.05 KB
- 文档页数:1
四致八景歌四致八景,出在蒲城。
北杏坛,南蘧公,子路坟,府君厅。
毛家潭里有个秋月明,铜钟、石鼓按时响,双头石鱼水上行,尊经阁,琉璃井,北门里头玉芽生,玄帝庙上灵芝草,白衣阁上金小虫,圣人琴,自己鸣,关夫子勒马听琴声,金马驹,卫王城,桧楷二树最有名,我说这话并不假,你没看,竹林寺有影无踪。
北杏坛1、杏坛位于城东北十里,即学堂岗圣庙,孔子讲学旧址。
地势突兀平广,登之俯视四旁,真是一邑主山。
嘉靖天顺三年知县刘弘重修。
庙貌宽广,形势巍峨,石碑林立,正面之间宏大的宫殿式建筑,就是“圣殿”。
重檐飞脊、黄瓦盖顶、群兽相依,形象各异。
廊下“金钟”“木铎”分悬两侧,加之红墙花窗,光彩夺目,雕梁花柱,金碧辉煌,步入殿内,令人肃然起敬。
正面置一雕刻贴金的巨龛。
孔子的金面盘膝弹琴坐像,安放其中,素有“圣人琴自已鸣”这说。
神龛前的香案上置一木牌,上书“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之位”。
神龛左右有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四大弟子塑像相陪,这叫“侍座”,也叫“四配”。
过去,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四面八方的学生云集在这里,举行祭孔仪式,整个大殿里,鼓乐齐鸣,香烟缭绕,呈现一派尊孔,崇孔的挚烈气氛,可见当时孔教的尊严。
环视四周,碑碣如林,古柏参天,芳草铺地,花香四溢,整个院庭点缀得条理分明,森严可畏。
惟大成殿前二碑光壁如鉴,明光似镜,人称“透灵碑”,古柏大可数围。
修庙工匠陈海、崔旺、马雄夜宿门下,闻殿中琴声清澈,从皆惊起。
故庙东南墙外建有关公勒马听琴庙,足证当时灵胜。
敬王二十四年孔子周游列国。
这年自卫赴陈过匡(古时长垣名匡)时,匡人误认孔子是鲁人阳虎。
阳虎曾暴虐匡人,故将孔子围困,五日后放行。
孔子离匡后欲返卫国,途经蒲邑,停留月余。
在县东北学堂岗讲学,故该地称杏坛。
孔子周游列国,学生满天下,自汉代以来,历代帝王都将孔子作为神来膜拜,孔子头上的封号也逐渐增多,加大。
到了公元59年,汉明帝下令把当时仅存于曲阜孔氏家庙的祭孔活动扩大全国所有的官办学堂中来,这样一不,在追求读书人的心目中,孔子从学者一变成为他们的守护神。
钦定南廵盛典巻八十五名胜【江南镇江常州蘓州】金山在镇江府西北七里大江中唐裴头陀于此防山得金故名一名浮玉山随山搆屋金碧交辉与江光相激射有泉曰中泠陆羽品为天下第一山之东有日照岩东麓有善才石一名鹘峯西有石山其顶则金鳌妙髙诸峯在焉浮图冠其上屹立梯霄洪涛四绕宋汪藻所云揽数州之秀于俯仰之间者也江天寺在金山上寺剙于晋代本名泽心寺宋改龙游寺蘓轼以玉帯施元长老今玉帯桥其遗迹也圣祖仁皇帝南廵赐额江天寺乾隆辛未嵗恭建行宫于寺之右皇上六举省方之典渡江而南叠经驻跸堂曰静澜斋名镜治皆亲洒宸翰悬之梁又建阁尊蔵圣祖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全帙及四库全书全部大江南北望之如蓬莱瀛岛焉辛未御书寺额曰寳帯名蓝曰寒香古韵曰天际杯浮曰龙藏香严曰钵龙珠洞曰潮音莲界聫曰潮涌西津不断天风传塔语山蟠北固遥分晴籁散炉烟又聫曰海屿云涛天共逺梵宫香霭日长新又聫曰甘露常流功徳海香云遥映普陀山又聫曰岫涌白云飘晻霭林防翠柏绕清凉御书行宫额曰紫金浮玉曰春烟海曙又楼额曰逺帆曰壮观曰更上一层楼聫曰气接鸿蒙中流防逺势山浮杳霭一柱倚髙空又聫曰日涌轮髙海门近云来气接巫峡长丁丑御书寺额曰灵区仙迹又楼额曰观涛壬午御书行宫聫曰瓷椀竹罏皆恰当新题旧什各分明又聫曰诗句全从画间得云山常在镜中留又聫曰三春丽俯云峦上太古清流水镜中又聫曰到海春潮涨新碧渡江烟树织遥青又聫曰江澄万顷净如练峯峙一卷髙入云又聫曰泉冷石为瘦峯髙树与遥乙酉御书寺额曰风恬浪静庚子御书江神殿额曰徳佑安澜聫曰灵源派滙襟三逺澄练功符得一宁御书佛殿聫曰法界静清净相香台普现妙明心又聫曰真如不动超观察念力常圆普吉祥又聫曰潮音普徧华严海慈竹常霏妙鬘云御书行宫额曰江山永秀又赐阁额曰文宗又额曰妙髙台又堂额曰太古甲辰御书行宫聫曰喜有清音相问荅絶无尘意与周旋又聫曰烟霞表里因心静天水空明触目新焦山在镇江府东北九里大江中以汉焦先隐此故名与金山对峙上有焦仙岭三诏洞以先尝三诏不起也曰坞曰湾曰栈道诸竒胜不能殚述寺中古鼎篆铭莫能尽识传为周时器浮图二楼阁亭台之属三十有四其最著者曰寳墨亭贮王奂之集暨右军书陀罗尼经幢也山麓有瘗鹤铭以摹甚难康熈年间舁置山上乾隆丁丑嵗恭防皇上亲洒宸翰一通摩勒上石龙翔凤翥藻耀万古非特山灵邀宠即寳界诸天亦应和南以効梵祝矣辛未御书寺额曰海门鹫岭曰江界慧灯殿额曰松竹坞楼额曰镜江并赐汉隐士焦先匾曰山髙水长又御书聫曰领要得江山鼎伏恰依仙隐处观空参水月锡飞还傍鹤铭边又聫曰山削双清玉坞潜光髙士卧潮来一碧金澜对峙化人居壬午御书额曰竹楼又堂额曰清寄聫曰云容水态不相厌画意诗情分与投又聫曰四面波光动襟防三山烟霭防壶洲又聫曰到来俯视原无地攀陟遥吟恰有楼又聫曰一水镜呈当面满魄氷轮映举头又聫曰山色江声一合花香月影证三摩又聫曰净业江澄镜圆光月印珠乙酉御书堂额曰旷观曰髙轶羣伦聫曰春秋风月因心防上下水天与目谋又聫曰波含静渚心同澈云住髙峯态自灵又聫曰岷水溯防图神依西蜀焦峯冠灵宇目俯东吴又聫曰山水足清音赏寻物表云烟供静寄妙契天倪甲辰御书聫曰屏山镜水皆真縡萝月松风合静观钱家港在镇江府西门外可逹大江适当金山之麓横峯侧岭苍翠时呈细浪长波潆如帯乾隆庚辰嵗大吏于其处恭建行宫以备御舟渡江驻跸之地甲辰南廵銮遂防翠华临憇焉甘露寺在镇江府北固山山三面临江岩壑陡絶梁武帝登楼延望改曰北顾寺为吴孙皓建以改元甘露遂以命名旧在山下宋祥符间移建吴琚榜曰天下第一江山上有巨石状如羊传为诸葛亮与孙权坐谋破曺处胜迹则多景楼鳯凰池天津泉秋月潭为最寺后有鐡柱峯下为观音洞郡城之后屏也乾隆辛未御书额曰南徐净域聫曰地窄天寛江山雄楚越沤浮浪栋宇自孙吴舣舟亭在常州府东门外宋蘓轼常系舟于此后人因以名亭地多古木土阜蜿蜒杂植花竹为御舟经行之地恭搆数椽以备临幸亭右冈峦洞壑起伏绵亘下有蘓轼洗砚池形如半圭水槛风廊渌波半畆亦觉天光云影共徘徊也乾隆丁丑御书额曰玉局风流惠山在无锡县锡山之西旧名西神山僧慧照居之故又名慧山山有九陇蜿蜒如龙故亦名九龙山有泉岀石间陆羽品为第二甃以石方圆各一建亭覆之前有堂三楹曰漪澜为宋令蘓舜钦建自亭右折而西上曰若氷洞其左则惠山寺也寺有金莲池亦曰涴沼泉流潴焉寺左桃花坞下为聼松庵明僧性海即绣岭亭故址为之旧藏王绂诸人竹罏图四卷屡逢临幸题咏留贮山寺后因收弆弗慎致燬于火乾隆庚子嵗皇上五廵江南以名流韵事未可阙如亲洒宸翰补绘竹罏第一图天章炳焕超轶前人竝命皇六子及诸臣工续成二三四图各为一卷赐付聼松庵尊藏自是圗画昭于云汉竹罏寳若鼎彛胜地名泉遂得流传不朽矣辛未御书额曰法乳流慈聫曰九陇云连吉光防佛相二泉玉泻禅味得真如丁丑御书额曰漪澜堂又额曰竹炉山房寄畅园在惠山之左初本僧寮曰南隐又曰沤寓明正徳中尚书秦金得之辟为园名鳯谷行窝子孙次第増葺易名寄畅环以清流防以嘉木遂成胜地康熈年间圣祖御赐诗章谕徳行秦松龄敬顔其堂曰宸翰又曰卧云曰嘉树阁曰天香曰虚一峯卓立其中乾隆丁丑仰防睿赏赐名曰介如拳石之防并邀荣遇遭逢之幸盖不偶云又御书额曰玉戞金摐聫曰清泉白石自仙境玉竹氷梅总化工乙酉御书额曰竹净梅芬蘓州府与江宁并为省防其地山泽藏育土风清嘉诵唐白居易八门六十坊句阛阓至今称盛焉府治旧有织造官廨圣祖仁皇帝南廵即其址改建行宫中有凝懐堂御书赐额也乾隆庚午嵗皇上下诏省方稍加修葺以备临幸自是叠邀法驾东南喁喁望幸已歴有年所恭逢法祖时廵鸿防大沛民间欢迎瞻就巷舞衢歌盖阅时而弥盛云辛未御书额曰撷芳揽秀丁丑御书额曰吴苑清辉聨曰轩自纳云霞气书卷常含草木馨又聨曰歌诵春声喧井里林峦晓色入楼台又聫曰南国莺花多胜赏吴中山水称清吟又聫曰气清松竹有余韵雨足湖山是处佳壬午御书佛堂额曰福徳相聨曰圆觉光常垂妙鬘吉祥境本彻优昙又御书神堂额曰笃纯佑聫曰居处式慿资拱卫馨香俨在契神明又御书行宫堂额曰南国春聫曰阊临詄荡通民隐里抚殷丰騐物华又聫曰牕意包含画天容醖醸春又聫曰宁惟容膝务敬念治民方乙酉御书聨曰居中揽外襟懐畅击毂摩肩职殖殷庚子御书额曰研经聫曰满松石无非古一屋云烟总是清又聫曰墨沼云浓凝絮雨筠帘风细引松簧又聫曰湛华饶水木挹韵在琴书又聫曰乐意观生物遐心寄太初又聫曰四壁图书鉴今古一庭花木念农桑又聨曰树色碧无碍山光静有余又聫曰展图恰对景清得句多于神谧余又聫曰轩惟静寄书史供清拈又聫曰堪防智仁趣都包今古诠又聫曰春秋足风月飞跃有鸢鱼甲辰御书堂额曰玊兰沧浪亭在郡学之东积水弥漫小山曲折相传为钱元璙池馆宋蘓舜钦得之作亭曰沧浪欧阳修有清风明月本无价之句其名遂着寻属章惇后归韩世忠愈扩其址元明间废为僧舎嘉靖时知府胡缵宗重建韩祠释文莹复于其旁建沧浪亭本朝宋荦抚呉搜访遗迹构亭于山巅得文徴明隶书沧浪亭三字掲诸楣狮子林在城东北隅中多怪石状如狻猊故名元至正二年天如禅师之门人结屋以居其师有峯有池有桥有亭有松有竹僧寮賔馆无不具备勅赐寺额曰菩提后为势家所占倪瓒曽作图貎之真迹传入内府圣人按图临幸宠以天章一曲林亭遂与南国名山争胜乾隆辛未御书额曰镜智圆照壬午御书额曰画禅寺乙酉御书额曰真趣虎邱在蘓州府西北九里晋司徒王珣别墅后舍为寺两崖劈分剑池在焉石泉清泠不可测相传为阖闾试剑处前为千人石晋异僧竺道生讲经于此有説法台可中亭防头石诸迹山后浮图髙切云汉清逺道士题诗云白云蓊欲归青松忽消半顔真卿爱之刻诸崖上乾隆辛未御书寺额曰须弥春满又堂额曰春臯丽瞩曰海涌岚浮曰吴天蓬阆聫曰雁塔影标霄汉表鲸钟声度石泉间又聨曰乔柯嘉防盘陀石曲涧清音觱沸泉又聫曰风声满迳竹铿尔春气入林花翳如又聫曰翠竹苍松全夀相清泉白石养天和壬午御书千顷云额曰静观斋灵岩山在蘓州府西三十里一名石鼓山又名砚山吴王置馆娃宫于此今灵岩寺其址也内有响屧廊琴台吴王井诸遗迹顶有月池砚池玩华池虽旱不竭西南石壁峭防者为佛日岩欣然如立弛然如卧者为夀星石醉僧石又有松啸迎晖二亭并据胜地宋范大成谓下瞰太湖洞庭两山滴翠丛碧在琉璃世界中洵竒境也灵岩寺灵岩山之阳相传晋太尉陆抗舍宅置寺名曰秀峯南宋时为韩世忠功徳寺改名崇报禅院明洪武中赐额灵岩寺林峦囘抱实据一山之胜圣祖仁皇帝南廵驻跸于此皇上法祖省方吴中大吏于寺旁营搆行宫松栋云轩不尚粉饰其髙处为临湖榭俯视具区三万六千顷如在几席间也乾隆辛未御书寺额曰吴范香林聫曰云去云来池边留塔影烟凝烟泮林外泛湖光御书行宫额曰晴湖逺碧曰云峯罨翠又额曰灵岩聫曰空际两山青玉削望中一界白银铺丁丑御书佛龛屏聫曰金轮彩映牟尼浄寳塔光含舍利圎御书行宫额曰临湖榭曰随安室聫曰三春烟景染新藻万顷湖光开逺襟壬午御书行宫聨曰毎因物表延遥寄似与天游得静陶又聫曰座挹山光将水态牕延秋月与春风又聫曰蜃纵望湖天濶钿几披吟花栁妍又聫曰云容水态不相厌画意诗情分与投又聫曰岩依古髻山常在湖满祥轮镜本圆乙酉御书行宫聫曰气接鸿蒙防逺势峯连青霭入髙空又聫曰云霞流丽东西暎天水空明上下鲜又聫曰逰目乐山水甄心悟筦倪庚子御书行宫聫曰临虚标秀琴书润因迥为髙坐卧便又聫曰云端旷奥轩疑画杪髙低圃是悬又聫曰波涵阿耨资功徳云防须弥现吉祥又聫曰鸢飞鱼跃同澄澈云影天光会渺茫又聫曰流水今日明月前身甲辰御书行宫聫曰太湖万顷碧予意一般澄寒山别墅在支硎山西明赵宦光隐此筑小宛堂以居后为僧舍庭前老梅相传宧光手植芙蓉泉出其旁西临清浅池通千尺雪名飞鱼峡东南为空谷竒石横亘上跨小石如环名驰烟驿皆篆书刻石宧光旧迹也乾隆丁丑御书额曰寒山别墅曰眺聼清机又额曰对瀑曰空谷曰琳琅丛曰芙蓉泉又楼额曰清晖曰緑云又堂额曰澄懐聨曰石拥云根涵秀润泉淙玉韵得清真又聫曰脩竹弄风金琐碎飞泉激石玉琮琤又聫曰随歩山泉引清聼悦懐烟树入幽吟壬午御书额曰驰烟驿庚子御书聨曰暗琴淙乳窦明镜漾云根又聫曰谁洗筝琶耳独怡云水情千尺雪在寒山石壁峭立明赵宧光凿山引泉縁石壁而下飞瀑如雪不减匡庐山半有屋曰云中庐又有弹冠室惊虹渡皆宦光旧址再上为法螺寺乾隆辛未御书额曰玉峡飞流又阁额曰聼雪聫曰幽室数楹聊不俗清机片晌恰宜闲法螺寺在寒山山迳盘纡从修篁中百折而上势如旋螺故名径旁涧水潆洄石梁跨之名津梁渡寺中精舍数椽四山拱翠庭前树石位置天成翛然有出尘之致乾隆辛未御书额曰妙云顶相聫曰一径盘云瞻寳髻万山飞翠拱螺峯支硎山在蘓州府西二十五里晋沙门支遁尝憩游于此山多平石如硎故名今石室寒泉放鹤亭皆遁遗迹南有三巨石屹立如门下有观音寺故亦名观音山岩石清幽烟霞映发刘长卿诗所云林峦非一状水石有余态者是也乾隆辛未御书额曰道风神骏又轩额曰暖翠春泉聫曰峯含画意如悬轴涧有琴音不借桐丁丑御书聫曰华海慧舟声闻昭善应莲台香界愿力普慈縁华山在蘓州府西三十里相传晋太康间生千叶石莲花故名上有石屋二间四壁皆凿浮屠像又有龟巢石虎跑泉苍玉洞洗心泉秀屏鸟道诸胜南为华山寺长松夹迳最为幽絶连接三岭曰湼槃曰鸡窠曰贺九过湼槃即支硎之南峯矣乾隆辛未御书寺额曰莲界云岑又轩额曰清池空碧聨曰秀挺莲峯观空悟华藏清延松迳聼法演潮音又聫曰山色雨晴无定画泉声髙下不停邓尉山在蘓州府西南七十里相传汉有邓尉隐此亦名光福山以地为光福里也山势绵亘冈峦起伏西有铜井铜青防防浮水上又一小山曰铜坑左冈曰米堆明顾天叙辟五云洞相近一峯曰西碛碛之左曰弹山濒湖有阁曰七十二峯西南六里曰元墓传为东晋刺史郁防元塟处丹崖飞槛俨若画屏东望太湖洞庭渔洋掩映几席为东南名胜之最乾隆辛未御书寺额曰梵天香海又堂额曰众香国里曰千林烟月聫曰万顷湖光分来功徳水千重花影胜入梅檀林又聫曰春入湖山韶且秀雪凝楼观净无埃香雪海即吾家山邓尉之支峯也居人以种梅为业满岭梅花望之如雪香亘数十里前抚臣宋荦镌香雪海三字于石西北石梁为虎山槗又有司徒庙或云汉髙宻侯邓禹祠在青芝山北古栢雄竒蟠鬰葢千余年物北有龟山光福塔在焉乾隆壬午御书聫曰疎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髙义园在蘓州府西天平山中有卓笔飞来卧龙诸峯山顶平正曰望湖台面湖圆石曰照湖镜山半有云泉一线泉又有古松虬龙偃葢数百年物也南址为白云寺宋范仲淹祖墓在焉旁即范氏义荘后辟为园乾隆十六年赐名髙义其后羣石林立所谓万笏林也名臣胜地旷代沾荣遂为千古林峦増色穹窿山在苏州府西南六十里相传赤松子采赤石脂于此吴都赋云赤须蝉蜕而附丽葢指此其顶方广可百畆有赤松子炼丹防升仙防遗迹名泉三而法雨下注可以溉田东岭下有盘石相传为朱买臣读书防梁天监中建穹窿寺明改为拈花寺乾隆丁丑御书玉皇殿额曰穹宇清都又御书聫曰百尺耸丹梯欝罗最上羣峰环紫葢颢气常清壬午御书聫曰太湖万顷在襟防穹窿亿丈星辰石湖在蘓州府西南十八里太湖之支流也相传范蠡泛五湖始此宋范成大因越来溪故址为亭榭孝宗书石湖二字赐之中有千岩观天镜阁玉雪坡盟鸥亭诸迹又有巨石镵大士像因名石佛寺寺外长桥卧波风帆沙鸟出没空蒙间茶磨诸山映帯如画恭遇时廵临覧上惬宸襟真郦道元所谓仁知之性共山水效深者矣乾隆壬午御书额曰石湖治平寺在上方山下临石湖之北梁天监中建亦名楞伽寺宋治平元年改今名旁有巨井深不可测嘉靖元年作石湖草堂文徴明题额前萦修竹后帯清泉水石烟云并擅湖山之胜乾隆壬午御书额曰水观澄因聫曰户外一峯秀堦前众壑深又聫曰峯顶香云凝妙鬘湖心寳月印摩尼上方山距石佛寺二里许一名楞伽山势绵亘浮图冠其巅北望吴王郊防东□茶磨石湖烟波掩映绵渺无极东即治平寺也明王宠诗雅足志其胜槩乾隆丁丑御书佛殿额曰水精法界又观音殿额曰香云应现聫曰风吹贝梵声闻寂月照优昙色相空又闗帝殿额曰神佛贤豪聫曰丹心自比午日炯浩气常存寰宇周庚子御书楞伽寺聫曰峯姿濯翠入澄照镜影含虗惬旷懐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五。
穿越南安“八都”慕古访仙观日(转自海峡生活报)发现“海丝之路”最早海神下周日到“五台山”参加昭惠庙“佛生日”离厦门百多公里远的南安向阳乡,有一座五台山。
与北五台不同的是,南安的五台山是道教圣地。
在“海丝之路”起点泉州,早在1300年前,这里就诞生了第一代海神——通远王。
下周日,农历十月十六,闽南五台乐山昭惠文化节即将举行,记者跟随闻成茶企老总、当地人施文成,以及南安商会秘书处几位领导,沿着斑驳的古官石道,穿越历史,慕古访仙。
【古道与古庙】千年古官石道见证历史沧桑▲乐(yao)山这里是植物王国,生长许多药草“车在山路走,人在画中行。
”记者一行从乐峰镇上山,沿路山峦叠翠,景色怡人。
目的地是南安市向阳乡五台山。
五台山,因其是戴云山南支脉,有东、南、西、北、中五台而得名。
▲千年“古官石道”历史上,这里曾是南安、永春、仙游三县交界的交通要冲,从五台山上的千年古庙,以及一条建于宋朝的古官石道可以想象当时盛景。
从向阳乡政府再出发,十几公里路程便进入昭惠庙山门。
路旁就是一条斑驳古老的条石便道,道宽约1米左右,全长约20公里,由“昭惠庙”直通永春的东关桥。
据向阳乡原书记吴太平介绍,这条古官石道是古代泉州通往永春、福州的重要通道之一。
一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达官贵人、学子商贾、平民百姓由此通过,留下几多兴衰成败、喜怒哀乐的脚步。
在古官石道上,有形似脚掌的仙脚印,有无人能懂的藏宝图,以及几方不知何年的摩崖石刻,有卧云桥、八德水、连理枝……移步换景,故事多多。
据当地人传说,还有乡人曾在古官石道的两旁,刨出金银财宝来呢。
沧海桑田后的今天,不管你是慕古、访仙,还是为寻宝而来,走在这条古官石道上,都会让你感慨万千。
山中有两座老庙,“昭惠庙”和“顶庵”,建庙历史可追溯到1300年前。
因历史原因,原庙都已不存。
近十来年乡人贤达以及八方信众在原址重建,至今香火鼎盛。
顶庵现名“泉郡昭惠祖庙”,庙前有元代保存下来的“五台”石刻和清代“霓羽仙坛”石刻,见证历史沧桑。
1、秋怀奉寄朱补阙 年代:唐作者: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
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
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2、江西逢僧省文 年代:唐作者:曹松 闽地高僧楚地逢,僧游蛮锡挂垂松。
白云逸性都无定,才出双峰爱五峰。
高僧不负雪峰期,却伴青霞入翠微。
百叶岩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风生碧涧鱼龙跃,威振金楼燕雀飞。
想得白莲花上月,满山犹带旧光辉。
3、次韵晋之五丈赏压沙寺梨花 年代:宋作者:黄庭坚 沙头十日春,当日谁手种。
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
看花思食实,知味少人共。
霜降百工休,把酒约宽纵。
4、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年代:唐作者: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5、泊舟盱眙 年代:唐作者: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6、送李九贬南阳 年代:唐作者:钱起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
鸿声断续暮天远,柳影萧疏秋日寒。
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7、挽李小溪 年代:宋作者:马廷鸾 三十年间借一瓻,鹄袍门外欠相携。
降霜御史风棱恶,瞎眼春官日色迷。
8、霜降日砍脍作三首 其一 明代:邓云霄 持竿坐石本忘机,笑尔溪鱼自献肥。
丝卷银鳞秋水冷,刀裁玉片晓霜飞。
挥杯遥酹青腰女,罢酌寒添白袷衣。
漫道莼鲈动乡思,宦游今见几人归? 9、和陶劝农六首 宋代:苏轼 逸谚戏侮,博弈顽鄙。
投之生黎,俾勿冠履。
霜降稻实,千箱一轨。
大作尔社,一醉醇美。
10、题陈孟敷耕图 明代:王恭 野情鱼鸟边,孤兴寄秋田。
霜降黄花酒,山空白日眠。
云根缃帙散,林杪桔槔悬。
予亦栖栖者,遥知沮溺贤。
11、送张山人还天平 元代:徐贲 几欲求田负旧盟,羡君西崦草堂成。
有桥有船有河的古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有桥有船有河的古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有桥有船有河的古诗唐代王维的《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还有白居易的二.桥的诗句古诗桥的诗句一、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三、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四、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心。
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
——《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卢纶五、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
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
——《过杜浦桥二首:其二》陆游六、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七、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
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拕花更可怜。
——《鉴湖柳枝词十二首》八、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游侠篇》陈子良九、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
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采桑》刘希夷十、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题情尽桥》雍陶十一、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
——《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十二、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十三、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
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
——《闲游》其三》陆游十四、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青州古城作文700字15篇初二青州, 我美丽的家乡我的家乡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青州。
青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青州,是一座文明古城;青州,有灿烂的历史文化......青州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九州之一,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山清水秀,美丽景点数不胜数,只要你来到青州城,你就会被她的美深深吸引住:你看那云门山上高大的“寿”字,一笔一画,透露着历史的沧桑;你看那黄花溪奔流的泉水,时而潺潺细流,时而奔涌而出,高挂的瀑布,流淌出人们的激情……现在的青州正投入在“古城”的修复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州一定会变成一座地地道道的古城的。
那是夏夜里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我跟随爸爸妈妈来到北门大街,只见在高高的牌坊上刻着“北门里”三个镀金大字。
走在青石板路上,细细品味青州那独特的美。
街上灯火阑珊,人流如潮,不少外地游客抱着摄像机拍照。
突然,我们听见有人拖长声音大喊“肃静”,声音嘈杂的街道立刻安静了下来。
我们赶快过去,噢,原来是"县官"巡街来了,他们穿着古代衙门里县官和衙役的衣服,身后垂着长长的马尾辫,让人感觉似乎穿梭到了遥远的古代一样。
往里走,我看见了许多拉黄包车的师傅们,他们都穿着红色的、肥大的大褂,身后便是一辆辆仿古的木质黄包车,车上挂着造旧的窗帘。
有几位游客坐上一辆黄包车,随着“吱呀呀”的声响,拉车的师傅提起车,推着沉重的车走了,车上的人齐声欢呼……越往里走,游客便越来越多街上灯光闪烁,一位捏泥人的老爷爷将人们的眼球吸引过来,我仔细地盯着老爷爷手中的泥条,看它是怎样施展“魔力”的。
平常普普通通的泥条,在老爷爷手中就像施了魔法一样,任意听从老爷爷摆弄:一会儿做个生动形象的小人儿;一会儿做成憨态可掬的小动物;一会儿做个张牙舞爪的妖怪;一会儿又做成顽皮搞笑的小丑……真是妙趣横生。
我们坐在木制凳子上,品尝了甘甜爽口的大碗茶;观看了“古人们”精彩纷呈的表演;体验了复古的生活,真是让我们过足了瘾! 接着,我们又看见了唱戏的、说快板的……青州变化真大啊! 随后,我们步行来到充满魅力的音乐喷泉那儿,伴随着优美的、令人充满遐想的音乐奏起,彩色的泉水喷上空中,像有灵性一般,那变幻多端的泉水就像细长柔软的手指,伴随着音乐,轻轻飘入耳际;那舞动的旋律,又好似个个扭动着修长身躯,拂动轻袖的仙女,翩翩起舞,令人神往。
京博艺术博物馆藏品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书画》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嘉庆帝行书五言诗绫本158cm×36cm庚辰(1820年)作释文:锦里趋庭日,声华冠蜀都。
弟兄今二妙,父子宋三苏。
礼乐风云地,旆常日月图。
今皇念大祀,未可滞江舻。
款识:庚辰修禊日赐安徽巡抚钱楷。
御笔。
【总页数】8页(P32-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28
【相关文献】
1.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2.京博艺术博物馆藏品
3.京博艺术博物馆——京博艺术馆珍藏“清代状元楹联法书系列”
4.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馆藏“明末清初名家”楹联赏析
5.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馆藏“西泠八家”楹联赏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兴八景50字新兴八景1、龙山胜览龙山,位于县城南13公里,山势逶迤,群峰高耸,云雾常贯峰腰,宛如蛟龙出海而得名。
禅宗惠能之父结庐居于龙山之麓,惠能悟佛,得传法物,归故建寺报恩,至使千年佛国香灯长明。
今国恩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广东著名古刹之一。
国恩寺前,有省级龙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建有18座园林式宾馆,拥有省内独一无二“硫氢化物泉”,水温高,有奇效,浴之能治皮肤病。
国恩寺后,有龙山文化景区,现已建有龙潭湖,龙山世纪佛荔林,拟建的有:龙潭寺、六祖纪念像、龙山泰式素金佛殿、龙山禅文化长廊等景点。
景区建成将与国恩寺、温泉宾馆连成一片,相映成趣。
2、新江夜韵沿江路北起洞口、南至冼河桥,长约6公里。
堤面宽路宽18米、既是道路,又是防洪大堤。
路临西江八大支流的新兴江。
新兴江建有翻板水闸、平时蓄水、涝时泄洪。
有水闸的合理调节、一江碧水润泽古筠城。
江与路贯通繁华城区,路上的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有绿化带相间,路旁点缀有石椅石凳,供人们休憩。
路灯很有特色,一枝五盏呈莲花状、灯泡浑圆如珠状、灯光呈银白色。
入夜、华灯齐亮,十里长堤,珠灯碧水相映,一片光明,仿如静影沉壁。
繁华盛世,夜色降临,男女老幼,或倚栏、或小坐、或漫步、或嬉戏,笑语晏晏、神采飞扬,莫不为此景此情所陶醉。
3、水源香雪天露山,北临新兴,南邻开平,海拔1137米,为新兴境内最高山。
此山高插云汉,形势巍峨、终年翠绿,云雾缭绕。
山上怪石遍布,奇景众多,传说美丽。
有宇文新州登监天露,开卷诵读的石书房;有似太白腰上玉带,一泻惊天的白水带瀑布;有天降异书予明朝状元黄仕俊的含书石;有唐朝粤中名刹岱山寺遗址等。
山中处处灵气,处处生机,杜鹃花、吊钟花、龙须花、野杪椤、原生茶以及各种珍稀花木等组成了一座绿色的宝库,一泉出自半山的岩石上,若承天上甘露而生,人称仙源,高山流水汇成天露水与六祖惠能故居卢溪水汇合流入新兴江。
唐朝诗人杜位与冯范曾留有佳句盛赞天露仙源美景。
天露山之麓,处处人家处处梅花,为驰名中国的新兴凉果的发源地。
(总分76分,建议用时40分钟)一、完成下列各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使青夷军①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②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注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
此诗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
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8分)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渔家傲[宋]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①绿蚁②,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沈:同“沉”。
②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屑沫子,也叫浮蚁。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黄庭坚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①化枯枝。
湘东一目②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蜩甲:《庄子》中有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丈人一心捕蜩,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
②湘东一目:《南史》载,梁湘东王萧绎,早年一目失明。
此处喻指围棋只有一“眼”,而围棋有两个“眼”才能活。
高三年级语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诗【导语】高考语文中,有很多必备的古诗词,学生们必须掌控,这样语文才不能丢分。
作者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年级语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诗》,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三年级语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诗篇一1、《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2、《沙苑南渡头》秋雾连云白,归心浦溆悬。
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
篷隔苍茫雨,波连演漾田。
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3、《梁苑》梁园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
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
4、《奉和卢明府九日岘山宴马二使君崔员外张郎中》宇宙谁首创,江山此郁盘。
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
地理荆州分,天际楚塞宽。
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
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
烟虹铺藻翰,松竹挂衣冠。
叔子神犹在,山公兴犹阑。
尝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
5、《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2.高三年级语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诗篇二1、《与张折冲游耆(门者)寺》释子弥天秀,将军武库才。
横行塞北尽,独步汉南来。
贝叶金传口,山楼作赋开。
国君振嘉藻,江楚气雄哉。
2、《题净眼师房》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
倾人城,倾人国,崭新剃头青且黑。
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
吴音唤字更分明。
日暮钟声相送出,袈裟挂着箔帘钉。
3、《送郭司仓》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随良椽,春潮夜夜深。
4、《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斋心问易太阳宫,八卦真形一气中。
仙老言余鹤飞去,玉清坛上雨蒙蒙。
5、《采莲曲二首》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